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麥的生育期有哪些?

黃曉紅果果


A營養生長期。我們把出苗至起身這一階段稱為營養生長期。是冬小麥的生長前期,大約從10月上中旬到次年的3月上中旬。冬小麥以長根、葉、分孽節等吸收營養的器官為主。

B體量生長中期。我們把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並進的階段稱為生長中期,此時的冬小麥的根、莖葉三大營養器官和幼穗、小花兩大生殖器官同時並進,生長髮育。

c生殖生長期。也叫生長後期,冬小麥在此期完成從孕穗到成熟的過程,以穗、粒生長為主,也是形成高產的關鍵時期。

由於篇幅有限,冬小麥各個時期的水肥管理,可點擊本人巜小麥高產技術》等相關問答。







楊致運


所謂生育期,對於種子繁殖的植物來說其實就是指的是植物從種子開始發芽到再次種子成熟的整個過程。小麥有春麥區和冬麥區,所經歷的氣候條件不一致,但是生育期大致一致。我們今天就按照冬小麥的生育期來看看小麥的一生所經過的不同生育期。


小麥播種以後到出苗80%以上,稱之為小麥出苗期。也可以將播種過程稱之為小麥播種期。當50%的小麥主莖的最下部葉片的葉腋產生第一個分櫱開始,小麥就進入了分櫱期。冬季溫度下降到1~0℃,冬小麥停止生長,這個很長的冬季休眠階段稱之為小麥越冬期。

春季溫度上升,小麥葉片顏色蔥綠,開始生長新的葉片和分櫱,稱之為小麥返青期。隨著氣溫升高,小麥幼苗從速度狀變成直立狀,稱之為小麥起身期。小麥幼苗基部第一節莖杆露出,就進入了拔節期,直到最後一個葉片直立在小麥植株最上部就進入了挑旗期,也稱作小麥孕穗期

小麥幼穗露出植株頂端,稱為小麥抽穗期,小穗開始開花稱為
小麥開花期,小麥開花授粉以後,籽粒開始生長,小麥粒從小到大,裡面都是漿,這個時間段稱為小麥灌漿期。接下來就是小麥成熟期小麥成熟期包括乳熟期、臘熟期和完熟期,其中這三個時期都可以分為三個小時期,包括乳熟初期、乳熟中期、乳熟末期、臘熟初期,臘熟中期、臘熟末期、完熟初期、完熟中期和完熟末期。一般在臘熟中後期只要求初期收穫,具體的根據當時的天氣情況和收割水平決定,不可造成落籽爛穗現象發生。

以上的小麥生育期是按照科學界定的,對於科學管理小麥有著重要意義。對於農業種植者來說,他們可不懂得什麼根櫱同步規律、春化階段、如何控制有效分櫱、花芽分化規律等,他們只知道大致的生育期,在這個生育期需要做什麼就可以了。況且,北方地區旱地小麥管理比較粗放,很多人種植小麥幾十年都沒有搞清很多技術性環節。

在一般人看來,冬小麥生育期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稱之為幼苗期,指的就是從播種到第二年春季小麥開始拔節以前這麼長一段時間。這個階段以營養生長為主,整個生長過程就是圍繞促使紮根、發葉、分櫱過程,掌握動態平衡進行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包括了漫長的冬季的小麥管理,土壤墒情、溫度、病蟲害防控和草害控制,還有通過對春季二次分櫱的有效把控等保證基本穗數,是小麥豐產的基礎。


第二階段指的是小麥開始拔節到小麥抽穗期結束為止這個過程。這個生育階段,小麥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也是水肥臨界期,所以十分關鍵。能夠灌溉的地塊就會抓住這個關鍵點,根據土壤墒情和土壤肥力增補或者調減土壤水分和土壤養分供應能力。這個階段主要還是保葉、保櫱、保穗,除了增加水肥管理,必要的時候還要防治小麥白粉病、條鏽病和穗部病害,還要注意小麥吸漿蟲、小麥蚜蟲等蟲害,是進行小麥“一噴三防”最佳時期,促進穗部發育和開花授粉。

第三階段指的是小麥開花期開始到收穫期的過程。這個過程主要是促進籽粒發育和成熟的過程,主要以生殖生長為主。這個階段,小麥根系吸收能力逐步下降,下部葉片也開始老化,逐步變黃枯萎,部分分櫱開始消失,小麥生長主要靠最上部的三個功能葉利用光合作用製造營養來滿足籽粒的需求,同時,根系也在儘可能地吸收土壤肥力和水分,在這個階段,可以利用根外追肥補充磷肥和鉀肥,直接利用葉片吸收。這個階段某些地區還要預防乾熱風的危害和早衰,防止土壤過分乾旱或者溼度過大引起的病蟲害和爛根等,不是植株落黃良好,顆粒飽滿。



結論:小麥生育期劃分一方面是為了科學研究,一方面是為了讓專業技術人員懂得如何巧妙利用小麥的不同生育期特點和周圍的環境條件,最大限度地滿足小麥合理的密度、合理的分櫱群體、最大的穗樹、穗粒數和千粒重,力求小麥高產穩產優質。


農耕子


小麥從播種之後到收穫之前都稱作小麥生育期,可把小麥的生育期分為:播種期、出苗期、分櫱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節期、孕穗期、抽穗期、揚花期、灌漿期、成熟期等12個生育時期。按照管理階段分為:播種出苗階段、冬前分櫱階段、返青-拔節前階段、抽穗揚花階段和灌漿成熟階段5個階段。那麼,小麥各個生育期管理要點你瞭解多少?

冬小麥12個生育時期

1、播種期:播種後,如果墒情適宜,種子很快會萌動發芽,因此,計算小麥全生育期的天數,一般從播種期算起,咱們這裡播種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半冬性品種適宜播期為10月5-15日,弱春性品種適播期在10月10-20日。

2、出苗期:田間有半數麥苗露出地面2-3釐米的時候,即為出苗期,如果墒情好溫度適宜,1周左右就能出苗。

3、分櫱期:一般麥田在出苗後約15天左右,當主莖長出3片葉,第四片葉剛開始出現時,在主莖***片葉的葉腋處長出主莖的***個分櫱。當田間有一半麥田***個分櫱露出葉鞘時,即為分櫱期,一般11月上旬進入分櫱期。

4、越冬期:在冬前日平均溫度下降至0℃左右,麥苗基本上停止生長時,即為越冬期一般12月下旬進入越冬期。

5、返青期:當跨年度生長的葉片由葉鞘長出1-2釐米,全田有半數麥苗達到這一程度,而且仍處葡匐狀態時,即為返青期。冬性、半冬性品種葡匐狀態較為明顯,春性品種不明顯,一般在2月中旬進入返青期。

6、起身期:全田有半數以上的麥田由葡匐狀轉向直立生長,主莖的春生第二片葉接近定長,幼穗分化進入小穗原基分化期時,即為起身期。3月上旬進入起身期。

7、拔節期:全田半數以上的麥田***伸長節間露出地面1.5-2釐米,幼穗分化進入藥隔期時,即為拔節期。一般3月中旬進入拔節期。

8、挑旗期:麥田半數以上的旗葉全部伸出葉鞘,幼穗分化接近四分體形成期時,即為挑旗期。

9、抽穗期:麥田半數以上的麥穗頂端(不包括麥芒)露出葉鞘時,即為抽穗期。

10、開花期:麥田半數以上的麥穗開始開花時,即為開花期,一般在抽穗後3-6天。一般在4月下旬。

11、灌漿期:麥粒胚乳剛呈清乳狀開始進入充實期,一般在開花後10-13天左右。一般在5月上旬。

12、成熟期;大部分籽粒的胚乳呈蠟質狀,麥穗和穗下節變黃,大部分籽粒變硬,粒重也***高。一般在6月上旬開始收割。此時收穫正好,認識和了解了小麥這些生育時期,以便於按照不同生育時期進行相應的栽培管理。

小麥各個生育期管理要點

(一)、小麥播種出苗階段

1、概念:小麥從播種到***片真葉出土叫小麥播種出苗期。

2、管理要點:預防蚜蟲、紋枯病,增強生根、防凍害。

(二)、冬前分櫱期

1、概念:小麥從開始分櫱到越冬休眠經歷的時期叫做冬前分櫱期。該時期是小麥形成有效分櫱的主要時期。

2、管理要點:冬前除草、紅蜘蛛、蚜蟲、增加有效分櫱

3、除草、蟲害

(三)小麥返青-拔節前

1、概念:小麥開始返青到小麥起身經歷的時期稱為小麥返青-拔節階段。包括返青期、年後分櫱期、起身期三個時期。

2、管理要點:年後除草,防治紋枯病、白粉病、紅蜘蛛、蚜蟲;促進莖稈粗壯

(四)小麥抽穗揚花期

1、概念:小麥從***個穗抽出到大田50%麥穗揚花的時期稱為小麥抽穗揚花期。

2、管理要點:白粉病、鏽病、赤黴病、蚜蟲、提高抵抗力。

(五)、小麥灌漿成熟期

1、概念:小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澱粉、蛋白質和積累的有機物質通過同化作用將它們儲存在籽粒裡的一個階段

2、管理要點:白粉、鏽病、穗蚜、乾熱風,增加千粒重。







鄉下曹十一


冬小麥的生育期有以下幾點

小麥從播種到成熟所經歷的總天數,稱為生育期。我省種植的冬小麥生育期一般為230-250天。根據不同生育階段不同的外部形態特徵,可把小麥的生育期依次分為出苗、分櫱期、越冬、返青、起身、拔節、孕穗、抽穗、開花、灌漿和成熟等時期。

《一》小麥苗期:小麥在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條件下就開始萌發。首先是種子的胚根突破種皮萌發“露嘴”,隨後胚芽鞘也破皮而出。當胚根達到種子長度一半時,為完全萌發。在胚芽鞘的護送下長出第一片幼葉,當第一片葉子露出地面2-3釐米即為出苗,麥田中有50%以上的幼苗達到出苗標準為出苗期,適期播種的冬小麥,播後約7天左右出苗。

《二》分櫱期:

小麥出苗後半個月左右,幼苗的主莖長出第三片葉時,開始從主莖第一葉片葉液長出第一個分櫱,當田間50%植珠第一個分櫱露出葉鞘時,即為分櫱期。

《三》越冬期:小麥出土齊苗後,應抓緊查苗補苗,凡缺苗斷壟的地段應及時補救。適時冬灌,能緩和地溫。有利於小麥安全越冬,同時還能滿足麥苗在冬、春期間,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防止春旱,鹽鹼地灌冬水還可以壓鹼,但澆冬水必須適時適量。因地制宜,一般在平均氣溫不低於5℃時,灌冬水為宜。我省大部分地區在立冬與小雪之間進行冬灌,灌冬水後要適時化鋤,以破除板結和龜裂。

《四☞五》返青、起身期:隨著春季季氣溫回升,小麥開始生長,年後新生的葉片由葉鞘長出一到2cm,葉色轉青時叫返青期,以後繼續生長。當年後第一個生長的葉鞘拉長,其葉耳與年前最後一片葉的葉耳距離大於1.5cm以上時,叫起身期。

《六☞七》拔節期-孕穗期:當麥田中約有一半以上植株的主莖第一節間露出地面1.5到2cm時,整個莖高達四到6cm。即為拔節期。拔節的末期,幼穗在莖頂的葉鞘內迅速長大,外表凸起成苞狀,即為孕穗期。

拔節孕穗期,是小麥一生中生長速度最快,生長量最大的時期。需肥需水量也逐漸增多,此時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急速並進,一方面小麥的莖節葉片迅速生長。另一方面,分櫱明顯。向兩極分化,無效分櫱逐漸死亡。穗數和小穗數基本確定,小穗內的部分小花形成結實小花,拔節孕穗期的管理中心任務是充分滿足小麥對肥水的要求,促進穗多穗大粒多,稈壯不倒。

《八☞九》抽穗期-開花期:小麥孕穗後不久便抽穗,開花,受精,進入籽粒形成,灌漿和成熟過程。當麥穗頂部,由葉鞘露出極為抽穗,大田中有50%的麥穗達到這一標準,即為抽穗期,大田中有50%的麥穗開花即為開花期。

《十☞十一》灌漿期成熟期:我省一般在五月上旬進入開花期,六月上中旬小麥成熟,籽粒形成,灌漿成熟過程約40天左右。小麥抽穗以後,營養體逐漸衰退,體內的營養物質迅速而大量地向籽粒輸送,籽粒是構成小麥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後期管理的中心任務是:促進灌漿,既要防止脫肥早衰,又要防止貪青晚熟。小麥籽粒的成熟一般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乳熟期,約10到12天,籽粒綠色,內部營養物質呈乳漿液。莖葉基部枯黃,重量顯著下降,營養物質向籽粒中轉移。第二個時期為蠟熟期,約三到五天,籽粒中營養物質積累已基本結束,籽粒呈黃綠色。內部營養物質像蠟狀,莖稈開始變黃。莖的下部中部葉子逐漸乾枯,頂部的節呈綠色,莖杆仍保持彈性。為收穫適期,這時收穫的籽粒蛋白質含量最高,品質也好,第三個時期為完熟期,籽粒變硬,含水量降到14%到16%籽粒容易脫落。適時收穫,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好。

以上這就是冬小麥生育期的管理。


田野阿世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問題,首先,

一、小麥的生育階段

1、過程的不可逆性每個發育階段有著不可逆性,條件不適宜時,只能停止但不能倒行。

2、順序過程不可逾越當前一階段沒有結束以前,即使條件適宜後一階段的生長,也不能進入後一階段。春化階段,在小麥種子萌發至幼苗階段需渡過一段對低溫敏感的階段,該階段稱為春化階段。光照階段,冬小麥幼苗通過春化階段後,溫度達4℃以上就開始進入光照階段。

二、小麥出苗與溫度、溼度、播種深度等關係

1、播種深度一般播種3—5釐米深合適,播種過深,地中莖過長,消耗胚乳養分過多,形成苗弱;播種過淺,表面分櫱過多,櫱不壯不抗旱。

2、氣候溫度在1-3℃條件下就可發芽,在16-18℃,6-7d出苗且齊,在7-8℃,20-30d出苗,低於3℃播種,一般年前不能出苗。

3、土壤含水量土壤持水量在70-80%出苗率最高,小於60%出苗不整體,低於40%不能出苗,大於80%易造成爛種。

三、小麥的莖

1、莖的組成 由節和節間組成,分為地中莖(根莖),節間不伸長的莖(分櫱節)和地上部伸長的莖(4-6節,多為5節),節間長度自下而上漸次增長,穗下節間為莖稈總長的1/3-1/2,一般穗下節長的穗頭也大。

2、小麥莖的特點基部第一節間最短,穗下節間最長。基部第一節間較粗,二、三節間增粗,穗下節間又細。基部第一節間較厚,向上變薄,同一節內基部較厚。

3、植株高度與抗倒性株高越高越不抗倒伏,特別與基部節間有關,第一節間大於5cm,第二節間大於10cm較易倒伏。

四、小麥的分櫱

1、分櫱高峰 出苗後15-20天開始分櫱,冬前出現一個分櫱高峰,佔總櫱數的60-70%。越冬期間分櫱停止生長。第二年春天當溫度上升至3℃以上時,又開始分櫱,氣溫達到10℃以上時,大量發生,約在起身至拔節期間達到春季分櫱高峰期,佔30-40%。

2、櫱分化主莖拔節後,分櫱即達最高峰,隨後開始兩極分化。主莖和大櫱迅速成為有效櫱,高位小櫱生長減慢乃至死亡。因此自拔節到孕穗期死櫱最多。

五、小麥的穗分化

1、 同一穗上小穗分化的順序中下部→中部→上中部→基部→頂部。

2、小穗退化發生在穗兩端,並以基部退化最常見,同一小穗上的小花,越往上位,退化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往往一個穗上頂端或基部形成秕粒或不孕。對冬小麥來說,拔節期和孕穗期施肥水可以顯著減少小花退化,顯著提高小花結實率。這兩個時期這兩個時期是提高穗粒數的關鍵時期。

3、成大穗、小穗的原因穗分化時間越長越易形成大穗,穗分化時間越短越易形成小穗,因此,在北方冬麥區,春季溫度回升慢的年份,往往會形成大穗,

六、小麥的花

小麥齊穗後3天開始揚花,開花順序及時間:一株:先主莖穗,後各分櫱穗,持續3-6天;一穗:先中下部小穗再向上向下,持續3-5天;一個小穗:先下位小花,後上位小花;每天開花兩個高峰,即早上9-11時,下午15-17時,全田開花持續6-7天。


鄉村視野lll


您好,我是青楓亭記的小青。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關於您的問題:冬小麥的生育期有哪些。我的回答是:

小麥從種子萌發、出苗到產生新種子所經歷的時間成為全生育期(簡稱生育期)。小麥的一生,經歷種子萌發、生根、長葉、拔節、孕穗、抽穗、開花、結實等一系列生長髮育過程。我們所在區域是河北,小麥生育期大概在240左右,在芒種後10天左右收小麥。

小麥主要特徵出現的日期叫做小麥的生育時期。一般分為13個生育時期。

1.出苗期:田間半數以上幼苗露出地面2cm的日期;

2.三葉期:田間半數以上麥苗第三真葉露出1cm的日期;

3.分櫱始期:田間半數以上第一分櫱露出葉鞘的日期;

4.越冬始期:冬前日均溫降至3℃、麥苗地上部生長基本停止的日期。越冬期是指從越冬始期到第二年氣溫回升至3℃,麥苗開始生長這段時間的長短,用天數表示;

5.返青期:田間半數以上麥苗心長出1cm或跨年度生長的葉片新長1cm、葉色由暗綠轉為青綠的日期;

6.起身期:田間半數以上麥苗由匍匐狀轉為直立向上生長、主莖第一節伸長0.2cm以上的日期;

7.拔節期:田間半數以上麥苗主莖第一節間伸長1.5~2.0cm的日期;

8.挑旗期:田間半數以上主莖分櫱旗葉葉片完全伸出葉鞘的日期;

9.抽穗期:田間半數以上麥穗的頂端小穗(不計芒)露出葉鞘或半個麥穗從旗葉葉鞘一側露出之日期;

10.開花期:田間半數以上麥穗的中部小穗開花之日期;

11.灌漿始期:半價半數以上麥穗中部小穗的小花受精後幹物質開始積累之日期。“灌漿期”是指灌漿始期到灌漿終止所經歷的天數;

12.成熟期:植株莖葉變黃,籽粒變硬,幹物質積累達最大值,並已呈現出改品種固有特徵的日期;

13.收穫期:田間小麥收穫時的日期。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祝您今年有個好收成。


青楓亭記


你好!冬小麥在生育全過程中,根據季節和質量的變化,一般小麥分為11個生育期!

1、出苗期小麥

小麥葉露出地表2~3釐米時為出苗標準,田間差不多有百分之十以上為準!

2、分櫱期小麥

田間有50%的植株的第一分櫱露出葉鞘時就是分櫱期,一般從播種開始約半個月!

3、越冬期小麥

冬天溫度下降3-6攝氏度開始,小麥就停止生長,為越冬期!

4、返青期小麥

立春後溫度上升,麥子就會生長,年前的小麥葉子逐漸變青色!

5、起身期小麥

小麥葉子開始向上生長,年後新長出的葉子有明顯的起伏!一般很明顯能看見約2釐米左右!

6、拔節期小麥

莖基部很明顯看到第一節高出地表2釐米左右,整根莖約高出5釐米!

7、挑旗期小麥

大田半數以上的旗葉片全部伸出葉鞘為挑旗期。

8、抽穗期小麥

穗頂部從葉鞘露出開始抽穗。

9、開花期小麥

整個田裡差不多有一半以上麥穗開花!

10、灌漿期小麥

開花後十來天小麥就開始逐漸飽滿,用手捏有綠水為溢出!

11、成熟期小麥

麥穗成金黃色,用手捏有顆粒感、滿飽感即為成熟期!


黃土漢子


小麥一生中耗水量受品種、氣候、土壤、栽培管理等因素影響很大,每畝耗水260~400立方米,合400~600毫米降水。

拔節前溫度低,植株小,耗水量較少。時間長而耗水量只佔全生育期耗水的30%~40%。

拔節到抽穗,冬小麥進入旺盛生長時期,耗水量急劇增加。由於植株莖葉的覆蓋,株間蒸發大大降低,而葉面蒸騰顯著增加。該時期時間短,而耗水量卻佔全生育期的20%~35%,日耗水量達2立方米/畝以上。春小麥這一階段耗水也多,在20天左右的時間內,耗水佔全生育期的25%~29%,日耗水量在4立方米/畝左右。

抽穗到成熟,冬小麥在這一時期的時間也較短,而耗水量佔全生育期耗水的50%左右。春小麥抽穗到成熟的日期較長,耗水量一般都佔全生育期耗水量的50%左右。但由於各地氣候不同,耗水量的差別也較大。



小豆JJ


小麥從播種以後到收貨之前都稱作小麥生育期。冬小麥大概有12個生育期,分別是:1,播種期:播種後,如果墒情適宜,種子很快會發芽,因此小麥生育期的天數一般從播種期算起,我們老家一般都在10月中旬左右。2,出苗期:地裡有一多半小麥出芽了露出了地面,即為出苗期。3,分櫱期:一般麥田在出苗後15天左右,當主莖長出三片葉,第四片葉剛開始出現時,當主莖片葉的葉腋處長出主莖的個分櫱,當田間有一半麥田個分櫱露出葉鞘時,即是分櫱期。4,越冬期:在冬前平均溫度達到0℃左右,麥苗基本停止生長,即進入越冬期。5,返青期:當葉片由葉鞘又長出1-2釐米,全田有一半麥苗達到這一程度,而且仍處於匍匐狀態時,即為返青期。6,起身期:全田有半數以上的麥田由匍匐狀轉向直立生長,主莖的春生第二葉片接近定長,幼穗分化進入小穗原基分化期。7,拔節期:全田半數以上的麥田伸長節露出1.5-2釐米,幼穗分化進入隔藥期。8,挑旗期:麥田半數以上的旗葉全部伸出葉鞘,幼穗分化接近四分體形成期,即為挑旗期。9,抽穗期:麥田半數以上的麥穗頂端露出葉鞘時,即為抽穗期。10,開花期:麥田半數以上的麥穗開始開花時,即為開花期。11,灌漿期,麥粒胚乳剛呈清乳狀開始進入充實期一般在開花後10-15天。12,成熟期:大部分籽粒的胚乳呈蠟質狀,麥穗和穗下節變黃,大部分麥粒變硬,粒重也高,一般在六月上旬開始收割此時正好收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