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苗黃心怎麼回事?

今生緣7534


大姜,也叫生薑,是一種市場需求量很大的調味蔬菜,有"菜中之祖"的稱號。目前,很多人通過種植大姜來獲利。然而,在大姜種植的過程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不正常的現象,比如生薑苗期出現了黃心的問題,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又該如何處理呢?



溫度過高導致生薑苗黃心

進入了夏季,白天溫度會很高,特別是使用小拱棚的大姜地塊,大姜苗的溫度會變得更高。然而,大姜苗並不耐高溫,最佳的溫度在20~23℃之間,超過了26℃,生長受阻,超過35℃就會造成姜芽枯黃死亡,新生的葉子乾枯畸形,甚至整棵植株死亡。

對此,建議:一是,適當噴施清水,進行降溫;二是,在小拱棚的左右兩邊打孔,15cm左右,讓小拱棚內形成空氣對流,形成"過堂風",起到降低溫度的效果。



病蟲害導致的大薑黃心

除了高溫之外,病蟲害也是導致大薑黃心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線蟲,啃食大姜的根部,導致大姜苗根部無法吸收營養和水分,導致黃心的出現。還有肥害也會導致大姜根部受傷,無法進行正常的生長髮育。

對此,建議對症下藥,一是,如果線蟲的問題,可衝施或者撒施阿維菌素混合噻唑膦;二是,如果是肥害的問題,可以施入養根素,以達到挽救的效果。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一下。


有點意思的事兒


目前,高溫多雨。大姜的管理進入關鍵階段。在我們進行田間管理時,如果發現姜葉發黃,就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了。要做到“因病制宜”,對症下藥,才能使我們的大姜茁壯成長。那麼引起大薑黃葉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跟大家討論一下。

處在高溫多雨期,應該控制好溫度和排水問題。大姜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15到28度,如果溫度過高,根系吸收的水分就滿足不了葉片蒸騰作用所需要的水分,從而使姜葉因脫水產生髮黃現象。所以我們在高溫時,及時在小弓棚的腰部,釦眼放風,以降低棚內溫度。其次是排水問題。要做好田間排水工作,以防積水漚根、出現土壤板結現象,妨礙姜苗正常生長。

用肥不當也可以使姜葉發黃,現在我們都提倡使用有機肥,如果使用的有機肥沒有發酵、徹底腐熟的話,在根部就產生大量的氨氣,從而會出現“燒根

”現象,也會使病毒大量繁殖,嚴重影響根系健康。所以我們在使用有機肥時一定要徹底腐熟,並且與生物菌肥混合使用,這樣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軟化土壤,使土壤透氣性增強,為大姜根系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在大姜生長過程中要預防好一些病害的發生。如,黃葉病、根腐病、白絹病等,這些疾病都會使新葉發黃。預防措施主要有:1,在姜地覆蓋遮陰網,以減弱光照強度。2,早晚澆水,避開中午高溫時段。3,追施裝根促苗藥劑,譬如彤彤+比它樂隨水追施,可以起到促進根系生長的作用。4,噴施中微量元素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可以促進葉片光合作用,預防黃葉得發生。

如果發現病株要及時清除,以防病菌,病毒感染、氾濫!

以上是關於大姜出現黃葉的大致介紹,歡迎留言補充和指正!謝謝!





農村宋大哥


大姜苗黃心怎麼回事?

“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調味品,又因其具有去腥的功效,而深得人們的喜愛。此外,民間還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先生開處方”之說,這也間接說明姜營養豐富,藥用價值較高。近兩年,隨著蔥了、姜、蒜的價格一路上漲,越來越多的老農開始大面積種植生薑,種植過程中,不免遇到姜苗黃心的情況,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光照過強

姜屬於喜陰、不耐強光的作物,對日照長短、光照強度要求不高。而每年的端午前後,又被人們稱之為毒月,此時的陽光強度過高,長時間強烈陽光的照射,容易使姜出現黃心現象。

解決光照過強的辦法便是給大姜搭建陰棚,陰棚的高度儘量超過一米八以上,否則,容易使陰棚內的空氣不流通,出現溫度過高的現象。


土壤過溼、過幹

由於姜的根系較弱,而每年的五六月份,氣候多變,倘若連續陰雨天氣,土壤中水分過足,不僅容易使土壤的通透性變差,滋生大量的病菌,而且還容易出現大姜根部腐爛現象。倘若長期乾旱,土壤中的水分無法滿足大姜生長所需,不僅容易使大姜滋生蟲害,威脅姜苗的生長,而且容易使土壤出現板結情況,最終使姜苗出現黃心現象。


要解決土壤過溼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給姜苗排水、防澇,然後給姜苗進行鬆土,增強土壤的通透性,最後撒上一層草木灰,讓草木灰稀釋掉土壤中的水分。

要解決土壤過乾的問題,我們首先要給姜苗進行鬆土,增強土壤的吸水性,然後再給姜苗補充水分,保證水肥充足,最後用稻草遮擋土壤,此時的稻草主要起到保水、保肥、保暖的作用。

燒苗現象

由於大姜幼苗期對肥料的要求不高,很多人習慣給姜苗補充肥料,故容易造成燒苗現象。造成燒苗現象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使用了未腐熟的農家肥,導致農家肥在土壤中發酵,釋放出高溫,而造成的燒苗現象;二是一次性施肥過多,導致土壤中肥料濃度過足,而出現肥料反滲透的燒苗現象。

解決燒苗現象的辦法便是用流動水灌溉姜苗,以此稀釋肥料中的濃度,灌溉結束後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姜苗出現澇災。並及時補苗,把損失降到最小。

當然,造成大姜苗出現黃心的原因還有很多,老趙提到的也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歡迎小夥伴們評論補充。

彝州老趙


1. 苗期土壤乾旱,氣溫高,澆水不及時或不均勻造成。

2. 施肥不當造成。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有機肥在土壤中腐爛的過程中生成氨氣或亞硝酸氣體,使大姜幼根和幼芽受到傷害,造成葉片生長畸形;施肥方式不當,使幼芽受害也能造成葉片生長畸形。

3. 病蟲危害造成。大姜苗期受到薊馬危害也能使葉片畸形生長。

4. 地面覆壟的姜田,由於地膜和土壟接觸不嚴,留有間隙,形成“小棚”,高溫時氣體從姜苗處外洩,高溫氣體對姜芽造成危害,造成葉片畸形生長。

c 、防除措施

1. 苗期合理澆水。大姜苗期一般不澆水,遇乾旱年份應澆小水使田中地面保持溼潤,利於提高地溫和降低地表以上的氣溫。

2、 施用腐熟有機肥,有機肥多時儘量撒施後耕地,種植時,每畝地施用氮磷鉀複合肥一般不超過25公斤,儘量採用溝施,施後要和土壤混合均勻,點施時將肥施到姜種之間,不能接觸種子。

3、 及時防治薊馬,噴施5%啶蟲脒1500倍液或97%巴丹5000倍防治,5-7天后再防治一次




小溫豫生活


可能是缺乏水分。


麻辣小燕子


可能是線蟲 也可能是化肥或者糞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