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時,球員為啥要摸一下桌面?

LOVE琪少


反問一句,不摸桌面摸哪裡?場地就那麼大,其它地方摸起來都不夠摸桌面方便。


我是來看評論掐架的


打乒乓球摸一下桌面已經成為職業球員司空見慣的小動作。

很多球員可不是簡單的摸一下桌面。比如前奧運冠軍馬琳的發球小動作在圈內絕對是出了名的。如上圖:摸摸桌面,擦擦膠皮,繫系鞋帶,拿球拍當扇子來回扇兩下,發之前還要定睛看看對方等等。馬琳的這套發球前動作被網友戲稱“十八摸”。

回到題目本身,為何要摸一下桌面?

首先,摸一下桌面是為了把手心的汗擦掉。乒乓球是非常精細的控制型運動,對手腕手指的發力要求比較高,再加之比賽時難免有些緊張,因此球員手心很容易出汗影響手感。而如果用出了汗的手去拿球,球體很容易沾上汗水,這樣會影響球的旋轉變化,導致雙方擊球失誤,因此球員會摸一下桌面。

其次,有球迷會問到為何不用毛巾擦,其實他們也很想用毛巾擦,不過比賽有規定:每局雙方比分總和在達到六的倍數時,方可到裁判桌位置使用自己毛巾擦汗,否則球員只能在每局間隙或者使用技術暫停時才可擦汗。既然有此規定,為了快速的擦掉汗,摸一下桌面符合規則,還能去掉汗水,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這種小動作。

還有,千萬別小看摸一下桌面這個動作,很多時候也是運動員在調節比賽節奏,在比賽不順利的時候,對方想加快節奏來達到速勝的目的,此時,經驗豐富的運動員會慢條斯理的走到近網的小三角位置,摸摸球檯擦擦汗,你想快就是不讓你快,“磨死你”!這種節奏的改變有時候能受到奇效,一旦打亂了對方的節奏,就會找到翻盤的機會。而上面提到的馬琳就是這方面的高手,哈哈。以上是我的分享,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期待大家的點贊和關注。


國球第六人


如果我們看乒乓球比賽多了,就會發現這個現象的,無論男女,無論國內外的球員,比賽期間都會到球網近前摸一下桌面。

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這樣做,是有其原因和道理的。

首先應該說,球員這樣做是到近網處擦擦手心裡的汗水,手中有汗發球時會影響摩擦,導致無謂的失誤;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不只是擦非持拍手,有的還會擦擦那隻持牌的手呢。

其次是一種習慣性動作,在激烈的對抗中,好不容易拿下一分時會抑制不住的揮揮手啊,跑兩步啊,甚至還有的大吼一聲——張本智和是一個極致,要震耳欲聾的吼上好幾聲;如果還不能平靜下來,有的就會接著再多走兩步,來到近網處擦擦手中“汗”,其實不一定多少汗的。

這兩點相比較,後一種顯得更重要些,就是比賽中的情緒調節相當重要:為了調整,時間合適會叫個暫停,擦擦汗思考一下;更多的,方便靈活運用的,就是這種繞一下、多走兩步到近網處擦汗;還有的球員需要調整的時間在“暫停”和擦汗之間的,就是“恰巧”鞋帶鬆了,彎腰再系一下——“打球最賊”的馬琳就常用這一招。

過去看乒乓球大賽,有時候我們看到激烈的比賽期間,馬琳就會擦汗,暫停,或者彎腰繫鞋帶等等,充分利用規則允許來進行自我調整;他簡直把“自我調整”用到了極致,所以關鍵時刻,往往是馬琳頂得住而獲勝。

如果想要稍長時間思索啊調整啊,鞋帶又沒問題,怎麼辦?照樣走兩步,彎下腰,先解開鞋帶再說,反正鞋帶過緊了不行,過鬆了也不行。哈哈,智慧吧,跟馬琳學兩招吧。


讀書評書2017


乒乓球比賽中,看似一些平常的動作其實都有一定的規則,看似有些好像是規則的動作,其實只是球員的習慣動作而已。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球員會一同去擦汗,有一位球迷就私信我,為什麼他們會一同去擦汗呢?其實這就是乒乓球的規則,比賽中規定,雙方球員得到6分或者6分的倍數才可以擦汗,如果平常出汗多的球員,就要用衣服去擦汗。

球員在比賽中,會精神高度集中,運動比賽出汗和心理壓力導致手心會出汗。所以球員都會在乒乓球桌面距離球網最近的邊角哪裡擦汗。

第一是為了去除手心的汗而做的動作,

第二是為了球可以良好運轉,因為球上沾到汗不利於球的運行。

第三就是思考戰術,球員會利用擦汗的時間思考戰術。

陳夢就是因為思考戰術被裁判罰分,因為耽擱的時間太長,而有的球員就會利用規則進行戰術思考,馬琳在球員時期比賽,都會有很多小動作,而這些小動作就是為了增加思考戰術的時間。他經常會用手擦桌面,用衣服擦汗,有球拍扇風,彎腰繫鞋帶,這些都是規則裡沒有提到的,馬琳也是合理的利用規則。

另外手心出汗不利於發球,球會跳不起來或跳的不高,影響球員判斷球路。在乒超聯賽裡,郝帥和張煜東的一場比賽,由於張煜東用手在球上擦了汗水,導致郝帥回球下網,賽後郝帥怒懟張煜東。


老樂說球


一般情況下,比賽中球員用手摸檯面上貼近球網的地方,是在擦手汗。由於近網的位置不容易被球打到,所以擦一擦沒關係。



按乒乓球的比賽規定,每隔6分才可以用毛巾擦一次汗,所以如果不想擦在衣服上,貼近球網的桌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這個動作看似隨意,但也很重要,如果手上有汗粘在了球上,會直接影響球的旋轉和擊球效果,而如果手往球檯的其他地方擦,都有可能會影響到球的彈跳。



除了“擦汗“之外,這個動作對於一些專業選手來說,也是一種延緩比賽節奏的習慣。發球前摸一摸桌子,可以順便思考一下戰術變化,控制一下緊張的比賽節奏。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原創內容,真實態度,理性觀察!歡迎大家的評論和關注!謝謝!


楚澤平


告訴對手我在思考,我在全神貫注全力以赴,你可不要胡來,否則……

在發球的間隙去近網小三角處摸一下手上的汗水,或者手上根本沒有汗水,只是藉此調整一下心態,緩和一下呼吸,想一想對策,變化一下節奏。——最重要的就是這是規則所允許的,不會因為耽擱了時間而被裁判警告。


這樣的動作往往是警告對手,我要變招了,你可小心點,讓對手緊張,或者有壓迫感,這樣容易引起失誤。

賽場上到處都是“戲”,比賽經驗豐富的“老司機”們總能抓住賽場上稍縱即逝的細節做一下文章,以此找到可能轉變局面的契機。不要小看這些細節,或許一個不經意的摸一下臺面的動作就真的擾亂了對手的節奏,由被動變主動,最後逆轉獲勝。

不要說這樣心機過重,這樣勝之不武,大賽之中賽場上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大,都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作用。大家彼此彼此,都在規則允許之內想辦法擊敗對手。

領先的選手儘量避免一切干擾,他們總是加快發球節奏,不給對手喘息的機會,想盡快讓對手稀裡糊塗敗下陣來。但是,落後的一方會想盡一切辦法糾纏住,把節奏慢下來,尋找破壞對手心態和節奏的契機,以達到翻盤的目的。大賽中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發生。

業餘選手往往沒有這麼“狡猾”,比賽中非常緊張,越輸節奏越快,不擦汗,不叫暫停,甚至裁判還沒報完比分就急著發球,以至於很快就輸掉了比賽。——這是沒經驗的表現。水平相當或者稍差於對手的比賽如果技戰術運用得當是有贏的機會的。以弱勝強在比賽中時有發生,特別是業餘選手之間。所以,還是要“長點心”,去努力追求勝出的機會。



我是業餘選手,比賽中我會注意一些細節,儘量發揮自己的水平。不是非要贏了對手,也不是“不擇手段”追求勝利,而是尊重對手,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把玩兒乒乓球的樂趣發揮到極致。

比賽中對勝負沒有要求,懶散而隨心所欲,這是不尊重對手的表現,也沒有了打乒乓球的樂趣。

我的理解對嗎?你同意我的看法嗎?

在評論區談談你的看法?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就請關注——百姓體育!


百姓體育


摸一下球桌我猜:1、擦手漢藉機休息一下2、控制球場節奏,很快反思一下上個球的得失3、冷靜一下,再鼓勇氣


沙漠之舟103606426


你要摸地面也行呀,只要你願意。


藍天星12


啥擦汗?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球員只是假借“擦汗”之際,想好了我怎樣發球?或者我怎樣去接球?


乒乓球804


你撒完尿為什麼要抖三抖嗖?一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