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下寨镇:平凡之处最温暖——战“疫”中的“小人物”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下寨镇党员干部带头深入“一线”,争先发挥先锋作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保障疫情“后线”供应。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万众一心,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细微之处洞察人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为我们做的一件件小事情,让我们在平凡之处,体会到了最温暖的关怀。

大荔县下寨镇:平凡之处最温暖——战“疫”中的“小人物”

“只是做几顿饭,小事而已,不值一提。”——郑家村田丽

为阻断疫情输入,108国道入荔口设置疫情联防联控检查卡点严格值守,值守人员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从不懈怠。但由于疫情,周边的饭店全部关闭,驻守初期值守同志每日只能以泡面、饼干、面包等速食品充饥。郑家村妇联主席田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过年的,大家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心疼啊!于是自发为“一线”人员每天提供两餐,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当问及此事时,田丽一边为值守人员准备着饭食,一边回道:“只是做几顿饭,小事而已,不值一提。”

大荔县下寨镇:平凡之处最温暖——战“疫”中的“小人物”

“我没有大本事,但现在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回报国家和村上对我的照顾。”——清池村 毕正印

自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清池村四组村民毕正印就自愿协助镇、村干部在路口排查,每天按时到岗,对工作认真负责,从不缺岗。用他自己的话:“国家对我们低保户照顾得这么好,我没有大本事,但现在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回报国家和村上对我的照顾。”

大荔县下寨镇:平凡之处最温暖——战“疫”中的“小人物”

“党和国家对我的帮助太多了,我没有什么可回报的,就尽量多给村上帮一些忙。”——朱家村 孙建信

大年初二,朱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孙建信看到村两委干部布置疫情防控工作,便立即请战,希望能为村里做出一点贡献。自那天起,他每天就穿梭在村里的大小巷道中,宣传政策、发放倡议书、张贴“留观点”标志、协助排查返乡人员……只要是他能帮得上忙的,他都义不容辞。2月1日,他向村上捐助100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并表示:“党和国家对我的帮助太多了,我没有什么可回报的,就尽量多给村上帮一些忙。”

大荔县下寨镇:平凡之处最温暖——战“疫”中的“小人物”

“团结一心,共面时艰!”——新建村 党员干部

为保证村级防控工作的高质量,新建村各卡点严格值守,值守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不敢懈怠。吝桐山、马庆利、吝安民等党员每天坚持给武汉返乡人员家中及全村消毒;“113”乡村振兴人才吝少茹为武汉返乡人员提供需求品,帮忙送至家中,每天监测他们的体温;镇包村领导干部坚守职责,驻守期间以泡面充饥;党员先锋队做好各卡点工作,不辞辛苦,不畏严寒,没有任何怨言。“团结一心,共面时艰!”这是新建村的口号,更是他们的行动。

大荔县下寨镇:平凡之处最温暖——战“疫”中的“小人物”

“人民靠你们,你们辛苦了!”——沙洼村 广大群众

众志成城防控疫情,万众一心定能胜利。沙洼村党员干部冲在一线的身影鼓舞了不少热心、爱心人士。村口需要设立检查点,村民马社民便提供了桌椅、热水;需要有人上路执勤,村民马建国便开着自己的车奔前跑后;缺少消毒水,马建峰、王福建、赵金龙、王鹏等群众便想方设法运来了消毒水;检查点值班人员辛劳,沙洼村群众何荣利便为一线卡点送上两箱方便面、两箱牛奶,丝毫没有停留……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但他们丝毫未觉得需要回报,只有一句话:“人民靠你们,你们辛苦了!”

大荔县下寨镇:平凡之处最温暖——战“疫”中的“小人物”

大荔县下寨镇:平凡之处最温暖——战“疫”中的“小人物”

大荔县下寨镇:平凡之处最温暖——战“疫”中的“小人物”

“他们为我们驻守‘一线’,我为他们保障‘后线’。”——下寨镇 所有“小人物”

“我有渠道,给咱‘一线’人员买些口罩。”“我给咱们拉回来一些消毒水。”“用我家的农机来给村上喷洒消毒液。”“把我的也算上!”“我没啥物资,捐500元帮助村上吧。”“我也捐!”“我也捐!”……一声声援助汇成爱的暖洋,大“疫”面前,没有旁观者,下寨镇人民群众也不是旁观者。爱心企业、热心人士、党员干部、普通群众,纷纷慷慨解囊,出钱出物出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贺亮、朱永法、鲍旭亮、梁爱国、马哲、袁天平、温保余、朱辉、李变丽……一个个名字虽然陌生,但熠熠闪光,他们不要回报,不要感谢,他们都是平凡人、都是“小人物”,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都是最英勇的“战士”。“他们为我们驻守‘一线’,我为他们保障‘后线’。”这就是下寨所有“小人物”的心声。(赵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