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會製作臭豆腐麼?分享一下經驗,我剛蒸熟一塊?

看熱鬧不嫌腰疼


準備材料\r

滷水豆腐 1500克\r

小米 50克\r

食鹽 適量\r

蒸鍋 一個\r

5L陶瓷壇 一個\r

操作步驟:\r

1、把滷水豆腐用刀切成2釐米見方的豆腐塊。\r

2、用蒸鍋把豆腐塊蒸熟。\r

3、把豆腐塊放置陰涼處直到豆腐塊長出長長的黴線。\r

4、用鍋把2.5L水澆開,放入小米開始小火熬製,直到小米湯麵上出現一層米油。\r

5、把豆腐上的黴線沿豆腐塊纏好,放入陶瓷壇中,把熬好的米湯倒入,加入適量食鹽,多了會鹹,少了會淡,依據個人口味去放。\r

6、將陶瓷壇密封一個月,然後打開就可食用,如果打開後氣味和顏色與正常臭豆腐有差異,說明中間環節操作不當,請勿食用。









愛恰稀飯的老鹹魚


臭豆腐製作方法:

步驟一:

制豆腐:將黃豆用水泡發,泡好後用清水洗淨,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用力把漿汁擠出,再在豆渣內對入沸水拌勻後再擠,如此連續豆渣不沾手,豆漿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加進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攪15~20轉後,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一些石膏汁再攪。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約過20min後即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步驟二:

滷水製法:以用豆豉2.5kg為標準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後,在汁水內加鹼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酵後即成滷水

步驟三:

油炸臭豆腐:將青礬放入桶內,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然後將豆腐放入滷水內浸泡,春、秋季約需3~5個h,夏季約浸泡2h左右,冬季約需6~10個h,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乾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min,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鑽一個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勻,放在豆腐洞裡即成

烹飪技巧

菜品特色色焦黃,外焦裡嫩,鮮而香辣。焦脆而不糊、細嫩而不膩、初聞臭氣撲鼻,細嗅濃香誘人,具有白豆腐的新鮮爽口,油炸豆腐的芳香鬆脆。





家有廚味


鹽適量,花椒粉適量,辣椒麵適量,鮮桔皮少許,鮮姜切末少許,白酒適量

做法

1、先將買回的鮮豆腐洗淨瀝乾水分。

2、一天後,將豆腐切大塊放到紙箱裡,用籠布蓋上放置陽光下或暖氣旁,四五天後漲黃毛待用。

3、將漲毛的豆腐塊沾上酒,然後在花椒粉、辣椒粉、鹽和桔皮粒、薑末拌好的料碗裡滾一下,沾勻佐料放到盤裡。

4、最後將豆腐塊碼入小壇或玻璃瓶內,倒入剩餘的料和酒,最後用塑料袋封口,待一個月後發好即可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