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買臺膽機,聽說膽機電子管壽命只有幾千小時,壽命到了怎麼辦?

坡邊草


電子管壽命比晶體管短,在實際使用中卻沒有多大的差異。電子管標稱壽命短,但膽機工作時產生熱量,驅潮殺菌,小環境良好,整機壽命長;晶體管標稱壽命長,但石機工作時大電流衝擊多,產生熱量不均勻,驅潮能力差,電路鏽變時常發生,整機壽命反而短。再說,如果現今電子管壽命已達幾千小時,那麼更不必擔心膽機的壽命問題,只要不擔憂耗電厲害,為了自己喜歡的音色儘可去選擇中意品牌的膽機。按每天使用二三小時來算,恐怕膽機電子管的更換率比住房的更換率還低。即使電子管意外損壞,只要型號不搞錯,卸下防護罩,拔、插操作就行了。


少叟濫言


早期電子管的理論壽命只有三百小時!

但並不意味著滿三百小時就不行了,要換掉。只是三百小時後各項指標開始慢慢變差,這在計算機,軍事工程,科學研究等高要求地方,到期是要更換的。

相比較,民用上要求並不高,可以用到幾千個小時。我機器上的電子管在實際應用中是難見直接損壞的。多數是裝調不小人為損壞(而且是機械損壞為多)。

電子管理論壽命是連續工作的測試結果。但在民用擴音機上一般不可能連續工作幾百小時,多在幾小時到十多小時了不得了。所以實際壽命是很長的!

還有電子管的工作狀態非常重要。一些小電子廠,為了用一般小功放管輸出較大的電力。往往超指標應用,這樣使用壽命肯定不長。

在實用中AB1類放大電路,6P14不大於10w,300B,6L6不大於25w,807,KT88不大於50w,805,845,813等不大於200w是不易損壞的。這是指強放管而言,如前級的電壓推動管使用壽命還要長的多!

另外在買機器時,聯繫賣家或廠商多配一套管子就足夠用的了。

以前名廠出的收音機,如我見過的一臺亞美收音。一九三五年出的,9幾年還正常使用。熊貓,上海等六七十年代機器,現在正常用著的也不少。只是性能有的變差一些而已。

更典型的是電子顯像管,特別是電視機剛進入家庭的前幾十年。每個家庭的使用率都極高,每天少則幾小時,多則十多小時以上。用了二三十年,顯像管的損壞率確極低。多數都是因新機型的出現而淘汰!

我在實際工作中,大功率輸出時,相反晶體管機更易燒功放管。而且後期電子管的製造工藝改進了不少,材料也更為先進,使用壽命就有了更大的提高。所以,你用不著太擔心!


乾杯安德烈


電子管的實際壽命,比理論上長多了。我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少兒時)專門玩電子管。受經濟條件限制,只能是搞到一些。日偽時期留下的拆機管兒。什麼:57、58、47B、5Y3…等,都是上個世紀30年代日本東京、芝浦、馬自達的產品。最年輕的也有三十多歲了。還都好用,用它來裝個直放式收音機,放大器,都得心應手。有的又用了幾年也不壞。印象之中:電子管只要不碰碎、或者是搞錯了電壓,幾乎是不會壞的。

後來有條件好了,也就改用歐美管兒什麼6SA7、6SK7、6V6…再後來就全用國產的花生管兒了。總之是一代比一代質量可靠,一代比一代壽命長。

電子管的更換那是再簡單不過了,哪隻管子壞了,只要稍一用力就可以拔下來。(有些大功率的管子如807、805…,帶有屏帽,要先摘下來。),然後照這個型號去買一隻回來插上即可,絕不用什麼什麼重新調試。任何人都能換,想插錯都不可能!

現在手裡頭還剩有百十隻電子管兒吧,都成文物了。



橡木桶61955766


電子管有一定的使用壽命。過去的家用電子管收音機,聽兩三年之後,電子管就必須更換。那時有修理店,可維修更換。懂行的到無線電元件商店,買來自己換。

現在消費觀念與過去不同了。現在不要說換電子管了,換其它元件,電器元件的商店,電器維修店都罕見,很難找到了。


有話少說


幾千小時還不夠麼。。。你一年也就聽幾百小時。夠用聽好多年。萬一管子老化了或者壞掉了,買同型號電子管換上去就完事了。舊的拔出來,新的插上去,比換電燈泡還簡單。


老周音箱DIY


膽管有壽命的,換膽管即可,記得按照當初上膽管的順序反著裝回去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