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那麼恨高俅,為何在梁山卻不敢殺他?怪宋江嗎?

歷史一書生


按照常理,家破人亡的林沖活下來的唯一目的應該就是報仇。陸謙和富安已死,最大的仇人就是高俅父子,畢竟被害得那麼慘,他見到高俅應該像狼一樣撲過去才對。什麼梁山,什麼宋江,什麼招安,管林沖什麼事? 但是,林沖竟然沒有,究其原因,是他身體裡難以抹去的軟弱,對權貴的懼怕。



從一開始我們就可以發現,林沖性格之中有非常軟弱的地方。當高衙內調戲他老婆時,魯智深提起拳頭就要打,結果林沖居然阻攔了他。後來為了討好高俅,他還專門去買了把刀,送給高俅。 所以說他骨子裡是有難以抹去軟弱的地方。或許他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殺高俅,他內心永遠住著下跪的影子,對權貴屈服的影子。所以,就算他再悲憤,再難受,要不顧一切,只是為了發洩而已。當真正面對高俅時,他馬上就露出怯懦的真相。


這就好比我們生活中某些人一樣,只會對著下屬耀武揚威,吹鬍子瞪眼。但一旦遇到更高職位的人,就變成了溫順的小綿羊,無論怎樣被虐,即使內心哪怕有千萬不爽,在外人面前百般不樂意,但是隻要在上級面前,他們會立刻變得溫順而服從。 這就是本質,一個林沖,就是千千萬萬個我們而已。


依史為鏡


林沖不是不敢殺高俅,而是得罪不起那一百多個兄弟姐妹。

宋江一心想招安,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上的男女老少都知道了。可是為什麼還要和高俅為敵?因為他要在高俅面前徹徹底底的裝一把逼,讓高俅明白,我們都是有本事的人,是純粹的人,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更是你高俅惹不起的人。兄弟們喝酒沒意思了,就把你逮上山來陪酒,喝完了你趕緊滾犢子。可謂是呼之則來喚之則去,以此震懾高俅,揚梁山威望。很多兄弟都配合宋江,願意接受招安,對宋江收拾高俅這件事也是相當同意的。

擒放高俅之後就是著手準備招安,這是必須的路數,雖然當時沒提上日程,但是大家都明白,早晚的事。高俅被捉,也並不是宋江要把他怎麼樣,相反,還對著高俅一頓賠不是。

做為下屬,林沖不傻也不瞎,當然把宋江的所作所為看了個滿眼,周圍兄弟們的神情舉動也都映入眼簾,林沖又怎能不明白,此時殺了高俅比宰條狗都容易,但是自己的好日子也就徹底到頭了。因為得罪的不是宋江自己,而是梁山所有人。


禁街虎1


林沖之所以不敢殺高俅,有許多原因造成的。

第一,林沖的性格優柔寡斷,遇事又比較冷靜,考慮後果,不像李逵和魯智深。

第二,高俅被梁山俘虜後,宋江急於招安,想招安那敢殺害高俅,正好有了巴結高俅的機會,宋江唯鞏待慢高俅。林沖知道其中原因,那敢得罪宋江和宋江同夥,只能強壓怒火,委屈求全。在梁山一百零八將中,只有林沖鬱鬱而終。其中有不得志,不能親殺仇人,不被宋江重用等多種原因。


王子建123


在此之前他也曾一刀斃命王倫,由此可見他不是一個膽小之人,對於高俅他不是不敢殺,而是優柔寡斷顧慮太多,更怪不得宋江。為何這麼說,且看他之前對待高家之人的態度:

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後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身穿一領單綠羅團花戰袍,腰繫一條雙搭尾龜背銀帶。穿一對磕瓜頭朝樣皂靴,手中執一把摺疊紙西川扇子。

施先生筆下的林沖是何等的英俊瀟灑,算是梁山好漢中極少能文能武的將才。唯獨性格,可算是好漢中最陰柔的。



幾次見到老婆被人欺負都沒當場報仇

第一次,以高衙內不認識為由沒有出手,這裡已經完全暴露出他的性格,僅僅是一個小上司竟然忍了男人難以容忍的欺妻之仇。

第二次,被同鄉朋友陸虞侯欺騙,險些讓老婆再次落入虎口,按理這次他最該先殺的就是陸謙,真不知道是和緣由他沒有,以至於後面再遭他謀害。

面對眾多事故,他最後選擇的是休妻逃避,難道他沒想到他走了之後他妻子將會受到更多的欺凌,一個弱女子在如此情況下如何生活,而林娘子自知離了林沖日子更沒法過,選擇了自盡。



最後來看,林娘子之死,高衙內是罪魁禍首,作為丈夫的林沖是要擔很大責任的。

高俅與林沖的仇主要是由妻子之死引起的,但林沖的幾次殺人皆不是為報“殺妻之仇”,如果說殺陸謙是為了自保,那殺王倫就是為了生活。

頭上青天只恁欺, 害人性命霸人妻。 須知奸惡千般計, 要使英雄一命危。 忠義縈心由秉賦, 貪嗔轉念是慈悲。 林沖合是災星退, 卻笑高俅枉作為。



自始至終,他都沒有因為妻子而殺人,跟他優柔寡斷的性格有關,也跟在他心中得位置有關!在林沖的身上,總感覺有自私的影子在!

——END 點贊很容易,評論顯真情,關注《沒長書》可欣賞更多精美圖文內容~

沒長書


首先不是林沖不敢,《水滸傳》中也有寫高俅在梁山時林沖兩次找他,想要啥了高俅為自己妻子報仇,但最終沒有得逞。事實上林沖有顧慮、有悔恨,最終也是因為沒有能給妻子報仇,又不忍再次陷入高俅手中而暴病身亡的。林沖在兄弟情義和為妻子報仇雪恨中艱難的存活,他知道宋江投降朝廷是不對的,但是他又考慮的兄弟之間的情義,讓他不得不委曲求全。其實當時以他的影響力,再加上山上也有幾個明白人,未必不能把宋江投降的決定給動搖了。他為了兄弟的情義徘徊,而在徘徊中他失去了殺高俅最好的機會。這該怪宋江嗎?我覺得哪怕是林沖自己也說不清楚,該怪還是不該怪。


歷史何其相似66


這件事只能怪林沖本人了,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用在林沖身上最合適了。

當初高衙內敢調戲林沖娘子,陸虞候敢幫著高衙內對付林沖,就是看出材衝性格軟弱可欺。

梁山生擒高俅後,林沖若想殺高俅,相信大部分的梁山兄弟都會掙一隻眼閉一隻眼,最多是假意阻攔。

憑宋江一已之力根本無力阻攔,即使宋江的幾個死黨出頭,根本無法阻攔。

最後報仇無望,竟然活活氣出病來,最後吐血而死。


陳志明先生


按照書中所寫,是為了顯示林沖的凜然大義,犧牲自我顧全大家,正史是高俅沒有參與任何對農民軍的討伐,此人沒有政績,但也沒有汙點。他頂多是出身不好,因為他做過蘇東坡先生的書童。


最愛秋月1


當然怪宋江,換了老子先砍了高俅一樣可以接受詔安


鷹嘯雲間飛


委曲求全,忍辱負重之下為了啥?倒不如武松快意恩仇痛快!


田長旺


這樣問題挺荒謬的,因為歷史記載裡就沒有林沖這麼個人物,當然作者施耐庵也不能寫林沖殺了高俅,否則的話下面的水滸傳宋江招安的故事情節就沒法寫了,這就是作者施耐庵為了後面的故事情節展開而只能如此寫罷了,就如同歷史小說大師金庸先生寫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一樣,不能寫郭靖楊過打敗了蒙古軍拯救了南宋朝一樣,否則違背歷史事實胡編亂寫杜撰一通的話,這樣就沒有讀者願意看這種歷史小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