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撿野生菌,為什麼別人滿載而歸,我卻空手而回?

白雲清風67699663


春夏天的時候,降水充沛,天氣炎熱,上山的野生菌芬芬冒出來,像雨後的春筍一樣瘋狂生長,在我們農村老家,小時候經常去山上尋找野生蘑菇,我都是滿載而歸,每次都收穫不少。我們這裡有好幾種野生蘑菇,經常採摘的就是那種生長在松樹林裡的蘑菇,我們這裡叫做松菌菇。其實全國各地都有蘑菇,每個地方的品種不一樣,味道也不一樣,採蘑菇的樂趣確實相通的。上山撿蘑菇,為什麼別人滿載而歸,而你卻空手而回,我覺得有這些原因。

1,你太懶了,採摘蘑菇的時候去的太晚了。我們都知道,野生蘑菇是自生自滅的,不屬於任何人,任何人都可以採摘,蘑菇一般都是早上冒出地面,採摘蘑菇都是需要很早去的,你去的太晚了,蘑菇都被別人採摘完了。我們小時候採摘蘑菇,都是早上天還沒亮就起床出發去山上了,甚至有時候拿著手電筒去找蘑菇,別人都沒采摘過,保準能採摘到蘑菇,想吃野味就得勤快,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2,生長蘑菇的地方有菌絲,每年都會在附近生長,不會跑太遠,你沒采摘到蘑菇,應該是對這片區域不熟悉。我們都知道,生長蘑菇的地方需要有菌絲,就是有蘑菇的種子,不是每個地方都會長蘑菇的,只有經常長蘑菇的地方才會在附近生長蘑菇。如果你去到一個陌生區域尋找蘑菇,你就不知道那些地方會有蘑菇種子,只能無頭蒼蠅亂闖,能遇到就採摘,別人都是這片區域的老熟人,輕車熟路都知道那裡可以採摘到蘑菇,所以別人滿載而歸,而你卻是兩手空空。


鄉野網事


撿野生菌這個我最在行了,記得小時候,每當到了野生菌生長的季節,早上天才微微亮我們就和家裡的哥哥姐姐們往山上跑。因為野生菌生長的地方離家裡很近,所以上山也是很經常的事了,自然也不會覺得害怕。撿野生菌是個非常有趣的事,看到就很興奮,特別是回家的時候提著滿滿的野生菌好開心呀!

要想撿的多,請記住以下幾個要點,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一、是要知道野生菌的生長季節,野生菌在不同的地方生長的時間都是不同的,自然野生菌的叫法也是不同的。在我們這裡,一年有好幾次撿野生菌的機會,但品種也是很多樣的,所以在撿野生菌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二、是要知道野生菌喜歡什麼樣的生長環境

,一般野生菌都喜歡潮溼,下過雨野生菌生長速度就更快了,還有就是枯枝、枯葉比較多的地方,也是野生菌生長的有找的時候一定要仔細,一般它會藏在枯枝枯葉下面哦。

三、要比別人勤快,為什麼會說 要比別人勤快呢,如果別人比你先去,把能生長野生菌的地方都找了一遍了,你在去也就會沒什麼收穫了,所以一定要趕在別人前面去。多尋找自然會撿到了。

總結:切記,我們在採摘野生菌的時候,一定要到比較乾淨的地方撿,而且要撿自己認識並且食用過的品種,這樣才對我們自身安全負責。上山要注意安全,野生菌生長的季節裡,一般都是會有蛇和其它有毒動物出現的時間,所以安全問題我們不容忽視。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歡迎指點,如果你有更好的撿野生菌經驗,可以在下方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大家關注三農達人 【鄉園裡張嫂】 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湯VV


山裡的娃,山裡的樹,山裡的坡上遍佈菌,此時的“菌”指的是我們家鄉山上野生的松茸菌。每到春夏天,雨水較為充沛,正是松茸菌生長的季節。這兩個季節,村裡的娃起得特別的早,基本每天五點多就被叫起來去山上採摘。而我也是其中一員,如果不懂松茸菌的習性,你真會像無頭蒼蠅,找不到採摘的地方。下面我來說說我採摘的經歷。

松茸菌生長環境

每到春天或夏天,特別是下雨過後,正是松茸菌生長的好時機,而且可以長得比較大。松茸菌生長在松樹林或者針闊葉林下,一般都是在比較潮溼,特別是枯樹,枯葉比較多的地方,其他地方真的不會生長此菌子。

採摘技巧

為了能夠採摘更多的松茸菌,媽媽總是四點多就開始叫我了,幫我備好稀飯,吃完好馬上就帶著煤油燈和媽媽一起上山去採摘。家裡流傳一句採摘松茸菌的老話:“起得早,鑽得深,知菌情”,這個就是為何我們每次都可以滿載而歸,而有些人註定會空手而歸。

第一:起得早:四五點我們就要出去上山,只有早才能第一時間找到松茸菌,也正應了那種話“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不然你只能挑別人漏下的去採摘。

第二:鑽得深:我和媽媽上山不會都在山表面摘,我們一定是帶著煤燈鑽到樹林裡,因為那裡的環境比較潮溼,腐木比較多或者枯葉比較多,松茸菌非常喜歡生長在那裡,所以只有鑽進去才能有所收穫。

第三、知菌情:我們要了解松茸的生長習性,沒有抓住習性,一切都是白費功夫的,只能像無頭蒼蠅亂飛。只有知道了,採摘才會更加容易。

我們湖北老家的野生菌很多,各區山上生長的菌類不一樣,但不管是什麼菌,只要你夠早夠勤快,掌握採摘技巧,一定不會空手而歸。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您還有會補充呢?歡迎下方留言探討。


農事農忙


靠近山區生活的人都有進山撿菌子的經歷,尤其是下過雨的天氣,菌子大把大把的冒出來,這個時候全家老小就出動了,我們也許想著撿菌子特別簡單,那就大錯特錯了,有的人彷彿特別有天賦,同樣的時間卻撿的更多,阿坤認為這完全是和經驗有關係!


撿菌子的時間不同

以前不知道雨後菌子多,都是有了興趣就進山撿菌子,可大部分都是兩手空空而歸,只能埋怨自己的運氣不夠好,菌子都躲著我走,後來發現路過家門口的小朋友都滿載而歸,漸漸的就發現了一個規律,雨後去撿菌子的人更多,並且幾乎人人都滿載而歸,所以別人滿載而歸,你卻兩手空空如也的原因,或許是你撿菌子的時間不對!

撿菌子有技巧

不要認為撿菌子特別的容易,其實不然,撿菌子其實是一個特別講究經驗的勞動,往往那些老年人更會撿菌子,後來處於好奇便跟著資深撿菌人上山去轉,我發現他們有的地方仔仔細細的去瞅,甚至不惜翻來覆去的查看,但這些地方往往不出所料的都有大貨,而有些地方他們卻看都不看,我們納悶他們便解釋道,大部分菌子都喜歡朽木,尤其是非常潮溼枯枝很深的地方,他們在哪裡有非常充足的養分吸收,所以在哪裡更容易看到這種菌子,而有的菌子喜歡特定的樹,所以不用靠近,只要大眼一瞅便知道有沒有!總之主要還是經驗問題,俗話說“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就是這個道理了。並且往往有大量菌子的地方,會有小昆蟲在周圍嗡嗡的叫,所以我們也可以聽它的聲音,來判斷周圍有沒有菌子!


綜上所述,別人總是滿載而歸的就是上面這幾種原因了,只要自己弄明白菌子的習性,並且不害怕辛苦比別人勞累一點,比別人多堅持一會,或許下一次滿載而歸的就是你呦!


阿坤鄉野說


說白了,題中的你還是根本就不好採野生菌這一口愛好,題中的你根本就對上山採摘野生菌沒有好感和興趣。

對某種事情感興趣,幹某種事情能使自己的多巴胺產生亢奮,哪有幹不好那件事情的道理。

我釣不到魚絕不是因為我笨的原因,而是我對釣魚根本就不感興趣,釣魚這種事吸引不了我的注意力,釣魚魚中計吃蚯蚓被魚鉤上的倒刺卡住進退不得上鉤這個精彩瞬間刺激不了我心中的興奮。


正因為我不喜歡釣魚所以我釣不到魚。

正因為題中的你不喜歡上山採摘蘑菇,所以題中的你上山採蘑菇總是空手而回。

別人上山採蘑菇能夠滿載而歸是因為別人靠山吃山,喜歡山,研究山,大山的每一寸肌膚哪裡長了一顆小小的痣,哪裡有一塊傷疤人家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的老家在鄉下的大丘背,大部分的人都外出務工去了,剩下一些留守婦女在大丘背的大山裡還不是靠山吃山,去山裡挖一些野生中藥材、採集一些野生蘑菇到集鎮上去賣換點日用錢。

留守在家的婦女為什麼能夠找到山裡的野生菌滿載而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她們瞭解大山,知道什麼地方生長野生菌。

比如樅菇種野生菌,大丘背那些留守在家的婦女就知道樅菇喜歡生長在有馬尾松的地方,她們知道大丘背叫笑天坪、塘坎上、油麻溪這些地方有馬尾松,既然知道那麼她們有目標,有方向,箭無虛發,直奔樅菇主題目標所在地笑天坪、塘坎上、油麻溪這些有馬尾松的地方,哪會有找不到蘑菇的道理。


題中的你只是因為偶爾三分鐘興趣的心血來潮如無頭蒼蠅一樣滿山遍野無目標瞎轉悠當然會空手而回了。

給題中的你支幾招。

間諜法:

一般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別看農村是一個小天地,但是也存在興趣小組現象,幾個人共同的興趣會把那幾個人聚合在了一起成為一個興趣小組。

比如喜歡賭博的婦女喜歡和賭博的婦女一起聚堆聊天交流成敗得失的經驗和教訓,喜歡繡十字繡的婦女喜歡和繡十字繡的婦女聚在一起談論繡十字繡的心得,喜歡到山上採集野味的婦女喜歡和到山上採集野味的婦女在一起聊天分享經驗。


想採集到蘑菇的話與其漫山遍野尋找目標,還不如運用間諜法從她們口中把目標直接套出來。

只需進入她們的興趣圈,聽她們聊天,看到她們收穫的蘑菇,然後誇她們心靈手巧、是他丈夫的模範妻子,循循誘導一定能從她們口中套出山上什麼地方有蘑菇。

不相信我舉個例子。

我姨夫加工豆腐需要燒柴,我姨 媽知道一座山坡上砍伐了杉木有大量的杉樹枝可以當柴燒,於是她就邀我姨夫一起去那個山坡上砍柴。

第二次我姨夫和我姨媽一起去那座山上砍柴的時候,發現柴全部被別人砍光了。

什麼原因?

原因就是,我姨夫被其他賣豆腐的同行從嘴裡把那座山有柴砍的信息套了出來。

於是沒幾天功夫就被其他賣豆腐的人把那座山上的柴火砍光了。

跟蹤法:

乾脆就躲在那些喜歡採蘑菇的婦女後面跟蹤盯梢,盯梢她們到哪裡採摘蘑菇。

間諜法和跟蹤法是能夠採摘到野生菌的速成法。


山澗清泉流


菌子,是大自然賜予的美味,也是我們雲南農村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雲南農民,倘若說自己不會撿菌,估計走在路上都會被人笑話吧。

每年的六月至九月,正是雲南野生菌大量上市的季節,此時的雲南老農會停下手中的農活,集體上山撿菌子,為的便是增加家庭收入。三個月的時間,早出晚歸,每天行走的路程都超過二十公里。雖說有些辛勞,但至少在賣菌子的那一刻,心裡是美滋滋的。



在我們雲南,撿菌子講究“起得早,鑽得深,曉菌窩,知菌情”,這也就是為啥有人滿載而歸,有人空手而回的原因。

起得早: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對於撿菌子,同樣如此。只有起得夠早,才能第一時間碰到菌子,否則,只能撿漏。

鑽得深:

都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對於菌子,我們雲南有句話叫做“菌多不怕林子深”。林子較深的地方,腐爛樹枝較多,腐殖土較厚,野生菌也相應較肥。但同時也因林子較深,人們行走不便,撿菌困難,有時還會越到毒蛇猛獸,由於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故很多人都會知難而退,這也才會有叢林深處菌子多的說法。

曉菌窩:野生菌是比較神奇的一種山珍,只要不把菌根弄斷,過段時間或者來年都會在同一地方長出新菌,故我們雲南人把長出菌子的地方叫做“菌窩”。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有些人好像知道哪裡有菌子似的,走到哪撿到哪。其實,他們便是知曉菌窩的位置,“曉菌窩”是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累積。



知菌情:撿菌不能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碰運氣,是有規律可行的。不同的地方,菌子的生長位置大多不會相同。在我們雲南,蔥菌、黃瀨頭、乾巴菌一般長在較為茂密的松樹底下或者較深的蕨菜叢中;雞樅、松茸一般長在腐殖土層深厚的開闊地;而紅菌、青頭菌、奶汁菌又生長在較為矮小的雜草從中。。。。。。


以上雖是我們雲南農村常用的撿到菌子方法,但老趙覺得,倘若換在其他地方,也同樣實用。有興趣的小夥伴不妨試試,或許下一個滿載而歸的就給你,你說是吧?


彝州老趙


去撿野生菌,有時候要碰運氣的。

但最主要的是熟悉環境,並且要懂得什麼時間段去,如果去的正是時候,就會有野生菌撿,否則,去的不是時候,那你去了也白去。

一般菌類都是在雨後生長出來的,而且是在春夏季節菌類比較多,連續下雨一段時間後,山上便會陸陸續續長出很多野生菌。

但有些菌它是有特定的生長環境和特定的生長時間的,比如:紅菌,它只生長在夏天的楮樹林下,松茸菌只生長在秋天的松樹林或者針闊葉林下,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山林都會有野生菌。

所以,如果你熟悉環境,又挑對了地方,並且在合適的時間上山,是一定會有收穫的。



甘木棉


對於不經常上山的朋友來說,撿野生菌空手而回太正常了,因為撿野生菌是需要有一定的經驗和技巧。不知您是否有這種感覺,不管你有多努力,不管你走多少地方,這個野生菌就像有意要避開你一樣,就是不進您的籃子,而別人卻滿載而歸。

用我個人的話來講,您是屬於運氣型的拾主,撿菌全憑運氣,這種肯定多數是空手而回了。對於您空手而回,可能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原因,我大致作了個分析,希望能幫到您。



一、您可能不經常進山

您可能有其它原因,能進山的時間很少,大家都知道,這個撿野生菌是需要有一定的經驗,然而要如何才能積累經驗呢,這肯定不用我說了,不管任何事,只要次數多了,經驗自然就有了。所以,建議您多進山,多與大自然親近親近。


二、您沒有把握好撿菌的時間

由於您是運氣型的拾主,對撿菌這個時間,可能您沒有過多去規劃。時間對任何人、事、物都很重要,都有個黃金時間,撿菌的一般都在早晨(天剛亮到10點左右),這段時間就是撿菌的黃金時間。所以,建議您儘量選擇早上進山,早起早起,大有驚喜。

三、您沒有優先撿菌的地點

由於您不經常進山,自然對撿菌的地點不熟,這就沒有法做到優先地點。那些滿載而歸的朋友,他們除了有良好時間規劃外,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知道哪座山有什麼菌,並且知道菌窩,進山就直奔菌窩。如果您能掌握這個點,您一定會選擇優先到達有菌子的地點,這就是我說的優先撿菌地點的原因。但這個點有個前提,多進山,只有去多了,您才會知道哪座山有菌,都有些什麼菌。所以,還是建議您多進山積累經驗,大自然一定會回報你。


四、您沒有優化發現野生菌的方式

如果您規劃了撿菌的時間,並且優先了撿菌的地點,還是沒有撿到更多的野生菌,我個認為,您可能在發現目標的環節有點小問題。要知道,野生菌是單生至群生,通俗的講就是:多數野生菌是一窩一窩的,如果您缺乏發現目標的經驗,您就只會發現暴露在您眼前的菌子,其實其他菌子早已出土,只是被異物遮蓋了,是因為您沒有進行多角度的搜索,所以您發現不了這些被遮蓋的野生菌。角度,很重要!看人、看物、看事都需要角度。所以建議您,當發現一朵菌子的時候,蹲下身體多角度搜索。


綜上所述,用一句話來總結,經驗其實就是建議您多進山,儘量早起,直奔菌窩,細緻搜索。只要做到這幾點,您一定不會再空手而回了。好了,以上是我個人對您空手而回的原因分析,希望能幫到你。這是我個人經驗與觀點,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包涵,有喜歡的,請點擊關注我,並評論。


雲南鄉村小芳


撿菌子除了要靠運氣外,還要向掌握一定的技巧,如若不然,則會空手而歸。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自入夏以來,野外的菌子多得不得了。在同一個村子,有些人上山隨便跑一圈就可撿到好大一堆菌子,撿到的菌子可賣可吃,而有的人上山跑半天后別說看到菌子的影子了,就算是菌子開過後留下的香味也聞不到。



一方經常是滿載而歸,而另外一方則總是空手而歸,同樣地方的人,撿菌子為何會出現兩種迥然不同的結果了?刺楸就是那種經常能撿到菌子的人,分析了一下原因。

一、與運氣有關

運氣是最難以解釋的,有些人似乎總有好運氣相伴,撿菌子就是如此。在刺楸所在的村子,有好幾個人因撿菌子而在附近村子是出了名的,新鮮的菌子拿到街上去賣,而不新鮮的則留著自己吃,實在吃不完就曬乾留到過年時吃燙火鍋。

與之對應的是,好些人看到他們幾個撿菌子賣了不少錢就學著去做,可往往撿不到多少菌子,有時沒發現菌子地方前腳剛一走,而其他人一來就撿到菌子了。

二、撿野生菌子有經驗

菌子對生長環境有要求,比如土壤pH、溼度、腐殖質等都影響到菌子的生長。

在腐殖質和朽木較多的灌木草叢中,菌子才比較多。然而,這種環境在農村比比皆是,不可能盲目地去這些地方挨著找。

1、撿菌子經驗豐富的人,只需遠遠地隨便看看就能即可判斷出某地會不會長菌子。

好些菌子在某些地方會重複多年出現,這可能是由於這些地方生長環境條件好,是菌子生長的適宜環境。

例如,木耳生長在朽木上,馬尾松林裡有較多的樅樹菌,竹蓀在竹林裡較多,而榿木林裡則常常可撿到榿木菌。

另外,撿到菌子後可擴大範圍尋找,畢竟周邊環境緊挨撿到菌子的地方,具有類似的環境條件。


2、用鼻子嗅。撿菌子不光要用眼睛來看,還要多利用鼻子來嗅,好些菌子有異常香的香氣,比如雞樅菌在開過後雖然會生蛆,但此時散發出的香氣最香,在開過後的一兩天內還能聞到殘留的香氣。雖然開過了,到曉得了地方,以後常來該處看看也可能撿到許多菌子。這是刺楸常用的撿菌子技巧。

3、跟著總是滿載而歸的人。撿菌子滿載而歸不難,但總是這樣就說明有技巧。向他們請教是最好的方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傾囊相授,主要是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畢竟少個競爭自己就能多撿到菌子。

所以,刺楸認為可以跟著他人撿菌子留下的痕跡去撿,把那些常長菌子的地方記下來,以後每天早上比其他人早點起床去就能撿到。當然,有時要防止中招,不然悔之晚矣。

刺楸老家村子,每年在夏天早上天未亮時就有人起床去撿雞樅菌,以前很少有人打電筒,都是趁著月色去,就是要比早。某天早晨有人把一朵盛開的大雞樅菌撿走了不說,還在地上屙了一灘屎,並把紙蓋上面,隨後有人摸著月色來看到樹下有團白色的東西,

誤以為是雞樅菌,於是準備用手拔起來而伸手去抓,後面的事刺楸就不多說了,大家自行想象。

以上就是刺楸對上山撿菌子有不同結果的介紹,如果覺得回答的對你有所幫助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大家好我是師師,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你要知道野生菌什麼時候有,什麼時候最多,什麼時候沒有。

大家都知道採摘菌子:

一定要趕早

雨後天氣

選擇正確的地點

如果在山頂或者陰暗的環境才有,你去山腰或者朝陽的地方那肯定是採摘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