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漢王、趙王先後下線,朱瞻基也死了,故事終於看不下去

《大明風華》應該是2019年裡唯一追過的一部宮廷權謀劇。

應該說,前央四十集都相當精彩。雖然我覺得王學祈的朱棣總是有點端著,但朱家五子湊在一起的畫面還是很有看頭。

隨著劇情的發展,朱棣死在遠征中,漢王、趙王、太子、太孫命運開始聚變,這是故事情節的高潮,讓人看得很過癮。

雖然我一直覺得太子真的太可惜。


大明風華:漢王、趙王先後下線,朱瞻基也死了,故事終於看不下去


辛苦一輩子,從燕王世子到大明太子,幾十年,戰戰兢兢,矜矜業業,最後也就只當了八個月皇帝,死得有點可惜,真的太可惜了。他是一位好皇帝,行仁政,為江山社稷,為民生,確實做了很多實事。可惜,好皇帝的命不長。

再說漢王。

漢王的命運其實有點像唐太宗李世民,只不過結局不同。

當初與自己父親起兵造反,論打仗,論軍功,他都當仁不讓。為永樂一朝,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江山打下來,也有他的一份。

可是,他不是長子,就因為這個沒能當上太子,就像李世民一樣。自己打下來的江山,如何能拱手讓了別人,換誰心裡都不舒服。所以,他想反,要反,無論是從主觀還是客觀都是肯定的。太子確實能容得下他,但是,以他的立場,又如何認為太子能容得下他,這是人心隔肚皮的事。就算太子真的容下他了,他這樣一個王爺也不會只安於自己打下來的江山給別人坐。

所以,漢王謀江山,確實是花了很長時間,做了很多工作,最終卻沒能成事。


大明風華:漢王、趙王先後下線,朱瞻基也死了,故事終於看不下去


隨著朱瞻基當皇帝,他確實不像他父親一樣能容得下兩位叔叔,所以弄死他們也是早晚的事。可是,弄死了自己的親叔叔,良心上又過不去,算起來,朱瞻基的內心還是不夠強大。

若是他內心強大一起,或許就不會死那麼早,以至於大明的江山在他後來差一點亡國。

朱家五子皆死,《大明風華》裡最有看點的人都不在了,這部劇漸漸輪為雞肋。我說雞肋是客氣的,有網友直接說漢王、趙王下線,就直接棄劇。


大明風華:漢王、趙王先後下線,朱瞻基也死了,故事終於看不下去


不得不說,前面四十集真的很精彩。最初有人說,這是一部大女主的戲,幸好改了許多。張藝興的朱祈鎮不去評價,畢竟歷史上這個人物的前期就是那個樣子,寵幸太監,最後讓自己淪為瓦拉人的囚徒。無論是演得好與不好,這個角色其實都不討喜。

不過,從朱祈鎮的人生來看,似乎又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這養兒子,真的要讓他多受些苦,才會懂得人生並不容易。所以,這朱祈鎮後來被瓦拉人放回來這後,也有一些改變,算是晚節得保。只可惜,大明經此一變,整個歷史的走向是下坡,之後再無崛起,甚為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