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香港人那麼喜歡買勞力士?

qzuser266132155


勞力士不只是受到香港人的喜愛,而是受到全球人民的喜愛,也包括國內,出現這種情況有那麼幾個原因:



一、因為勞力士手錶質量好,技術先進。眾所周知,機械錶需要比較高的技術水平才能保證走時精度和機芯的穩定性,而勞力士生產的機芯就具有很高的品質。


二、勞力士的外觀設計符合大眾的審美觀,各種新潮產品層出不窮,推出多種系列符合各個人群在各種場合裡佩戴,引領時尚潮流。

三、營銷策略做的好,各種飢餓營銷,各種宣傳方式,讓勞力士品牌深入民心,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


四、手錶定位明確,勞力士的定價基本在四萬到十五萬之間,和勞力士同級別定位的手錶品牌只有積家、萬國等品牌能與之抗衡,因此勞力士在這級別裡就顯得很出眾。

五、勞力士受到熱捧的一個原因就是保值,勞力士常規款式應該是保值率最高的品牌之一了,也就讓廣大買家放心,想換手錶就把手上勞力士賣了也很合算。


以上都是實拍圖,有興趣的可以關注我或者諮詢我。


安尚腕錶


香港人熱愛勞力士,這已經不是新聞。

去香港逛一圈,路上很多的男士,無論是的士司機還是職場男士手上戴著支勞力士很正常。

主要的圓心是香港人特別看重手錶,從小就已經養成了戴錶的習慣。他們那邊有一個說噶,面試的時候不戴手錶,會給老闆留下不重視時間的印象,從而會影響面試的通過率。

而香港人喜歡勞力士,質量耐操,符合時尚要求,而且還是硬通貨,所以不少的年輕人畢業之後奮鬥存錢,都會想買一枚勞力士,一來是作為看時間的工具,二來可以提升自我價值。


聽老一輩的香港人說過:連只勞力士都沒有,見面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勞力士一種社交的必需品,成為香港人奮鬥的目標,對他們而言金勞鑽勞自己消費不起,買個低端點的空霸型也不錯,也是個勞力士,跟朋友聚在一起才不算low,才不會掉層次。


對於香港人來說,勞力士其實不算貴,省吃儉用一年半載買一枚就很划算,勞力士的質量真的是很穩啊,走時精準,保修五年,保護好的話基本上後期的維護成本是很低的,關鍵來說勞力士比其他品牌要保值。


在香港上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在勞力士的黃金鑽石款腕錶代表的就是“有金有鑽、有進有賺”。這是一種很吉利的說法,所以不少的生意人就喜歡大金勞。其實不止是香港人,內地人也對勞力士非常執著,而且不少老一輩的人覺得最貴的就是勞力士。


奢品共享


在說勞力士為什麼那麼火爆之前,先來講講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為啥東北女人那麼喜歡貂?”可以說,是跟勞力士這個問題有異曲同工之妙,貂皮對於東北女人的意義已經刻在每一個東北女人的骨子裡面。

如同南方人不會理解在寒冷的冬天裡面,一件貂皮大衣對於一個女人有什麼意義一樣。很多大陸人也搞不明白,為什麼香港人這麼熱衷於勞力士。走在香港的大街上,從上市集團老總到路邊的計程車司機,人人手腕上都戴著一塊勞力士!

南方相對氣候比較炎熱,即使是冬天,氣溫也不會降到哪裡去。所以一年四季有四分之三的時間裡面都是T桖、短褲就足夠了,這個時候,只怕每人會傻到三四十度的高溫裡面,還要穿的裡三層外三層的,打扮的像是一個英倫紳士一般。

而當所有人的裝扮都大同小異的時候,就需要有一個物件,將交流的成本降到最低,而在香港這個物件就是勞力士!

極端一些的說法是,在香港,假如你不戴一塊勞力士的話,是沒人願意聽你在說什麼的。所以,香港上上下下,無論是計程車的司機,還是餐館飯店的服務生,都會搞一塊勞力士戴戴。

香港是零關稅的購物天堂,所以勞力士的稅率是很低的,價格相對於大陸有著極大的優勢。再加上,一些錶行還會有一些打折活動。這樣部分勞力士的錶款的單價其實並沒有那麼高,香港人的人均收入又很高,只要有心,攢點錢買一塊便宜點的入門款勞力士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年輕人剛剛入行戴著一塊入門級別的空霸,過了幾年,熬出頭了,發達了換了一塊金勞!別人一看就知道你是什麼底細,這樣一來一回就節省了不少人際溝通的成本,少費了不少口舌。所以,在香港人看來,這個錢是花的非常值得的。

這也就造成了,在香港各行各業的人,不管收入的高低,都會選擇去購買一塊勞力士腕錶給自己充充門面!


鄒三山的玩表秘術


【導讀】勞力士一向最港人歡迎,大陸人追捧的熱度絲毫不低於港人,香港一直流傳著金撈,綠水鬼鬼佬招財,論升值能力亦是最高,很多內地人去香港購買名錶,不僅款式齊全服務周到,價格也較內地實惠。雖然在香港淘名錶比較方便,也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勞力士受歡迎自然不比說,但你瞭解香港錶行運營的毛利嗎?購買哪些品牌最合算?勞力士難道在香港購買真的會最便宜嗎?圍繞問題展開討論希望您參與

港錶店暢銷款式標價相同,貨幣不同

以小編的購表經驗,一般來說同一款式陸港兩地的錶行會給出同一標價,只是後面貨幣單位不同。例如愛彼的皇家橡樹日期星期顯示錶款,內地和香港的叫價分別是24.1萬人民幣和24.1萬港幣。香港售價以目前外匯牌價計算摺合人民幣18.88萬元,也就是大陸比香港貴了28%。所以說越貴的手錶在香港越合適,如果你買一塊幾千塊的天梭大可不必為此比價折騰了。

兩地稅制差別是手錶價差的源頭

當前在大陸購買瑞士表基本需要負擔三種稅收,首先是關稅,雖然我國與瑞士已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但目前手錶產品關稅仍為15%,未來會逐年降低,到2023年降低到6%,價格也在慢慢拉近。

而香港地區是完全不徵收關稅的自由貿易港。其次,我國對所有的產品銷售均徵收增值稅,手錶產品的進銷差價部分會徵收17%的增值稅,這個稅收也是含在消費者支付的售價之內的。最後,對售價超過1萬元的手錶,我國還徵收20%的消費稅,綜合下來稅制給最終售價帶來了較大的負擔。

香港錶行運營暴利在毛利高

依託在稅收的前提下,港錶行的毛利相當可觀。舉個例子:如果大陸錶行掙2500元,而在香港錶行就掙3500元,所以最終的售價就是大陸17310元,香港13500元,摺合港幣17308元,雖然與大陸的標價一致了但是利潤卻不同。也就是大陸錶行毛利25%左右,香港錶行毛利35%左右。造成了香港手錶雖然最終售價低但是賺的卻不少。(個別滯銷款也以此有減少利潤大幅度促銷的空間,造成個別款式大陸客一對比確實便宜的現象)

你會發現只在大陸開店的亨吉利,毛利就是25%左右。而香港開店的英皇珠寶、亨得利等店,在銷售上優惠都會稍微高一些,其實中間賺的比大陸還高,越是購買小眾手錶 店員銷售越熱情。這就猶如同樣是十萬元賣大眾車的銷售永遠不如買吉利,眾泰的提成高。

港錶行的打折行為

買過表的朋友都知道,錶行的打折情況也挺多的。那麼這個打折是怎麼一回事呢?您看過上面文字後也會發現,35%的毛利稍微來個95折、9折神馬的一點也不耽誤掙錢啊。錶行每天面對成百上千的消費者,最清楚哪款表熱銷,哪款表冷門了,所以他們打折的一般也都是不是那麼好賣的表,不好賣的顏色。您聽過綠水鬼降價銷售的嗎?

最著名的打折錶行就是東方了,因為這個東方錶行主要產品還是勞力士往下的牌子多點,他們有時壓貨兩三年的錶款巴不得儘快出手,好盤活資金去進購新品。這時一般老款都能打到8折往下。但那種特別熱門的表,基本上還要排隊預訂呢,沒有什麼打折的空間。用打折滯銷款式吸引客戶打招牌也是大表行的慣用伎倆。

什麼表去香港買

小編總結對比後覺得 1)至少上2萬以上的表去香港買就比較值得了,2)最好是小眾手錶或者是大牌表的子品牌。

像勞力士的“小兒子”這塊帝舵的遺產系列酒紅圈“雪花針”79220R,北京報價26000,香港摺合人民幣是2萬。節省的這6千塊錢足夠一趟香港短途遊了,另外品脾:積家Aeger-Lecoultre、寶珀Blancpain、法蘭穆勒FranckMuller)、艾美Maurice Lacroix Hamilton(漢密爾頓)、等,小眾品牌,還可以獲得更大的折扣。

勞力士香港購就真的最划算嗎?

分析來看最常買的是勞力士、歐米茄、浪琴等,實行了全香港統一標價,錶行之間也有價格保護,只可以享受標價的9折左右,跟內地價格差距並沒有預料的那麼大,不可以盲目的聽信傳言,當然,算起來,也比內地便宜幾千塊是有的。舉例:今年勞力士行情來看購表首選英國(脫歐 匯率低) 其次是日本(渠道多直行 並行 數量多) 丹麥(退稅率19%退稅高) 下一篇小編會分析對比歐洲各國購表的優劣 ,請注意關注。以上對比來看勞力士也並不是香港最便宜。

購表小貼士:您要港購品牌手錶的話,1)定一個首選手錶品牌型號進店主要對比此款、備選手錶方案作為心儀款式斷貨後的替補,以及熟知內地門店,手錶網 的銷售價格,以作在香港購物時的參考,2)千萬不要看上哪個要哪個。更不能聽導購的忽悠購買一些瑞士三四線品牌的高折扣款式,相信沒聽過的瑞士品牌。(品牌擦邊球水很深)3)跟團的遊客要注意千萬不可以買手錶,進幾年的購物團主要以手錶珠寶吸利(詳情點小編頭像找港團手錶騙局)

一個天天泡在手錶堆裡的人,

一個專業點評認真碼字的人。

實話實說,憑良心為您服務,請關注

搜一搜【大師腕錶】有任何手錶問題都可以私信小編。


大師腕錶


小時候看電影古惑仔,陳小春扮演的山雞要跑路到臺灣,陳浩南託人送件東西給他,是一隻大金勞。

“呢支勞呢是南哥叫我俾你嘅”

“說什麼也有隻金錶傍身嘛”

“拿著,跑路也要錢呀“

後來山雞到了臺灣沒錢花,就把表當了,不得不買了塊假表,不然出來沒面子。這個情節讓人印象深刻。

可以看出來在當時勞力士保值,能很快變現,是堪比金子的硬通貨,買了放在手裡仍舊是可以流通的錢。其次,勞力士是社交的敲門磚,有隻“撈”,至少是有些乾貨在手上,不至於費口舌去說那些有的沒的,是一定實力的體現。


無獨有偶,彭浩翔在06年的電影《伊莎貝拉》,杜汶澤飾演的馬振成有段獨白。

“你知唔知,我地澳門人做人好難噶,無只撈(勞力士),唔系人地體唔起你,系體唔到你”

沒有勞力士,人家根本看都看不到你,雖然當時背景是澳門,但基本是同樣的文化環境,可見港人對勞力士的用情至深。

總結下,當時香港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時間對每個人都很寶貴。勞力士在當下,兼具實用性,保值性和社交性,可以說是當時香港夢的一部分,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


“撈(勞力士)都無只,點好意思同人打招呼啊?”


歡迎一起來討論港片。


肚財


不只是香港人喜歡勞力士手錶,是全世界的有錢人,都喜歡勞力士。

主要原因是勞力士把品牌價值給做出來了,從而勞力士的產品也就具有更高的價值,特別是古董腕錶市場的火熱,更給勞力士錶款的價值做了背書,雖然你買的現代大量產產品,未來也很難獲得今天那隻古董表的價格。

不過事在人為,誰知道哪天你會成為什麼名人,給你自己的表背書使其增值了呢。下面介紹一位外國友人的案例,一位腕錶界的收藏大家。

John Goldberger何以成為腕錶收藏大家?出身好唄。別看一把年紀,他當年可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十足富二代。

父輩在意大利經營電信生意,家底殷實,父母都有收藏藝術品的習慣,John Goldberger從小就跟著父親買繪畫、陶瓷、傢俱等貴重古董,在父母的影響下也收集各種硬幣,意大利古幣、歐陸古幣等等。

後來在父親的建議下,John Goldberger開始將興趣放在了收集古董手錶上,20歲時,John Goldberger花幾百美元在跳蚤市場買下了他人生第一隻古董勞力士,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一隻18K玫瑰金計時錶,現在至少增值100倍了。

那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事,那時鐘表收藏市場還是古董座鐘和懷錶為主,並沒有多大規模,而機械腕錶正面臨來自石英錶的衝擊,很多傳統腕錶品牌正在掙扎,或者轉而生產更精準的石英錶,所以我們能夠理解為什麼他的第一隻古董機械錶會是在跳蚤市場買的了,直到1980年,腕錶才第一次出現在安帝古倫拍賣會上,而關於腕錶的專業書籍雜誌要到1980年代中期才正式刊印,John Goldberger早些年收集古董腕錶時,還並沒有多少資料可以給他參考。

到今天,John Goldberger收藏古董表已經有四十多年了,他的收藏早就形成了系列,有年代,有品牌,有功能款式分類,他出版的那些書,大都是他自己的藏品,而且是他自己親自拍的照片,因為他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就是攝影師——他大學專業便是攝影,畢業後更是去了美國,成為了一個專業的攝影師。

最近,又一隻傳奇古董迪通拿現身,將在2018年5月富藝斯日內瓦的拍賣會上拍出,富藝斯給的評估價格是300萬瑞郎!

這塊表之所以可以估300萬,是因為現在的主人是John Goldberger。是的,如果是別人,估價可能150萬瑞郎就差不多了,可它是Goldberger的藏品呢,那就得估300萬啦。


盧曦採訪手記


在香港一直有著戴金勞能撈金,綠水鬼鬼佬更能招財的說法。勞力士手錶在香港的火爆程度是要遠超其他品牌的,勞力士之所以能在香港乃至全球流行主要是因為它的走時精準、性能穩定,後期維護成本也很低,也非常的保值。

在世界高端腕錶中,只有勞力士是在製造可以加以信賴的計時使用工具,而其他品牌都是在製造奢華的玩具。說到實用、堅固、耐糙,除了卡西歐沒有其他品牌能和勞力士相比了。對於高度商業化的香港人來說戴這麼一隻諧音寓意好又保值的腕錶遠遠勝過其他品牌。


鑑表師鄒三山


那是老一輩的看法了,老輩人認為,第一,意頭,無論正行偏行,都講求人際關係,講究撈得起,勞力士剛好諧音,第二,價格高辨識度高,戴條十萬的金鍊出街,掛脖子上又粗又重,還容易被搶,被人感覺粗魯又暴發戶,戴只十萬的勞,低調一些,況且手是最多動作的肢體,想露出來打個手勢就ok了,第三,價值幾萬的表,隨便賣出去,萬把塊怎麼都有,平時可能就一晚club的錢,但落魄的時候就可以救命了,勞又特別容易出手,隨便找間二叔公都可以變現,很多撈偏的家裡一堆表,要跑路的時候拿個揹包一塞再帶上出世紙就可以了,做正行的也難免碰上落魄的時候,難聽點說,半夜被人堵巷子裡,把手上的勞送給他,估計也少受些罪


並非好人


走時準,鋼錶帶耐用,俗話說:一勞永逸!不過我不太喜歡!感覺太大眾,就像出門背個LV,生怕別人不知道


空空如也85073


廣州人也喜歡哦 我有三個



最後的DD


2018年一月一日星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