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鳳英:我演七仙女,又是高貴的仙女,又是粗野的村姑,我好難啊

她是偉大的藝術家;她是“七仙女”的化身,美玉無瑕;她是現代歷史文化名人之一;毛主席曾為她題詞“中國好兒女”。

人物介紹

嚴鳳英(1930~1968),出生於安慶,乳名鴻六。童年在桐城羅家嶺度過。純樸的鄉情和優美的山歌滋養了她,為其日後形成清新、真摯、優美的表演風格奠定了基礎。黃梅戲傑出的表演藝術家,中國黃梅戲的發展締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國黃梅戲傳承發展重要的開拓者和貢獻者。

嚴鳳英:我演七仙女,又是高貴的仙女,又是粗野的村姑,我好難啊

嚴鳳英與《天仙配》

《天仙配》是黃梅戲的傳統劇目。嚴鳳英從小唱黃梅戲,但只是上臺表演一些丫鬟的角色,她自述說:“我後來自己也演這出戏。講老實話,那時我懂得什麼呢?師傅叫怎樣唱就怎樣唱。唱戲只是為了餬口,對七仙女這個“人物”談不上愛,也談不上討厭。不管看人家演也好,自己演也好,我對這出戏是不大感興趣的。”那個時候的嚴鳳英還很小,哪裡懂得那些情情愛愛呢?

隨著嚴鳳英在藝術舞臺的不斷磨礪,再加上她到了那個年齡,有了愛人的她,被《天仙配》中偉大的愛情故事所打動,慢慢愛上了《天仙配》這部戲。

嚴鳳英被角色難到了

觀眾可能只看到表演的最終結果,卻看不到演員為了角色下的苦功夫。

仔細琢磨一下,七仙女這個角色是非常矛盾的。

嚴鳳英:我演七仙女,又是高貴的仙女,又是粗野的村姑,我好難啊

首先,她是仙女,仙女一定是非常漂亮的,不食人間煙火的他們也從來沒有幹過什麼農活,她下了凡,選擇和董永生活在一塊,自然要融入農民的生活,自然要受苦受累,什麼綾羅綢緞都要統統扔掉,變成一個徹徹底底的村姑,正是考慮到這種因素,讓嚴鳳英犯了難,在戲曲舞臺上,到底是要扮成仙女還是扮成村姑呢?

嚴鳳英:我演七仙女,又是高貴的仙女,又是粗野的村姑,我好難啊

她說:“七女下凡後的身份也搞不清楚。董永在老戲裡面是個秀才,七女的裝扮就和一般的花旦差不多,說不清她是一位千金小姐還是一位村姑。她身穿裙襖,右手拿一把扇子,左手拿一條手絹,站的時候愛把左手撐著腰,形象說不上像農民。”

其次,嚴鳳英不光要糾結角色從仙女到村姑的轉變,還要好好琢磨“七女”的性格特徵,大家都知道,在那個年代裡,女孩是不能主動示愛的,這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但是有些村姑要真愛上了一個青年,她會勇敢得多。她們大都是好姑娘,只不過沒有按照老年人的規矩,而是按照自己的願望選擇了對象而已。

如果只是村姑就好辦了,但她本是仙女啊,她和純粹的村姑不一樣,她的感情流露、對普通人的態度是大不相同的。

排戲被導演批評

一九五四年,她參加華東區戲曲會演,一開始排演,導演嫌她“文”了,戲曲表演有一套傳統的藝術程式,又要演得像,又要演得美,這就是嚴鳳英面臨的兩大任務。

嚴鳳英說:“她是仙女,我要尤其注意身段,但注意了身段就“文”起來了,想“粗野”一點,身段又不美了。”一邊又不能失掉仙女的氣質,一邊又要表現“粗野”一點,嚴鳳英可真是太難了!

後來嚴鳳英有了突破,該“文”時“文”,該“粗野”時“就橫下心“粗野”。

嚴鳳英說:“我說要抓緊機會,不然他要走了。我要趕緊告訴他,我願與他配成婚。他要不收留我,我就“無家可歸”了。在這種心情下,我發急地乾脆瞪著眼對他唱,我願與你······”這一表演,充分表現出“七女”對愛情堅貞不渝的態度,迎來觀眾的陣陣掌聲。

1954年,《天仙配》獲華東區戲曲會演一等獎。1966年,《天仙配》獲文化部“金質獎章”。兩次獲獎,證明了嚴鳳英超眾的實力,不愧為黃梅戲傑出的表演藝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