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合遷徙流坑立村在開寶六年至開寶七年(公元973~974年)

董合遷徙流坑立村在開寶六年至開寶七年

公元973~974年

廣西 賀州 董全吉

流坑,千古第一村!至於何時立村,各執一詞,要解開此謎團,也就解決了泉溪支派的董謙到董熹的兒子四代人居住是否存在?是否流坑的董合遷徙流坑前董熹的兒子已經遷徙還是後裔融入流坑支系當中?就需要以事實來說話。

董謙支派在唐末及後唐處於為官家族:董槐《虞鄉遊臨川擴源源流考序》載:“謙為觀察御史,按行江淮,因梁移唐祚,遂徵兵討亂,諸鎮強橫,各據不發,謙仰天嘆曰:“我自拜爵以來,屢受國恩,欲與國同休戚。今勢力不能匡救,忍俛首事他人乎?”遂棄官潛至樂安流坑隱居焉。生子三:長曰遠、次曰遂、三曰述。述子二,曰炎與熹。熹吾肇遷祖也,賢良博學,後唐徵為武寧令,轉任臨川郡守,終為中書參知政事,追贈文忠公”。而董讓後裔即清然支系基本為商賈,《重修黃山祠碑記》載:“田壹千叄百畝,火佃叄拾貳所,魚塘捌口,山饒竹木茶筍,四水流人,悉居士施之,以資焚修。”非商賈無以成為富商。萬曆三十八年(1610)《明.泉溪董氏舊譜序》照樣直接引用流坑譜“萬一居士,娶鄒氏鉅富

,好延賢士”;而董合支派到宋則成為《雲蓋鄉董氏族譜序》所言:“自祥符八年乙卯至鹹淳七年辛未,擢進士科近三十人,武舉、特奏、世賞異路而仕者不與。通撫之六族而論,仕宦之眾莫之與倫,至於今從事詞章者不匱。”,為流坑注入了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附註】 熹生子五:珪、璋、珮、琨、瑗。珪生子三:嵩、崇、山廣。山廣公祖居修坡,元配石溪黎氏夫人,生子三:園、囿、團,均守舊業,厥後山廣公復遷建昌石門,娶蕭氏生子一:有林。有林為山廣公第二夫人生。

1,董合支派有關遷徙流坑時間的四種不同說法

1.1,有關董合離開撫州擴源遷徙的時間大概有四種有不同的說法:

①以我的研究是以“開寶六年(973年),宋主趙匡胤召李煜入朝,李煜拒絕,趙匡胤遂進攻南唐。北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趙匡胤以李煜拒命來朝為辭,發兵10餘萬,三路並進,趨攻南唐”的時間,即973~974年為遷徙時間;

②,《東廓鄒先生文集》鄒守益書的《樂安董氏新譜序》,鄒守益 (1491-1562) 把流坑遷徙定在“五季開平初”,即五代後梁太祖朱溫開平年間(公元907-910年)。另外在《重修黃山祠碑記》(詳細見後文)亦以“五季開平初徙流坑”);就是泉溪支派亦根據這些記載,在萬曆三十八年(1610)丁未歲“泉溪《醇儒堂》萬曆譜序”載:“讓因黃巢作亂,唐祚式微,不受官爵,隱居撫州宜黃擴原,而生連,字承重。重生申,字清然,娶樂氏生萬一、萬二。萬一居士,娶鄒氏鉅富,好延賢士,異人楊松筠歸之,謂公曰:“宜黃黃山庵前後左右,有公侯地數穴。”故公於唐天祐元年,奉其父清然公葬庵後,蜈蚣形;母樂氏葬庵右,人臍形。……然而今之流坑,乃擴源讓公五世孫合公之後。合公在擴源時,得異術曾文迪曰:“樂安流坑,乃爾族謙公之遺基,今其子姓雖俱遷徙,猶有陰陽吉地,誠萬世公侯之地,爾當往居焉。”由是開平初(此處應該是抄襲鄒守益之說)始遷於此,重闢基址以居,娶羅氏封豫章夫人,生子二:長曰禎、幼曰耽。公葬長坑嶺,鬥牛形,妣葬窯平上黃蛇形。禎贈司空,娶鄧氏,封南陽夫人。公葬富源山,金釵形,妣葬白龍塘,飛鵝形” 。

③,萬曆十年(1582)董裕《本源考》:“唐末裔孫連徙自臨川擴源,五季時連仲孫合徙流坑”(見:流坑董氏網:http://jxlalk.com/888/d6/2010-11-03/86.html)則採取寬泛的五季,即五代十國時期。

④,有江西省著名歷史學家周鑾書《中國古代文明縮影·千古第一村:流坑》(http://book.knowsky.com/book_623392.htm),以建村於五代南唐昇元年間(937-943)。

1.2, 四種說法宗譜來源記載或研究

①、宋至和元年甲午(1054)董傪《登科提名錄序》(見:六次修譜《流坑董氏合公族譜》P192~150):“唐末五代,連、伸父子仍世擴源……。然而,依據雙江聶豹撰《重修黃山寺檀樾祠碑記》“自清然生萬一、萬一生尚一、尚二、尚三。尚一生仲一、仲二,尚三生仲五。仲一諱全”查閱宗譜,證明此處以萬一諱連,尚三諱伸。然尚一、尚二無諱?唯獨尚三有諱號?;

②、元至順癸酉(元統元年,公元1333年)有慶修譜,吳文正序之:《蓋鄉董氏族譜序 》:“唐改臨川郡為撫州。……樂安雲蓋鄉之董,計其科名,多於曾、蔡與晏;校其爵位,亦在樂、蔡之上。而論者不以擬於撫之五姓何也?蓋宋南渡以前,董極盛之時,猶隸于吉。紹興中年,撫增置樂安一縣,治割吉之雲蓋鄉隸撫,由是董氏乃為撫之屬民。今董之未撫也久矣則尚論撫之世族,其可遺董氏乎?董之裔有慶,重修族譜甚悉。……董氏之子孫其懋哉!”。董有慶在元至順四年癸酉年(1333年)應該與董天衢、董惠、董起潛、董元善等人一起修譜。沒有論及流坑遷徙(見《吳澄與流坑修譜譜序》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08/16/8378385_476581829.shtml);

而“至元丙午【實際應該為至正丙子公元1366年,見《分析流坑董友善撰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01/01/8378385_474768953.shtml,該文論證:友善洪武四年(1371)買譜,後洪武五年(1372),後任武進知縣;董養性(文肇公房十五代孫,洪武四年以通經儒士徵至京師,中選,授四川昭化丞,攝劍州事),洪武四年以通經儒士徵至京師,中選,授四川昭化縣丞,攝劍州事;而3年後即乙卯年公元1375年,知縣尚公即友善與縣丞董養性潤色之。再過21年,洪武丙子(公元 1396 年),復與董桂林(董季敏,號桂林)刊行之。】,有慶始續修之,兵亂而廢。乙已(實指洪武八年乙卯年1375年),知縣尚與縣丞養性潤色之。洪武丙子,復與桂林刊行之,凡十有六世,是為舊譜。”(見於《董氏新譜序》);由於流坑譜的時間記載混亂,因此,有慶的修譜時間是在元至順四年癸酉年(1333年),且在之後以至元丙午實則至正丙子公元1366年修譜的矛盾或是兩次參與修譜? 元仁宗延祐己未(1319年)三月戊申,蕭泉養蒙書《董氏衣冠襲慶圖跋》, 後至元戊寅(1338年)二月,劉嶽申作《董氏譜跋》:“翰林學士臨川先生吳公(注:應指吳澄)序董氏族譜,……予與參政諸孫天衢遊,是譜重修,實出其手,有嘗辱知臨川,故提之後”。後至元五年(1339年)己卯正月望日,文安公揭徯斯書《董氏衣冠襲慶圖又跋》至於,其後,有

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董時望作的《董氏衣冠襲慶圖又跋》,也沒有明確記載流坑的遷徙;

③、嘉靖初庠士潤則合通族而修之,潤等復輯族譜。嘉靖辛卯年(1531))賜進士及第南京禮部主客司郎中前翰林國史編修經筵官安成鄒守益書《董氏新譜序》:“贈司徙公合,當五季開平初(公元907-910年),始遷流坑。”,嘉靖辛卯(1531)修成的刻譜。提出了五季開平遷徙流坑,這是第一種不同說法;

④、明嘉靖丙申(1536)修譜未見記載;

⑤、嘉靖癸卯(1543年)三月吉旦二十代孫昕頓首謹識《董氏仕宦記錄重訂補遺跋》(見:六次修譜《流坑董氏合公族譜》p154):“……晉之後,避巢之亂,深入臨川擴源,即今宜黃霍源也。擴與霍相近,世遠名訛,故厥後李氏僭(jian)據金陵。兄弟三人,又由擴源分徙三邑。合徙廬陵,即流坑吾始祖也……”。該黃巢起義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冤句(今山東菏澤市西南)人黃巢領導的反抗唐朝政府黑暗腐朽殘酷統治的農民起義運動,是王仙芝起義的後續。是唐末民變中,歷時最久,遍及最大,影響最深遠的一場戰爭。從公元859年的裘甫發動浙東叛亂開始,到公元884年(唐中和四年)黃巢之亂被平定而結束,歷時25年,農民軍席捲了現在的山東、河南、兩江、閩浙、兩廣、兩湖、陝西等十二行省,沉重地打擊了唐朝的統治,加速了唐朝的滅亡。然遷居擴源,此處以晉之後,不可能是梁唐晉的晉,而應該是董晉之後裔;

⑥、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董開堯《董氏世次考》,《董氏仕官記錄跋》等未見記載董合詳細遷徙;

⑦、萬曆十年(1582)董裕《本源考》則採取模糊的記載:“唐末裔孫連徙自臨川擴源,五季時連仲孫合徙流坑”。此處採取模糊的記載,泛指在五季時候,沒有像之前的確定在“開平(後梁太祖朱溫開平年間的公元907-910年)”。這是第二種不同說法

⑧、江西省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周鑾書的《中國古代文明縮影·千古第一村:流坑》:“古老典雅的流坑村,位於江西省樂安縣的西南,距縣城38公里,五代南唐昇元年間(937~943)開始建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此說法,比既不寬泛,也比“開平(後梁太祖朱溫開平年間的公元907-910年)”晚,這是第三種不同的說法

⑨、而我卻認為若以“五季開平初(公元907-910年)”則變成董合都比董熹出生時間早,與泉溪支派的董謙年齡基本一致了,則超越董謙的後裔董熹去世安葬的時間,此其一;若以董裕的“五季時連仲孫合徙流坑”則比較寬泛,但這裡卻把萬一作為“連”,若以與孫輩董合三代人一起遷徙則與宗譜記載不符合。首先宗譜不可能僅僅記載三兄弟的遷徙,應該包括流坑以“連”的三代人一起遷徙,當然與宗譜記載矛盾,故不可能從董合的祖父輩遷徙。故此採信以董合始遷徙流坑。此其二;;而周鑾書的研究是以“南唐昇元年間(937~942)”,是比第一種說法延後,大體在後晉(公元936年~公元947年)相當,基本與五季開平初(公元907-910年)相距了40年左右,儘管已經推遲。但還過早,但與我的研究依然相距30年左右。我在《黃山庵、黃山寺、楊筠松與流坑遷徙》是以開寶六年(973年),宋主趙匡胤召李煜入朝,李煜拒絕,趙匡胤遂進攻南唐這一戰爭時間,作為遷徙時間。這是

第四種不同的說法。(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09/15/8378385_476804420.shtml,下文再詳細論證。)

2,重修黃山寺而撰的碑文必保留一些原有的內容

主要有明朝時期黃霖作《重修黃山祠碑記》。後嘉靖癸亥歲 (嘉靖1563年)季秋吉旦雙江聶豹《重修黃山寺檀樾祠碑記》。(墓碑文見:六次修譜《流坑董氏合公族譜》)。

有關黃霖是哪個時期的人物?網絡查詢(撇開同名同姓者)接近的有:

①,《江西通志: 卷五十三》-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19 羅篪南昌人南京右副都御史塗謙豐城人山西副使陳寛豐城人刑部主事周旋鄱陽人吏部郎中葉冕鄱陽人副都御史黃霖樂安人。

②,黃霖(樂安人,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甲子鄉試;另有同姓名者即樂安人叅議正統十年乙丑啇輅榜http://www.wenxue100.com/book_LiShi/292_59.thtml)

那《重修黃山祠碑記》的撰文者:賜進士、福建布政使司、左參議、前南京刑部黃霖撰。那麼,由於很多官職為後人之後添加,故《重修黃山祠碑記》在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左右是符合的,結合修譜時間記載,“元季(注:屬於元末修譜)時

天衢公修者,曰:原譜;尚公修者,曰:舊譜,自明洪武至成化御史時望公續修而未卒業,宏治間司訓續修,校書一派。然皆略而未備;嘉靖初庠士潤則合通族而修之。謂之新譜。”(見《乾隆辛丑重修譜序》),那麼,黃霖撰碑文,應該在董時望開始至嘉靖時期撰《重修黃山祠碑記》。

由於在重修,《重修黃山祠碑記》、《重修黃山寺檀樾祠碑記》則原來應該有老碑文,重新可見,黃霖是樂安同鄉人。

撰寫會有一些原來內容的保留,也會依據當時進行一些改動。也就是與有關宗譜記載有矛盾的是屬於原來碑文內容,則為真;反之,與宗譜一致的,且與遷徙有關,但與先祖安葬事件有衝突的,為宗譜改變的碑文內容,並在重新撰碑文中予以反映,則不予採信。

3,墓碑或碑文考證四種不同說法的合理性

上面四種說法,哪一個說法比較正確,首先看是否有墓碑記載先祖的生歿,其次,既然仲一、仲二、仲五三兄弟遷徙,各奔東西,必定是父母去世之後。通過墓碑及其有關碑文可否證明則是關鍵。

3.1,董合的父母,不是遷徙到流坑後才去世

董合的父母安葬在哪呢?查看宗譜記載:尚三生仲五,尚三葬黃山寺前水口汪家坑,配楊氏葬北源陳家坑。這裡的安葬地點在遷徙流坑前的居住地周邊範圍,不是流坑。

為何嘉靖癸亥歲(公元1563年)季秋雙江聶豹撰《重修黃山寺檀樾祠碑記》(見:六次修譜《流坑董氏合公族譜》p193~194):“撫州宜黃之黃山寺,蓋自霍源董萬一所創建,寺址舊為庵。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萬一葬其考於庵後(蜈蚣形戌山辰向),妣儒人樂氏於庵前之右(人形巽山乾向),……乃其後,萬一君偕其配鄒氏葬寺前右畔(鳳形巳山亥向)其冢。子尚一偕其配吳氏葬楊梅坑(沖天鳳形申山寅向),配楊氏葬北源陳家坑(團鳳形卯山酉向)。蓋皆所嗣葬雲。宜黃董氏之系,流為三派,自清然生萬一、萬一生尚一、尚二、尚三。尚一生仲一、仲二,尚三生仲五……仲五諱合,徙居樂安之流坑……”。

《重修黃山寺檀樾祠碑記》把清然及樂氏、萬一及鄒氏、尚一及楊氏詳細記載安葬在黃山寺周邊一帶。唯獨省去了董合的父母尚三、楊氏。依據常理,全、含、合三兄弟必定在父輩去世之後才遷徙,不然,遷徙外地的記載就不是以子輩來記載;沒有記載父輩遷徙,則不可能是父輩遷徙。這樣,董合的父母應該是在擴源期間去世。但不記載,其原因的分析,在下文分析。

3.2,流坑遷徙定在“五季開平初”的錯誤

把流坑遷徙定在“五季開平初”,即五代後梁太祖朱溫開平年間(公元907-910年)在流坑作為正統的遷徙?這明顯是錯誤的。

賜進士、福建布政使司、左參議、前南京刑部黃霖撰《重修黃山祠碑記》(見:六次修譜《流坑董氏合公族譜》P192~193);“宜黃黃山寺始唐五季順義間(921~927年,五代楊吳順義年間),廣川郡董公萬一居士所施創者。寺後厥考清然墓,而居士與其子尚一、尚三墓亦在焉……董氏當唐時自河澗徙臨川之霍源,五季開平初徙流坑……”。順義間萬一還活著,這個順義期間是什麼?是唐五季順義間(921~927年,五代楊吳順義年間)。那麼,萬一還在擴源,怎麼就遷徙了。因此是明顯錯誤的。為何董裕不好意思說“五季開平初”,為何周鑾書不認同這個“五季開平初”,那麼,找名人為族譜寫序,是修譜者的常見做法,目的是為了提高該姓氏的知名度。缺陷是對真實的歷史不全面掌握,受修譜方提供材料的限制,錯誤難免以訛傳訛,與事實相反。如在《重修黃山祠碑記》及泉溪支派萬曆三十八年(1610)丁未歲“泉溪《醇儒堂》萬曆譜序對流坑遷徙的記載就是如此。

3.3,董裕的“五季時”是不確定的寬泛的期間

萬曆十年(1582)董裕把流坑的遷徙泛指在五季時候,也就是五代十國的時期,沒有明確以“開平(後梁太祖朱溫開平年間的公元907-910年)”。出現了模糊的做法。若以“連仲孫合徙流坑”,或者改動為“連伸孫合徙流坑”也就是三代人一起遷徙,也不會在宗譜中記載是董合三兄弟的遷徙了。故不作進一步分析。

3.4,周鑾書的把流坑以五代南唐昇元年間(937~943)建村還過早

周鑾書的以流坑在五代南唐昇元年間(937~943)開始建村,首先對“五季開平初”予以了否定。但是,時間還過早,為什麼呢?

首先,只有董合三兄弟的父輩去世,才是合理的遷徙時間。那麼,萬一在五代楊吳順義年間(921~927年)活著,萬一的父親去世在什麼時候呢?上文《重修黃山寺檀樾祠碑記》已經告知:“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萬一葬其考於庵後

”。而在《重修黃山祠碑記》“宜黃黃山寺始唐五季順義間(921~927年,五代楊吳順義年間),廣川郡董公萬一居士所施創者”。則道出:清然去世於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修建了庵,後楊吳順義年間(921~927年),萬一修建了黃山寺。

《謙公及其後裔在流坑的初探》(http://www.360doc.com/editartnew.aspx?articleid=586931515)論:李昪唐得國後,唐烈祖李昪以保境安民為其基本國策,休兵罷戰,敦睦鄰國,江北士人多流落至此,“儒衣書服盛於南唐”,南唐的社會文化之盛,在五代十國甚至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割據政權中都是絕無僅有的。南唐一朝,最盛時幅員35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約500萬。南唐三世,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使得江淮地區在五代亂世中"比年豐稔,兵食有餘"。……不可能丟棄千畝良田各奔東西而遷徙?升元七年(公元943年),烈祖李昪駕崩,子李景(初名景通)繼位,改名李璟(公元916~961)即唐元宗,有保大、中興、交泰三個年號。這一時期中,雖戰禍頻起,認為此時遷徙就會被歷史糊弄了。畢竟,這些戰爭都是南唐出征進行的,發生戰爭的地點,是征伐吞併他國。因此,保大三年(公元945年)出兵滅亡閩國;開運三年(946)淮北起義農民多請命於南唐;保大七年(公元949年),招納流民;保大九年(公元951年)藉機出師,一舉滅楚;這些都是以南唐而勝利;

周鑾書的以流坑在五代南唐昇元年間(937~943)開始建村,缺乏歷史依據。因為,動亂不在國內。且就是出兵他國前都屬於安定強盛時期。因此,昇元年間(937~943)流坑開始建村不符合歷史事實。

就是到廣順二年(952)北進中原,在徐州一帶發生戰鬥,軍敗;之後,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下文此時推定尚三公去世)至交泰元年(公元958年),周朝三度入侵南唐,但南唐以向後周求和,保持了相對的安定。也沒有遷徙的動機。不可能立即捨去一千畝良田。

3.4.1,泉溪譜引用流坑事件的記載

上文論及,萬曆三十八年(1610)丁未歲周師源府庠生髮春敬撰《明.泉溪董氏舊譜序》(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9/11/8378385_182464274.shtml)照樣以流坑譜直接引用“五季開平初”遷徙,其實,還有引用:“清然,娶樂氏生萬一、萬二。萬一居士,娶鄒氏鉅富,好延賢士,異人楊松筠歸之,謂公曰:'宜黃黃山庵前後左右,有公侯地數穴。’故公於唐天祜元年,奉其父清然公葬庵後,蜈蚣形;母樂氏葬庵右,人臍形。公因改創其庵為大寺,捨菱塘腴田一千三百畝,魚塘八口,佃戶三十二所,委住僧月輪持之,以供本寺香火,並奉考妣祭享。公生子三:尚一、尚二、尚三。其從萬一夫婦葬庵右,鳳形。尚一娶吳氏生仲一、仲二;尚二、生仲四,無傳;尚三生仲五。仲一名全,徙饒州德興海口;仲二名含,遷宜黃北源。由是尚一葬北源陳家坑,搏鳳形,申山寅向;吳氏葬楊梅坑,象形,申山寅向。仲五名合,於五季開平初,徙流坑,大宋祥符七年,其七世孫德元狀元及第,贈為司徒。”;萬曆泉溪《醇儒堂》譜(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182578345.aspx)對讓公派的記載:“然而今之流坑,乃擴源讓公五世孫合公之後。合公在擴源時,得異術

曾文迪曰:'樂安流坑,乃爾族謙公之遺基,今其子姓雖俱遷徙,猶有陰陽吉地,誠萬世公侯之地,爾當往居焉。’由是開平初始遷於此,重闢基址以居,娶羅氏封豫章夫人,生子二:長曰禎、幼曰耽。公葬長坑嶺,鬥牛形,妣葬窯平上黃蛇形;禎贈司空,娶鄧氏,封南陽夫人。公葬富源山,金釵形,妣葬白龍塘,飛鵝形。”

明確了董合夫婦與董禎夫婦的安葬地。至於譜序涉及風水先生,下文詳細論證。

3.4.2,清然是安葬不是遷葬

關於是否是安葬,也就是清然的去世時間,是否是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還是之前就去世?

有人提出“下葬時間不一定就是卒期”,我之前在《董槐的譜序“瑕不掩瑜”》一文論述:(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21/22/1256060_514868400.shtm)“親人長輩逝去官員都要守孝三年,這庵是萬一墓旁守孝所建。尚若不是安葬,是不會修建披麻戴孝的庵。”。

一般不是原安葬地,為遷葬,都會在碑文記載原葬何處,某時期遷徙到何處,而上文“公於唐天祜元年,奉其父清然公葬庵後,蜈蚣形;母樂氏葬庵右”都屬於葬,不是遷葬。

3.4.3,從世系分析推定尚一、尚三的去世時間

《黃山庵、黃山寺、楊筠松與流坑遷徙》論述:“五代楊吳順義年間(921~927),萬一還活著,尚一,尚三還沒有去世。也就是需要相距2代的時間,當出現“而居士與其子尚一、尚三墓亦在焉”也就是董合三兄弟遷徙的時間了。就算清然去世後,經過20年,到公元929年左右,萬一基本去世。可還沒有到尚一、尚三去世的。我們再加一世以25年時間推測,則954年,那麼,這個時間完全超出了南唐升元年間。因此,流坑在五代南唐升元年間(937~942)開始建村也不符合。……周鑾書《千古一村,流坑歷史文化的考察,28頁》董合三兄弟:“以五代南唐時期(937~975)分蘗柝居”,那就是說會超越五代南唐升元年間(937~943)”(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09/15/8378385_476804420.shtml)。我在該文第一次提出個人的觀點:董合遷徙流坑推定973年。

3.5,董合遷徙流坑推定973年~974年

上文論及:董合三兄弟家有“田壹千叄百畝,火佃叄拾貳所,魚塘捌口,山饒竹木茶筍”。不是遇到極大的動亂、戰爭或對戰爭威脅恐懼,是不會捨棄這些資產遠走他鄉的。“開寶六年(973年),宋主趙匡胤召李煜入朝,李煜拒絕,趙匡胤遂進攻南唐。北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趙匡胤以李煜拒命來朝為辭,發兵10餘萬,三路並進,趨攻南唐”,在973~974年遷徙有了充分理由。我在《黃山庵、黃山寺、楊筠松與流坑遷徙》該文第一次提出個人的觀點:董合遷徙流坑推定973年。

4,風水先生楊筠松在董合遷徙流坑前早已去世

哪一個的宗譜或多或少都有錯誤的地方,是不可避免的,研究也只是追求真相,儘量還原真相。並不存在什麼惡意,也不是貶低誰。以理性的態度分析,不偏不倚,從研究的角度,尋找接近真相的答案。如有關時間的記載方面,董謙支派的董槐譜世系,從董晉到董謙的世代數,間隔過短;同樣,流坑支派時間記載錯誤的如《分析流坑董友善撰的》(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01/01/8378385_474768953.shtml)以及《吳澄與流坑修譜譜序》(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08/16/8378385_476581829.shtml)就對時間進行一定的分析。

從上文可知,《重修黃山寺檀樾祠碑記》沒有記載董合父母在擴源的安葬,我個人看法原來的碑文應該是有的。後來是因為不與“五季開平初”相互衝突,特別是請名人寫序,本身難以確定,也就沒有重新再記載上碑文,從而略去。

查楊筠松簡介:“楊筠松(834年4月20日~900年3月12日),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後人也稱為"楊救貧"。竇州人。 生於唐文宗太和八年(公元834年),死於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而清然去世於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也許清然去世之前且在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前,可能會見到楊筠松。《江西三大庭中的“謙公”先居住流坑的記載》一文論述:

(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101/21/8378385_510062319.HTML):“”楊筠松在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去世,當時遇見的是董清然,而不董合。《重修黃山祠碑記》:'宜黃黃山寺,始唐五季順義間(五代楊吳順義年間:921~927),廣川郡董公萬一居士之所施創者也……’萬一還活著,萬一的兒子當然健在?董合是否出生了呢?清然---萬一-----尚三----仲五(董合),曾祖、祖、父三代皆安葬宜黃,董合才遷徙到今流坑對面白泥塘。《後唐董熹被統在南宋德昭的過程與反思》(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507809586.aspx):“董熹(字德昭)與清然(董合的曾祖)是兄弟排輩,董合的前3世都安葬在宜黃:“居士清然公葬宜黃崇三都何陵塘黃山寺後蜈蚣形戌山辰向。配樂氏葬同都寺前連珠坑右畔人形心穴巳丙山亥壬向;寺前右畔,萬一公妣鄭氏合葬鳳形巳丙山亥壬向;尚一公與主配鄒氏並葬寺前南畲鳳形,楊梅坑象形申山寅向,葬尚一公妣吳氏孺人;尚三公寺前水口汪家坑鳳形寅向,配楊氏葬陳家坑團鳳形酉向”也就是說,董合遷徙前,雙親已經去世安葬宜黃,才進行遷徙。”董合遷徙對面原來董謙,董熹居住的地方,即是董合的曾祖清然的兄弟董熹居住的流坑,並且給董合點幾處龍穴,至少是曾文迪或之後的時期了。後人不知流傳是清然,卻變成董合?也就造就董開堯請鄒守益把董合的遷徙定在“五季開平初”(公元907-910年),董合的祖父還沒有死,就遷徙了嗎?

要是董合見到楊筠松,則是明顯不符合常理了。

那麼,董合遷徙前遇到的風水先生不是楊筠松,而是其徒弟曾文迪或者門徒了。從這方面來說,上文萬曆泉溪《醇儒堂》譜載:“然而今之流坑,乃擴源讓公五世孫合公之後。合公在擴源時,得異術曾文迪曰:'樂安流坑,乃爾族謙公之遺基,今其子姓雖俱遷徙,猶有陰陽吉地,誠萬世公侯之地,爾當往居焉。’”,對《歷史:五百年耕讀 五百年農商》等流坑的記載(見流坑董氏網http://jxlalk.com/888/d5/2010-11-03/65.html):“董合之子董楨'以豪俠自任, 時方擾攘,盜賊盈野,乃糾率義勇,保固鄉里,賊不敢犯,賴以為濟者甚眾’。董氏由此在流坑立穩腳跟,併成為當地有勢力、有影響的大戶人家。不久,因族內人丁繁衍漸盛,白泥塘一帶土地遂顯狹促,董氏又把烏江東岸三面環水的白茅洲開闢出來,闔家遷往耕居。後來,在堪輿大師楊筠松的指導下,董氏家族再將家業從白茅洲遷到烏江西岸一片名叫'中洲’的高地,即現在的流坑村所在地。”兩個記載不同,泉溪記載是董合見曾文迪,而流坑記載遷徙流坑後見楊筠松?此處關於風水先生的不同記載,我個人更加贊同泉溪的觀點。

(欲瞭解泉溪支派清朝董振說的:“其曰樂安譜無謙居流坑而云,合者在在皆是,遂以合公為足據而沒乎?謙公豈知合公之遷,由過堪輿曾公輿之卜宅曰:“樂安流坑乃爾族謙公遺址此勝地也。”從之,然則徙流坑者有謙公乎?無謙公乎?彼只載其始遷之由合公而不及謙公,各祖其祖故也”。也就是樂安譜沒有董謙居住流坑的記載,現在流坑都只是董合的後裔,就以只有董合公遷徙流坑而懷疑董謙公等人根本沒有在流坑居住過,……只是,各宗譜僅僅記載自己的遷徙祖,而沒有記載董謙公而已。要想詳細分析,請看修改補充完善的《謙公及其後裔在流坑的初探》一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830/08/8378385_586931515.shtml)


董合遷徙流坑立村在開寶六年至開寶七年(公元973~974年)


董合遷徙流坑立村在開寶六年至開寶七年(公元973~974年)


董合遷徙流坑立村在開寶六年至開寶七年(公元973~974年)


董合遷徙流坑立村在開寶六年至開寶七年(公元973~974年)


董合遷徙流坑立村在開寶六年至開寶七年(公元973~974年)


董合遷徙流坑立村在開寶六年至開寶七年(公元973~974年)


董合遷徙流坑立村在開寶六年至開寶七年(公元973~974年)


董合遷徙流坑立村在開寶六年至開寶七年(公元973~974年)


董合遷徙流坑立村在開寶六年至開寶七年(公元973~974年)


董合遷徙流坑立村在開寶六年至開寶七年(公元973~974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