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農村大爺老年喪子家庭陷入困境,義務堅守防疫前線,感謝社會


全民抗疫已經到了第十天,這幾天城裡依然是氣氛緊張,到處小區城中村依然實行封閉。但春節已過,氣溫回升,這兩天天氣不錯,攝影師決定去鄉下看看村裡的防疫情況如何。路過許多村口,基本上都有人把守,車輛和外村人仍然不能通行。在靠近中條山的一個小村子的村口,看到這個地處山腳的小村也是嚴格看守,一輛汽車把村口堵得嚴嚴實實。在懸掛的宣傳條幅後面,看到有人在幹什麼,這是把守村口的人。

原來是位老人,在這裡把守路口,防止行人通過。這個村子有很多竹子林,村裡有人會用竹了做一些農具,這位老人姓牛,74歲,是這個牛家村的人,村裡委派他在這裡把守村口,這條路通行的人不太多,也離竹子林近,牛大爺就利用這個時間做些掃帚來賣。

我站在不遠處和大爺聊了起來,大爺說現在疫情挺緊張,村幹部告訴他要戴上口罩,雖然幹活時不大習慣,但他還是堅持戴著。大爺說他年輕時就跟著父親學會了做竹器活,不是啥精緻的東西,大多是一些筐和掃帚之類的農村常用工具,那個年代他們村的年輕人大多數都會這個,不過現在做的人少了,一來是年齡大了的幹不動了,二來是這活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學,嫌掙錢太少。


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家裡的情況,提起家庭情況,牛大爺的表情變得暗了下來,大爺說他有一個兒子,年輕時候參軍入伍,退伍後回到地方上,經人介紹在城裡的一個廠裡工作。結婚後兒媳婦覺得在工廠掙錢太少,就讓兒子辭了工作,學著做起了生意,可是生性內向的兒子似乎不是做生意的料,先後做過幾個生意,都不理想,沒掙到什麼錢,兒媳婦也因為這和兒子離了婚,2013年,兒子受不了生活的打擊一氣之下尋了短見。如果他活著,今年是44歲。

提起兒子,老人不禁一陣悲傷,眼中含起了淚水。牛大爺說兒子在部隊時自己談了個對象,可是他覺得那個姑娘不適合,阻止了他們的感情,在當地找媒人說了這個媳婦,可誰知道是這個結局。兒子有兩個孩子,都是女孩,離婚時兒媳婦兩個孩子都留給了兒子,不久就改了嫁。兒子去世後,就留下了他和老伴兩個老人和兩個孩子,現在大孫女上高三,小孫女上初二,正是花錢的時候。

老伴因為兒子的事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一病不起,一直是在他的照顧下生活,直到去年才逐漸恢復自理。兒子走後留下了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和他們兩個年邁的老人,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他靠著種地和自己的手藝掙些錢,養活這一家子人,可是慢慢年齡大了,地裡活幹不了,可一家人的生活和兩個孩子的學費、生活費都怎麼辦呀,這讓牛大爺很是發愁。


村裡的幹部瞭解他們的情況,把他們列入了扶貧對象,成為建檔立卡戶,解決了他們的生活問題,而且還給他聯繫了一些竹器生意,讓年邁的牛大爺多一些收入。牛大爺說以前還能給人家下地幹活,可現在身體不允許了,幹不了地裡活,編竹器還行,速度慢一些但學可以。這些掃帚是村裡幹部給他聯繫的活,定做100多把,每把15元。他趁著看守路口的工夫抓緊給人家編,想早點交工。

這些編掃帚的下腳料還能賣給花圈店,多賣一些錢。牛大爺說他們的家庭情況困難,兩個孩子一年的學費就得好幾千,每個月第個人的生活費得600元,這馬上就要開學了,還得準備兩三千的學費。牛大爺說現在社會好,人也好,常常有人幫助他們。去年在一次老伴生病住到了鎮上的醫院,而他也生病沒辦法去照顧,老伴一個人在醫院住著,身上沒錢,一天都沒吃飯,醫院的梁院長看見老伴一天都沒吃,知道情況後給了她200元讓她趕緊買點飯吃。

後來星期天兩個孩子放假回來,要上學的時候他們拿不出生活費,孫女知道家裡沒錢,就說不去上學了,梁院長聽說這個情況後又給了他們500元,讓孩子度過了難關,說到這些事,牛大爺語氣裡充滿了感激之情。牛大爺說現在社會也好,這輛電動三輪也是村裡為了讓他們行動方便送給他們的。年前村裡還給了1000元錢和一些米麵油等生活用品,現在他們有專門的扶貧幹部關心他們的生活,雖然困難但基本上都能過得去。


今年的疫情比較嚴重,知道村裡要封路,牛大爺主動要求來村口值守,沒有工錢,牛大爺說人得知恩圖報,我幹不了別的,這點事還是可以的,再說了還不耽誤我幹活呢。現在牛大爺擔心的就是他們年齡越來越大,將來孩子要是考上大學,負擔就更重了,更怕萬一他們要是把孩子沒交代就走了的話,就苦了孩子了。現在他們的能力只能這樣了,希望孩子們以後都有個出息。牛大爺說如果不是現在社會這麼好,他們這日子真的就不知道咋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