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诗词去旅游 我用我的方式抗击疫情

疫情严峻,我们尽量做到不出门,那就在家里跟着诗词来一场旅游吧!诗词就像一艘在时光隧道里远航的大船,带着我们穿越千年时空,在千年间肆意驰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诗词的带领下,我们从烟波浩渺的东海到白雪皑皑的天山,从繁华喧嚣的长安城到荒凉粗狂的西域大漠,从三山到五岳,每一处,都能在诗词中寻觅到身影。

我们跟着诗仙李白的《关山月》到了西域最神秘的天山,“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开头的四句把我们带到了辽阔的边塞,我们仿佛看到征战沙场的将士们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看到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而那在大海上空才能见到的云月苍茫的景象,此时出现在雄浑磅礴的天山之上,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之时,但觉长风浩浩,好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往玉门关而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首《枫桥夜泊》,我们跟随张继来到了苏州,一个秋天的晚上,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暮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的枫树,船上的渔火,江南水乡秋叶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却难抵他独自一人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诗人乘坐的客船里面,勾起了诗人孤寂忧思的情怀。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群鸟儿高高飞过,瞬间就不见了踪影,一片孤寂的白云漂浮而去,李白伫立在山头,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他,彼此久久看不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李白的失意,看到了他饱尝人间辛酸,看透了世态炎凉的孤寂,这个时候,走在敬亭山上,静谧,远离喧嚣,虽无奇峰,却山势缓和,就像农家小院的后山一般,闲庭信步其上,便能消解烦闷,抚平心境。

告别山山水水,我们来到了黄鹤楼,“昔人已成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927年2月,毛泽东考察完湖南农民运动后来到武昌,在此写下著名的《菩萨蛮●登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黄鹤楼,传说中的天下第一楼,自崔颢吟诵以来,已经时过千年,千年以来,它就像一个时时都准备奔波的旅人,数次重建,数次易址,但楼虽易址,楼的精神却从未改变,正如他千年以前所呈现给世人的那样,融于都市之中,却始终高傲,略显亲切,却又隐藏了几分仙风道骨。古琴台、晴川阁等环绕在它的周围,武汉起义的见证匍匐在它的脚下。从它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历史赋予它的深厚底蕴。

最后,学习一首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当年敌军围困万千重,我军自岿然不动,如今疫情形势严峻,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疫情宵遁的消息也会很快传来吧!(吕梁市文水县联社苏吉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