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喜愛的年畫主角是貓

成都人喜愛的年畫主角是貓

成都有貼年畫的年節習俗

從五代後蜀主孟昶寫下中國第一副春聯開始,楹聯文化在成都一直傳承至今。除了貼春聯以外,過年時成都還時興張貼年畫,貼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年節風俗,也是老成都的年節習慣,傳遞著濃濃年味與情懷。昨日,成都民俗專家劉孝昌介紹的正是充滿鄉土氣息的年俗——貼年畫。

劉孝昌介紹,舊時成都的年畫分綿竹年畫、夾江年畫和簡州年畫幾種,簡州即是現在的簡陽。其中綿竹年畫又稱綿竹木版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年畫、江蘇桃花塢年畫並稱為中國四大年畫,是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這些出產年畫的地方自中秋節後,製作年畫的師傅們就開始忙起來,打板的打板,刻板的刻板,印刷的印刷,上色的上色。繪製年畫的顏色是用天然的礦物質石料磨成粉製成的,這些木刻年畫品種繁多,有彩色的、黑白色的,還有單幅、對開雙幅和條屏四幅的。

簡州年畫極富特色,在成都很盛行。簡州年畫奇特在哪兒呢?劉孝昌介紹說,簡州年畫多以貓為主題,用貓入畫,並以石青等礦物質顏色來描繪貓眼睛。據說因為礦物中含有磷,受潮後還會發光。年畫貼在廚房裡,貼在堂屋、牆壁上,據說很避鼠,稱為“簡州神貓”。成都人喜歡買來幾張貼在堂屋、廚房以避鼠。簡州貓是一種家養貓,還被譽為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貓之一。據傳說,簡州真有四耳白貓最能避鼠,實際上是在兩隻耳朵後面,各有一個凸肉。

成都人所喜愛的年畫有內容題材之分,如有喜畫,新婚人家盼望生子買《和合二仙》《狀元及第》《麒麟送子》《百子圖》這些年畫貼在堂屋裡。有槽頭畫,所謂槽頭畫就是繪製在年畫上的豬、牛、羊,豬畫得肥肥的,牛也畫得壯壯的,馬也畫得非常健壯,這些畫貼在牛圈、馬棚等處的槽頭上,以祈求新年牛、馬、豬平安,六畜興旺。有一種年畫還特別印有《春耕圖》,相當於現在的年曆。更多的年畫是門童、吉祥的娃娃,如《金童玉女》《五子登科》。

每逢新年到來之際,成都人都會到臥龍橋、青石橋、學道街和玉龍街的書鋪去買三五張綿竹、夾江或簡州印製的年畫帶回家。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隨著歐美新型印刷技術流入中國,上海畫家以彩色擦圖作畫,創作出石印版印刷的精美的月份牌年畫亦為成都廣大民眾所接受。

本報記者 李雪豔 攝影 張金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