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細雨中呼喊》之孫光林:6-12歲成長階段影響孩子一生的思想

前些日子,與老師聊天,他說自己教小學一年級了,等把這一屆學生送入中學就退休了。

我聽出了老師言語中表達出的傷感,勸慰到:“您這一生桃李滿天下,您的很多學生都已經成才,您應該感到無憾了。”

而她卻更加傷感:

“小學老師很關鍵,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是孩子的啟蒙老師。但是因為孩子小,很多人都已經記不住老師名字或者老師教的內容,更別提什麼感恩了。他們更像是為高中和大學老師做嫁衣。高中老師和大學老師一般是受學生最愛戴的,很多老師也與學生建立起一輩子的友誼和聯繫。同學之間的友誼,更是堅固無比。”

聽完老師的話,我陷入了沉思。我的觀點與老師不一樣,我想到餘華先生《在細雨中呼喊》中的孫光林,從他身上可以看出,6-12歲成長階段直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想。

《在細雨中呼喊》之孫光林:6-12歲成長階段影響孩子一生的思想

我是一個生長在農村的孩子,6-12歲正是小學階段,因為以前農村的孩子不像現在很多農村的孩子一樣跟隨父母進城唸書,所以整個童年是相對穩定的。

三里五村的孩子基本上都彼此認識,整個學習階段的同學很固定。我們一起上下學,一起玩耍。村裡沒有明亮的路燈,夜裡一起玩捉迷藏時,只能靠月光和對村裡道路的熟知程度來尋找玩伴。

不知不覺幾年的時光就過完了,同學六年,彼此的性格都是一清二楚。直到多年以後,這段時光仍然會在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用來吹牛,或者講述給自己的孩子聽。總之,童年一片美好。

而現在的孩子呢?現在的孩子6-12歲的時候,雖然看似懂很多,但更像是一個一無所知的人。

《在細雨中呼喊》之孫光林:6-12歲成長階段影響孩子一生的思想

我是一個進城務工者,大學畢業後就進城工作,兩年後結婚生子,孩子幾乎沒有回過老家。我們在城市裡租房住,離工作的地方很近,生活方便,也方便照顧家庭和孩子。

然而,由於工作調動,孩子不得不跟著我不斷的更換鄰居、更換玩伴,以及更換學校。在孩子心裡,朋友同學只是在學校期間,其他時間都是由爸爸媽媽安排。他們要麼在家寫作業,要麼全天出去玩,完全沒有自己的私密時間,完全沒有我小時候那種單獨出去玩耍的機會。談起老師,他們也不像我們小時候那樣崇拜,更多的是冷漠。

此外,孩子對七大姑八大姨很陌生,堂兄弟姐妹和表兄弟姐妹之間也不怎麼熟悉。孩子們只有在過節時候才會聚到一起。

記得我小時候,小夥伴聚在一起就是瘋狂的跑著玩耍,追著打打鬧鬧。而現在,大多是一起看手機。家長們想安安靜靜地聊天,就會故意安排孩子看動畫片。很多6-12歲的孩子會熟練地拍視頻,這讓我感到很詫異,更是懷念小時候那種純真,那種物質不是很豐富卻精神很富有的年華。

《在細雨中呼喊》之孫光林:6-12歲成長階段影響孩子一生的思想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像餘華先生筆下的6-12歲的孫光林一樣,雖然生活不幸,但依舊樂觀的面對生活。生活再困難,像國慶這樣的玩伴,童年足矣。懷念6-12歲的那段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