曾經班上的第一名現在怎麼樣了?是班上最成功的人嗎?

捌零後那點事


我說下我這邊的情況吧,暫且以掙錢多少和工作是否輕鬆切工作體面為成功的標準吧,我知道這很俗很片面,這個不多解釋。

我目前經營一家傳媒公司,山東臨沂四線城市,年入二十萬左右屬於中游偏上一點點吧。

小學和初中我一直是第一,孤獨求敗那種,同學當中比我收入高工作輕鬆的有四五個,但是那四五個也是學習不錯的。

高中我屬於中游偏上,當時的學霸,以及第二第三第四都考上了非常牛逼的大學,目前能知道下落的都非常牛逼,出國的,省社科院的,當大學老師的……總之都是出力不多掙錢不少身份體面的。大學我屬於中游偏下(不打算考研所以比較放鬆),當時的學霸以及靠前的幾個幾乎都是考研之後進了政府,現在有的級別已經不低了,前途光明。

總之,高中是個分水嶺,高考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學霸不一定當一輩子第一,但是學習好的人整體要比學習差的人更容易成功,因為一個人能夠成為學霸,要麼天資聰明,要麼刻苦努力,更多的是天資聰明而且刻苦努力,這樣的特徵在走上社會以後更能體現出優勢。

那些靠起早貪黑或者野路子掙了兩毛錢的學渣,請收起你們可憐的優越感吧,成功不僅僅是掙到錢,而且要掙得輕鬆,掙得體面。


用戶6029119933


曾經是班上的第1名,現在不一定是最成功的人。

我們讀高中的時候,班裡的第1名,現在,在一家醫院裡,當一名普普通通的醫生。我們那一屆2班班裡的第1名,在一家國企公司,當中層領導。



當時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學生,多數是學習非常刻苦認真、很用功、很努力的人。做事仔細,謹小慎微,做事循規蹈距。他們缺乏的往往是膽量、魄力。成功人士,有很大的膽量,做事有魄力,敢作敢為敢當,有眼光,看事有遠見,又肯吃苦耐勞。



只要是做事敢於創新,敢於做別人不敢做的,敢於走在別人的前面,這樣的人就會成功。


焦老師講教育


我是山東中部農村的,91年,可能我就是那個所謂的班上第一吧,小學的時候應該是學校最好的幾名學生之一了,初中時班裡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但是正規大型考試,也就是期末考試,幾乎都是班裡第一,然後進了高中,高一高二時也是幾乎次次都是第一,到了高三,不想學習了,然後成績有些不定,但是每次也出不了前三,高考成績班裡應該是第三,但選的學校和專業是唯一一個沒有被調劑的,所以第一年就上了大學,雖然是個二本。

現在的狀況,14年畢業,參加天津公考,考上了一個參公事業單位,是個執法機構,屬衛生口,上班4年半,還是科員一個,工資不高,好在雙休和節假日,工作不能說不累,可是又能讓人接受。

和小學初中高中同學相比,不是混的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這幾天剛進了一個小學同學群,發現同學們都好厲害,什麼黑道白道,公安法院,三甲醫院的領導都能搭上話,交通違章隨便找個人就消了,群裡天天都有發紅包的,組織年前的同學聚會,海參鮑魚大量定,縣城最好的酒店,茅臺準備好幾箱,高檔紅酒隨便喝。

以前學習成績好的可能不會是混的最好的,但是幾乎不可能是混的最差的那一個。


殘痕滴淚293


不算最成功,但也算最成功之一。

大學時,班上成績最好那個,後來考上山東大學的碩士,又考上博士,現在山大任教。據說除了工資、獎金,再加上課題,以及承接國家研發任務,月收入數萬。

高中讀過兩個班,第一個是重點班,學習最好那個(當年學校的理科狀元)上了清華,本碩連讀,後去美國常青藤名校讀的博士,出來後先在硅谷一家公司,前兩年回國,在一家上市公司當總經理助理,據說安家費都給了幾十萬。

另一個是文科班,學習最好的是個女生(當年學校的文科狀元),農村出來的,家裡特窮。後來上的西南政法,現在省城當法官,又嫁給一個富二代,現在家裡住著洋房,開著寶馬,她老公一家特尊重她,堪稱人生贏家。

初中學習最好的有兩個。

一個是男生,單親家庭,家裡供不起他上高中,後來只上了箇中專(不過在我們那個年代,考上中專也不錯),現在是個小領導,說不上特別好,但也不算差。

另一個是個女生,考的浙大,據說找了個洋老公,去楓葉國了,順帶把她爹媽一起辦了移民,許多年都沒聯繫了。


雁去無痕ty


那些曾經考班上第1名的學生,現在所處的情況也各不相同,有的學生混的好,有的學生混得一般。

●大學.

大學時候班上有一名來自於山東的女學霸,中學霸的學習成績相當的好,每年都能夠獲得獎學金,而且在大四的時候,因為學習績點在全學院都是排在第1名的,所以就獲得了唯一的一個保送外校研究生名額。

後來這名同學被順利的保送入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後她進入一家知名的互聯網公司上班。之前見他朋友圈,找的老公是一位開奔馳的少年。這名同學也成了大學同學裡面混的最好的一位了。


●高三.

高三的時候班上經常考第1名的是一名女生,這個女生看起來還是比較文靜的。後來好像是考上了中央財經大學,並且在那所大學裡面上了研究生,至於後來的情況就不得而知了。

高三時候,班上另外一名男生,這名男生雖然平時學習成績不是全班第一,但是後來他在高考的時候是以630的高分考入了長安大學,當時大家都挺替他可惜的。這位同學在本科畢業兩年以後又考入了長安大學研究生,現在是在西安上班。


●高二.

高二時候經常考第1名的是我們班的班長,而且也是我們的宿舍舍長。這位同學外表看起來憨厚,學習方面也是特別踏實認真的,後來是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學,好像還是在那所學校裡面上了研究生。研究生畢業以後,他好像是去北京那邊的一家公司上班了,至於具體的情況也就不太瞭解。


饕餮視聽


這裡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我是本土天津人,農業戶口,90後,上學時班裡確實有幾個出類拔萃的同學,我學習成績算中等水平吧,沒有考上大學,畢業後在一家鋼鐵企業做文員,後來做業務,自己22歲就結婚生娃了,老公也是本地人,農業戶口。婚後我們都很努力掙錢,目前2套房(一套還有貸款沒還完😂),兩輛車(一輛寶來,一輛Q5)家裡也沒拆遷,18年又生了二寶(老大兒子,老二閨女)我們夫妻都在上班,孩子交給老人帶(爺爺接送老大幼兒園,奶奶看老二)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是現在的生活很幸福。讀書時成績差,也不能決定一生,當然了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高學歷,畢竟我們掙得是辛苦錢。


手機用戶52582695303


對於這個問題,比較有爭議,我有以下幾個疑問:

第一,你說班上第一名,應該是指從小學到中學到高中到大學,也就是在整個學習生涯中都表現得非常出色、優秀,是眾人不可企及,能成為老師眼中口中最好學生典範的人,但人無完人,我所認識的第一名,有人是小學稱霸,高中就不不再第一了,有的人是後期崛起,小學初中平平,但是高考卻考上了211重點。在整個學習生涯中,這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時時刻刻,一直持續不斷的保持第一,當然萬里還有一,一定會有這樣異類人存在。

既然說到異類,那他今後在社會價值的創造中,也應該是帶有異類光環,否則我們就不會有天賦一說,當然是不是班上最成功的人,這個班是沒有辦法界定,而且成功也是一個非常大的範疇,沒有評估標準,何為成功,有的人擁有至高的地位、權利,可能沒有那麼大物質上的豐厚,但也不能說他就不是成功,有的人擁有幸福美好的婚姻、家庭,孩子、父母,可能沒有住在豪宅裡,但也不能說他就很失敗吧。

我覺得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一定要參考我們自己,做好自己,無需要拿任何尺度來衡量別人昨天與今天的成績與榮譽。每個人都應該擁有一顆積極、努力、上進的心,無論你以前的成績有多麼不如那個第一名,但那都是經歷,已然過去,千萬不要再回味什麼,活在當下,做好自我,不斷精進, 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靈魂座標。


有幾點個人小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你,也可以幫助到花費了時間來閱讀的每一個人。

首先,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先放手“沉沒成本“,不要讓它將你死死套牢。
第二,提前變道,給自己做一份職業規劃,無論你現在身處哪個年齡層。
第三,認清現實,尋找到家庭與事業的平衡點。
第四,理財加學習,找準適合自己的方法,精進365天。
再就是時刻保持學習,千萬不要懈怠,雖然說中年人無論怎麼說你肯定拼不過剛畢業的學生那股學習勁頭,但是有職場的沉澱、閱歷的積累,再找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很多問題都是自己可以琢磨透。


當然如果有關於職業規劃、轉行諮詢或者向上管理、人際溝通等職場上相關的問題,也都可以給我說,我也會一五一十免費幫助你!

最後希望每個人能夠成為自己生命裡的第一名!


第一職場網


我就是那個班上的第一名,現在一般。我覺得沒什麼。

古代科舉制度下的那些獲得三元的人有21個,也不是名聲赫赫。

什麼叫三元?就是在鄉試中得第一,稱解元;在會試中得第一,稱會元;在殿試中第一,稱狀元。在中國古代,有21人中了三元,十七個是文三元,四個武三元。

像張又新、黃觀、尹鳳、孟宋獻等在中國歷史上都不出名,留下了不朽的名聲的蒲松齡在科考路上特別不順暢,72歲才補了一個貢生;李白,唐朝第一號詩人,卻無緣科舉。


現當代神童的名氣也不是很大。

謝彥波,曾由小學直接進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那時只有11歲。十五歲讀碩士,十八歲讀博士,後來出國又回國,做了一個物理教師。

而馬雲、俞敏洪,都是經歷過三次高考,都成就了好多優秀學子望塵莫及的事業。

我是一個普通的高中老師。

很多成績優異的人就做著一份平凡的工作,為生活奔忙,過著朝九晚五甚至朝五晚九的生活。

網上說那個物理教師也為房子發愁,也被平常日子所累,可那又怎麼樣?

誰不想有所作為,誰願意居人之下。可是,大多人不都是這樣被命運選擇而不能去改變嗎?

我會在平凡的教師生活中找到一些樂趣。上課儘量輕鬆幽默,盡力去關心每一個學生,盡所能提高他們的成績,幫他們建立健康樂觀的人生觀。看到他們的笑容,寫給我的文字,送給我的書籍,我還是很快樂的。


語文林


不知道你對於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是家財萬貫,還是當上ceo、迎娶白富美,亦或是收入剛好、家庭幸福……

曾經班上沒有固定的第一名,但是有固定的學習比較好的幾位,他們真正的生活怎麼樣我不瞭解,但旁觀而言,肯定是不差的,在進入名牌大學後更加努力,現在也是出國進修、名企工作……畢竟當時學習好要不是智商高,要不就是意志力、毅力、吃苦扛挫折能力強,有其中哪一點都能保證你在社會上混的不會很差(不說最好,我相信沒有人能敢說自己混的最好,最優秀)。


心Y.Y


肯定不一定了,學校裡只是一個成績表現而已。有些會學習方法,有些家教做得好,有些比較勤奮。因此成績可能會領先其他人,這只是在學校而已。

然而社會因素是很複雜的,是需要跟人互動的,是相對動態的。不僅僅是死學,還需要一定的情商以及變通能力。

相信你也知道“書呆子”這個詞,講的就是讀書很刻苦,變得有些不知變通,什麼事都拿書本上的教條來講道理,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在學校一些優良品質完全可以複製到做其他事情上面,比如專注、勤奮、鑽研等等。可能一些真正的“天才”能夠理清楚學校和社會的區別,會用不同的方法去應對,如魚得水。

成績第一名我倒覺得還不如在學校擔任幹部來的好。能夠擔任幹部的學生情商及格局相對都要高一些,講出來的話也容易令人信服。處理事件能力以及組織能力都不是一般學生能夠比擬的。這也正是踏入社會後所需要的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