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瓊瑤小說《新月格格》中小三的經典臺詞:我是來加入這個家,不是來拆散這個家?

吳昆明123------


其實這個問題要說清楚,得從瓊瑤本人、瓊瑤作品、《新月格格》這個特例三方面來分析。



一、瓊瑤是現實中的“小三”,但她不是渣女。

瓊瑤本人就是一個小三,她插足平鑫濤和林婉珍的婚姻,整整做了十五年的第三者,才等到平鑫濤離婚,自己上位。


針對這件事,大眾看法不一:

有人替林婉珍打抱不平,大罵瓊瑤是第三者,卑鄙無恥。 但也有人覺得,瓊瑤和平鑫濤才是靈魂伴侶,應該頌揚人間真愛,原配離場本是必然。

不管怎樣,瓊瑤奉獻了她最好的青春年華來愛這個男人,毫無疑問,她用情很深。

二、說瓊瑤小說“三觀不正”,那是沒有真正讀懂。

近幾年,網上有很多人開始罵瓊瑤,說她的書“三觀不正”,教壞年輕人,其實說這些話的人,都沒真正看過瓊瑤小說,或者說沒有讀懂她的小說,又或者是“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那些人。



瓊瑤本人出身於書香世家,有著深厚的文學修養,她的小說通俗、美好、感人,她的文學成就,絕對不是現在的流行言情小說家能比擬的,她在言情小說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瓊瑤大多數作品描寫的都是美好的愛情,只有少數幾部過多的美化了“小三”,不得不說和她的自身經歷有很大關係。但是,她作品裡的“小三”跟現今社會的“小三”有著本質區別。

而且,這幾部所謂的過多渲染小三的作品,比起瓊瑤的成就,比如那萬人空巷的《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優秀作品,真的瑕不掩瑜。

三、新月不是“小三”,請為她正名。

放眼現在,小三是插足別人婚姻的第三者,一夫一妻體制下,確實違反道德。

但是,《新月格格》這部書和電視劇,在那個特定的朝代,如果新月都算“小三”,那小三未免也太多了吧?男人三妻四妾,小三難道不是正大光明的存在嗎?什麼事情都不能離開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時間、特定的人,拋開這些來談,沒有意義。

所以,新月不是小三,她只是愛上了比她年長太多、身份地位遠不如她的一個男人,而且她愛的卑微。

那句“我是來加入這個家,不是來拆散這個家的”,在那個特定的時代,就不難理解了,她只是想做一個妾而已,想和大老婆和平相處罷了。



《新月格格》這部電視劇我還挺喜歡的。裡面的新月,愛上了救她性命的大將軍,雖然新月和將軍的兒子一般大,而且兩人身份懸殊,但他們敢於打破當時的傳統,不顧一切地相愛相守,最後將軍戰死,新月殉情,這樣的故事確實感人至深。

放在現今,父子同愛一個女人,大叔配蘿莉,生死絕戀,還不都是妥妥的收視率?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望大家手下留情。

我是“撿來的八哥說影視”,期待你評論點贊,更希望你能持續關注我,謝謝!


撿來的八哥說影視


九幾年正是瓊瑤劇熱播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瓊瑤的作品,其中《新月格格》就是大熱的熱播劇之一。

那個時候,我年紀還比較小,還沒有形成什麼愛情觀,看著劇情只覺得新鮮,覺得男女主之間的感情很讓人感動。後來長大了,再回過頭來看劇情,的確有“毀三觀”之感。特別是女主角說的這句話:“我是來加入這個家,不是來拆散這個家的。”做小三還這麼理直氣壯的人,的確很少見。

但,現在仔細來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她的這番言論,處在小說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故事情節是發生在清朝順治年間,整個社會都處於封建社會時期,是典型的男權社會。封建禮教思想束縛著女性,必須“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女性在那時基本沒什麼社會地位,而男人三妻四妾更是一種常態,也是一種潮流。

所以,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男主努達海先喜歡上女主新月,對“寄人籬下”的女主來說,就像是孤苦無依中突然尋到的一個依靠,她肯定就會立馬攀上去,也絕對不會有“我喜歡他、做他的小妾是破壞別人家庭的可恥行為”這樣的想法的。

其次,在封建社會中,至高無上的皇權是不允許被破壞的。

在《新月格格》這個故事中,新月格格是端親王的女兒,她又得太后的憐惜,後又被未來的婆婆默許成為努達海的小妾。新月一步步走進努達海的家庭,至高無上的皇權是發揮著很大的作用的。

如果當時的皇帝、太后不支持,新月早就被弄死了。她得到皇權的認可,連皇帝、太后都允許她“加入”這個家庭,其他人敢說她是來“拆散”別人家庭的嗎?不敢!這也就成為了她的底氣,她當然能夠理直氣壯地說出這番話來。

儘管如此,作為當代新時代的我們,在正確的三觀薰陶下,真的是不能接受她的這番言論的。管她對與錯,我們自己要有正確的愛情觀與婚姻觀,這才是最重要的。


綠凌愛讀書


瓊瑤的劇背景都是在舊社會年代。那個時候的三觀就是這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都要從一而終。瓊瑤只是寫出符合那個年代的國情。符合那個年代的劇情。她本身是沒有錯的。我們不能用現在的眼光去看待以前那個年代事情。這樣對瓊瑤是不公平的。試想,如果瓊瑤寫出了清朝的一個男人因為納了一個妾就被告上法庭,說他犯了重婚罪,,這樣的劇情才是扯才是不現實又可笑的!!!瓊瑤只是寫出了那個年代發生的事情而已。


咹爾


我覺得瓊瑤的小說沒什麼可說的,畢竟天底下三觀不正的大有人在。我一直感到心塞的是,這種三觀居然曾經那麼的有市場,那麼流行,那麼被認可,當時居然沒人說什麼。這當時得有多少人有著同樣的三觀啊?



優熱電影院


這個有啥好看待的?作者本來就是個小三,寫小說當然會站在小三的立場,腦回路跟正常人自然不一樣了


詩酒趁年華晚了


以現代人的觀念來看 新月是被過度美化了 第三者插足還頂著光環 原本人家夫妻感情很好 就算以古時觀念來看 這也違背倫常 說白了是烈士遺孤 男主角作為收養人的角色應該正確引導 他很明白這樣瘋狂不顧一切相戀的後果是什麼 不過是大家一起毀滅 如此這樣的愛 傷人傷己 是否是真愛呢?至少真愛應該是一起幸福吧……



答答題吃吃瓜


我覺得那個時候的情況和現在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那個時候的男人是可以娶很多女人的,對女人的要求是要和睦要大度。而新月格格也許就是那個時代的女性的表率吧。


雅沁園春


小時候看瓊瑤阿姨的劇最有映像的,莫過於還珠格格(暴露年齡了[捂臉]),也曾被她們感天動地過,對皇后一方也是咬牙切齒過,為了她們號稱偉大的自由的愛情暗自陶醉嚮往過……長大了再看卻感覺像是被迎面潑來的穢物擊中[淚奔],心底留下的映像僅剩下女演員很美,不提也罷!!出於好奇心重溫了新月格格,只能說,可能從本質上透露出的掠奪,自私完全的從影片暴露出來。那個年代,還未完全擺脫舊時代的影響,而人的心還有部分處於陰影之下,所以,多開心,我能生活在現在,至少在陽光下,不正的三觀,始終也會畏首畏尾不能完全暴露出來。甚幸……



靜jing050312


當個笑話看唄,真的好搞笑啊。舉個例子,菜刀做出來是應該用來切菜的,可有一把菜刀就不想進廚房,它非得找個人劈骨斬肉,當它被作為兇器帶入朝堂,它就說:我是來和他親熱的,不是要殺了他!這個女人被她媽媽生出來是想當人養著的,誰知她非要當畜生,那你說誰能攔得住。她如果想以一個人的身份加入一個家庭,可以被收養,可以做兒媳,但她就是要當妾,那你說怎麼辦,腦子壞了,一笑而過唄


為歡浮生


以前不懂還是蠻喜歡瓊瑤劇的,現在再來看感覺有很多都是三觀不正的,歪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