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保和楊文廣是什麼關係?楊六郎之子到底是楊宗寶或是楊文廣,難到歷史上沒有說明?

光輝歲月160530399


根據宋史記載,楊文廣是楊六郎楊延昭的兒子。正史中並沒有楊宗保這個人。就比如,歷史中並沒有岳飛的兒子嶽雷率領岳家軍直搗黃龍府這件事一樣。都是評書演義裡杜撰出來的故事。

除了宋史的記載之外,據《隆平集》記載,楊延昭的兒子有三個,分別是傳永,德政,文廣。但是傳永,德政究竟有沒有什麼戰功,是什麼樣的人,歷史中並沒有記載,只記載到了楊文廣。



楊宗保的說法,最早見於元雜《破天陣》:上面講說楊六郎之子名宗保;小說《北宋志傳》說文廣是宗保之子。後來的評書演義大家都知道,應該是純屬無中生有的杜撰出來。也有可能楊宗保就是楊文廣的別名。

楊延昭也不是排行第六。他是北宋抗遼名將楊業的長子,由於其作戰勇敢,遼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星主鎮幽燕地區,是遼國的剋星,就把他看成天上的六郎星下凡,楊六郎的稱呼由此而來。

楊文廣真正的妻子正史記載是慕容氏,據此,演義中把她演繹成了大破天門陣的穆桂英。


今古講堂


楊六郎,姓楊,名景,字延昭。生於公元958年,祖籍今陝西神木,生於山西太原。北宋名將楊業次子(也有說是長子)傳說景四歲時,揚業戰敗,心情鬱悶遊於花園,見景“以石為兵”,口中喃喃:“父若如此,或許不敗”,業大驚曰:“吾兒真六郎也”(古人認為,北斗七星第六星為將星,叫“六郎星”)人稱楊六郎!

自幼隨父征戰,北漢亡國後,又隨父降宋。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其父在隨軍北伐時,被遼將蕭撻覽射傷落馬被俘,絕食七日而亡!楊延昭因父功任邊關主將,先後鎮守河北景州、保州等地抵禦遼國侵擾。公元1014年病死在陝西金鎖關抵禦西夏任上,年56歲!

楊延昭膝下有三子,第三子楊文廣接任父職,鎮守代州(今陝西定邊縣),抵禦西夏侵擾。相傳有“冰凍代州”抵禦西夏奇功。但歷史上並無相關記載!據說楊文廣膝下有四子,無其有作為的記載!

楊宗保其人,歷史上並無記載,應當是小說演義的虛構人物。或者是由楊延昭某個兒子演義而來的!即使確有其人,也最多跟楊文廣是兄弟關係,絕不會是楊文廣的父親!


三十年的老果農


首先,在史料中是沒有楊宗保這個人的!楊宗保是《楊家將傳》、《楊家府演義》等小說中的虛構人物,小說中為楊業之孫,楊延昭與柴郡主之子,少年從軍,娶穆桂英為妻,生女楊金花。

熊大木的《楊家將傳》中柴郡主在天門陣戰役時沙場產子得到楊文廣,楊文廣為楊宗保之弟;而《楊家府演義》中穆桂英產子得到楊文廣,楊文廣為楊宗保之子。這些也都是世人為小說增加傳奇色彩,增強小說的真實性罷了。

通過翻閱歷史資料發現,楊文廣實為楊延昭之子。根據《宋史》的記載,楊家三代抗遼, 只錄有楊業之子楊延昭 (本名延朗)、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其餘人等皆不見於史傳,而楊延昭有子名宗保也於史無證,有待考證。 楊六郎之子是楊宗保,持這種看法的人是將《宋史》所載史實與民間傳說楊家將故事相聯繫得出的結論。因為《宋史》成書於元末,而民間傳說則始自北宋當代,楊業“父於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於裡兒野豎,皆能道之” (《供備庫副使楊君 (琪) 墓誌銘》,見《歐陽永叔集》卷二) 。所以,兩方面流傳下來的材料均應參照。民間傳說楊延昭有子名宗保,楊宗保故事出現於明萬曆二十一年 (1593) 唐氏世德堂刊印的《南北兩宋志傳》,而《宋史》則成書於元代,因此,許多人認為民間故事與戲曲劇目所傳楊宗保, 就是歷史上的楊文廣。硬在文廣與延昭之間造成一個宗保來,乃文人之杜撰,不可信。查宗保業績多與楊文廣的事蹟相同, 如少年臨陣破敵等事。可見,歷史上的楊宗保,就是楊文廣其人。




景明獵奇


楊文廣(999-1074),字仲容,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將,楊延昭之子、楊業之孫(正史中楊文廣為楊延昭之子,楊宗保為《楊家府演義》虛構人物),曾為范仲淹所擢用,祖籍麟州(今陝西神木北)。

楊文廣生於鹹平二年(999)卒於熙寧七年(1074),白壽彝認為他是楊延昭的第三子(曾鞏《隆平集》雲:“詔錄其子傳永、德徵、文廣有差。”),以父蔭入官,任侍衛親軍龍衛(騎軍)、神衛(步軍)四廂都指揮使,後升領防禦使。宋神宗時因抗擊西夏建功,歷官定州路副都總管、步軍都虞侯。後遼人爭議代州地界,他奉獻陣圖及攻取幽燕之策。旋病死,膝下共有四子。


亞森


楊六郎之子是楊宗保,小時候電視劇裡經常看到,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