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求您別再買房了

在這個戀愛結婚都必須要

“有車有房”的年代裡

父母們為了孩子

都是爭分奪秒地省錢

就怕自己攢錢的速度

趕不上房子漲價的速度

爸,求您別再買房了

小鎮建築

有的父母為了快速賺錢

禁不住誘惑於是購買了聲稱

投資一萬元

每月返1000元的

理財產品

折算成年化收益率高達120%

有點理財常識的人

都知道這是騙局

可在父母輩的

老年投資者圈子裡

效果卻十分顯著

打組合牌,下連環套

爸,求您別再買房了

騙子們通常善於打“組合牌”,連環設局下套。

1、“免費牌”。用免費獎品、宴請、出遊,或者是開戶送米送油等小恩小惠吸引老人參與。

2、“收益牌”,利用地段佳、裝修豪華的場所、機構推銷各類“高收益、保本保息”的產品。

3、“感情牌”。噓寒問暖加連哄帶騙,老人耳根子軟,加上之前受過別人的恩惠,一不小心就上套了。

4、“科技牌”。如果老人還是有防備心理,還有終極大招“科技牌”。貼上高科技、互聯網、區塊鏈、國家政策、海外項目等標籤,組織實地考察旅遊,通過宣講會和推介會增強迷惑性,到這個階段,老人基本上就繳械投降,被牽著鼻子走了。

易入坑的父母

爸,求您別再買房了

老年人群體的一些特徵決定了他們容易“入坑”

1、油水足。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通常都攢下了一筆不小的積蓄,“油水很足”。換成是剛畢業的年輕人,收入勉強夠生活,或者是乾脆就月光,騙子也提不起興趣。

2、易得手。步入中老年後,人的心智水平有所減弱,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開始下降,消息又不通,對新產品、新技術不夠了解,加上大部分老年人缺乏基本的理財常識,分辨能力低下,很容易被騙。

3、閒暇多。退休在家的老人,閒暇時間較多,又缺乏子女陪伴,耳根子軟,容易被一些小恩小惠和感情牌打動。他們通常用一些活動、講座、旅遊和日常嘮嗑來博取信任,繼而給老人洗腦式地灌輸某虛假理財產品的信息,說得天花亂墜,老人聽得眉開眼笑,結果損失慘重。

4、走極端。老人收入來源單一,微薄的養老金同鉅額的醫療支出使他們大都缺乏安全感,希望想辦法讓自己的資金增值,但是理財知識和理財手段又極端匱乏。這導致老人對於理財容易走入兩個完全相反的極端,一個極端是完全忽視風險,盲目追求高收益。另一個極端就是排斥理財,除了銀行存款,其他理財一概不信。這些都導致老年人容易受到誤導和迷惑,成為理財被騙的重災區。

如何委婉告訴父母正確理財

爸,求您別再買房了

1、做父母的守財人。老年人跟我們一樣,同樣有理財需求,但是關注的角度和獲取知識的渠道可能完全不同。我們年輕人投資,會分析基本面買股票,能力強一點的會玩港股、轉債、黃金,甚至期貨等高風險的產品,但這些,父母做不來。他們很多都是靠道聽途說得來的一些理財知識,跟著身邊的人一起理財。而身邊的人呢,要麼就是水平有限,要麼就是奔著圈錢去的。多數老人又害怕子女擔心,很多時候做決定也不與子女商量。導致騙子有可乘之機。

2、幫父母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風險和收益不要割裂開來看,既要學會降低高預期,也要學會合理分配投資款,防止被通脹侵蝕快速貶值。

3、父母理財流動大於收益。老年人收入來源少,風險承受能力低,隨時可能生病用錢,因此對流動性要求特別高。所以父母的錢只能投入風險可控,流動性強的渠道。

理財目的就是穩健增值,兼顧流通性,目標明確相應的理財工具就好選了。

適合父母的理財工具

爸,求您別再買房了

1、基金。貨基的優勢相信大家都知道,低風險、高流動性,完全符合老人理財的要求。指數基金(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風險相對稍高。雖然長期堅持定投指數基金一定是能賺錢的,但是對投資者專業知識和心理素質都有一定要求,只能作為備選。微信理財通、支付寶和天天基金都可以買到,子女可以協助父母操作。

2、銀行理財。建議以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主,比如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推薦的理財產品。風險和收益都較為適中。

3、國債。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有國家信用做擔保,被稱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國債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流動性好,可以直接在股票賬戶裡面購買在交易所交易的國債。

爸,求您別再買房了

防騙本身不是目的

更重要的是讓爸媽的養老錢

能夠穩定靠譜地保值增值

至少能戰勝通脹

作為子女的我們

看好父母的錢袋子

不僅可以讓他們的

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也可以讓我們這些

在外打拼的年輕人

免除後顧之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