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娶妻當得陰麗華?

用戶61620471536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七世孫,作為一個皇族,劉秀本應該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可惜,漢朝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實行了推恩令,削弱了諸侯王的權力,於是到了劉秀父親這裡,只做了一個縣長。但是,畢竟縣長也還有點權力和經濟能力,於是,劉秀被送進了長安的太學讀書。



在長安太學,劉秀親眼看到了皇帝出巡時走在車架前面威風凜凜的執金吾,心有所感地說出了一句名言: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句名言,是因為劉秀在很小的時候心裡就有了一個女子,這個人就是他姐夫的表妹陰麗華。

劉秀的姐夫叫鄧贄,而鄧贄的姑姑就是陰麗華的母親。所以,劉秀因為姐夫的關係很早就見到了陰麗華,並且在心中暗暗喜歡。可是陰家是南陽的富戶,而劉秀只是個落魄皇族,老爹死了以後,全家都淪落為種地的農民。而陰麗華不僅人長得漂亮,家裡又有錢,放到今天就是標準的白富美,是劉秀高攀不起的。因此,執金吾和陰麗華就都成為了劉秀心裡的夢,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然而,王莽篡漢並且倒行逆施卻給了劉秀一個天大的機會。劉秀跟著他哥哥劉縯一起參加了赤眉綠林軍的起義,並在昆陽大戰中,藉助一顆隕石的幫助,消滅了新軍的主力。後來劉縯因內訌被殺,劉秀在忍辱負重的情況下迎娶了陰麗華。夫妻倆在短暫的甜蜜之後,劉秀前往河北發展,陰麗華則被留在了南陽。

劉秀在河北迎娶了真定王劉揚的外甥女郭聖通,並藉助劉揚的勢力收了銅馬軍,又在邯鄲打敗了自立的王郎後,劉秀登基做了皇帝。此後,劉秀一路南下到達洛陽,並以洛陽為都城建立了東漢王朝。劉秀派人到南陽接陰麗華入宮,本打算封陰麗華為皇后,卻因為郭聖通先生了長子劉疆,母以子貴,劉秀不得不封郭聖通為皇后,劉疆為太子,封陰麗華為貴人。

陰麗華畢竟出身大家閨秀,為人不僅知書達禮,甚至還能幫助劉秀處理政事,而且待人接物更是處處禮讓。劉秀對於這個已經從小暗戀並最終成為自己妻子的陰麗華一方面覺得虧欠,另一方面也是十分疼愛,久而久之,就對郭聖通頗為冷落。這也就引起了郭聖通的怨言,也正是這些怨言讓劉秀下定了決心廢掉郭聖通,改立陰麗華為皇后。



事實證明劉秀確實沒有看錯人,陰麗華的賢德為中國歷史開了賢后之先。她不僅善待了郭聖通和她的孩子們,甚至在劉秀死後,幫助自己的兒子劉莊,開創了東漢前期的中興之局。


傅斯鴻


“娶妻當娶陰麗華”,這是光武帝劉秀的標準,不是古人的標準。要是古人的標準都這麼高,那麼99%的男人要成光棍了。那麼陰麗華到底有什麼魅力,把劉秀迷得不是不是的呢?

第一,陰麗華是名門大家閨秀

說到陰麗華的家族,頗有來頭。據稱,陰氏家族是春秋名相管仲之後,管仲第七代孫從齊國遷居楚國,被封於陰,因此,後來便以“陰”為氏。陰氏家族在秦末漢初時,遷到了新野。

陰氏家族在新野生息繁衍二百餘年,是當地一個豪門大戶。到了西漢末年,陰氏家族的土地達到七百餘頃。1頃換成現在單位大約有6萬平方米,大家可以想象陰家在當地是多麼富有。因此,陰麗華是名門望族的一位千金小姐,以今天“白富美”的標準看,“富”這一點是有了。

再來說說陰麗華的美。陰麗華的美,史書是有記載的。《後漢書·皇后紀》:“光武適新野,聞後美,心悅之。”史書畢竟不是小說,沒有給出很多筆墨描寫陰麗華的美,但是直接了當說陰麗華很“美”,而追求者劉秀“心悅之”,心悅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愛上她了。

那麼,劉秀是怎麼認識陰麗華的呢?

第二,劉秀怎麼認識陰麗華的?

說到劉秀的家族,那比陰麗家族要更牛,因為劉秀就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後代。

不過,劉邦的後代太多啦。西漢經歷二百多年的時間,劉邦的子子孫孫已是枝葉茂盛,估計不下十幾萬人。大多數劉氏子氏空有“皇族後裔”的身份,在現實生活中卻早已走向平民化了。

劉秀家族更是一路衰落,他曾祖父是郡太守,祖父是郡都尉,到了父親劉欽時只擔任縣令。劉欽又死得早,留下三個兒子與三個女兒,只得寄養於叔父劉良家中,此時的劉秀與他的兄弟姐妹,完全就是草根平民了。

當時劉秀與陰麗華都是居住在南陽郡,劉秀是在舂陵,陰麗華是在新野。那麼兩人是怎麼認識的呢?原來劉秀的姐夫鄧晨也居住於新野,與陰氏家族也有些親戚關係。我們看史料,劉秀與姐夫鄧晨的關係是非常好的,兩人曾經一起去探親訪友。也正因為如此,劉秀得以通過姐夫鄧晨,認識陰家“白富美”大小姐陰麗華。

劉秀看到陰麗華後,就被她深深吸引了,陷入情網不可自拔。

第三,“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劉秀認識陰麗華時就迷戀上她了,但陰麗華對劉秀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這還真不好說。因為當時劉秀還只是一名勤於稼穡的農夫與窮酸的儒生。這時劉秀內心也是挺痛苦的,自己只是一位默默無聞的草民,自然不敢向心儀的女子表達愛慕之情。

後來,劉秀到長安遊學。有一次他見到了執金吾(首都衛戍司令)出行的盛大場面,不禁對人生產生了美好的遐想,憧憬著自己的事業與愛情,並慨嘆道:“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不過,劉秀娶陰麗華,卻是在昆陽之戰以後。劉秀與哥哥一同起兵反王莽,在劉秀取得昆陽大捷後,卻傳來哥哥被殺的噩耗。原來綠林軍扶植的更始政權把劉縯、劉秀兄弟視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外。劉秀聽到哥哥死訊後,馬上趕到宛城,一個字也不提自己的功勞,不為哥哥辯白,低調行事,這才躲過一劫。正是在這人生低谷時,劉秀娶了陰麗華為妻。

那麼,陰麗華為什麼會嫁給劉秀呢?

第四,陰麗華為什麼會嫁給劉秀?

關於這個問題,史書並沒有解釋,我來分析一下幾種可能性:

其一,陰麗華對劉秀有好感。

史書並沒有記載陰麗華與劉秀相識時,對他的態度如何。但是,我覺得陰麗華對劉秀應該是有好感的。為什麼呢?因為陰麗華對劉秀的看法,可能受到中間人鄧晨的影響。

我前面說過,鄧晨是劉秀的姐夫,而且可以算是第一個賞識劉秀的人。劉秀年輕時,其實大家都不太看得起他,鄧晨是個例外。

有一回,劉秀與鄧晨去拜訪一位江湖術士,此人名為蔡少公。蔡少公精通《河》《洛》之書,懂得一些圖讖之學,當時有讖言說:“劉秀當為天子。”對於這個預言,大家都認為說的是國師劉秀。國師劉秀就是漢代著名的經學家劉歆,劉歆後來改名為劉秀。劉歆是國師,當天子可能性大點吧,誰也沒有想到會是莊稼漢劉秀。但是,莊稼漢劉秀突然反問一句:“怎麼見得就不是我為天子呢?”此言一出,惹來鬨堂大笑。只有一個人沒有笑,他便是姐夫鄧晨,鄧晨覺得劉秀的才華還沒被發現,但實有雄心壯志,前途不可限量。

對於鄧晨與陰麗華一家比較熟,我想鄧晨對劉秀的看法,會對陰麗華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劉秀起義後,一系列卓越的表現,特別是昆陽之戰,證明他不是一個平凡的人。

第二,陰麗華可能家道中衰

陰麗華嫁給劉秀,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是家道中衰。

陰氏家族不是當地大富嗎?為什麼說家道中衰呢?原來在王莽上臺後,就推行一系列社會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土地改革。

在西漢後期,土地兼併的現象十分嚴重,“強者規田以千數,弱者曾無立錐之居”。針對這種現象,王莽祭出古代“井田制”的法寶。他宣佈,八口男丁以下的家族,擁有的田地不得超過一井(一井為九百畝),超出的部分,必須要分給其他人使用。

這個改革,是對地方豪強的重大打擊。我認為,陰氏家族在這次土地改革中,肯定是遭遇重創。按照王莽的改革計劃,陰家只能保留九頃的土地,而多出來的幾百頃土地要全部充公。當時王莽為推行改革,手段極為激進,如果有人膽敢違反或非議井田制度,便流放到邊疆。

我想,經此變革後,陰氏家族一定是一落千丈。在這種情況下,劉秀向陰麗華求婚,成功的機率就大大提高了。


君山話史


這句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名言,出自於漢光武帝劉秀之口。

范曄《後漢書》載:初,光武適新野,聞後美,心悅之。後至長安,見執金吾出行,車騎甚盛,因嘆曰:

仕宦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陰麗華,南陽新野人,與家在南陽蔡陽(今屬湖北栆陽)的劉秀相距不遠。陰家屬南陽望族,家境殷實。而劉秀雖出身皇族,為劉邦九世孫,但歷經二百餘年,到了劉秀這一代,早已沒落。陰麗華的美貌遠近聞名,且以溫淑知禮著稱,所以,以當時劉秀的自然條件,能娶陰氏為妻,應該是夢寐以求的奢望吧!

王莽篡政時,劉秀第一次進京城長安,遇執金吾(即京城衛戍司令)儀仗出行,對於從未進過京城的他來說,的確被當時的場景所震撼。羨慕之餘,劉秀對身邊的人說道:要當官,就當執金吾這樣的官才夠威風。要娶媳婦,就娶陰麗華這樣貌美的女子才配得上自己。

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幾年之後,即公元二十三年,劉秀回到家鄉,由陰氏兄弟撮合,如願以償地娶到了他心儀已久的美人。由於劉秀還未建立基業,前方戰事正緊,夫妻倆不久之後便被迫分離,劉秀率軍轉戰北方,撇下陰麗華在新野獨守空房。


其後,劉秀轉戰河北期間,出於戰爭需要,又娶了豪門出身的郭聖通,獲得了河北豪強的支持。兩年後,即公元二十五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稱帝后的劉秀首先要把他勝利的果實分享給髮妻,於是決定立陰麗華為後,但遭到陰氏堅決推辭。最終,立郭聖通為後,陰麗華為貴人。陰氏的寬宏大度,讓劉秀非常感動,並心生愧疚。三年後,陰麗華生下皇子劉莊(即後來的漢明帝),更受劉秀寵愛。



公元四十一年,劉秀廢掉郭聖通,立陰麗華為皇后。而距她和劉秀結髮成婚,已經過去了十八年。

在被劉秀寵愛的這十幾年間,陰麗華從未恃寵而驕,成為皇后的陰麗華更沒有恃貴而驕。她雖不苟言笑,但心地善良。不事張揚,生活節儉。為人謙恭和藹,寬宏賢惠,受到皇帝、後宮、外戚、宗室及百官的一致稱讚,成為歷朝歷代母儀天下的典範。

公元五十七年,劉秀在洛陽病逝。七年後,陰麗華病逝,享年六十,與劉秀合葬於原陵。

如果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劉秀和陰麗華夫妻倆的關係,我想只能是“珠聯璧合”。形容他們夫妻倆的感情,我選“伉儷情深”。而做為古代帝王中鮮有負面評價的劉秀,和做為古代王后、太后中諸世景仰的陰麗華,能幸運地結為夫妻,且兩人始終不渝地相敬相愛,上下五千年,惟此二人矣!

娶妻當得陰麗華,後邊我再加上一句:

嫁郎要嫁漢光武。


非空


【娶妻當娶陰麗華】吳三桂讀書讀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時,慨然嘆曰“能娶到這種女人,此生足矣!”

陰麗華的老公是劉秀,陰麗華她老爸是新野的富豪。劉秀的姐夫家有人與陰家有親,劉秀聽說陰麗華長得好看,心生暗戀。

公元23年6月,29歲的劉秀將軍娶走了20歲的陰麗華,三個月後送回孃家,劉秀北上洛陽上班並出差河北。

半年後,公元24年春,劉秀娶了郭聖通為妻,郭的舅舅叫劉楊,手裡有十萬兵馬 。婚後,劉楊率十萬兵馬幫劉秀征討邯鄲、平定河北。

公元25年10月,劉秀登基並遷都洛陽。陰麗華被接到洛陽,劉秀跟陰麗華商量立誰為皇后……陰麗華說“我是小家碧玉,不足以擔大位”,力辭皇后一職……其實,一般情況,跟你商量的事情一定不會給你的 ……於是,次年,立郭聖通為皇后,陰麗華為貴人。

貴人金印紫綬,奉不過粟數十斛,差不多就幾萬斤粟。陰麗華家其實挺有錢,她老爸有田七萬畝,從來內斂而低調。

十七年後,“郭皇后數違教令,不能撫循他子……”。作為皇后,郭聖通一是怨氣牢騷太多,二是沒有愛心,對待別的孩子有偏見😂😂😂。 於是,廢皇后郭氏,立陰麗華為皇后,同時,原太子劉彊主動讓太子位給陰麗華的大兒子劉陽,劉陽改名劉莊。

這算平手,陰麗華20歲結婚,不到一年老公為創業而劈腿,不計較……22歲進宮等了17年,無怨無悔,快40歲轉正為皇后。 轉正後還能善待郭聖通全家,即使到劉秀駕崩後,明帝還能“一視同仁、每事必均”!

後人評價陰麗華“光烈皇后友愛天至,端莊賢淑,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

這種好不好?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做到陰麗華?

古人說,娶到一個好的女人做老婆,你家往下三代人都會受益。那麼,好老婆的標準配置又是什麼?

《列女傳》裡有個鮑宣妻,孃家有錢,男朋友窮,嫁過去後“侍執巾櫛,奉承君子,唯命是從”,意思就是很快適應了窮苦生活。

鮑宣後來做到司隸校尉一職,差不多紀委書記監察局長這種。兒子鮑永是魯郡太守,孫子鮑昱問他奶奶“太夫人,您能還記得出嫁時的情況嗎?”

老奶奶說:“存不忘亡,安不忘危!記得記得啊 。

古代的儒家文化裡既有不近人情的道德綁架,也有超越時代的文化內涵。

班固有個妹妹,叫班昭,才女,寫了一個《女誡》七篇,大學者馬融覺得特別好,就讓老婆和孩子一起學習。大家讀讀,也許拿回去教育老婆孩子,差不多就達到陰麗華這種了吧。

那麼,哪七篇呢?

卑弱第一,謙卑、勤勞、品行端正;世間從來柔弱勝剛強! 周易說“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別逞強,女強人不一定好。又說“陰疑於陽,必戰!”一家子女的經常疑神疑鬼找茬兒,這日子一定過不下去的。

夫婦第二,夫不賢則無以御婦,婦不賢則無以御夫;丈夫駕馭不了妻子就沒有威嚴,妻子侍奉不了丈夫就失去了道義。

男女關係就是天地大義。

敬慎第三,陽以剛為德,陰以柔為用;男的以剛強為貴,女的以柔弱為美。生男如狼恐其懦,生女如鼠恐其虎。修身不過一個“敬”字,避強不過一個“順”字。敬是恭敬,順是寬和。夫婦之間過於周旋容易產生怠慢,言語就會過分,舉止就會放肆,就容易失去了禮義恩愛,這樣的夫妻就容易分離。

婦行第四,德、言、容、功。這一條當代女權主義者只看標題就是一棍子打死的。

言行舉止有規矩就是婦德;說話得體不罵人不說髒話就是婦言;經常洗漱乾淨整潔就是婦容;顧家、不貪玩、會做飯就是婦功;

專心第五,意思就是少在外面鬼混,別“散片”,不和品行不好的人來往,“得意一人,是謂永畢”。

曲從第六,“失意一人,是謂永屹”,這是說婆媳關係的。曲從不強爭而為上策。

和叔妹第七,為人處事小叔子小姑子這些人也很重要,家和萬事興,無論你喜歡不喜歡都要像親兄妹一樣對待。


終南高揚




“當官就要當執金吾,娶妻子就要娶陰華。”(執金吾:秦漢時率禁兵保衛京城和宮城的官員。陰麗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結髮妻子。)這句話是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曾經說的關於人生理想的名言。劉秀年少時,只是個沒落皇族、一介布衣。劉秀曾經去長安求學,在街上看到執金吾走過,場面甚是壯觀、闊氣,大為感嘆,於是做了一篇關於理想的作文:“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句話廣為流傳,日後成了千古名言,引發了許多“亂世梟雄”的共鳴。劉秀與陰麗華的愛情故事也千古傳頌。



陰麗華是春秋時代著名的齊相管仲之後,是南陽新野人。陰麗華在歷史上以美貌著稱。劉秀在事業初有成就之時,就娶了陰麗華為妻。劉秀稱帝之後,陰麗華成為了他的寵妃,備受光武帝的寵愛。建武十七年,即劉秀掃滅群雄、統一天下之後的第五年,陰氏被冊封為皇后。永平七年,陰麗華薨,在位二十四年,與劉秀合葬於原陵。史載:陰後在位之時,端莊賢淑,不喜言笑,有母儀之美。皇后內持恭儉,外抑宗族,為一代賢后。


心恬澹


《詩經》開篇之作就是《國風·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這已經道明瞭男子擇偶的標準,那就是漂亮、賢淑。這樣的女人,哪個男子不想娶呢?陰麗華就是這樣的女人,成為劉秀心中最理想的擇偶偶像並不奇怪。

陰麗華(5年-64年),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配妻子,第二任皇后,南陽新野(河南省新野縣)人,父為宣恩哀侯陰陸,母鄧氏。

01

大家閨秀陰麗華

陰麗華出生在一個顯赫的家族,其祖是春秋時期名相管仲。到了第七世孫官修的時候,從齊國遷居楚國,被封為陰大夫,以後便以“陰”為姓,秦末漢初,陰氏家族舉家遷到了南陽郡新野。

陰氏家族是當地豪門大戶,田地、車馬、奴僕堪比諸侯王。雖然陰氏家族富甲一方,但由於在秦漢時期數百年間,沒有出過高官顯宦,並沒有什麼政治勢力。

即便如此,陰麗華也是富家大小姐,大家閨秀。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品行賢淑。

婚姻講究的是門當戶對,你看好人家,人家沒看好你不行哦,這就得看本事哦。

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字文叔,南陽郡蔡陽縣人,出生於陳留郡濟陽縣(今河南蘭考),東漢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02

娶妻當得陰麗華

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是漢景帝第六子長沙王劉發的玄孫南頓令劉欽之子。

漢高祖劉邦一一漢文帝劉恆一一漢景帝劉啟一一長沙定王劉發一一舂陵節侯劉買一一鬱林太守劉外一一鉅鹿都尉劉回一一南頓令劉欽 。

長沙王劉發跟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劉勝、也就是劉備的祖上是親哥倆。但劉秀這個身份跟劉備就大不一樣了。儘管劉秀的父親早逝,劉秀依靠叔父劉良撫養,成了普通平民,但劉氏皇親宗族的威風還是有的。

王莽篡漢以後,劉氏宗族的地位大大下降。劉秀勤於農事,但其兄卻好俠養士。由此可知,儘管劉秀家族已經沒落,但還是具備一定勢力的。

劉秀的姐夫鄧晨,家住南陽新野,與陰氏有親緣關係。藉助於這層關係,劉秀有機會接觸到了陰麗華。陰家大小姐的美貌,給劉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莽新朝天鳳年間(公元14--19年),劉秀作為太學生被地方舉薦,到長安求學。

當劉秀看到執金吾率軍出行的盛大場面,感慨地說:“做官就做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這就是當時還是一個太學生的劉秀,人生追求的志向。

做官嘛,自然是要往大處做,沒有人不願意升遷;娶妻嘛,自然是要往漂亮的去娶,都說醜妻是一寶,但能娶到漂亮的,誰還樂意娶醜的呢?

此時,陰麗華也就是在十到十四歲,而劉秀已經二十到二十四歲。

年齡不是問題,大叔就愛小蘿莉,有本事你就可以等,待到小蘿莉長髮齊腰,娶回家就好。

03

皇天不負苦心人,何況是真命天子

西漢建平元年(前6年),劉秀出生時,有赤光照耀整個房間,當年稻禾一莖九穗。因此,其父劉欽為其取名為秀。由此可見,劉秀也非同凡人。

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亂,綠林、赤眉起義。公元22年,劉秀與其兄劉演在舂陵起兵反莽。

更始元年(23年),劉玄被起義軍擁立為帝,恢復漢朝國號,自稱玄漢王朝。

這年,劉演被劉玄殺害,劉秀被迫交出兵權。功高蓋主的劉秀為避免被加害,韜光養晦,決定立即娶陰麗華為妻。此時,劉秀二十九歲,陰麗華十九歲。

劉秀抱得美人歸,但陰麗華能夠十九歲還在等著劉秀,這有些玄機。

沒有史料更詳細地記載,劉秀是如何做到的,但他終於實現了自己一生的志向之一。

04

陰麗華貴為皇后

劉秀新婚燕爾,僅僅三個月,更始帝劉玄就派遣劉秀行大司馬事北渡黃河,鎮慰河北州郡。劉秀的摯友鄧禹對劉秀說劉玄必敗,勸劉秀招攬英雄,立高祖劉邦的基業。

劉秀為了促成與真定王劉楊的聯盟,就以隆重的禮儀迎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此時,距離劉秀在宛城迎娶陰麗華不足一年。

建武元年(25年),劉秀建立東漢政權。這一年,郭聖通為劉秀生下了第一位皇子,也就是後來的太子劉疆。

同年十月,劉秀入主洛陽,很快就派人把陰麗華接到身邊。之前,劉秀並沒有把郭聖通立為皇后,與陰麗華一樣都只是封為貴人。但劉秀對陰氏家族的封賞遠在郭聖通家族之上。

一年後,劉秀以陰麗華“雅性寬仁、有母儀之美”,準備立她為皇后。但陰麗華堅辭不受,認為自己不夠資格擔任皇后之位。

事實上,當時的局勢依然不平穩,劉秀需要藉助劉楊等的家族勢力,而且跟隨劉秀的群臣亦傾向於郭聖通。

於是,劉秀審時度勢,不再堅持,便立郭聖通為皇后,這純粹是政治利益平衡的結果。

但這一切,也終因政治形勢的變化而改變。

光武十七年(41年),劉秀已經坐穩了江山,陰麗華也越來越受寵。皇后郭聖通因為逐步失寵而最終被廢,陰麗華最終被立為皇后。

郭聖通被廢,其過失遠遠小於前代廢后,主要還是給陰麗華騰出位置。郭聖通被廢后,又被封為中山王太后,而不是廢為庶人。劉秀給與郭氏外戚封賞很厚,並親自駕幸郭府。後來,給郭氏所生的兒子增加封邑。

郭聖通是因為政治需要被推上了皇后的寶座,但最終還是敗給了劉秀情有獨鍾的小蘿莉--陰麗華。

劉秀作為東漢開國之君,不忘初心,的確很難得,確實有非凡之處。


豹眼看歷史


大家好,我是頭條號的作者史遇春,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說一下。

我寫過一篇《氣勢最壯,仕宦當作執金吾;母儀天下,娶妻當得陰麗華》,其中說到了

“娶妻當得陰麗華”的問題,節錄如下,僅作參考而已: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中有一句話,是漢光武帝劉秀說的: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說完執金吾,終於可以說陰麗華了。

既然執金吾的事業比起楚漢爭霸時劉邦、項羽的雄心來,稍嫌遜色,那麼,漢光武帝要娶陰麗華的初心,究竟是什麼?是否別有深意呢?

其實,說來也很簡單,漢光武帝就是嚮往陰麗華的美貌。

這不是我的杜撰,也不是我的臆測,歷史就是這麼記載的。

看來,在娶老婆的問題上,漢光武帝和大多數普通男人的想法也完全沒有什麼兩樣。

那麼,陰麗華其人究竟如何呢?

請聽我緩緩道來!

說起陰麗華,記憶的庫門自然開啟,我又憶起兒時看戲(秦腔)的情景來。

秦腔中有一個摺子戲,叫做《走南陽》。

這出戏說的就是劉秀與陰麗華早年的故事。

這出戏的詳細劇情,我已不能原樣陳述,因為年代多少有些久遠。

這些年,雖然我一直在聽戲、學戲、唱戲(全是閒暇時的自娛自樂),但是,《走南陽》這出戏一直沒有再次進入我的視野。關於這出戏,一切都還是兒時的清晰記憶。生活中,我常常不敢回頭,怕面對那些被無端浪費了的光陰。但是,在這裡,我還是算了算,一眨眼,一切都已是三十多年前的陳事舊痕了。而且,我還清楚記得,這出戏,在那青澀的少年時代,我看過不止一遍。到了這個年紀,在這個時候,因為寫文章,忽然想起來這出戏,多少還真有些“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雖然那時我還沒有學戲,但是,這出戏中劉秀與陰麗華的幾句唱詞,時至此時此刻的當下,我依然能夠脫口而出。

之所以對這出戏的記憶深刻,倒不是什麼少年聰慧,更不是兒時就有所謂的歷史情節。一切,大約都與當時的生活環境有關吧!那個時候,對於所謂的劉秀與陰麗華,我根本就沒有半點歷史的概念。那時的記憶中,這兩位角色,和我當日看過的所有戲中的其他任何角色,是完全沒有什麼兩樣的。他們,僅僅是無知少年心中的無知形象而已。對這二位記憶深刻的原因,僅僅是緣於戲中角色與當時的我年齡相差不大而已。

我不知道,歷史記載中劉秀走南陽時的真實年齡是多少,我也沒有去認真考證。我只是清晰地記得,秦腔的另外一齣戲裡,有一句“劉秀十二走南陽”的唱詞。所以,據此推想,劉秀走南陽的那個時候,他的年齡大約就是十二歲左右吧。

寫戲的人,也把《走南陽》中的劉秀刻畫成了一位孩童。在秦腔摺子戲《走南陽》中,兩位主角——劉秀與陰麗華,都是小孩。一般情況下,戲班子在演唱這出戏時,都會選擇那些剛入行不久的孩子作為演員。孩子喜歡孩子,所以,這出戏,在我三十多年後的記憶中依然清晰如昨。

戲中,陰麗華往田地中去給兄長送飯,提了一個罐子,裡面裝的是豆豆麥仁(解釋一下,就我們當地的真實情況,這是一種煮了豆子的大麥粥,小麥一般做不了麥仁粥。),當然,她還拿了饅頭(我們叫做:饃)。路上,陰麗華遇到劉秀。劉秀被人追趕,四處逃竄,這個時候,他是飢餓難忍,於是,劉秀就對陰麗華說:

“你把你的豆豆麥仁給我喝,權當我是你哥哥!”

接下來,劉秀又要吃陰麗華所帶的饃。

陰麗華說:

吃了我的饃,你拿啥報答?

劉秀就說:

我封你坐昭陽宮啊。

陰麗華送飯到田裡,不能把所帶的食物全都給了劉秀。於是,她把自己所帶的饃,一掰兩半,拿出一半給劉秀。

劉秀故意唱到:

“你為王吃了你半個饃,王封你昭陽半個宮。”

陰麗華一聽,不對啊,這半個宮,怎麼坐啊?

於是,她就把掰成兩半的饃全給了劉秀,劉秀又調笑著唱到:

“你為王吃了你兩半個饃,王封你昭陽兩半個宮。”

陰麗華一聽,更急了,半個宮沒法坐,這兩半個宮,就更是沒法坐啊。

情急之下,小姑娘,就往兩半個饃中間吐了口水,希望把饃給粘合起來。可是,粘不住。

說到這裡,有潔癖人可能會認為這個動作有些噁心。其實,您在現場看戲的時候,並不會有這種感覺。因為,那是小孩子在演,演出來的全是童真,這童真就是有趣和好玩;另外,戲中的吐口水,也都只是作勢,並非真實,所以,不需要有太多噁心不噁心的顧慮!

最後,還是陰麗華機智,她找了一根小枝幹,插在兩半個饃中間,終於成了一個“完整”的饃。

這時,劉秀才應允,封陰麗華一個昭陽宮。

這是閒話,行文到這裡,記起來了,我就順便寫了這些。

說是閒話,但也由此可以看出,這歷史之外,民間對陰麗華(包括劉秀)的形象也有自己的態度,也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認同。

今天,再回過頭去看這出戏,裡面的幼年陰麗華,至少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善良,她願意在小孩子劉秀被追飢餓時,舍以飯食。

二是可愛,她在戲中的表演,時時流露。

三是機智,她能夠想出辦法,解決問題。

說完記憶中的印象所及,那麼,接下來,就正襟危坐,板起面孔,來講正史中的陰麗華,一切依《後漢書》為依據。

後漢的光烈皇后姓陰,名麗華,她是南陽新野(今河南省南陽市轄下)人。

想當初,漢光武帝劉秀有一次到新野之後,聽說陰麗華貌美,心裡就暗暗喜歡起她來。

之後,劉秀到了長安,看見執金吾出行的隊伍,那些騎兵、步兵行陣整齊,氣勢盛大;又想起心中掛念的美人,於是,他就說了那麼一句流傳了千百年、至今還為人傳說的話來: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六月,劉秀人生的一大心願得遂,他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位於南陽城區白河(古稱淯水)北岸。】的當成裡娶了陰麗華。陰麗華與劉秀成婚的時候,十九歲。按照古人記載年齡的方法推算,她應該是十八週歲。

等到劉秀做了司隸校尉【舊號臥虎,是監督京師和京城周邊地方的秘密監察官。西漢時司隸校尉秩為二千石,東漢時改為比二千石。屬官有從事、假佐等。又率領有由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隸所組成的武裝隊伍,司隸校尉因此而得名。】,他才離開了南陽,西去洛陽任職。劉秀去洛陽任職時,並沒有攜妻子陰麗華一同前往,而是安排她回到了新野。猜想,劉秀之所以讓陰麗華回新野,大概是因為自己不在妻子身邊,在新野,妻子會有孃家人照應吧。

新蟒末年,天下大亂,鄧奉在淯陽縣組織了一隻軍隊,大概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吧。鄧奉起兵,陰麗華的兄長陰識是他帳下的一員將領。因為這個緣故,陰麗華也和家屬們一起遷徙到了淯陽。那個時候,陰麗華就和大家一起住在鄧奉的家中。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劉秀於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固城店鎮)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即位之後,劉秀派遣侍中傅俊迎請陰麗華。與陰麗華同到洛陽的還有湖陽、寧平兩位公主,以及諸位宮人。到達洛陽之後,陰麗華並沒有馬上成為皇后,而是被光武帝劉秀封為貴人【皇帝妃嬪封號之一,東漢光武帝時始置,其位僅次於皇后,清代置貴人於嬪位之下。】。

因為陰麗華的雍容典雅,性格寬厚仁慈,所以,光武帝劉秀想著,應該提高她的地位,讓她為後宮所尊崇,成為後漢皇室的皇后。但是,陰麗華堅決辭讓,不肯接受。

這麼好的事,這麼尊崇的禮遇,陰麗華為什麼沒有接受呢?

根據史書記載進行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因為她的性格:雍容典雅,寬厚仁慈;

二是因為到此時為止,她雖與光武帝劉秀結婚多年,但是,還沒有為劉秀生下一個兒子。前文講到,光武帝劉秀派侍中傅俊迎請陰麗華到洛陽時,曾提到同行的有湖陽、寧平兩位公主及諸位宮人,並沒有提及別的,也正說明,此時,陰麗華還沒生下一個男孩子。

三是因為這個時候,光武帝的另一位夫人郭氏已經生育了男孩子。在那個大至江山社稷、小到家庭血脈都需要男人來繼承的時代,還沒有生下男孩子的陰麗華,堅決拒絕皇后的冊封,其間,她確實是為自己的丈夫考慮了很多。

自始至終,陰麗華都沒有答應做皇后的事,加之光武帝在政治上的考慮,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他便立郭氏做了皇后。

所以,東漢的第一位皇后,並不是第一位皇帝的原配陰麗華。

建武四年(公元28年),光武帝前去征伐彭寵,陰麗華隨行,在元氏縣【今元氏縣地處太行山東麓,河北省中南部】生下了漢明帝劉莊【公元28年~公元75年,初名劉陽,光武帝第四子,東漢第二位皇帝,公元57年~公元75年在位。】

建武九年(公元33年),東漢立國未久,社會並不太平,陰麗華的母親鄧氏和弟弟陰欣被盜賊劫持,最終,不幸遇害。

想一想,皇親國戚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劫殺,做皇帝的是怎樣的心情?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光武帝劉秀很是難過、非常傷感、對陰麗華十分過意不去,於是,他下詔大司空,其中寫道:

“想當年,我低微貧賤的時候,陰氏不嫌棄我,欣然嫁我為妻。後來,因為天下亂起,我又帶領軍隊到處征戰殺伐,夫妻二人聚少離多,天各一方。幸好這個過程之中,舉家平安,能在虎口之中逃得活命。在我登位之後,因為陰貴人有母儀天下的美德,原本應該立她作為漢室皇后,她不為自己著想,全為天下和我考慮,堅決辭讓,說是不敢擔當皇后的尊位。萬般無奈之下,只能讓她屈位,列於媵妾之行。就是因為讚許陰貴人的深明大義與謙虛禮讓,我那時就答應要厚封她的弟弟們。還沒等到要封賞他們,誰想就發生了不幸,陰貴人家中遭遇禍患,母子同命,實在是讓人倍感傷懷、倍感痛惜。”

“《詩經·小雅》有言:‘將恐將懼,惟予與汝。將安將樂。汝轉棄予。’(在那風雨飄搖、擔驚受怕的日子,這世間,只有你願意和我一起承受;現在,日子好了,可以平穩安康,可以身心愉悅了,你卻要棄我而去。)詩人的的誡勉,常人能不小心謹慎地面對嗎?”

“許多事情,是不能一拖再拖的。所以,我決定了,現在是時候補償陰貴人了:追贈並諡陰貴人的父親陰陸為宣恩哀侯、陰貴人的弟弟陰欣為宣義恭侯;讓陰貴人的弟弟陰就繼承其父哀侯的爵位。等到陰欣的靈柩在中堂安置停當之後,朝廷派太中大夫前去拜爵並授予印綬,在禮節上不得減省,要完全按照各個封國封賞列侯的禮儀執行。如果陰家那些被害的靈魂有知,應該會對這份遲到榮寵感到滿意吧!”

建武十七年(公元42年),東漢光武帝的郭皇后被廢掉,陰貴人陰麗華被立為後宮之主,陰麗華就此成了東漢歷史上的第二位皇后。

東漢朝廷就封后一事,下詔三公,其中寫到:

“皇后郭氏頑固膠執,心中滿是怨氣和憤恨;很多次,她都違反寡人的教諭和命令;她也不能慈愛撫養其他皇子、不能對他們循循善誘並施以母儀之教;作為後宮之主,她無法擔當掌管眾人的大任、使後宮各房聽從她的管教、成為其他妃嬪的表率。郭氏在後宮的行事,皆以權勢壓人,使得人心不安,大家看見她,就像看見猛禽鷙鳥一般、就像是鷹鸇飛過雀鳥群一般。郭氏既無《詩經·關雎》中所頌揚的后妃之德(性行合諧,貞專化下,寤寐求賢,供奉職事),相反,她倒是很有呂后(劉邦皇后)、霍後(霍光小女霍成君,漢宣帝劉詢的第二任皇后。)行事作風。像這樣的人,萬一朝廷有什麼變動,怎麼可以將年幼無依的少主交給她;像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在國家有變時,讓她恭恭敬敬地支持少主繼承大統、不使江山無祀呢?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考慮江山社稷了。今特派大司徒戴涉、宗正劉吉帶上朝廷的正式符節,讓她上交皇后的印璽。”

“陰貴人出身鄉里,乃是良家之女,在寡人還卑微低賤的時候,他就跟隨,至今已有年頭。《詩經·東山》裡說‘自我不見,於今三年。(舊物置閒我不見,算來到今已三年。)’舊物尚不能忘,何況是同貧賤過的妻子呢?經過綜合考量,寡人以為,陰貴人很適合奉祀漢室的宗廟,成為母儀天下的後宮之主。希望主事的人,能夠詳細依照過去的典章制度,挑好合宜的時機,為陰貴人上皇后的尊號。異常的事情,不是國家的好兆頭、也不是國家之福,所以,不得上壽慶賀。”

陰皇后受封之後,她在位其間,恭敬節儉,沒有什麼嗜好,也很少有什麼玩樂;她為人嚴肅恭謹,不隨便笑,也不與人開玩笑;她性格仁厚寬厚,善良孝順,莊重慈愛。

陰皇后在七歲的時候,父親就去逝了。雖然父親去逝已經好幾十年了,但是,每每說到父親,想起童年時父親給予的慈愛,陰皇后都會潸然淚下,感痛傷懷。漢光武帝看到這個情景時,也常常為陰皇后而嘆息,感動她的孝順與重情。

漢顯宗(漢明帝劉莊)即位以後,尊陰皇后為皇太后。

漢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冬,漢明帝隨從皇太后陰麗華巡幸章陵,在舊宅之中擺宴置酒,與陰氏家族、鄧氏家族等皇太后當年故舊的子孫們一起宴會,席間,皇太后、漢明帝對諸人多有賞賜。

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皇太后陰麗華去逝,她在位24年,享年六十歲。去世後,皇太后和光武帝合葬在原陵。

漢明帝也繼承了母親的孝順與慈愛,母親去世後,漢明帝思慕不已。

後世評價:

東漢·第五倫:近代光烈皇后,雖友愛天至,而卒使陰就歸國,徙廢陰興賓客。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後在位恭儉,少嗜玩,不喜笑謔。性仁孝,多矜慈。

唐·李白:麗華秀玉色,漢女嬌朱顏。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近世光烈皇后雖友愛天至,而抑損陰氏,不假以權勢。

明·李贄:此後(陰麗華)手段不減武才人(武則天)。



謝謝大家關注!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句話出自《後漢書·皇后紀》:光武適新野,聞後美,心悅之。後至長安,見執金吾車騎甚盛,因嘆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這幾句文言文說的是光武帝劉秀過新野,聽說新野的陰麗華是一個絕色佳人,心裡很仰慕。後來到了長安,看到巡城的將軍車騎威武,很是羨慕,於是感嘆道:“要是做官就應該做執金吾這樣的官,要是娶老婆就應該娶陰麗華那樣的絕色佳人。”

俗話說:“龍配龍,鳳配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誰曾料到,那個時候還基本上是個學生的劉秀,後來還真娶上了陰麗華,而且當官還直接當到了執金吾的老闆--皇帝老子。

劉秀當初不經意的那番感嘆,一不小心成了千古名言,引發了許多“梟雄”的共鳴。

後梁開國皇帝朱溫未發跡時,聽聞宋州刺史的女兒張惠貌美,就發出了“麗華之嘆”。後來兩人果然成為了夫妻,張惠助朱溫滅唐建梁,成就了一番大業,也成為了五代十國的一段佳話。

明末清初的梟雄吳三桂在其青年時代頗為風流俊雅,對“佳麗”也頗有想法,但是一直沒有遇到滿意的。讀史書時,看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這句時,不禁感慨:“餘亦遂此願,足矣!”吳三桂後來也得到了陳圓圓那樣的千古絕色美女。

從這三個人由感慨到實現來看,有一句話真的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有夢想總是好的,萬一實現了呢。

大家儘管去努力,雖然敝人也一直懷揣才子佳人夢想,但是卻一直不能實現。不過諸君要是實現了,敝人也絕不眼饞,誰叫我空有好夢,沒有好命呢?

廢話了那麼多,那麼這個陰麗華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據《女紅餘志》記載:陰麗華走路的地方都是鋪滿了華麗的精細氈子,所以她足底的肌膚和手掌一樣纖細滑嫩。

腳都那麼的誘人,臉蛋、身子自然是天生尤物、“我見猶憐”了。

陰麗華是遠近聞名的絕色美女,想打她主意的名門望族、公子哥兒都排成了隊,但是,她偏偏嫁給了當時還在造反,前途未卜的劉秀。劉秀當時因為哥哥造反被更始帝殺死受到牽連,被剝脫了一切兵權,算是人生低谷的時候,卻娶到了風華絕代、比他小10歲的陰麗華,這就是命。

更始元年23年九月,結婚才三個月,小兩口正是新婚燕爾、如膠似漆的時候,劉秀就被更始帝派遣去洛陽打仗。只好跟美人依依惜別,把心上人送回了孃家新野。

劉秀一去就是兩年多,渺無音訊,生死未卜。照古代那種亂世下的情景,造反打仗那麼些年沒有音訊,一般都會認為人已經死在戰場上了。陰麗華也是這樣認為的,但是以她絕美之姿,卻守住了寂寞空虛與一懷對郎君的苦苦相思,也為劉秀守住了貞潔。要是在當下世道的女子,不說兩年多,最多半年,就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了吧。

更始25年,劉秀一路勢如破竹打到了河北鄗地並且稱了帝。優秀的男人身邊自然不會缺女人,劉秀無疑是名垂千古、五百年才能出一個的優秀男人。所以他有了新的女人--郭聖通,並且為他生了兒子劉疆。

更始25年10月,一切安排妥當穩定之後,劉秀才派人去接陰麗華。夫妻相見,別後重逢,感慨萬千卻已然物是人非了。

她的男人成了別人的男人,她這個原配卻只能做小妾了。但是,陰麗華沒有半分幽怨,還對郭氏尊禮有加,和睦相處。即便自己後來也給劉秀生了兒子,她仍然是不寵不嬌,淡然度日,直到郭氏離世。

劉秀評價陰麗華“雅性寬仁”、“有母儀之美”、“性賢仁,宜母天下”,第五倫評價她“友愛天至”, 史書描述她“性仁孝,多矜慈”。通過其丈夫和朝臣的評價,我們看得出,這是一位生性善良、性格溫和、心胸開闊的女性。

也許是歷經戰亂痛苦、親人離散給了她更多的人生智慧,也許是受劉秀的君子之風的影響,讓她得以用從容平靜的態度面對數十載的波瀾人生。

這樣的女子誰不想娶?只可惜歷史千年,桑田滄海,這樣的女子在當今浮躁時代,只有在夢中去找尋了。

謝金澎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娶妻當娶陰麗華,為官當作執金郚”出自:《後漢書·皇后紀》意思是:娶妻子要像陰麗華那樣漂亮的女子,做官就要做到禁軍統領的位置,表達作者的理想遠大。

那麼“執金吾”是漢朝時的一個官名,而“陰麗華”可是沉魚落雁,傾國傾城的大美人,而且家世顯赫。

陰麗華是東漢開國君王劉秀的第二任皇后,她出身在南陽新野的陰氏家族。

這個家族不得了,陰氏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陰麗華的祖先是輔佐過齊桓公的管仲。後來陰麗華的祖先因為遷居到了楚國之後,受封為陰大夫,陰麗華的祖先便改姓為陰姓。

所以陰麗華的家族在當時西漢末年是南陽新野的大戶而且還是豪門大戶。當時陰氏家族非常富庶,所以在當時動亂的西漢末年,陰麗華的家族就是一個山高皇帝遠的諸侯王。

年輕時的劉秀對陰麗華一見鍾情,當時還是一介布衣的劉秀有兩大人生目標:“仕宦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這一理想在當時看來是不著邊際的空想,簡直是天方夜譚。

有人就說:“劉秀窮得買不起鏡子,也不撒泡尿看看,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當時王莽已經篡位稱尊,劉氏子孫更受到無情的摧殘,劉秀一家早失去貴族的身份。

劉秀雖然深知陰麗華貌美,想娶陰麗華為妻,但真正能把她娶回家,還是一件十分渺茫的事,當時只是心裡想想而已。

後來,義軍四起,28歲的劉秀和哥哥劉縯 一起,藉機利用宗族勢力起兵,並與進入南陽的綠林軍聯合起來。

為了順應人心思漢的潮流,他們推立漢朝宗室劉玄為皇帝,以“反莽復漢”為口號,改元更始,一路攻略,戰無不勝,中原地區盡皆歸復“綠林軍”。

在這期間陰麗華已經嫁給了劉秀,後來劉秀的哥哥死了,陰麗華還勸劉秀不要沉浸在悲傷痛苦中,要幹出一番大事業。

後來經過大小戰役數百場,劉秀平定天下稱帝,建武為年號,定都河南洛陽。

劉秀稱帝的第二年,便立陰麗華為後。陰麗華一生謙德可風,相夫教子,主理後宮,不曾干預朝政,更能約束家人,使劉秀無後顧之憂,專心國事,才出現了與“文景之治”並稱的“光武中興”時代。

皇帝的婚姻,鮮有幸福圓滿的結果,而劉秀、陰麗華卻和諧得令人羨慕,這固然是由於劉秀的寬仁厚德,惜念舊情,而陰麗華的貌美德高與安分守己,更是最重要的因素。


江水趣談


中國歷史上帝王的愛情當中,最郎才女貌的一對,就數光武帝劉秀和陰麗華兩個人了,他們的愛情是後人無比豔羨的。

那麼,陰麗華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陰麗華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所在的那個時代少有的美女,她還是名門望族之後,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就是她的祖上。

早年在劉秀讀書的時候,他就聽說過陰麗華的大名。

當時劉秀髮出的感嘆就是娶妻當得陰麗華,陰麗華是當時所有男人的夢中情人,可想而知她的漂亮程度。

當然那時候的劉秀,還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對陰麗華念念不忘,也僅僅是他一廂情願而已。

他也知道,以自己目前的身份是配不上人家的,畢竟自己是沒落的貴族。

但是,隨著王莽政權的昏庸,給了劉秀兄弟兩人起義的機會,在劉秀打了昆陽之戰,立了大功之後,他還是很順利的娶了陰麗華。

這時候劉秀的大名已經傳遍天下,娶個陰麗華也算門當戶對。

陰麗華和劉秀想象中的夢中情人一樣,是個溫柔體貼,識大體,懂禮數的千金小姐。

後來由於劉秀的大哥劉演被殺,劉秀被更始帝劉玄分到了河北收復失地,這時候他有和陰麗華分居了。

在河北為了生存,劉秀不得不依靠當地的名門望族,娶了郭聖通為妻,這段時間他們兩人還生了孩子。

在劉秀取得帝位的時候,需要立皇后,劉秀當然是想立陰麗華了,可是陰麗華堅決不當。因為陰麗華和郭聖通比起來,無論是出身還是家族威望,都沒法和郭聖通相比,最主要的是,郭聖通還為劉秀生了一個兒子。

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陰麗華不但溫柔體貼,還善解人意。

她明白這個抉擇,若是讓劉秀來做肯定很為難,所以,為了不讓劉秀為難,她選擇了放棄皇后這個令無數女人垂涎的位置。

當陰麗華提出這種想法來的時候,劉秀就更加寵愛她了,雖說當時劉秀是立了郭聖通為後,但是,最後劉秀還是把她給廢了,最終立了陰麗華當皇后,而且後來的漢明帝就是劉秀和陰麗華生的兒子。

這就叫有情人終成眷屬吧。

通過這些事可以看出,陰麗華具備了古代美女所有的優點,她確實是大眾的夢中情人,要不劉秀也不會對她如此厚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