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明明放了很多魚,就是沒口,有什麼辦法克服餌鉤沉入黑坑老塘淤泥?

楚漢傳奇


釣魚是綜合問題不單單一個淤泥的問題,要從天氣、線組配製、餌料味型、餌料狀態、釣位綜合考慮一下。下面就說說綜合的改善辦法。

要想釣好魚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天氣原因

2.線組搭配

3.餌的味型、狀態、以及常用的釣法

4.釣位的選擇

5.塘底有醬層的解決方法

下文詳細解說

天氣原因

釣魚跟天氣是有密切關係的,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溫差大,釣魚的時候需要注意天氣變化氣壓變化。

1.春季,春釣灘釣淺這是常識不論野釣還是黑坑都適用,黑坑水域相對平整所以他並沒有灘,但是有稍微淺的地方這就是需要釣的地方,向陽的一面水溫肯定會提前升高所以也是好釣位,春季溫差大水的上層在太陽的照射下溫度會升高 ,釣浮也是很好的選擇發現半水有魚截口這個情況需要及時改變釣浮。

2.夏季,氣壓在950以下不適合釣魚,原因是氣壓降低,水中的含氧量也會降低,這時候魚類會因為急需氧氣而沒有食慾,出現魚離底起浮的情況,這時候即便是釣浮魚也不給口,天氣氣壓變化較大,暴雨前後氣壓低魚難釣這也沒辦法,天氣悶熱魚難釣只能選擇放棄垂釣 ,夜釣是個很好的選擇沒有陽光照射沒有高溫。

3.秋季,秋天適合釣魚,秋高氣爽收穫的季節,全天溫差小魚的活性高,吃食慾望大所以全天適合垂釣。抓住秋天魚獲不會少。

4.冬季,注意出釣時間早晚氣溫低不適合釣,早上可以提前做窩慢慢守候,出釣時間9點-16點這段時間出魚率魚口相對較好,因為太陽出來以後溫度漸漸升高魚的活性大所以魚口好。選擇晴天出釣大風下雨建議休息,下雪前適合垂釣下雪前的溫度稍高魚的活性較大適合垂釣。極端天氣不適合垂釣去了也釣不到所以惡劣天氣不出釣是原則。

一年四季氣溫變化無常選擇合適的出釣天氣很重要,惡劣天氣無法垂釣建議休息,自然現象無法改變。下面詳細說說線組的搭配問題

線組搭配

線主搭配合理可以釣更多的魚,怎麼才算合理需要注意魚的大小魚種,溫度、氣壓、魚的食慾。

鯽魚線組,主線1.2加子線1.0/0.8,夏季、秋季鯽魚較大魚口較好的時候使用。

主線1.0加子線0.6/0.8,夏季、秋季魚口稍差但是鯽魚較大時候使用。

主線0.8加子線0.6/0.5,不論什麼季節魚小半斤以下的適合使用。溫度低儘量使用小線組越細越好,或者浮漂信號小可以改變原來的大線組。總的來說線主越細浮漂信號表現的就越明顯,抓口的機會就越多。

鯉魚草魚線主,主線3加子線2,夏季、秋季鯉魚在8斤以下的情況使用。

主線2加子線1.5/1.0,夏季秋季鯉魚在5斤以下的時候使用。

青魚線主,黑坑青魚一般都是較大的,所以線組也大,主線5加子線3,魚的個體在十斤以內。10-20斤的主線8子線6/5,魚大線使用的就大。

線組搭配跟線的質量個人的技術有關係,個人技術比較好最低限度的使用細線,線的質量好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細線。如果說想把握線還是稍微放大一點0.5號就可以。

瞭解了黑坑常見的魚種的線組配置,鯽魚、草魚、鯉魚、青魚、線組搭配大小各有差異根據具體的情況做出改變。下文看看黑坑的餌料、餌料的狀態、以及合適的釣法。

餌料的味型、餌的狀態、合適的釣法

1.餌料的味道要適合魚的口味才可以,黑坑都是養殖魚,所以基本以飼料為主原塘顆粒必不可少。那麼什麼是原塘顆粒,原塘顆粒是是指在所垂釣水域用來餵養所垂釣對象魚的、顆粒型的魚飼料。因為魚已經養成了喂餌的習慣,所以使用原糖顆粒釣魚,因為魚常年吃這種飼料,形成了嚴重的偏口現象,用其它餌料魚不喜歡吃。

2.餌料的狀態要模仿投食的狀態, 養殖魚塘都是 全自動投料機,主要由儲料箱、下料器、輸送管道、拋料裝置、全自動控制系統等組成。主要是投膨化顆料、硬粒料及軟粒料,飼料360度拋撒、拋料面積大、顆粒是從上面散下去的,撒顆粒入水霧化面積大魚上浮搶餌,所以在釣的時候需要用散餌高頻率誘魚。養殖魚有起浮吃餌的習慣所以在釣低口不好的時候需要釣浮。

3.幹散餌,粗顆粒餌為主。顆粒用水泡充分吸收水分後壓出餌料的水份,跟商品餌一起混合使用,餌水比1:0.3/0.4,加輕麩或者穀物類餌料調節狀態。適合釣黑坑密度大的生口魚,餌料行成霧化帶誘魚效果好。

溼散在幹散的基礎上多加一些水,開餌方法和幹散一樣,餌水比可加大到1:0.8/0.7,軟散餌主要釣底,適合黑坑魚的密度底魚口不是很多,入水後餌料在中下水層散開霧化,把魚壓在中下水層釣主要釣底。

釣法,一開始誘魚需要快速拋竿,雙鉤掛散餌到底就提竿,等發現浮漂有動作開始上鉤帶散餌下鉤拉餌,上鉤散餌主要誘魚下鉤拉餌主要釣魚,誘釣結合,魚情好就雙鉤拉餌釣,魚口差就帶散餌誘魚,邊誘邊釣。

臺釣講究誘釣合一,在黑坑釣魚的時候突出邊誘邊釣誘釣相結合,適合的狀態、適合的釣法、才能穩做釣魚臺。適合的釣位是上魚的關鍵下文詳解。

釣位選擇

1.迎風釣魚,迎風面水裡的溶氧多,魚的活性相對的高,風把水面上的漂浮水中的微生物吹到了對岸,魚的天性尋找食物游到下風口,所以要迎風釣魚。

2.老釣位出魚比較好上魚快,主要因為水底的地理位置環境容易藏魚又或者是魚道 魚來往的必經之路,也是老釣友經常釣得出來的結論,所以現在老釣位。

3.打氧機附近,含氧量高,打氧機經常開塘底的淤泥醬層都被打氧機帶動的水流衝跑,塘底乾淨適合魚的生存條件也方便魚吃餌。所以選擇在打氧機附近釣。

4.剛放的新魚要選擇在放魚的附近垂釣,新放的魚有適應過程都在放魚的附近停留,所以選擇放魚口釣魚。新魚還要注意的是需要釣近 ,魚在新環境要巡視一下,看看周圍的水域的環境一般沿著梗四周遊動這時候釣近選擇短竿適合。

選擇好的釣位就等於選擇了好魚獲,所以釣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文是本章的重點核心請仔細閱讀理解。

醬層的解決辦法

醬層是覆蓋在水底淤泥之上的一層厚厚的油泥狀的稀軟輕的物質,是由水生動物的排洩物、腐爛分解的動植物稀細小的不溶於泥土的灰塵似組成,它的比重大於水小於淤泥漂浮在淤泥之上,黑坑常見有這樣的水低。

解決辦法,1.調高釣低,調高釣低由於浮漂的上牽力大,把餌料拉出醬層讓魚容易發現餌,避免餌料落到醬層裡魚無法吃餌。

2.改變餌料的狀態,使用蓬鬆比重小的餌料綜合調釣,使餌料不會陷入醬層之中。

最後總結

釣魚需要綜合利用,考慮各方面的問題原因,釣不到魚需要改變,如果說都能釣到魚老闆無法再繼續開垂釣,所以其中不止是個人釣技問題還有一些其它因素,如果說個人配置釣技全部都做到完美無缺,考慮一下黑坑為什麼叫黑坑這個問題。黑帶表的是不透明,坑是平地一個洞,可以想象為黑夜走路一個洞肯定有下去的可能,所以黑坑釣不到魚也是正常情理之中。

我是釣者老五,每次釣魚以筆記的方式記錄實際做釣中的經驗技巧餌料配方分享給釣魚的朋友們,建議朋友們野釣留大放小合理利用資源,隨手帶走釣魚產生的垃圾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從釣魚人做起,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有用-請關注我-感謝您點贊-評論-轉發


老五釣魚筆記


所謂的賭塘黑坑是指商業性運營模式下的釣場。大多以盈利為目的,坑主,會是一個什麼人呢?遇到良心坑主也還好。這要是萬一遇到黑心坑主,一大堆套等著你呢。

從挖坑做魚塘開始,那是請了專人設計。水底環境那叫一個複雜。什麼坑中坑、窩底坑,安裝弱電設施等等。一到正式營業,這些可都派上了用場。並加以規則說明:限竿長××,禁流氓漂,流氓線,只能用齊竿線~



這話說魚兒經過長途運輸,冷水浸泡。一路上磕磕碰碰難免會有所損傷。放入坑中老闆會藉以消毒為名,噴撒一些藥水。名義上是消毒,嘿嘿,其實你懂的。

這坑要是開得久了,黑坑老闆各種套路,更是練的如火純青。魚兒在他看來,比兒子都聽話,讓它開口就開口;不讓開口,就是掛上龍肝鳳膽,它也不吃。病態的老猾回鍋魚那還算好的了。


針對題主所遇到的經年老黑坑,日積月累,坑底醬層厚,淤泥重的情形。建議題主在調釣上下功夫。可以採取調高釣低的調釣策略,改變餌料的比重狀態。讓餌料不至於陷入醬層。或是改變釣法,釣浮,釣離底即可。


魚不開口咋整


這個問題很簡單:

釣離底5CM即可。

況且黑坑常用的不是釣飛鉛抽散炮麼?餌料根本就不用到底。


前面兩段不是一個問題。

黑坑放了很多魚,沒有口可能原因有:

老闆抽了地下水出來,地下水冷,魚兒不適應不開口;

魚兒需要時間代謝運輸過程中的藥水;

天氣悶熱,魚兒開口需要更多的時間;

放魚時間太長了,被釣完了;


釣魚蓑笠哥


在高密度的黑坑中依然釣不到魚,這種現象確實不太正常。從你的提問中可以看到,你把釣不到魚的根本原因歸結為餌料陷入到淤泥中,但是我認為這並不是主要的原因。

客觀認識黑坑醬層

所謂“醬層”就是指水底堆積的淤泥,這些淤泥是由於大量的餌料和窩料被投放進水中,而魚又吃不完,日積月累之後就沉積下來就形成了醬層。所以,幾乎每一個黑坑中都有醬層,但是餌團會不會陷入醬層中,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餌團在水中會受到重力的影響,也正是因為重力的作用才有可能導致餌團陷入醬層中。但是水會對餌團產生浮力,浮力的方向與重力相反,所以浮力會抵消一部分重力。另外,在調高釣低的時候,浮漂還有一部分剩餘浮力,會對餌團產生向上的牽引力,這種牽引力也會抵消部分重力。在浮漂的剩餘浮力和水的浮力作用下,餌團陷入醬層的可能性就大幅降低了。

所以,避免餌團陷入醬層並不需要做太多工作,只要不使用類似螺螄這種非常重的餌料,同時採用調高釣低的方法就能夠避免餌團陷入醬層。

魚多卻沒口的客觀原因

黑坑放魚很多,但是釣魚人漁獲慘淡,很多時候是因為一些客觀原因導致魚不開口。

  • 魚尚未適應新環境

魚從養殖塘經過長時間的運輸,最後被投放進黑坑中,這一過程會極大消耗魚的體力。所以黑坑剛放魚的時候並不是最佳的垂釣時機,因為魚進入黑坑之後需要一段時間來恢復體力,如果魚的體質較好,恢復體力所需的時間就較短,如果魚的體質較差,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體力。

另外,魚進入到完全陌生的環境之後,也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在適應階段魚開口覓食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釣魚人沒有選擇合適的時機,那麼即便魚的密度很高也是釣不到魚的。

  • 新魚聚集扎堆

剛投放進黑坑的新魚都會出現扎堆聚集的現象,這是因為陌生的環境會讓魚的安全感降低,只有通過扎堆聚集的方式才能提升安全感。

所以在垂釣新魚的時候釣位的好壞非常關鍵,如果釣位正好位於魚扎堆聚集的區域中,那麼自然就能釣到很多魚。但是如果釣位所處區域沒有魚,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就是為什麼在黑坑正釣新魚的時候,經常出現一兩個連竿上魚,而其他人卻幾乎釣不到魚的原因。

  • 天氣不佳

黑坑中魚的密度越高,釣魚人釣到魚的概率自然也就越大。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魚能夠正常開口覓食,如果天氣不佳導致魚集體暫停覓食,即便魚的密度再高也是無濟於事的。

高密度的黑坑經常會出現缺氧的情況,因為魚的密度高,消耗水中氧氣的速度非常快,一旦氣壓偏低或者是氣溫偏高,這種缺氧的現象就會加劇,當水中的含氧量低至一定程度時魚就會集體暫停覓食。

魚多卻沒口的主觀原因

如果上述客觀原因都能夠排除,剩下的就只有主觀原因了,也就是釣魚人自身的原因導致釣不到魚。

  • 做窩欠佳

從理論上來說,魚的密度越高誘魚的難度就越低,對做窩的要求也更低。但是如果你因此而忽略了做窩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黑坑垂釣是存在競爭關係的,黑坑中同時釣魚的人很多,甚至很有可能大家之間的距離很短,這樣一來誰的窩子做得更好,窩點裡的魚自然也就越多。如果你旁邊的釣魚人精通做窩的方法和技巧,而你卻忽略了做窩的意義,魚就會大量聚集在別人的窩點裡,這樣一來你就釣不到魚了。

  • 餌料使用不當

黑坑中沒有被釣放過的新魚對餌料不會特別挑剔,因為這樣的魚沒有被釣放過,也就沒有任何警惕心,絕大多數餌料都能讓魚果斷咬鉤。但是隨著魚被釣放的次數逐漸增加,魚的警惕心也會隨之增加。這種經歷過多次釣放,並且已經產生警惕心的魚被稱為“回鍋魚”。

在垂釣回鍋魚的時候,如果依然使用香味濃郁的餌料,甚至在餌料中添加大量的香精、添加劑,就勢必會讓回鍋魚產生極高的警惕心而不敢咬鉤。垂釣回鍋魚的餌料應該以清淡的顆粒飼料為主,並且不要添加任何香精和添加劑,因為魚飼料顆粒是魚在生長過程中經常吃的食物,同時也是最安全的食物。

  • 釣組使用不當

黑坑中的魚吃餌動作會更加輕微,因為魚產生了警惕心,在吃餌的時候會更加小心謹慎,另外由於黑坑水質差造成魚的健康度下降,所以吃餌動作輕微。這樣的特點就要求釣魚人在釣組搭配方面必須更加精細,一旦浮漂的吃鉛量過大或者是線組過大,就很容易出現魚已經吃餌但是浮漂卻沒有任何信號。所以黑坑釣魚不僅要精細搭配釣組,還應該在必要的時候採用更加靈敏的調釣方法。

總結:客觀分析對症下藥

黑坑釣魚並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即便魚的密度很高,也依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在發現問題時必須客觀分析,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然後對症下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切不可做盲目的判定。


眼鏡哥說魚


如今的釣魚活動商品餌大行其道,懸墜釣魚更是如此,說白了主要是區別於傳統餌誘釣分離而商品餌是把這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形成強強聯手之勢而被廣大釣友所接受。但是,大多數釣手都是有傳統轉型過來,因此有些釣手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懸墜釣技術,但是在使用餌料方面,理解認識還是不夠充分,從而造成走了不少彎路,但在這條路上有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只能靠釣手平時一點一點的經驗積累來完成。所以說作為釣手應該憑經驗從誘魚效果,手感,魚口和適口性來認識它。經驗,技術左右著釣手,魚餌要感動魚,先要感到釣手。要與釣手的經驗技術相一致。給魚兒做一份美餐,關鍵在於廚師。

那麼作為一名合格的廚師這樣才能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我認為要想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要先從餌料的狀態,味型入手,下面先講餌料的狀態(關於餌料的味型,後作講解)從根本上講,不管什麼牌子的餌料,每一款餌料都可分為基礎餌和狀態餌。基礎餌比如:老G基礎料、熊谷川鯉魚窩料等。狀態餌主要有比如:各種雪花粉,拉絲粉,老鬼速攻,尺上等。基礎餌主要靠味道誘魚,而狀態餌作為添加到基礎餌裡的輔料,主要起著提高餌料手感,魚口,適口性等狀態的至關重要的作用,釣鯽魚尤其如此。 因此,要想調配出比較理想的餌料狀態,就必須先認識餌料的霧化,融散,持鉤,比重等特殊的物理性質。 所謂霧化就是指餌料入水後在運行的過程中,餌了中的細小顆粒脫離餌團主體,逐漸融散於水,並在魚鉤的運動軌跡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霧狀帶的現象。 融散是指餌料到位後在水的作用下,餌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內逐層脫落的現象。霧化和融散是相輔相成的,認識餌料霧化,瞭解餌料融散能力,從表面上看兩者都是餌料中的部分成分脫離餌團的現象兩者好象是一回事,其實是有區別的。

(1)具有霧化能力的餌料多數是經過膨化處理或是添加了經過膨化處理的添加劑,而融散是任何麵食都具有的特性,只不過不同的餌料融散快慢不同罷了。

(2)霧化主要表現在餌料由上而下的運動過程中,融散現象主要是在餌料到位靜止後出現。

(3)一般具有霧化能力的餌料在霧化的同時,餌團體積會進一步膨脹增大。而這種膨脹會使餌團內外的細小顆粒同時脫落溶解於水。而融散使餌料中的顆粒等成分有外到內逐步脫離,這一過程會使餌團體積減小。  不同的魚情適用不同的霧化狀態,競技比賽釣手對霧化情有獨鍾,在賽場上主釣對象為鯽魚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選擇霧化狀態最佳的拉餌,並讓餌料在水的中上層霧化,這是由魚的密度所決定的。但在野釣與競技釣對霧化的要求截然不同,野釣魚稀,水面上的雜魚多,過度霧化有時會適得其反,可以適當加點拉絲粉。拉餌雖然有優勢,但也有不足,不少人釣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太看重霧化。拉餌把魚的泳層攪亂了,假口自然就多,不中魚在情理之中,有搓餌,始終將魚控制在水的底層,魚聚多了吃口自然就多。霧化是需要的但不是萬能的,他的優點更多的體現在誘魚的層面。在懸墜釣鯽魚技術上,我們不能否認霧花的作用。能夠保持接連不斷的上魚,尤其當餌料從水體上層入水時。餌料中的細小顆粒能迅速從餌團上脫離,使釣餌的誘魚成分得到迅速傳播,擴大了釣點的作用,對誘魚產生了積極意義。但在霧化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認識魚餌霧化的利弊 ,正確把握尺度,切勿濫用,必須根據所釣水深,對象魚,釣法來合理選擇使用霧化,這樣才能釣有所獲,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持鉤性是指釣餌在魚鉤上的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餌料黏度大持鉤性就強,黏度小持鉤性就弱。不同狀態的餌料有著不同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從現象上看懸墜釣餌多數都是經過膨化處理的,都具有霧化和融散的特性。所不同的是餌中的成分不一致,這就產生了各種 魚餌持鉤性的差別,而這種差別是微妙的。有的餌使用中不需要任何添加劑就能保持很強的持鉤性,而有的餌必須添加經過膨化處理的添加劑才可以,否則無法使用。餌料的霧化作用更多地體現在誘魚的層面上。而持鉤性則表現在釣魚的行為上。懸墜釣既是誘也是釣,誘釣合一,這就告訴我們不能否認霧化的作用,更不能否定餌料的持鉤性,因此,在掌握餌料霧化的基礎上,合理應用是基本要求,一味強調霧化而忽略餌料的持鉤性也是失誤。

比重是指餌料在入水下落過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餌料比重就大,所壓浮標的示目就多,反之則輕,所壓浮標目數就少。他是有魚餌所用的材料決定的,也與對水量的多少有關。釣手必須根據所釣魚種的大小,釣法,魚情水情將不同比重的餌料互相進行搭配來達到調整餌料比重的要求,這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瞭解了以上幾點餌了的物理特性,我相信大家在調配餌料狀態的時候就可以綜合考慮,行之有效,有針對性地對有著不同物理狀態的餌料互相進行合理搭配,從而達到餌料的最佳狀態和效果

競技與野釣都有相似之處,競技由於都是滑魚比較多,長時期的釣放,魚在這方便表現的比較突出。更由於鉤子的大小要求等是一個系統的過程。 就比較說在用上細子線,小號的鉤子。鉤條的粗細和比重會直接影響子線入水的擺幅。一般魚鉤用到魚嘴大小的三分之一最適合。魚餌的被吸入性與魚餌的質地、個體大小和重量有很大關係,有些魚餌本身是半流質狀態,所以具有很好的被吸入性,比如大家經常使用的搓餌和拉餌。它們的特點是物理狀態介於固體和液體之間,可以很容易隨著水流改變形狀。


有許多魚餌本身是固態的,本身又具有很大的重量,魚在吸入的過程當中,就需要耗費比較多的力量,這些魚餌包括麵食、植物的塊莖等,這些餌料的比重全部要大於一。 有些魚餌雖然本身是固態的,但是它的重量卻很輕,魚類不必用很大力氣就能夠吸起來,例如植物的葉子、昆蟲,它們在水裡往往是呈漂浮狀態的。   

魚類吸食的時候,吸食水流的大小,受到魚類對魚餌的喜歡程度和魚本身個體小小的影響,吸食水流的大小又決定了吸食的程度,魚對喜歡的魚餌,吸食的時候就用較大的力量,一口就把魚餌吸進嘴裡,對不太喜歡吃的魚餌或對魚餌存在戒心,則先要進行多次品嚐或試探,符合口味的才吃進嘴裡。不同的品種,不同的個體大小,吸食時產生的水流是不一樣的。 當魚類用最小的力氣吸食的時候,怎樣才能使魚餌連同魚鉤隨著水流進入魚的嘴裡,這就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了。   

魚餌的被吸入性是可以調整的,因為您可以改變它的物理狀態,改變它的個體大小,也可以改變它在水底的重量,使它最大限度的適應魚類吸食的需要.

至於樓主問的防止餌料陷入醬層問題即使為了解決餌料吸取問題,辦法很簡單,一個是在餌料中加入輕浮,減輕餌料比重,二是選擇浮力較大的漂子,適當調高目釣底目即可。


同行漁獵筆記


黑坑放魚比如放1000斤坑主在缺斤少兩實數在800斤左右這800斤魚在釣的過程中在切勾跑魚的現象也不少就算200斤那麼坑裡就剩下600斤的魚了在這600斤裡面的魚不能都開口吃餌吧有的坑主黑心在加里點回鍋魚 現在這種現象已經很普遍了 你可以嘗試一下調4釣2是上勾懸浮下勾在底的 也可以用一些比重輕的餌料


小平黑坑垂釣


多功能鉛皮座3檔切換,釣底、釣浮、跑鉛隨心所欲。更重要克服黑坑淤泥,防止餌料沉入醬層,釣草魚,黑妹中魚率提高30%以上。





楚漢傳奇


降低餌料比重,增加一些輕麩之類的東西添加進去。或者乾脆釣浮,釣離底10cm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