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大小喬後,孫策活26歲周瑜活36歲,為何全都早逝?

史學達人


東吳小霸王孫策和智勇雙全的周瑜英年早逝,與二人迎娶了大喬、小喬並無關係。

孫策和周瑜本就是同歲,孫策作為江東豪傑孫堅的長子,其父親孫堅常年帶兵在外作戰,長子孫策留在老家壽春陪伴伺候母親,少年時的孫策便因為胸懷大志,為人豪爽而在家鄉便頗有盛名,舒城人周瑜慕名而來拜謁孫策。兩個少年一見如故,周瑜更是邀請孫策去舒城同住,因此二人少年時便成為了很好的知己朋友,二人之間情投意合、坦誠相待、互通有無。


後來孫策的父親孫堅不幸去世,年僅17歲的孫策不得不接替父親。承擔起父親生前的志向以及照顧家人的重任。而且因為父親孫堅去世之後,其舊部全部為袁術所得。年紀輕輕且無兵無權的孫策只能求助於袁術送還其父親生前舊部兵馬,並且依賴於各方力量慢慢發展。而在這個過程中,孫策的好友周瑜也為其建功立業。逐漸在江東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二人因此被稱為江東雙璧。

公元199年,25歲的孫策和周瑜在拿下皖城後,聽聞當地有一大戶人家喬老太公家有兩女年輕貌美,於是孫策和周瑜便分別納了大小喬為妾。也就是說大喬和小喬並非是孫策和周瑜的正室妻子,而只是做了小妾。



然而由於孫策性情豪爽,勇力過人,做事從來不拘小節,這為孫策的英年早逝埋下了禍根。在孫策通過消滅敵對勢力佔據江東地區之後,依然喜歡簡單的出行打獵,自認為自己不會受到危險,也不會有人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因此每次外出只帶隨從2~3人。


公元200年,孫策帶兩個隨從外出狩獵。不幸被提前埋伏好的刺客一箭射傷。而這些刺客正是孫策,敵對勢力的家臣來為自己的主人報仇。因為箭傷是在臉頰上。而且失血過多且受傷嚴重,不到半日的時間孫策便闔然離世,享年僅26歲。距離孫策納大喬為妾僅僅半年有餘。因此孫策之死是因為遭到刺客暗殺,而與大喬毫無關係。

孫策死前,將自己打下來的江東地盤和建立的軍事力量全部交到了自己的弟弟孫權手中。而且讓自己生前的好友周瑜和張昭輔佐其弟弟孫權。周瑜在孫策去世之後,盡心輔佐東吳少主孫權。並且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軍事指揮才能於東漢末年的亂世之中快速的拓展著東吳的地盤。最終使得孫權在亂世梟雄之中成長為雄霸江東的一方諸侯。而周瑜也身兼江東的要職。擔任著東吳軍事指揮的最高將領——大都督一職。



赤壁之戰中,周瑜率領東吳子弟兵們抵禦住了來勢洶洶的曹魏大軍。成功的化解了東吳的危機。同時也重創了曹操的野心以及曹魏統一全國的軍事力量。但是由於操勞過度,再加上南方地區溼熱軍營之中多傳染病傳播。長期在軍中指揮作戰的周瑜不久便病倒了。公元210年,年僅36歲的周瑜去世。


周瑜的死亡,一方面是由於其操勞過度而體質虛弱,另外一方面是由於身體感染了疾病。畢竟在東吳時期,當時的醫療尚處於較低水平。而且因為戰爭出現大量的死亡和傷亡情況,而導致軍營之中傳染病蔓延。周瑜不幸患病醫治無效後去世。因此周瑜的死亡與小喬並無關係。

人常言:自古紅顏多禍水。但實際上這都是後人為古代那些犯了錯誤或者不幸英年早逝的人而找的藉口和替罪羊。人們惋惜某些古代名人一生本可創造更大的輝煌,卻因早早去世而留有遺憾給後人。於是很多人將這種求而不得的心理歸結於紅顏禍水。實際上是冤枉了古代那些命運坎坷的女人們。



珞珈山的貓



朱子家訓裡說,妻嬌妾美非福。

這孫策周瑜無疑的都是豔福不淺,大喬小喬都是豔名遠播、風靡一時的大美人,被他們倆各自俘獲。

其實孫策是死於刺殺,貌似跟大喬的美色沒有多大關係,但是天妒英才,孫策確實死的太早也太可惜。

周瑜也是死於正當壯年之際,而且暴病橫死。要是牽強附會的說是被美色掏空了身子,似乎也能夠扯上一些關係,但是通讀歷史,貌似有些荒謬。雖然周瑜確實特別疼愛小喬,但是其並非酒色之徒,而是一個雄姿英發的優秀將軍。

所以綜合看來,無論孫策還是周瑜,他們的早死只能說是巧合,既不是被大小喬美色所迷,掏空了身子,更不是被大小喬謀害了親夫而死。

硬是要跟大小喬扯上關係,那就是人生太過完美,總要有些缺陷。二人皆是貌相英俊、年輕有為,年紀輕輕便事業有成,且妻嬌妾美。

或許凡事太過完美,就會出現殘缺,終於短了陽壽,拋下嬌妻美妾,撒手人寰而去。所謂英雄氣短、紅顏薄命,英雄與紅顏都太過完美,最後就正好印證了那兩句讖語。



縱橫古今,智慧者莫若諸葛孔明,其仙風道骨、才華橫溢,卻娶了貌相平庸甚的醜妻。醜歸醜矣,卻賢良有才,對孔明極盡輔佐之能事。


謝金澎


答案:這個問題稍微有點迷惑性,總不能說孫策和周瑜娶了大小喬之後,活活累死了吧。這玩意兒沒法明說,簡單來講,孫策活26歲,周瑜活36歲,一切都是命。

事件分析

好像周瑜小心眼兒這件事情已經被傳得沸沸揚揚,甚至咱們現在還有對應的小品、對應的電視劇來詳細闡述:周瑜是怎樣小心眼的。

但真實的歷史情況下,如果一位將軍非常的小心眼,他就當不了將軍。同樣的道理,如果一位將軍非常的小心眼,他就當不了大都督。

周瑜氣量大與不大咱們暫且放在一邊,但是周瑜的智商和情商絕對是非常高的,如果不高也絕對不會坐到那個位子上。

真實的歷史上週瑜患有重病,而且這種病沒有辦法醫治。在東吳所有的醫生全力救治,並且全方位的安排之下,周瑜才活到了36歲,如果沒有那麼多的醫生圍著周瑜轉,恐怕周瑜早就涼了。

而孫策活到26歲,完全是自己作死。

因為根據文獻表明,孫策年輕的時候非常喜歡騎馬打獵,按理來說這是一項非常好的活動,但是孫策是東吳的頭頭。

為什麼是東吳的頭頭就不能騎馬打獵?沒錯,絕對不能,因為孫策有很多的敵人,而且這些敵人都想著置孫策於死地。

當時很多的朝中大臣都告訴孫策,絕對不可以再騎馬打獵了,但是孫策仗著自己年輕力壯,仗著自己武藝高強,不把這件事情當回事,最終也死在了這個上面。

沒錯,這就是事實

我們上述分析不難得出:孫策活26歲,周瑜活36歲,只能用命來解釋。

唯一能夠有關聯的就是他們兩個人都娶了大小喬,只不過娶誰當老婆和自己能活多久,好像沒有什麼必然聯繫。

哦,對了,關於周瑜是怎樣得病及怎樣去世的,有著很多種說法,目前來看最可靠的一種說法就是瘟疫。

因為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大瘟疫,而這個大瘟疫極有可能感染了周瑜,才讓周瑜英年早逝的。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孫策和周瑜,素有“江東雙璧”的美譽,他們兩人分別娶了三國時期的美人大喬和小喬,可謂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了。說起來呢,周瑜之死還真跟大小喬有一點關係,而孫策之死,就跟大小喬完全無關了。但是,兩人之死,的確都跟一個人有關,那就是三國一代梟雄曹操。

孫策和周瑜之死,為什麼和二喬無關,卻和曹操有關?我們從頭說起。

孫、周的相識

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人,現在的浙江富陽人。據傳,吳郡孫氏乃是春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後人,世代為吳地豪族。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人,現在的安徽舒城人。廬江周氏興起於東漢章帝時期,先祖曾經官居東漢尚書郎、尚書令、太尉等要職,成為了當地的豪門大族。

原本,孫策和周瑜,一個在浙江,一個安徽,並沒有什麼見面的機會。可是恰逢東漢末年大亂,黃巾軍紛起,孫策的父親孫堅響應朝廷號召,帶兵平亂。孫堅四處征戰,而孫策和家人則留在了九江郡壽春縣居住。九江郡壽春縣就是現代的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在合肥的西北方;而周瑜所在的舒城,在合肥的西南方,兩地直線距離也就200多里,這就給兩人的交往製造了便利。

孫策出身豪門望族,而且性格剛猛勇武,年少時,便喜歡結交朋友,頗有名聲。同樣出身名門,少年有志的周瑜,聽聞孫策的名聲之後,便專程前往壽春拜訪孫策。孫、周兩人,同為青年才俊,志趣相投,一見如故,便結為好友。而且,兩人竟然同歲,都出生於175年,孫策僅僅比周瑜大一個月。

在周瑜的勸說下,孫策稟眀父親孫堅,在得到允許之後,舉家遷往了周瑜的家鄉舒縣居住。周瑜專門讓出了自家臨近大道的一所大宅院給孫策一家人居住,周瑜還專門以拜見母親的禮節去拜見孫策的母親吳夫人。從此之後,吳夫人把周瑜當成自己的兒子一樣善待,而周瑜對待孫策,也像對待兄長一樣。孫周兩家人也是“有無通共”,親的像一家人。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其實真正結義,親如兄弟的,是孫策和周瑜兄弟兩人。這也是為什麼孫策喪父之後,周瑜接到孫策的書信,毫不猶豫的率兵響應孫策的原因。同樣,也是在孫策去世後,周瑜力挺孫權的主要原因。

正是這對好兄弟,後來又一起迎娶了一對姐妹花。

孫、周得了橋氏姐妹花

原本孫策、周瑜兩人都曾在袁術賬下,可是袁術反覆無常,毫無信用可言,且目光短淺,難成大業。孫策和周瑜,便先後脫離了袁術,共謀大業。

在周瑜的幫助下,孫策的實力迅速發展,地盤不斷擴大。當時最富庶的地方是荊州地區,孫策就想拿下荊州。199年,孫策以周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先進攻緊鄰長江的廬江皖城,即現在的安徽安慶。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當時,孫策還戲弄周瑜,說橋公雖然要和兩個女兒分離了,但是得了我們兩人作女婿,也足以讓他高興了。

按照史書的記載,大喬和小喬,原名應該是大橋和小橋。但是,長江大橋,小橋流水,似乎沒有大小喬之名更雅緻呀,所以,演義中才直接改為了“喬”字吧。

孫策之死

娶了國色天香的美人,原本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情,可是孫策的確有點慘。199年12月,孫、周兩人才分別娶了大小喬,可是200年4月,孫策就身亡了,大喬才剛剛過門4個多月就守寡了!

這……難道是孫策縱慾過度惹得禍,大喬害死了孫策?如果真是這樣,大喬至少還過了4個月的幸福時光。孫策死於花下,也可以傳為一段英雄愛美人的佳話了。可是,事實並非如此。

孫策之死還真跟大喬無關。孫策進攻皖城收穫頗豐,除了得到二喬之外,還得到皖城守將劉勳的家眷,以及投靠劉勳的已經去世的袁術的家眷。大小喬隨同劉勳家眷、袁術家眷一起,被送回了吳郡安置,並未隨軍。

孫策真實的死因是被刺身亡。200年,曹操和袁紹正在官渡苦戰,孫策就想趁機襲取曹操大本營許都。集結兵力需要時間,當年4月孫策就駐紮在丹徒(現在的鎮江)。閒暇之際,孫策外出狩獵,結果,因為馬快,脫離了跟隨的護衛,遇到了三名刺客的襲擊,重傷不治而亡。

三名刺客是何身份?原來,吳郡本是吳郡太守許貢的屬地。孫策過江發展,奪取了吳郡,殺死了許貢,兩家自此結仇。許貢的三位門客,不忘許貢之恩,誓為主人報仇,就伺機刺殺了孫策。

不過,奕天倒是認為,三名刺客最大的可能,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謀士郭嘉所為。曹操與袁紹對峙於官渡,孫策要襲擊許都,郭嘉當時很從容的告訴曹操不用擔心此事。郭嘉說:“策輕而無備……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神機妙算和機會多數時候,都是靠主動創造出來的。郭嘉料定了孫策狂妄輕敵,但是,只是等待孫策被刺身亡,未免過於被動。解決這件事並不難,郭嘉僅需要派人,冒充許貢門客伺機刺殺孫策即可。這樣子,即出師有名,還解了許都之急,郭嘉厲害呀!

周瑜之死

孫策年僅26歲就去了,大喬守寡了,還好周瑜又多活了10年,到36歲才去世,小喬也算過了一段幸福時光。既然在一起有10年之久,不用說,就跟縱慾無關了,要不周瑜也早去了。

那周瑜是怎麼死的呢?我們前面說了,孫、週二人之死,都跟曹操有關。

唐代大詩人杜牧曾經戲謔的賦詩一首:“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是說曹操聽聞二喬貌美,為了得到二喬,不惜發兵進攻江東,打了赤壁之戰。正是在赤壁之戰後,周瑜受傷未愈,最後病發身亡。在杜牧的幫助下,周瑜之死總算跟大小喬搭上了關係。

實際上呢,曹操進攻江東,只不過是因為攻取荊州太容易,心態一時膨脹,臨時起意,想一舉拿下東吳而已。曹操並不是衝著大小喬來的,所以,周瑜之死,也就跟大小喬無關了。

周瑜之死,曹操還是脫不了干係。赤壁之戰,曹操雖敗,但是元氣未傷。曹操撤退後,曹仁繼續駐守荊州南郡。周瑜奉命與程普一起進攻南郡曹仁。

周瑜受到孫策、孫權重用,程普作為孫策創業時的老將,立功最多,頗為不服,處處與周瑜為難,根本就看不上年輕有為的周瑜。周瑜雖然始終不與程普計較,但是,想要收服程普,還是要以實力說話。

周瑜原本想穩紮穩打攻取南郡,但在程普言語侮辱和逼迫下,不得已只得駐軍北岸,與曹仁約期大戰。據《三國志》記載,周、曹兩軍對壘之日,“瑜親跨馬擽陳,會流矢中右脅,瘡甚,便還。”

這跟孫策之死是何其的相似,跟龐統之死也是相差無幾,所以,打仗的時候,如果真跟小說、演義中的將領一般,主帥都一馬當先,基本上這支軍隊不會走太遠。作為統帥,還是老老實實待在最安全的地方,統管全局,才是恪盡職責。

周瑜右脅中箭,注意是右脅,不是右臂。如果是右臂中箭,周瑜不會那麼容易病死。右脅之內就是肝臟,周瑜這次受傷應該是傷到了內臟,導致臥床不起。特別是為了擊敗曹仁,“瑜乃自興,案行軍營,激揚吏士,仁由是遂退”,周瑜拖著剛剛受傷不久的身軀,親自上陣,雖然迫退了曹仁,但病根卻就此留下了。

周瑜,208年打贏了赤壁之戰,209年擊退曹仁攻取了南郡,210年,準備進攻益州,在返回江陵的途中,突然病逝,年僅36歲。周瑜的突然病逝,跟在南郡城下所受箭傷,難脫干係。

孫策、周瑜皆死於曹操

看完上面的分析,我們就不難知道,孫策、周瑜之死,跟娶了大小喬實在是並無太大關係。

孫策實際死於曹操手下第一謀士郭嘉之手,而周瑜則死於曹操手下第一帥才曹仁的箭下(曹仁還射傷了關羽左臂)。曹操真不愧為三國第一牛人呀!


奕天讀歷史


《三國演義》裡孫策和周瑜連襟關係好,娶了“江東二喬”。


但歷史真相是,喬玄的兩個女兒只是孫策個周瑜攻打安徽時,得到的戰利品。如果不是因為長得漂亮,國色天香,大概率可能成為普通奴隸。

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導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三國志·吳書·周瑜傳》

三國時期人均壽命30不到,所以孫策和周瑜10來歲便都已經成婚生子了。而且孫家和周家都曾經是世宦,娶的也都是名門望族之後,雖然歷史沒有記錄,但是在東漢末年門閥政治的情況下,事實上也不允許他們娶娶普通人家之女。所以二喬很大幾率都是妾室。


孫策24歲納大喬,一路高歌猛進,人生得意。但是,郭嘉知道後,說這小夥快完蛋了。

”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果然孫策在娶了大喬後兩年,便被許貢的門客給刺殺了。

《三國演義》裡認為,其實原本孫策也死不掉,只不過臉上中了貫通傷,養好了也就算是破個相而已。

但是孫策這人氣性大,怕傷好了,劉再不是美男子了,怕大喬看不起自己。於是經常生氣,一生氣臉上的傷口,就被撕裂了。傷總不得好,又在臉部,很快感染了。又因為于吉的事情一氣,眼珠子都迸出來了,很快死了。


總之,孫策的死的確和大喬有關,家裡沒那麼漂亮婆娘,自己也不太可能老去想著自己帥不帥的事情。

周瑜納小喬那年,大概是25歲,周瑜和小喬的故事,在後世文人的描述中,頗有愛情的味道。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曲有誤,周郎顧。”

總之都很唯美,小喬比起大喬應該是幸福的。因為她陪了周瑜11年。但實際上這11年也是聚少離多。

因為前方要打仗,小喬和同袁術和劉勳家眷等人一起被送回吳郡。但實際上,這多少也有點人質的意思。後來袁術的女兒不就嫁給了孫權?所以真正和妻妾共樂的都是留在大後方吳郡的。


而孫策死後,周瑜實際上成為了東吳軍隊裡的一把手,而且一直在在征戰練兵。小喬基本上使沒有什麼機會和周瑜團聚的,只有等周瑜回大後方彙報工作,才有機會共彈一曲。

但是孫權為了感激周瑜。也非常體諒周瑜,雖然小喬不能去,一年倒是可以賞周瑜100件衣服都不止。

“孫權每賜周瑜衣,寒暑皆百領,諸將皆不及。”

一開始炒米也不懂為什麼要賞衣服給周瑜,還要賞那麼多?這件衣服剛穿過一次,扔了怪可惜,洗洗送給周瑜吧。


直到後來老實人劉備說了句要緊的話,炒米才好像發現了天大的秘密。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所以36歲的周瑜的身體很快被戰爭、寒暑掏空了,加之攻打南郡時的箭傷發作,最後不治身亡。而伺此後小喬也無任何歷史記載了。

所以周瑜的死理論上也和小喬無關。但若有關,那就比較燒腦了,那樣孫權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炒米視角


答:看來,提出這個問題的這位小夥伴,這是話中有話哈。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利刀。

孫策和周瑜早逝,全怪大喬、小喬嘍。

還是看一下孫策和周瑜兩人的死亡過程吧。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與袁紹死磕,孫策準備乘虛襲擊曹操的老巢許都,迎取漢獻帝。他在丹徒(現在的鎮江)集結兵馬,因人馬尚未聚齊,閒極無事,就率領數十親從入山中打獵。

孫策在戰場上作戰非常武勇,打獵更是不把尋常獵物放在眼裡,時而盤馬彎弓,射狼縛虎,時而馳騁飛奔,驅鹿逐兔,非常興奮,很快就把扈從騎兵甩在後面。

在密林中突然遇上三個人。

這三人都是被孫策所殺的吳郡太守許貢的門客,早就有為故主報仇的心思了。

這會兒與孫策狹路相逢,認出了孫策,遂互相吆喝,一齊放箭。

因為距離太近,又事出突然,孫策猝不及防,被其中一箭射中面頰,仰天倒地。.

三名刺客眼看一擊得手,迅速回撤。

但孫策的扈從騎兵已從後面追來,四面包抄,將這三名刺客殺死。回頭,救起了孫策。

孫策傷勢嚴重,流血過多,當夜就去世了。

注意,孫策與周瑜是在建安四年(199年)12月同時迎娶的大喬、小喬的,並且此時大喬被安置在吳郡,兩人結婚時間才不過短短四個月。

那麼,孫策之死,與大喬有毛線關係呀?

周瑜死於建安十五年(210年),他是和小喬做了十年夫妻,並育下了周循、周胤二子。

但周瑜和小喬相廝守的時間也不多。他一生戎馬倥傯,在死前一年,他與程普率軍進駐南郡,與曹仁相攻殺了好幾個月。在一場鏖戰中,周瑜親自跨馬擽陳,被流矢中右脅,大出血,傷勢嚴重,史書稱“瘡甚”,估計是傷到了肝臟,倒地不起。但是為了擊敗曹仁,周瑜最終還是在稍事休養後,便強支病體,巡視各營,激勵將士殺敵,艱難迫退了曹仁。

這之後,周瑜積極籌劃進攻益州,得到孫權的批准,匆匆返回駐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嶽陽),突然病卒。

看看吧,周瑜之死,與小喬有毛線關係呀?

當然,您如果硬要說有,說大喬、小喬的八字太硬,剋夫,她們的丈夫孫策、周瑜,都是被她們剋死的,我也沒辦法。


覃仕勇說史


大橋小橋皆是“國色”,然而納娶姐妹二人之後,孫策活了26歲,周瑜活了36歲。英年早逝,他們之死和大小橋有關係?有人想的是紅顏禍水?



大橋說:“策之死,要說,跟我有點關係。”小橋擺著腦袋,我怎麼會白白害死我的夫君?玄宗造成安史之亂,怎和貴妃相干?

那一年,正風流倜儻

公元199年,這一年,孫策與周瑜兩兄弟,無不高興。

他們剛攻打下皖城,破城而入,迎面而來的是橋公的兩個女兒。三國志記載:

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

大小橋雖沒貂蟬那般美得有特色,能讓月亮見了都感到羞答答。但也是國色天香。世間絕色佳人。



東漢末年,英雄輩出。有英雄,怎麼無美女?東吳這方,便以大小橋為美,英雄當以孫策周瑜為最。美女配英雄。快哉!

孫策自作主張,抱上大橋就走,邊走邊從容,向自家兄弟周瑜開上玩笑,“橋公二女得我二人為夫婿,應該感到滿足,開心高興了。”

得我兄弟兩人的垂愛,在這亂世裡,算是修了八輩子福氣。否則成殘花敗柳。

春風得意馬蹄疾,這一年,孫策與周瑜正風流倜儻。



孫策之死

好景不長,第二年四月份。那天,估計陽光明媚,萬里晴空。孫策於是外出狩獵,不料遭遇到許貢小兒子和門客三人的刺殺。這點刺客無傷大雅,小會兒功夫便去地獄見他們的主子許貢。但孫策面頰中箭。

經過醫治,孫策包紮好了。醫生對孫策說,“將軍放心,好生修養,不要亂動,不出百日,自會痊癒。”孫策拿起鏡子,照了照,說道:

面如此,尚可復建功立事乎?

說到底,沒臉見人了。怎麼建功立事?一怒之下,傷口迸裂。這一天的夜裡,孫策交代完後事之後,離世。



前腳抱得美人大橋歸,後腳就傷了臉,變醜八怪。還有何顏面見大橋?好馬配好鞍,美女般配英雄。如今,美女身旁不再是英雄。不是英雄,怎建功立事?

一定程度,怪大橋,但大橋願意嫁孫策麼?還不是當戰利品帶回家的,回看當初孫策那番得意的混賬話。難怪郭嘉評價預測孫策:

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而周瑜呢?

娶個小橋,並不算什麼。這只是周瑜人生登峰之路上的一站。赤壁之戰,周瑜迎來了事業的高峰。

羽扇綸巾,雄姿英發,說說笑笑之間,檣櫓灰飛煙滅……



赤壁之戰後,乘勝追擊,周瑜與曹仁僵持一年多。最終,大破曹仁。公元210年,返回江陵的途中,卒。三國志記載:

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

從史書記載來看,周瑜是病死的。關於周瑜的死有三種說法。

第一,中箭說。在和曹仁打仗過程中。周瑜的右肋,被飛箭射傷,傷勢嚴重,不得不退回兵營修養。曹仁聽聞周瑜受傷,忙領兵攻打。周瑜不得不出面,巡察軍營,激勵士兵。曹仁才退;



第二,孫權謀害說;

第三,疾病說。醫療條件落後,一時沒個好的醫生,所以周瑜病死。

總而言之,周瑜並非心胸狹窄之徒,不是如三國演義當中那樣被諸葛亮所殺,更不是區區一個婦人小橋所害。


史小二記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既生瑜,何生亮!只有曹操和諸葛亮同時出現在這裡!但是他們也不是衝著大小喬而來的!

可見孫策、周喻的早逝與大喬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只是小喬與周瑜的早逝有一點點嫌疑!

但那也是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

白髮人送黑髮人,那也是很有可能的。


九天老嫗下凡塵


孫策和周瑜都英年早逝與娶大小喬並沒有多大關係。

他們的早逝與其自身有很多關係。

1)孫策

從小跟隨父親孫堅南征北戰,歷練頗多,可惜其性急易冒險,這對一個將來要統治諾大區域的領導者來說是極其危險和對自己不負責的表現。以至於郭嘉在給曹操獻計對付孫策的時候說道,孫策這個人不足慮。其性急易冒險,只要其敢到中原,一個刺客便可解決問題。後面果然被郭嘉言中,孫策在被仇敵射傷未愈的情況下獨自一人去偏僻江邊,結果被人設計後身死。


2)周瑜

早年跟隨孫堅,少年得志,雄姿英發。然其操勞之事頗多。孫策死後,面對新即位的孫權,不要幫助穩定內部,還要防禦曹魏。自然身心巨累,三國演義中把周瑜描述成心胸狹小之人,氣不順自然影響身體健康。


二人江南英雄,大小喬天姿國色,美女配英雄自然相得益彰。

但二人因為自身原因英年早逝,不僅與國無益更是苦了大小喬。


莫名山


史書上並沒有說孫策、周瑜之死是大喬、小喬造成的,小部分古人,說孫策、周瑜之死是因為大喬、小喬剋夫,這種迷信的觀點,在這個講科學的年代,我們今天的人會那麼愚蠢幼稚地相信嗎?

那麼,孫策、周瑜為何都早逝呢?

孫策之死,實則因為年輕氣盛導致的疏忽大意,讓仇家鑽了空子才有機會行刺於他。刺客一箭射中了他的面頰,箭頭上應該塗有毒藥,再加上細菌感染,所以發作劇烈,很快就去世了。

而周瑜之死,完全是因為為吳國鞠躬盡瘁、操勞過度,身體受不了,偶感風寒就去世了。

所以這兩位英雄豪傑之死,和大喬、小喬沒有關係,人美並不是說就禍國,大小喬應該不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