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朱元璋真把常遇春的老婆大卸八塊煮湯嗎?常遇春死後為何身穿龍袍?

張小龍


朱元璋,生性多疑、性格暴戾,即使對於昔日的大功臣,為了穩固大明江山,也可能僅限於一瞬間的感動,本來的加官進爵卻成了秋後算賬。

作為一個朝代的建立者,他這樣的舉動無疑是最明智的,但是要涉及人情世故,卻難免給人留下話柄。

關於朱元璋對於常遇春的態度,真的就像題中所說那般殘暴,毫無人性感情可言嗎,事情的真相總是讓人鬱意外。關於死後的常遇春,身穿龍袍一事,還是很值得商榷的。

常遇春,由於其實力強勁,剛入朱元璋團伙,就以極高的姿態,向朱元璋索要先鋒印。

就拿一個常人來說,定然不會答應他這樣的無理要求的,何況是精明的朱元璋,他這樣的舉動無異於跳樑小醜在痴人說夢。

朱元璋對於他這樣的行為,也不予理睬,但是常遇春畢竟還是有兩把刷子,既然他敢拿出那樣的自信,就必定有其過人之處。

當即沒有辦法證明,常玉春就打算伺機而動,最終他等到了這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朱元璋其實對於常遇春的膽識還是頗為欣賞的,留他在軍中相信日後定有作為,就在當時攻打採石的時候,朱元璋帶領的軍隊無法靠岸,這樣的情況也讓朱元璋頗為頭疼。

但恰好看到身邊的常遇春,朱元璋就半開玩笑地對常遇春說:“當初你不是想當先鋒嗎?給你這個機會證明自己,今天就是你表現真正實力的時候。”

對於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常遇春明知錯過就不知道還要等多久,所以也是迫不及待的駕著小船,一個人冒著敵方箭雨,彷彿利劍一般,劃破元軍的防線。

在佩服他勇氣可嘉的同時,也不得不被為他的武力強勢鼓掌,臨到上岸前,還利用他的長矛進行了撐杆跳,這一下可讓朱元璋頓時來了興致。。

元軍一看殺出來的這個莽夫,這麼多人居然沒有擋住一個人的進攻,頓時慌了神,有了常遇中的衝鋒陷陣,朱元璋帶領的水軍也順勢而為,最終輕而易舉拿下采石。

常遇春,不僅為人生猛,而且極具領兵作戰才能,審時度勢,對於戰場的把控極為恐怖。

常遇春作為朱元璋手下有勇有謀的代表,也藉助采石之戰一戰成名,在朱元璋軍中如魚得水,唯一的缺點就是嗜好殺戮,曾經還俘虜陳友諒的三千士兵,硬生生將這3000人活埋。

朱元璋對於他這樣的行為也是無可奈何,一遍遍悉心勸導,可見當時老朱的用心良苦。朱元璋出身底層,對於貪官汙吏嫉惡如仇,但對於普通百姓卻甚是仁慈,顯然與常遇春是對立的。儘管常遇春有著這個致命的缺陷,但朱元璋對其還是極為讚賞和包庇的。

常遇春的妻子,正是當時朱元璋手下另一大將藍玉的姐姐。就先暫且不論常遇春的反應,朱元璋這麼做,怕是要承擔極大的風險,常遇春的死老朱還是極為惋惜的。

畢竟當時局勢未穩,常玉遇春也因為大病,不治而亡,如果是戰死,也還情有可原,一位大將被病痛折磨至死,這樣的遭遇莫過於比戰死還痛苦。

野史中關於常遇春和他的妻子,有這樣的描述。

由於當時常遇春的妻子患有不孕之症,朱元璋出於好心,就上賞賜給了常遇春兩名貌美宮女,但是常遇春的原配妻子卻並不甘心。

其囂張跋扈的性格,也讓她直接剁下其中一個宮女的手交給了常遇春,面對如此舉動,不僅把常遇春嚇得不輕,也讓朱元璋將其大卸8塊,烹飪分食。

當然這樣的故事,只不過聽聽罷了,並沒有多少事實依據,歷史上常遇春的原配妻子,可是一位高產的女子,足足為常遇春生下了三個兒子,三個女兒。

關於常遇春身穿龍袍的故事,其實也不足為怪,本身由於常遇春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非同尋常,而且他沒有享受多少榮華富貴,就已經先一步離去。

自然朱元璋在順利穩定朝中大局之後,也專門令人給常遇春畫了一副身穿龍袍的畫像,如果常遇春還活著,這樣的行為無異於給自己添堵。

但是逝者如斯,朱元璋對於死者還是很寬容大度的,就在常遇春死後,朱元璋在常遇春的靈堂前哭泣,最終還是有把龍袍披常遇春這一細節的。


大國布衣


常遇春(1330~1369)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員猛將,淮西26功臣之一,人稱“常十萬”,朱元璋稱帝后封其為鄂國公。

常遇春是安徽懷遠人,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兩地離得不遠。但是二人小的時候並不認識。

當老朱26歲時做了紅巾軍副元帥,在一次行軍路上,遇到了睡在道旁的常遇春。此時老常是個佔山為王的土匪。

常遇春為何睡在道旁呢?

原來他早就不想當土匪了,不想幹禍害百姓的事。打聽到朱元璋的部隊紀律嚴明,對老百姓秋毫無犯,認定老朱將來能成大事,於是決定來投朱元璋。

二人一交談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老朱問常遇春:“可否和我一起攻打武昌(陳友諒的地盤)?”

老常說:“願效犬馬之勞!”老朱又問:“你能帶多少兵?”常遇春自信道:“十萬可縱橫天下”。

老朱哈哈大笑道:“好一個常十萬。”



常遇春隨後在反元和消滅老朱的政敵徐壽輝、陳友諒等戰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老朱稱帝后待他也不薄,該封官的都封了,最後還讓長子朱標娶了他的女兒為太子妃。換句話來說,常遇春就是未來皇帝的老丈人。


然而老常福淺命薄,剛過上好日子(老朱稱帝后的第二年)就死了,年僅40歲。

有關常遇春的死因民間傳說是被老朱嚇死的,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話說常遇春的老婆藍氏(名將藍玉的姐姐)是個剽悍愛吃醋的女人,還是一個不下蛋的“老母雞”。

有道是:“皇上不急,太監急。”常遇春沒子女沒著急,朱元璋卻為他著急了。

有一天傍晚,老朱邀請老常進宮喝酒,馬大腳為二人烙了幾張油酥餅,還炒了幾個菜,哥倆就喝上了。

當喝得醉意朦朧之時,老朱說:“老弟,你也年紀不小了,一直沒有一男半女,是不是弟妹不抱窩呢?”

說完,老朱不懷好意看了老常一眼。



幾句話說的老常有點臉紅,老朱繼續說道:“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說到這裡,老朱一揮手,從屏風後走出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宮女。

老常一看哈喇子差點掉下來,老朱暗樂。他一指宮女,對老常說:“這個宮女歸你了,為你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一會你就帶回去吧。”

老常可能喝高了,也可能是色迷心竅,忘了家中還有隻“母老虎”,急忙跪下說:“謝主隆恩”。

老朱急忙把他攙扶起來,說道:“咱兄弟誰和誰啊,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何必客氣呢!”

又喝了一會,酒席也就散了,老常把這位宮女領回了府上。

不用我說,親們也可以相見,老常回去捱了老婆一頓臭罵,嚇到老常出了一身冷汗,醉意全消了。

藍氏對著皇宮方向罵道:“賊禿皇上管的太寬了,管到大臣床上來了。”

老常跪在搓衣板上一個勁的求饒:“姑奶奶,小聲點,明天我把這位宮女退給皇上就是了。”

藍氏這才消了氣。



到了第二天早上,老常早早上朝了。

其實常遇春不想退回去,哪個男人不好色呢?再者說了他也不敢退回去,老朱的臭脾氣他又不是不知道。

老常的意思是,只要老婆消了火,慢慢接受了事實,生米成了熟飯,生下孩子她還有什麼說的呢?

老常想得很美。

中午回府後,老婆藍氏一反常態熱情迎出來,又是噓寒又是問暖,並笑著說:“累了吧,我給你買了點好吃的,你等一下,我給你拿去”。

過了一會,藍氏捧著一隻錦盒出來了,說道:“打開看看你愛吃不?”

老常被藍氏的一頓猛操作有點蒙圈,心想這是咋了,難道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老常帶著疑慮打開了錦盒,一看嚇得“媽呀”一聲把錦盒扔到地上了,緊接著從錦盒裡滾出了兩隻失去血色慘白的女人手。原來藍氏趁丈夫上朝殺了宮女。

老常抬頭一看藍氏,好像看到一個妖精張著大口向他走來,嚇得老常哆哆嗦嗦叫道:“不要過來,妖怪快點走開”。老常精神受了刺激,把老婆看成了妖怪。

經此一嚇,常遇春有點瘋瘋癲癲。時常一個人發呆,嘴裡喃喃細語道:“多好的一位美女啊!是我害了你。”

不久,老朱知道了事情經過,惱恨藍氏抗旨不尊。老朱心生一計,再次把老常招進宮喝酒,然後派錦衣衛去常府把藍氏大卸八塊,讓廚師燉了肉湯。



這邊二人喝得酒意微醺,此時老朱說:“常老弟,今天哥讓你嚐嚐宮中珍藏的美味佳餚。”

不一會,藍氏的肉湯端了上來,二人一人一碗,老常喝了一口,只覺得香氣和美味彷彿讓人飄起來,老常不由讚道:“我從小到大都沒吃過這麼香的美食,哥,這湯叫什麼名字呢?”

朱元璋哈哈大笑道:“這叫藍氏潑婦湯。”

老常有點蒙圈,問:“還有這名字?”老朱恨恨說道:“你老婆藍氏殺了我賜給你的宮女,我派人把他砍了,你喝的就是用藍氏熬的湯。”常遇春一聽嚇傻了,沒過幾天就死了。

以上不過是民間傳說而已。真實歷史上常遇春確實在老朱稱帝第二年死的,確實是40歲死的,不過不是朱元璋嚇死的,是得暴疾而死的。

歷史上常遇春的老婆確實是藍玉的姐姐藍氏,並不是傳說的那樣沒有子嗣。藍氏為常遇春生了三男三女,長子常茂,次子常升,三子常森;長女常氏被冊封給太子朱標為妃,史稱元妃。



最後說明一下,常遇春死後,老朱很悲傷,輟朝七日,親自為老常下葬,追封其為開平王,諡號忠武,配享太廟。不過常遇春死後穿得不是龍袍,而是蟒袍。龍袍和蟒袍有差別,五爪為龍,四爪為蟒。也就是說龍袍上的龍都是五爪,權臣們繡的都是四爪蟒。親們可仔細觀察一下。


秉燭讀春秋




(常遇春)

常遇春,是朱元璋最欣賞的武將,沒有之一,是大明之初的雙子星,當然,另一個就是徐達了。

常遇春的妻子藍氏,據說被朱元璋大卸八塊並煮成了湯,而常遇春死後身穿了龍袍,這兩件事是真的嗎?

準確地說:一個假,一個真。

常遇春老婆身死之謎



常遇春老婆藍氏,非常美貌,常遇春很喜歡,甚至“有點小怕”。據說,此女子的最後結局是被朱元璋派人大卸八塊,然後煮成了湯。

這則故事最早見於《龍興慈紀》,是明朝嘉靖年間的一位文人王文祿所寫。據書中說,常遇春老婆藍氏一直沒有能生兒子,於是乎,朱元璋為了幫一把,就送給常遇春兩個宮女。這兩宮女,都有著能夠“禍國殃民”的容貌,但是藍氏善嫉妒啊!因此兩宮女小心翼翼的。

某一天,常遇春早早起來,兩個宮女趕快過來服侍,看到其中一個宮女的美手,常遇春說道:“你的手真白啊!”宮女很害羞,又很開心。可惜,這開心沒支撐多久,因為藍氏把人家雙手給剁了。常遇春鬱悶極了。



一次,朱元璋和常遇春聊天時,談到了“宮女被剁手”這個事,朱元璋說道:“宮女不要緊,我給你再送兩個便是。”說完此話,朱元璋對身邊小太監耳語幾句,繼續和常遇春聊著天。過了兩個時辰,太監給朱元璋送來了湯,朱元璋轉手送給了常遇春,這得喝啊!畢竟是皇帝賜的肉湯。

常遇春回去後,發現老婆不見了,最後得知事情的真相:藍氏被朱元璋殺了,大卸八塊,並煮成了肉湯。這一下,常遇春悲痛難耐,急火攻心,在抑鬱中患了癲癇病,沒多久去了閻王殿。

這事是真的嗎?十有八成是假的,《龍興慈紀》本來就蒐集了很多的故事,來源大多是民間傳說,因此內容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在正史上,藍氏死於常遇春之後,死在朱元璋之前,是病逝。想想,如果藍氏是被大卸八塊而死,那他弟藍玉一定會拼命的,一定不會在後面為大明四處爭戰了。

常遇春死時穿龍袍是真的



朱元璋非常欣賞常遇春,原因有三:一是常遇春武功好,立功無數;二是人家常遇春忠心不二;三是常遇春救過朱元璋的命。

在得知常遇春病逝後,朱元璋很悲痛,賦詩一首: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累趴乾坤草木溼。

隨朱元璋打仗的功臣不在少數,能被賦詩的也只有常遇春了。

在常遇春的葬禮上,朱元璋還脫下自己的龍袍(外衣)蓋在了常遇春的身體上。之後,畫師在給逝去的常遇春繪畫人像時,朱元璋讓畫師繪製常遇春穿龍袍的畫像。這規格,這待遇,確實不低。

但常遇春入棺材時,確實有朱元璋蓋的龍袍,在畫像上常遇春的身上也是“龍袍”,只不過這兩次的龍袍,並不是黃金色龍袍,而是紅色的袍子上繡有金龍,因此這事就容易讓人想得通了。



(朱元璋)

從朱元璋對待常遇春的態度來看,朱元璋有點收買人心的意思。常遇春是死了,活著的人們卻感受到了被尊重,這是高手。



藍風破曉


假的。首先朱元璋並沒有理由這樣做,常遇春的妻子為常遇春生有三男三女,他的弟弟藍玉曾在常遇春麾下並得到賞識,和常遇春是過命的交情,再者常遇春是朱元璋得力的將領,就是因為這朱元璋也不可能做出那種事。再者,藍玉和常遇春也是朱元璋的開國功臣,幫助朱元璋打天下,他如果真的將常玉春的老婆大卸八塊煮湯,不僅會讓將領寒心,也會讓百姓感到可怕,對朱元璋來說也沒有任何好處,所以他根本沒有必要做這件事。



至於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可能是看了有關明朝的野史《龍興慈記》中的記載,書中提到,常玉春的妻子是個妒婦,眼裡容不得沙子,所以對常遇春相當苛刻,不僅如此,自己還沒能替常玉春生下一兒半女。常玉春心中焦急,又不敢明說,朱元璋在得知此事後,便賞賜給常遇春兩個漂亮的宮女,可是隔天常遇春上朝時,便被妻子殺害了,這樣更令常遇春膽怯了。

在一次和朱元璋等以前的兄弟喝酒時,無意間透露了這件事情,朱元璋安慰之後過了一會兒便有人送湯過來,當時朱元璋向眾人解釋那是妒婦湯。不過當時並沒有人在意。等到常遇春酒後回家不能告訴他夫人失蹤了,他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但已無濟於事,此後他便變得鬱鬱寡歡。這故事並沒有什麼可信度,一是歷史上常遇春的妻子為他生了三男三女,並不存在不育的情況,二是白玉也算是明朝的肱骨之臣,朱元璋在做事前不可能會不考慮後果,再者野史本身就有可能是虛假的。



常遇春死後身穿龍袍,其實是被畫上去的。常遇春在朱元璋開始起義時便跟著他一起打天下,對朱元璋忠心耿耿,而且常遇春在軍事上有著很強的能力,他在世期間敢於直言,效命疆場,盡瘁而終。在跟隨朱元璋期間沒少幫他打勝仗,朱元璋和他的關係就像兄弟一樣。

而在天下剛剛有穩定的趨勢後,常遇春就因病去世,跟著朱元璋還沒有享幾天福便離開了人世,朱元璋對此很是愧疚。所以洪武二年七月七日,常遇春突然在柳川河生病去世後,朱元璋在震驚之餘很是悲痛,親自出奠哀悼,賜給他無上光榮。後來朱元璋還命令宮廷畫師給常遇春畫了一幅身著龍袍的全身像,這也就是常遇春死後會身穿龍袍的原因。


小姐姐講史


常遇春是古今中外最出色的前鋒將領,深得朱元璋喜愛。他雖然是半路才投靠的朱元璋,但是朱元璋卻視他為心腹,在眾多關鍵戰役中都對他委以重任。既然朱元璋這麼喜歡常遇春,為什麼又要把他的老婆大卸八塊呢?常遇春死後為什麼大不敬而身穿龍袍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常遇春早年時是個山賊,因為生活所迫,落草為寇。當時常遇春自習拳腳棍棒,身手頗為了得。他跟隨當地最大的山賊頭目劉聚,平時靠打家劫舍生活。雖然日子過得不錯,但是沒有什麼大的發展。

後來,常遇春在和州搶劫時,正巧碰到正在攻打和州的朱元璋。而常遇春早就聽說過朱元璋的大名,於是毛遂自薦,親自登門去拜訪朱元璋。而朱元璋則不太待見他,為什麼呢?

朱元璋一看來的是個山賊,於是很輕蔑的問他:你是餓急了,想到我這裡討口飯吃吧。常遇春凜然回答到:我雖是山賊,其實是迫不得已。我自小有統領百萬大軍的志向,今天來這裡就是來投軍的。

朱元璋一聽此人志向不小,於是留下了他。後來,常遇春在採石磯大戰中身先士卒,在船上用自己的長矛刺向敵人,敵人接住長矛後,

常遇春順勢借力跳上岸邊,連殺數十人,打開了搶灘登陸的局面。事後,朱元璋大大的讚賞了他,從此以後對他另眼相看。那麼朱元璋誅殺常遇春的老婆又是怎麼回事呢?

常遇春原先在劉聚手下當二當家時,劉聚賞給他一個壓寨夫人。此女長得很漂亮,但是卻性格善嫉,行為彪悍,把土匪那一套學得有模有樣。而常遇春追隨朱元璋後,由於常年打仗,所以也沒有再娶。誰知道,這麼多年,

常遇春連個兒子都沒有。

常遇春不急,朱元璋急了。朱元璋心想:我這麼得力的干將,連個後代都沒有,成何體統。於是吩咐馬皇后,給常遇春挑兩個年輕貌美的宮女送去。

宮女是送去了,但是常遇春礙於老婆太過彪悍,所以一直沒有敢和兩個美人同房。有一天,兩個宮女伺候常遇春早上洗漱,常遇春看到宮女捧盆的雙手,心裡喜歡,於是說了一句:都說指如削蔥根,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洗漱完畢,常遇春就去上朝了。等到晚上回來,那位悍妻令人端出來一個盒子,常遇春打開盒子,只見裡面放了一雙嬌嫩的女人手掌。常遇春心中暗驚,明白自己早上的一句話引來了一場禍事,當晚就生病了。

第二天,朱元璋召見眾大臣,常遇春神情恍惚,還在想著昨天的事情。朱元璋見常遇春神情詭異,於是怒道:你鬼鬼祟祟的想什麼,莫非想謀害朕嗎?常遇春心驚,於是將事情全部都給抖了出來,說完叩頭道:陛下憐憫臣下,送給我兩位佳麗。大恩還沒有報答卻鬧成這個樣子,微臣有罪。

朱元璋聽後哈哈大笑,說道:我再給你送兩個宮女吧。其他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說完,讓眾大臣繼續議事,又吩咐身旁的太監,如此如此。那麼那個太監幹什麼去了呢?

眾大臣議完事準備退朝,朱元璋說:你們等等。然後讓人端上來一個食盒,打開后里面是一些紅色的肉醬。朱元璋臉色凝重的說道:這就叫悍婦之肉,以後再有大臣內人膽敢使丈夫無後,就是如此下場。常遇春嚇得說不出話,從此以後精神有些恍惚。

後來,那些無後大臣的妻子來找朱元璋,要求朝廷供養。朱元璋惱怒的說道:給你們每人一隻木碗,沿街乞討去吧。大臣無後,你們難道沒有責任嗎?還好意思讓朝廷供養?

聖祖曰:“你們平日妬悍,絕我功臣後嗣,可著禮部,各給木碗一隻,拄杖一條,沿功臣門求討作樣。”

常遇春後來有後了嗎?有了。朱元璋做主,將藍玉的姐姐藍氏嫁給了常遇春,之後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常茂,二兒子常升。那麼常遇春死後身穿龍袍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事情就有點小誤會了,事實情況是這樣的,常遇春當年救過朱元璋的命,所以朱元璋平生最感激和信任的將領就是常遇春。那麼常遇春是怎麼救了朱元璋的命呢?

當年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陳友諒。朱元璋的帥船因為行駛匆忙再加上不習水情而擱淺,眼看著敵軍水軍將領張定邊率軍來圍攻,形勢萬分危急。在千鈞一髮的時刻,常遇春搭弓射箭,使出百步穿楊的絕技,一箭射死了張定邊。敵軍首領死去,隨之四散而去。

當時如果沒有常遇春,恐怕朱元璋早就沒命了。因此,當常遇春北伐歸途中突然暴卒時,朱元璋是萬分悲痛。朱元璋因此還賦了一首詩: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

為了表達自己對常遇春的敬重和感激之情,朱元璋讓畫師畫了一幅常遇春的畫像,其中特意交代,讓常遇春身著龍袍,猶如自己的兄弟一般。所以,事實真相是常遇春死後並沒有身穿龍袍下葬,而是朱元璋讓畫師畫了一幅常遇春身穿龍袍的畫像,聊以慰藉而已。

以上部分內容為野史記載,大家聽聽就行,不要當真。常遇春畫像身穿龍袍事情為真,特此聲明!


每日趣評


常遇春是朱元璋老鄉,歸順朱元璋之後充當前鋒,從軍數十年來無一敗仗,有項羽之猛,軍中的都稱他為常十萬。

洪武二年,常遇春在北伐中原途中病逝,常遇春的弟弟護送常遇春的靈柩回京,朱元璋聽聞常遇春病逝的消息,失聲痛哭,腦海中全是常遇春曾經征戰沙場的身影。


常遇春靈柩到達南京時,朱元璋親自率文武百官出門祭奠,朱元璋非常傷心,在統一江山之時,但自己的愛將、手足卻身亡,而且自己沒見到他的最後一面,朱元璋越想越傷心,於是要求打開常遇春的靈柩,他要親眼目睹一下常遇春。

看到冰冷的常遇春,朱元璋傷心欲絕,直接脫下自己的龍袍,將龍袍覆蓋在常遇春的遺體上,以此表彰常遇春,而且命人繪製常遇春穿著龍袍的全身像,然後將其懸掛在功臣廟中,這張畫像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常遇春的後人請求朱元璋再畫一張,用來當做常家的傳家寶,朱元璋應允。

常遇春死後穿龍袍是因為朱元璋感念他曾經的功勞,特意恩賜的。

常遇春妻子被朱元璋大卸八塊煮湯喝的真實性不高,在正史中沒有記載,這個故事出自民間史書,是明朝王文祿寫的,書中的故事是王文祿的祖上口口相傳而來的,寫的都是朱元璋的事。

書中記載常遇春的妻子,也就是藍玉的姐姐,她是一個悍婦,常遇春在家一直被她欺負。她不光是悍婦還是一個妒婦,常遇春一旦在外面和女人說話,她就會吃醋。


朱元璋稱帝后,看到常遇春這樣被老婆欺負,心中憤憤不平,於是賜給常遇春兩個宮女,讓這兩個溫柔的宮女伺候常遇春。

朱元璋雖然是一片好心,但是常遇春卻怕的要死,他不敢違背皇帝的意願,逼著把宮女領回家。回家之後常遇春妻子就沒給他們好臉色,常遇春對這兩個宮女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一次,常遇春不小心碰了其中一個宮女的手,其妻知道後,命人將那個宮女的手直接斬了,並送到常遇春面前,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常遇春都被嚇了一跳。


這件事後來傳到了朱元璋耳裡,朱元璋氣得直拍桌子,他覺得處置這個悍婦。

他命人去叫常遇春進宮,又派人去將常遇春妻殺死,並大卸八塊煮湯。

常遇春與朱元璋飲酒談心,不久朱元璋命人端上一碗湯,賞給了常遇春,常遇春一口喝下,發覺還蠻好喝,於是問朱元璋這是什麼湯,朱元璋說:“這是妒婦湯。”說完兩個哈哈大笑。


常遇春回到家,門人告訴他夫人被朱元璋殺了,而且還是大卸八塊,常遇春嚇得癱坐在地上。

後來常遇春還得知自己喝的湯是他夫人的肉熬的,其他的肉被分給大臣,還在盒子上寫著“悍婦之肉”四個大字。

常遇春被這件事嚇得神志不清,不久便去世了。

當然這個故事是一家之言,可信度不高,


司馬長史


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的時候,朱元璋封了六個開國公爵:

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鄭國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看著名單,細心的人應該就發現問題了,那就是鄭國公常茂是常遇春之子了,為何要封他兒子而不是直接封他了?

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這個時候常遇春已經去世了,年僅40歲。

常遇春出生於貧苦人家,在元末明初的時候跟著懷遠、定遠一帶的綠林大盜劉聚打家劫舍,覺得沒前途就投奔了朱元璋,從此忠心耿耿伴隨在朱元璋身邊效命,盡瘁而終。

常遇春去世後朱元璋很傷心,含淚賦詩一首:“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

常遇春的後事也是備極榮哀,被賜葬於鐘山之下,朱元璋還親自參加了葬禮,朱元璋給他蓋上龍袍下葬,還令宮廷畫師給他繪製了一幅穿龍袍的畫像。

朱元璋這麼做當然是因為常遇春戰功赫赫了,可是據說他的妻子藍氏就很悲慘了,藍氏惹怒了朱元璋後,被朱元璋大卸八塊煮湯後分給眾大臣喝了。

聽起來很是恐怖,那麼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了?我們今天就一起去看看吧。

常遇春雖然是一個猛將,可是卻和唐朝的宰相房玄齡一樣是一個妻管嚴,正史記載常遇春也就一個妻子藍氏,生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有一日,朱元璋善心大發,賞賜了常遇春兩個年輕美貌的宮女,常遇春小心翼翼地帶回府了,他的妻子藍氏問這兩個女子怎麼樣,他輕輕地回答道:“她們的一雙手真白了。”

第二天早上,藍氏說有禮物要送給他,常遇春打開盒子一看,是一雙血淋淋的手臂了,正是從一個宮女身上砍下來的,常遇春嚇得半死,哪裡還敢說納妾的事情了。

這件事情傳到了朱元璋的耳邊,他可沒唐太宗那麼仁慈,唐太宗當初是給房玄齡的老婆賜了醋,朱元璋是直接叫人把藍氏大卸八塊煮湯了,然後還取名為“悍婦之肉”,賞賜給眾大臣吃了。

故事倒是講完了,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故事來源於明朝官史王文祿撰寫的《龍興慈記》裡面,雖然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可是細細思索,卻還是會發現問題很大,應該是杜撰的。

要知道這個藍氏可是明朝開國將領藍玉的姐姐,而藍氏和常遇春的女兒又嫁給了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為太子妃,她是太子的丈母孃,地位可以說是無比尊貴的。

這個時候朱標是指定的皇位繼承人,得到了朱元璋和馬皇后的無比喜愛,藍氏應該不會傻到去和朱元璋作對而讓自己的弟弟藍玉和已經是太子妃的女兒受牽連吧。

其實退一萬步講,她即使真的殺了宮女,朱元璋也不會殺她,畢竟地位在哪裡了。

所以說,常遇春身著龍袍下葬是真,

他妻子藍氏被大卸八塊煮湯是杜撰的。


湘西小木魚


古人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常遇春是明朝的開國元勳,早年間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為大明立下了不少功勳,朱元璋開國後,常遇春自然也位高權重,而他的夫人也不是別人,正是大將軍藍玉的姐姐藍氏。


有一天朱元璋到常遇春家喝酒,閒聊中說起常遇春娶妻多年,竟無所出,再這麼下去,常玉春的年紀越來越大,必須抓緊找一房小妾才行為常家傳宗接代,這時候只見常遇春,臉色微紅,默不作語,因為在表面看來它是一個四處征戰的將軍,但是卻是一個俱內的主,他不敢答應,他害怕家中這隻母老虎。

這時候朱元璋又說,我為你物色了一個絕色美女,過兩天給你送過來,常遇春聽到此言,雖然心花怒放,但是還有害怕,默不作聲就表示答應了。朱元璋走後,藍氏就和常遇春大鬧了起來說:“他朱元璋管天管地,還管到別人夫妻床上的事情來了,”大吵大鬧那個聲音幾乎能把房梁給挑了。常遇春聞聽此言,馬上堵住夫人的嘴,叫他不要說的太多,以免心生禍亂,因為他知道朱元璋更是一個心狠手辣的角色。



過了幾天,美人真的來了,藍氏沒說什麼,朱元璋還以為常遇春家的母老虎開竅了,不由得心花怒放,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人不寒而慄,常遇春的老婆藍氏託人捎給朱元璋一件東西,是一個精緻的木盒子,朱元璋打開一看,頓時嚇了一跳,因為盒子裡是女人的一雙手腳,白白嫩嫩的,由於一時沒有思想準備這樣見多識廣的朱元璋,一陣後背發涼。


這個女人太狠了,朱元璋無法容忍,即便他是藍玉的姐姐,唐玉春的老婆也不行,也不能挑戰朱元璋的權威和底線,怒不可遏的朱元璋派人逮捕了藍氏,將其大卸八塊。


佳寧姐姐說歷史


朱元璋殺常遇春老婆,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常遇春之妻是藍玉的姐姐,此人蠻橫無理,潑辣彪悍,嫉妒心極強。
▲配圖

常遇春雖有萬夫不敵之勇,但也有清官難斷家務事,常遇春也搞不定家事。所以他老婆即使再無理取鬧,他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何況他是藍玉的姐姐,不看僧面看佛面。

在古代三妻六妾已經是再尋常不過,但這個潑婦不但不讓常遇春再娶,多看一眼其他女人也不行。

面對老婆的刁難,常遇春也只好忍氣吞聲。但殊不知,一味地放縱自己的內人不僅給她引來了殺身之禍,也把自己捲入了悲哀的泥潭。

據說當年朱元璋邀請常遇春入宮暢飲,可能是由於常遇春身世與朱元璋相近,所以朱元璋甚是歡喜,兩人盡興到酩酊大醉,常遇春也就在宮中住下了。

朱元璋雖心狠手辣,但是他卻對常遇春如親兄弟,朱元璋派了個長得比較好看的婢女服侍常遇春,好生伺候。

那個被賞賜給常遇春的婢女,自然要跟常遇春回府。由於是朱元璋賞賜的,也沒有抓到任何證據,所以常遇春的老婆雖恨這個婢女但卻還是忍了。
▲配圖

直到一日,宮女端著一碗肉羹來服侍時,常遇春見她雙手細膩就誇讚了一番,但卻不料被家中的母老虎聽到了。

常遇春的老婆非常生氣,趁常遇春上朝便命人砍了那宮女的雙手。待常遇春下朝回到家中,藍氏將裝著宮女血淋淋雙手的盒子呈給他看,著實嚇了常遇春一大跳。

常遇春非常憤怒,和這個女人大吵那是必然,但此等彪悍潑辣的女人,桀驁不馴,罵人也是一流的,常遇春無奈,只好做罷。

但是朱元璋卻不幹了,宮女是自己賞賜的,這個潑婦竟然無視自己,她將自己這個皇帝置於何地?於是龍顏大怒,而藍氏也就必死無疑。

傳說——感覺很不可信!朱元璋殺人也是個有手段的人,他又約常遇春進宮喝酒,但卻私底下命人速去常遇春家殺了他老婆,剁成肉醬,煮成人肉粥送給滿朝文武大臣喝。

常遇春不知自己今日喝的粥是他枕邊人的肉做的,還在心裡誇讚了朱元璋的款待。但是回到家不見老婆,僕人臉色如灰,一打聽才知藍氏已被剁,成了文武大臣下肚的肉粥。



朱元璋恐怕是“殺雞嚇猴”,常遇春被嚇得魂都掉了,精神恍惚,從此瘋瘋癲癲,直到閉眼的那一刻都未曾治癒。

但這些說法是民間傳言,因為藍玉不死,常遇春尚在,朱元璋怎敢對藍氏下此毒手?至於藍氏是如何死的史書並未記載,但常遇春是憂鬱而死的,至於憂鬱什麼,就不得知了。

至於常遇春死後為何穿龍袍,我覺得有兩種可能性:

其一為了政治需要。

明朝於1368年建立,而常遇春死於1369年,最大的是時間差也不過一年,但建國初期,朱元璋必須要籠絡人才。

常遇春暴斃,就是一個好時機。在明朝根基不穩之時借常遇春之事拉攏人心,鞏固政治,吸引人才就是非常好的策略。

常遇春跟隨自己南征北戰,明朝建立不到一年就逝世,實屬惋惜,給常遇春穿龍袍其實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恩澤,讓天下人覺得自己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而贏得人心則會贏天下,這也許就是一場政治陰謀。


其二出於情誼。其實常遇春與朱元璋的身世有點相似,他們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但卻有鴻鵠之志。

常遇春在年少時期,由於不甘於在土地裡埋頭苦幹一輩子,於是就隨人習武,苦練技藝,終得一身武藝。

常遇春善騎射,精通各種兵器,但英雄無用武之地,不甘於田地勞作,於是跟隨綠林大道劉聚做起盜賊。但是越發覺這條道路不適合自己,又另圖謀路,才到了朱元璋那兒帶兵起義。

朱元璋也出生貧寒,做過和尚,化過緣,做過盜賊,所以在常遇春面前他那個自卑的心不再自卑,而是釋然與解脫。

他也許就真的把常遇春當作了自己的兄弟,所以常遇春逝世他內心是悲痛的,因為再也沒有一個像他這樣和自己出生相似,又與自己患難與共的人了。

於情於己,朱元璋也會給常遇春厚葬,所以才給了這麼高的待遇。


史之策


現代人真是腦洞大開胡說八道,一點事實根據都沒有,為了吸引眼球什麼手段都用,就不怕朱元璋找你算賬?

常遇春退隱鳳陽,朱元璋晚年還把李善長孫女(青兒)託付給他,常遇春穿龍袍,蓋龍袍只是朱元璋幫助隱瞞真相。藍玉是常遇春退隱後才成長起來的孩子,藍氏雖然性急,也算得上知書達理,有識大體之人,一個女兒,兩個兒子都很有學識。

錦衣衛是常遇春親自訓練,為大明傳遞信息,觀察天下動向的一支隊伍。藍氏晚年善終。

王文祿祖上花錢給李善長買官,朱標監考當了李善長財路,王家獻上一味慢性毒藥給李善長下給朱標服用,明朝胡惟庸(原名胡懷勇後被李善長改胡惟庸,胡懷勇給姑媽家借500兩銀子,姑媽兒子要結婚索要還銀子,被李善長全家100多人滅口)花500兩銀子給李善長買官,兩人狼狽為奸導致朱標死後3分之2的官員是李善長和胡惟庸買官來的官員。這兩人暴露以後被株連九族,王文祿祖上逃過株連九族,懷恨在心胡亂造謠。你是朱元璋你會這樣做嗎?一代皇帝這麼點常識都沒有江山怎麼來?(備註:二皇子,三皇子也是被李善長下藥,劉伯溫是胡惟庸借朱元璋名譽下藥,這就是歷史真相)。請以後寫歷史的作者們想好再寫,尊重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