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完全不同的人,能否成為朋友?請舉例說明?

四維求索


三觀不同的人,怎麼會成為朋友呢?兩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皆不同,也就是俗稱沒有共同語言。這樣的人性格可謂格格不入,怎麼會成為朋友呢?

我們每個人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以及為人處世之道,受制於家庭出身,受制於後天自然環境以及生活環境的巨大影響,然後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逐步形成並很難改變的。比方說“重男輕女”傳統思想觀念,有的老人至死也會覺得男孩比女孩好,根深蒂固,至死不變。如果您是“男女平等”觀念,您跟他們怎麼討論男孩女孩一樣好?您至死也是說服不了他們的。

所以,現實生活中,三觀不同的人很少可以玩在一起。但,有一種例外,可以讓三觀不同的人成為朋友。那就是特定環境下的共同利益關聯。可以讓他們暫時成為朋友,一起禦敵,為的是共同獲利。除此,三觀不同的人幾乎不可能成為朋友!


俯仰無愧天下


我認為,三觀不通的人,也是有可能成為朋友的。

我和我的一個朋友(暫時叫她歡)我跟她的關係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也絕對是排在前邊的。但我倆屬於那種觀念極度不同的兩個人。

能不同到什麼地步,我舉個例子說明一下:那一次還是在高三,高中的最後一個寒假過後,因為開學比較早,元旦還沒過,依舊有人在放著煙花。這天下課,外邊煙花特別好看,他們一個個都是觀賞著煙花,讚歎著好看。我突然蹦出來一句“都是PM2.5”,她那眼神瞬間就暗淡下來了,對我說“你咋這樣啊?你不喜歡也別影響別人,好不好?”

很明顯可以看出來,她是嚮往美好的,我則是更會打破美好。連這麼小的事都做不到相同,更不用說大的事情了。這是我們各自的想法:

歡:

我想在以後的某個時間,我打開我的空間,看到的是滿滿的開心與幸福,哪些不開心的事都見鬼去吧,不喜歡抱怨,不喜歡給別人帶來負能量,可能你感受不到,如果我很開心,在看到別人發一些不好的情緒,不好的文章時,我心裡也可難受😖,會跟著想,為啥會這樣

我:

我寧願把所有的美好深藏心底,在孤獨的夜裡獨自享用,畢竟人生是自己的,所以我會把苦難拋給眾人,美好獨藏內心自己開心才是王道。

在這種事上,我倆是相反的。所有她也經常吵我,但這對我來說,並不重要。

交朋友靠的是❤️。你用真心來交朋友,自然能交來真心朋友。觀念不同可以相互說服,沒有真心就是沒基礎。

三觀不同並不能阻止我倆成為朋友。據我瞭解,三觀不同與三觀不合並不一樣,三觀不同是說觀念不同,而三觀不合可以理解為觀念相反,相互排斥。

三觀不同,可以成為朋友;三觀不合,就不是那麼好確定的了。慶幸的是。我倆差了那麼一點沒有成為三觀不合。所以三觀不同的人還是可以成為朋友的。


熱電小李


首先我任務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和我朋友從小一塊長大,畢竟是鄰居,其實也叫發小

小時候不覺得有啥,就是感覺我們喜歡的東西不一樣,大了才慢慢發現說不到一塊了

我們小區有一個大爺看門,天天就看到他自己,我和老公每次逢年過節都會給他買點東西,孩子每次經過都會爺爺爺爺的叫,我朋友就會很不屑,說送禮也應該給物業,給一看大門的有啥用,然後到處說,說我們巴結人都不知道頭朝哪個方向等等等等

例子很多,不想說

我們漸行漸遠了


391205746


可以。

我和閨蜜除了同齡,沒有一點相同的地方。

比如衣服:我喜歡簡單、低調,她喜歡複雜、閃耀。

比如性格:我比較內向,她比較外向。

比如遇事:我喜歡逃避,她喜歡挑戰。

雖然兩人不同,卻能給彼此帶來好的影響。


三三公主說


只要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一個聰明的頭腦,不論什麼樣的不同點,我都不怕😄。大不了我可以離他或她們遠一點。比如,我和我對象就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兩個性格的人,我仍然和他過了三十多年了!因為我知道人生的路本來就是曲折的!


阿張200729105


大多數人不涉及違反犯罪,不從事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不追求什麼轟轟烈烈傳奇人生,都是普通老百姓。普通老百姓的三觀能有多大不同?

三觀無非是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世界觀就是人類與世界宇宙存在的看法,這類事情老百姓估計也不敢興趣,感興趣也沒有能力思考,所以宇宙觀上幾乎沒有什麼可以爭執的,我從來沒有看到有人因為堅持唯物主義或者堅持唯心主義而鬧離婚的,除非是一些宗教家庭,最好是同信仰的人結婚,但是基本上問題不大;

價值觀雖然多元化,但是本質沒有啥不同,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大部分老百姓無非是過上物質豐富的好日子,至於殺身成仁、捨身取義,那是英雄豪傑所為,平常人過日子,最大的價值就是賺了錢,自己過得舒坦,家人過得安心,小家庭和和美美,所以在價值觀上,並沒有什麼劇烈衝突;

至於人生觀,無非是對生活的看法,或許這裡頭會有分歧、差異,比如有的人認為生活就是要安逸,混吃等死、無慾無求就是幸福,有人認為大丈夫生不食五鼎,死當五鼎烹,應當建功立業,至死方休,這都是不同人生觀形成的不同人生追求。


三觀不同,能夠成為朋友。這就叫君子和而不同,三觀之外還有別的結合點:

例如利益相同,利益相同,三觀不同的人也能成為朋友

例如性情相同,雖然觀點不一樣,可是性格、脾胃對胃口,也能成為朋友

例如對於大是大非的目標一致,即便在具體問題上存在分歧,也是能結交朋友的。


西雙版納的茶花


三觀完全不同的人很難成為朋友。三觀是為人準則,如三觀不正則為人行事就不正,我不可能與為人行事不正之人作朋友。只能稱呼為認識的人,或同事、同學、鄰居丶及領導、親戚等但稱不上朋友。如果去掉完全二字,是另當別論,如三觀不合.不同、不一致等,是可以作為朋友,人不可能完全一致的,稍有不同很正常。但完全不同,志不謀則道不同,連一般朋友都很難維持下去。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同類項合併這是規律。


溪邊園公


大家好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明確,除去道家佛家那些東西我們普通人的三觀

愛情觀

價值觀

人生觀

三觀完全不同的人我個人認為是不能成為朋友的,朋友在我們一生當中至關重要,朋友這個詞也十二分有重量,朋友不是我們在酒桌上喝過兩次酒吹過幾次牛就是的,不是我們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遇到一個老鄉或是同學彼此關心幫助一下就是的,更不是給你朋友圈點贊瀏覽過你微博關注過你動態就是的。在這個社會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的當下人們雖然眼界寬社交多但真正的朋友又有幾個呢,親人是我們無法選擇的可朋友是我們自己積攢的資源,如果三觀完全不同在遇到一個問題你們就會觀點不同,例如愛情觀,假設你認為婚姻需要現實,嫁一個富二代可以少奮鬥幾年可以給後代一個好的開始,而你的朋友認為愛情的美好在於一起努力奮鬥,那麼在後者看來前者就是拜金女的一種,在遇到愛情難題的時候他們應該如何給出對方想要的意見呢?朋友是要互相幫助互相理解和包容支持的,是要實際行動上,但是如果遇事觀點不同態度不同又如何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古人云,志同道合嘛!我們在自己的朋友面前可以卸下面具摘掉盔甲無需偽裝不會敷衍不必阿諛奉承,如果我們沒有共同的社會觀點共同的人生理論又怎麼能做到呢?

所以我認為三觀完全不同的人可以是同事同學但不會成為真正的朋友!


90後媽媽的奮鬥


我認為不能稱的上是真正的朋友。比如

愛情觀:

A認為在愛情裡面愛一個人就要愛死心塌地,至死不渝。

B就覺得這種觀念的人就是在用一段自己認為的方式感動自己而已。

事業觀:

A認為把事業當做一生的追求,不斷超越,不斷成長並享受過程。

B認為有一份簡單的工作,收入足夠基本生活,更願意把時間放在自己愛好的事情上比如旅遊 運動 做菜 這個過程會讓他覺得愉快開心。

金錢觀:

A有足夠的金錢並掌握財富,為了體現最大價值而樂此不疲。

B不需要存錢意識,月光族。有了多花,沒有就少花,不會太放在心上。

所以他們意見相左,不能成為好的朋友。如果是朋友,起碼不交心。





楊公子生活日記


可以成為朋友,不知道你看過一本小說《壞蛋是怎樣煉成的》沒?裡面兩個南北洪門老大向問天和謝文東三觀就不一樣,一個是英雄,一個是梟雄,帶領團隊的三觀明顯不一樣,但是互相欣賞,既是對手,也是朋友。還有《血色浪漫》裡面的鐘躍民和李奎勇,三觀,生活圈完全不一樣的,甚至差點成為敵人,兩人最後不也是朋友嘛。三觀雖然各不一樣,但是人格上一定會互相影響,進而影響三觀。有的夫妻三觀差別很大,但是在一起生活卻很幸福。這就是一種互補。所以三觀不同,不影響成為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