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抱著熟睡的孫女蹲在公交上,乘客毫不理會,網友:愛心座位呢

中國是擁有千年歷史文化的禮儀之邦,注重禮義廉恥、道德倫常。尊老愛幼一直是中國傳統美德,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優秀的品格似乎在漸漸被人拋之腦後。

老人抱著熟睡的孫女蹲在公交上,乘客毫不理會,網友:愛心座位呢

一段視頻被網友熱議,視頻是在一輛公交車上拍攝的,一位50多歲的老人抱著自己的孫女蹲坐在公交車上。

老人抱著熟睡的孫女蹲在公交上,乘客毫不理會,網友:愛心座位呢

老人懷中的小女孩大概6歲的樣子,身上穿著校服,帶著紅領巾,似乎很疲憊,躺在奶奶的懷中熟睡。為了讓孫女睡的更舒服一些,這位老人蹲坐在公交上不敢挪動位置,生怕驚醒了孫女,

讓網友熱議的是,視頻中老人身邊就是“老幼病殘孕”座位,網友氣氛說:“愛心座位呢”,然而座位上的年輕人沒有一人理會這位老人。看手機的繼續看手機,睡覺的繼續睡覺,就是沒人起身為這對祖孫讓座,實在讓人寒心

老人抱著熟睡的孫女蹲在公交上,乘客毫不理會,網友:愛心座位呢

老人保持這樣的姿勢好一陣,一位同程的乘客看不下去,拍下了視頻放到了網上,發出質問:現在的人為什麼越來越冷漠

分析

不知從何時起,提起“讓座”話題,出現率最高的一句話變成了:讓座是情分,不讓座是本分!慢慢又出現了一些話語,比如懷孕肚子大就別出來做公交,腿腳不方便就別出來亂逛等等。

有些人說讓座就是道德綁架,有人也反駁,你們就是為你們的冷漠找藉口。不管怎樣那些話語和行為確實與中國的傳統美德背道而馳。

老人抱著熟睡的孫女蹲在公交上,乘客毫不理會,網友:愛心座位呢

那麼到底該不該讓座

第一,敬老愛幼是我國傳統美德,從父母到老師,從幼時到成年這種傳統美德一直被灌輸在我們的思想中,我們不能忘記。

第二,以小看大,一件小事足以看清一個人的素質,尤其作為年輕人如果連最起碼的尊老愛幼都做不到,還奢求他們能做些什麼?

最後一個問題,面對需要幫助的人是需要給其讓座的,那麼哪些人才說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應該給最需要幫助的人讓座

“最需要”並非簡簡單單的“老幼病殘孕”,更不侷限於性別和年齡。

面對懷孕年輕媽媽和剛剛買菜回家的老人;面對腿腳不便的老人和剛剛放學的小朋友;面對熬夜加班的年輕人和剛剛晨練回家的老人。我們可以發現前者似乎更加需要幫助,我們是否應該優先幫助前者。

老人抱著熟睡的孫女蹲在公交上,乘客毫不理會,網友:愛心座位呢

讓座問題,不僅僅是“讓座人”的問題,同樣也是“被讓座人”的問題。

一位來自遼寧的老大爺被網友們點贊,這位大爺名叫劉增盛,如今已年近八旬今,滿頭銀髮,身姿挺拔,站在地鐵上。劉大爺挎包揹帶上的led燈額外顯眼,上面四個大字:勿需讓座

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劉大爺只說,我不想給其他乘客增加負擔,年輕人上班不容易,我身體還硬朗,可以站!

老人抱著熟睡的孫女蹲在公交上,乘客毫不理會,網友:愛心座位呢

這件事起那個告訴大家,這社會上並非只有道德綁架、為老不尊,還有很多像劉大爺這樣可愛的老人,面對這樣的老人,那句“讓座是情分,不讓座是本分!”怎麼說得出口?作為年輕人的我們是否應該有所作為,將座位讓給更需要幫助的人呢?

育兒寄語

不僅僅是讓座問題,在很多問題上我們都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多為對方考慮考慮,理解對方的難處,體諒對方的不易。社會需要法律和規則,同樣也需要道德的約束,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穩定。只有尊老愛幼、互敬互愛才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有溫度。

今日話題

對於讓座,你是怎麼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