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市場長達10年,iPad是怎麼做到的?

2010年,喬布斯帶來兩款豔驚全球的產品,一款是碾壓對手的iPhone 4,它讓蘋果奠定了手機行業中不可動搖的霸主地位;

另一款則是橫空出世的iPad,在手機和筆記本之間,蘋果開拓出了新的產品形態,並且在這個行業裡常年佔據統治地位。


統治市場長達10年,iPad是怎麼做到的?


過去十年裡,iPad以及整個平板市場都經歷著興起輝煌到衰弱再到復甦的過程。不管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在科技行業,蘋果已經用iPad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無到有,從不被看好到爆發


2010年年初,誕生3年的iPhone已經讓蘋果在手機行業初步站穩了腳跟,Mac系列雖然小眾,但也擁有了相對固定的目標用戶。當喬布斯開始思考手機和筆記本之間的新產品線時,給出了iPad這個答案。


就當時而言,iPad 9.7吋的尺寸比3.5吋的iPhone大很多,但同時比MacBook輕便不少,兼顧大屏和便攜。當然,從系統體驗和交互邏輯來看,iPad就是iPhone的放大版,和iPod touch一樣是蘋果在手機領域軟硬件優勢的延展。


統治市場長達10年,iPad是怎麼做到的?


iPhone高端的定位和高高在上的價格無法覆蓋所有用戶,而價格更為低廉、屏幕更大的iPad,則能讓另外一部分人也體驗到蘋果軟硬件產品的魅力。


儘管發售之前不被看好,但iPad初代依然交出了驚豔的成績。2010年上半年,發售兩個月的iPad就賣出了300萬部,並且大量消費者面臨著一機難求的狀況。後知後覺的PC、安卓手機廠商迅速跟進,但那一年蘋果還是狂攬平板電腦83%的市場份額。


現在回過頭來看,iPad的確很好地填補了市場空白,同時iOS的應用、體驗優勢得到延續,10小時的長續航以及出色的大屏效果都讓它的產品力一時之間無人能及。


產品線進一步拓展,吃下小尺寸市場


2012是非常特殊的一年,蘋果發佈了iPad 3、iPad 4和iPad mini三款產品。iPad 3的最大變化為用上了和iPhone一樣的視網膜屏幕,但蘋果顯然低估了它對處理器的負荷,iPad 3在流暢度上不夠完美。


iPad 3的生命週期只維持了半年,2012年10月,iPad 4發佈,處理器從A5X升級為A6X,更高的性能保證了流暢的體驗。


統治市場長達10年,iPad是怎麼做到的?


在iPad誕生之初的前幾年,在平板電腦市場保持著碾壓級的地位,競爭對手不得不避其鋒芒,推出7英寸左右的小尺寸平板,試圖通過輕便和價格取勝。一時間,國內MP4廠商集體轉向小尺寸安卓平板,並且把價格壓低到了千元以下。


但2012年iPad mini的出現,展示了蘋果拓展平板電腦市場版圖的野心。7.9英寸的尺寸和沒有怎麼縮水的續航,以及更低廉的價格,讓iPad新品迅速獲得了市場追捧。


統治市場長達10年,iPad是怎麼做到的?


瞄準高端市場,攫取更多利潤


2013年,iPad的銷量達到了歷史最高7430萬臺。但是,隨後iPad銷量進一步增長遇到了瓶頸,蘋果轉而追求產品的高端化和利潤更大化。


2015年,iPad Pro誕生,它的屏幕尺寸增加到了12.9吋。iPad Pro的性能、屏幕、外放音質(四個揚聲器)、拍照等各方面的素質都全面得到提升,並且新增了Apple Pencil和Smart Keyboard兩款配件。


統治市場長達10年,iPad是怎麼做到的?


同時,iPad Pro的價格增加到了近6000元。2016年,9.7吋版iPad Pro發佈,價格更低的的iPad Air和iPad mini系列銷聲匿跡。


2017年,12.9吋和10.5吋的iPad Pro依然蘋果平板電腦的主打產品,雖然有廉價款的9.7吋iPad,但性能、屏幕等各方面都落後一大截。


不難看出,這段時間裡,蘋果平板電腦產品策略已經發生變化,小尺寸產品被放棄,廉價版iPad存在感極低,iPad Pro不斷上探高端市場。


性價比和高端兩開花


進入到最近幾年後,iPad的產品策略又發生了新的變化。首先,iPad Pro的產品定位被進一步推高,2018款採用了性能極強的A12X,推出了配套的新款Apple Pencil,數據接口也從Lightning變成了通用性更佳的USB-C。


統治市場長達10年,iPad是怎麼做到的?


可以看出,蘋果對iPad Pro的定位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娛樂設備,而是專注於專業和生產力領域的工具。發佈會上,蘋果頻頻把iPad Pro和友商的筆記本對比,似乎是想通過它來搶佔一部分輕薄本的市場,就如同iPad誕生之初殺死上網本那樣。


此外,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

2019年春季,蘋果突然復活了iPad Air和iPad mini產品線,強勁的性能和相對較低的價格,讓它們的性價比優勢一下子凸顯。就產品本身而言,這兩款iPad談不上有什麼創新和突破,但在平板市場上的競爭力卻極為強勁。


統治市場長達10年,iPad是怎麼做到的?


目前,iPad的產品策略已經愈發清晰,

iPad Pro朝6000元價位以上的市場邁進,以生產力和專業屬性為賣點,並且試圖搶佔部分筆記本市場;Air和mini以高性價比為核心競爭力,圈佔市場,覆蓋更多用戶人群。


蘋果做出這樣的改變並不難理解,時至今日,和手機一樣,平板電腦市場容量增長已經遇到瓶頸。對蘋果這樣體量的科技公司而言,純硬件業務擴張的空間極小,它瞄準的未來新增長渠道是內容和服務。低價iPad扮演的角色和當初的iPod touch有些類似,用低價來吸納更多用戶,通過軟硬件生態優勢來賣出更多的服務,例如新聞、音樂、影視、遊戲等等。


統治市場長達10年,iPad是怎麼做到的?


iPad的下一個十年在哪裡?


iPad以及大部分安卓平板電腦,其實都可以視作是大屏版的手機,這是由當時的市場環境和用戶需求的決定的。手機的便攜性極佳,但屏幕尺寸始終有限,採用iOS系統的iPad,研發、設計、開發成本都能降到最低。


在喬布斯最初的設想中,iPad就應該是上網、看視頻、讀電子書的娛樂設備,和生產力沒有太大的關係。即使現在蘋果給iPad的操作系統冠上iPadOS的新名字,但它本質上依然是iOS。


統治市場長達10年,iPad是怎麼做到的?


過去十年裡,手機屏幕尺寸的瘋狂增長,進一步擠壓了平板的生存空間。在大屏手機越來越普及的今天,不管是看視頻還是打遊戲,我們似乎已經沒有理由再去尋找那款藏在角落裡落灰的平板。


當然,我們對移動設備的大屏需求是沒有止境的。全面屏走到盡頭後,摺疊屏被視作是手機產品形態的下一個方向。實際上,摺疊屏可以視作是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合二為一,兼顧了平板的大屏優勢和手機的便攜優勢(相對而言)。因此,儘管目前摺疊屏產品還有諸多不完善的地方,各大科技巨頭依然會繼續投入重金。


統治市場長達10年,iPad是怎麼做到的?


雖然目前蘋果還沒有摺疊屏產品面世,但iPhone、iPad十餘年的研發經驗,讓它在系統、應用適配層面會更具優勢。從已經能看到的專利來看,蘋果在摺疊屏上顯然是有技術投入和積累的。


在平板電腦行業,微軟是為數不多的走偏PC路線的品牌。Surface平板可以視作是砍掉了鍵盤的觸屏筆記本。擁有完整的Windows桌面系統,兼容X86應用。因此,生產力是Surface相比iPad的核心優勢。


統治市場長達10年,iPad是怎麼做到的?


只是,微軟的做法頗有些不得已的意味。WP系統的全面潰敗、UWP應用開發的停滯,讓Surface無法走iPad一樣的道路,曾經的ARM架構Surface RT失敗後,微軟的平板只能向PC靠近。


相比微軟PC、平板系統合一的做法,蘋果iOS和macOS兩款系統則一直是截然分離。iPadOS儘管借鑑了macOS的部分操作邏輯,但二者依然有本質的區別。iPad娛樂性完爆Mac,生產力方面卻不可避免地被吊打。


儘管蘋果曾公開表示iOS和macOS不會融合,不過,一直曝光消息顯示蘋果正在試圖讓Mac用上自研的ARM架構處理器。這兩款系統底層代碼有共通性,蘋果也在默默地鼓勵開發者把iPad應用搬到Mac上。


統治市場長達10年,iPad是怎麼做到的?


iPad誕生十年以來,蘋果的產品策略一直在不斷調整,背後是平板電腦市場的持續變化。iPad曾經熱銷到賣斷貨,被無數人追捧,也有過銷量下滑、市場萎縮的挫折。iPad曾主打娛樂性,也專注過高端市場。


至於iPad乃至所有平板產品,未來是融入摺疊屏手機中、消失於無形,還是向PC靠攏、完成筆記本革命的任務?現在,我們還很難下定論,這一切還需要下一個十年來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