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女兒半夜間一句夢話,讓寶媽聽後頓時表示:不配當你媽媽

前一段時間看到網友們調侃這樣一件事,說來到民政局結婚登記的速度是非常快,基本上不用排號,然而回頭看看離婚登記處,則是排滿了號,雖然說只是一個調侃,但是這也暗指現在許多夫妻在結婚後,由於感情生活等方面的種種不滿,所以只好選擇離婚,但是回頭想想父母們是結束了痛苦的日子,苦的孩子身邊的娃。

6歲女兒半夜間一句夢話,讓寶媽聽後頓時表示:不配當你媽媽

在李女士身上也發生了跟大多數人相同的事,由於丈夫在一次單位大調整中,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工作,就變得整日喝酒不務正業,甚至有的時候喝多了還會打自己,原本想著丈夫只是一時難以接受現實,可是苦熬了兩年的生活,丈夫是越來越不堪,最後李女士選擇與丈夫離婚,帶著自己6歲的女兒團團一起過日子。

起初李女士與其他離婚的人心態也是一樣的,自己帶娃也是一樣的,就怕再次結婚後生活面對以往的局面,可是一個帶娃還要上班對於一個女性來說確實不太容易,最後在鄰居的介紹認識了小王,對於小王寶媽李女士的印象也還算不錯,平時不是給母女兩人送一些蔬菜與水果,就是幫助維修家中的水電,李女士思來想去家中有個男人還是好的。

6歲女兒半夜間一句夢話,讓寶媽聽後頓時表示:不配當你媽媽

於是李女士與小王認識半年以後也順利登記結婚,剛開始一家3口也還算幸福,後來一件事讓李女士徹底清醒,並感覺自己很對不起自己的女兒,在李女士婚後女兒團團就變得十分沉默,原本以為是女兒還沒有適應這種新生活的問題,後來一次寶媽李女士在給女兒蓋被子時,女兒無意間喊到一句夢話,王爸爸不要打我,我不是故意的。

這一句話瞬間讓二婚的李女士後背冷起來,女兒是被遭到丈夫打罵了嗎?自己都沒捨得,丈夫怎麼可以這樣,而且教育女兒也不跟自己說一下,第二天李女士直接帶著年幼的女兒來質問丈夫是怎麼回事,小王表示團團比較調皮,每次都會把家裡的東西搞壞,說了好多次還是不聽,最後就打了孩子幾下手板。

6歲女兒半夜間一句夢話,讓寶媽聽後頓時表示:不配當你媽媽

可能對於李女士身上事情,多數家庭都有經歷過,那麼又該如何避免呢?

孩子教育責任劃分明確

對於二婚家庭可能會夫妻之間,甚至父母與孩子之間存在隔閡,這時最好在婚前就要劃分好子女教育的任務,夫妻之間應該學會角色扮演,通常母親適合扮演慈母的角色,父親則適合充當壞人,這樣夫妻軟硬兼施,才可以讓孩子既能得到寬容,同時在犯錯時,也有相應的人能及時給予批評教育,但是對於李女士特殊情況,可以由親生母親充當黑臉,繼父在一旁監督即可。

6歲女兒半夜間一句夢話,讓寶媽聽後頓時表示:不配當你媽媽

​不要以為虧欠縱容

當孩子出現亂耍脾氣,摔東西的時候,此時家長就要及時給予口頭上的警告,如果不聽取父母的建議,則可以適當的採取一些懲罰措施,例如一個星期不給零花錢、面壁罰站等行為,讓孩子留下深刻印象,相信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成果,其實孩子行為最好的糾正時間,就是發現其錯誤的第一刻,這樣在初期矯正也最為容易還沒有形成習慣。

不過對於李女士的遭遇,如果是正在閱讀的你,會做出怎樣的處理方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