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平貴與王寶釧、薛仁貴與柳迎春,一種奇葩的混合說法

王寶釧等到薛平貴回來後,被封皇后入宮,為何陪伴夫君18天卻離世了,是不是被害死了?

其實,這種說法毫無任何依據,說者把薛仁貴、薛平貴,柳迎春、王寶釧給混淆了。

薛平貴不是薛仁貴,這種說法只是一些人的戲說,既然是戲說,原因就可以隨便說了。

這種說法應該是京劇《紅鬃烈馬》與《汾河灣》雜糅,歷史上沒有薛平貴和王寶釧,是根據薛仁貴和柳迎春的故事改編的。《汾河灣》中的柳迎春是跟薛仁貴見面後沒多久就死了,但薛平貴不是薛仁貴。

薛平貴與王寶釧、薛仁貴與柳迎春,一種奇葩的混合說法

香港電視劇《薛平貴與王寶釧》也是喜劇,大團圓結局。

基本上可以確定這就是一些人的胡說。當然,也可能一些小劇中、影視劇或小說的情節是這麼演的。

王寶釧和薛平貴的故事原型乃《紅鬃烈馬》,它更是喜劇,薛平貴成為西涼國王、王寶釧做了王妃。每到過年過節過壽的時候《紅鬃烈馬》都是作為喜慶的節目給大家助興。

薛平貴與王寶釧、薛仁貴與柳迎春,一種奇葩的混合說法

薛仁貴三箭定天山

《汾河灣》中的柳迎春出自小說《徵東全傳》,基本延續了唐宋元明清薛仁貴的歷史故事,在元明時期逐漸定型,到了清代《徵東全傳》成為民間曲藝關於“薛家將”的總結性作品。在這一故事體系中,柳迎春確實死了。

那麼,為何在知道薛仁貴已經平步青雲,還是在寒窯中死去了。其原因很多:可能是高興過度,18年來已經寒邪侵入身體、吃不好穿不暖,有思念丈夫的意志挺著,所以活著。等一見到丈夫,且知道已經榮華富貴了,高興之餘死了。

薛平貴與王寶釧、薛仁貴與柳迎春,一種奇葩的混合說法

如果你不怕別人罵你無恥,你可以說被壞人害死了,被薛仁貴的仇人跟蹤殺了,反正都是瞎說,咋說都成。

在各種藝術中,評書的改編是不錯的。評書中夫妻二人共到“兩遼王府”,薛仁貴都陣亡了,柳迎春還活著。這種改編雖然不符合歷史,即薛仁貴老家山西河津市修村的傳說就是他的夫人確實死在寒窯。但這種改編符合人們對愛情的美好向往,以及現實男女壽命女長難短的現實。

薛平貴與王寶釧、薛仁貴與柳迎春,一種奇葩的混合說法

為什麼會有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故事

《汾河灣》是講薛仁貴和柳迎春的故事,但有位山西的老太太聽到柳迎春悲慘的故事後非常傷心。好人怎麼沒有好報呢?多好的妻子喲。

老太太的兒子知道真相後,立刻找來文人墨客讓他們改劇本。但文人墨客還是有些骨氣的,便把薛仁貴改為薛平貴、柳迎春改為王寶釧。結果一唱,老太太立刻高興了、病也好了。這出戏就越流傳越廣。

薛平貴與王寶釧、薛仁貴與柳迎春,一種奇葩的混合說法

1987年,廣東粵劇改編了《紅鬃烈馬》,改名為《薛平貴與王寶釧》。這可能就是香港電視劇改編這部劇的原因。

丈夫調戲妻子的名劇系列

在京劇界,類似於“薛仁貴/薛平貴”與“柳迎春/王寶釧”類型的“調戲老婆”的劇目還有例如“秋胡戲妻”的《桑園會》、“趙庭玉戲崔秀英”的《榮喜歸》。

基本上這類“調戲老婆”的名劇都是以下這個套路:

其一:男子地位低,女子出身好;

薛平貴與王寶釧、薛仁貴與柳迎春,一種奇葩的混合說法

其二:男子為了出人頭地出門在外十數年,女子在家辛辛苦苦等待。趙庭玉得了狀元扮成乞丐時間只有一年沒見面兒,時間短了些。

其三:既有歷史原型,又有純粹的民間傳說。例如薛仁貴唐太宗、唐高宗時期的名將;秋胡出自於《列女傳》。

《桑園會》《武家坡》(《紅鬃烈馬》中專門戲妻的片段)《汾河灣》《喜榮歸》四部劇情節類似,常演不衰。之所以被人們喜愛,原因很簡單,人們都喜歡看到“真正的愛情”得到發揮,無論我們曾經多麼貧窮只要努力就可以改變命運。


薛平貴與王寶釧、薛仁貴與柳迎春,一種奇葩的混合說法

京劇《汾河灣》

劇中的男子一般都是:認出妻子,謊稱是死去丈夫的朋友,或者買她或者給她金銀;妻子生氣後,夫妻相認,妻子數落丈夫;丈夫講明現在的身份後,再調侃妻子,夫妻歡歡喜喜去奔新生活。

可以說,此類劇作都是喜劇,都沒有交代女主人公的命運。因此,此劇是把薛仁貴、薛平貴,柳迎春、王寶釧混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