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砍掉中間代理商和終端商,把化肥直接供給農戶,你願不願意組織大家一起團購?

助農孵化器


如果都這樣做了,農民就不用組織團購了。在家等著送肥料過來就好了。

忽悠團不是這樣做的嗎?人家沒有中間商,開個會吃個飯,回家了肥料也到了,把票票一點,肥料搬到你家門洞裡頭了。但農民得到實惠了嗎?

那幾年肥料廠家直銷,說是廠價,可以給便宜,有人就買了。可是回過頭一看,好些人買的肥料是暫時沒花錢的,自己反而感覺又吃了虧了。

在這種條件下,有大戶這樣做了,知道那麼多代理商,不掙自己錢才不信呢。直接就找到廠家了,有些無良廠家這頭叫經銷商賣貨,那頭又給大戶送肥料。這能好了嗎?

如果跟您想的那樣,是需要一個條件的,就是廠家實實在在就是在搞直銷。

而且地推廣力度還得足夠大,不然老百姓怎麼相信呀。不如給老百姓一個定心丸,自己在村包上幾十畝地,一邊自己種,一邊宣傳肥料,有效果了,老百姓才會相信著去買。

當有的廠家這樣做了,其它廠家也就開始效仿呀,都是這樣子直銷了,那市場倒是好了。就如現在網絡上賣東西一樣,價格都不是問題了,有的還搶著買呢。不過,我相信這個經銷商渠道一定會改變的,越來越層級少,以至於直接對了農民,那就不是您說領上大家夥兒團購了,連您這個組織者都省略掉了。

其實市場有競爭才會進步,相信一個人真難。一包100塊錢的肥料,你說20塊錢給他吧,反而還不如90塊錢賣得好呢。事實證明直銷有難度,老百姓的心理也在隨著肥料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的。任何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惠的,老百姓就不可能配合。


農資人實錄


把心息得涼涼的吧,廠家樂見終端消費者聯合團購,尤其是廠家的業務員,有這撈外快的機會,哪是絕對不會放過的,但農民朋友們想用團購的方式從廠家套購出廠價,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不可能。

廠家有廠家嚴格的廠規廠紀,銷售原則更是十分明確而嚴格。其實,自上而下,每一層的銷售人員的責職和權限都有嚴格的界定的,他們對外,宣陳和執行的全部是出廠價,出具的價價格表與廠家營業執照,農肥生產許可證,以及其它的相關證明,也絕對無誤,亳無滲假。但職位的高低,決定著出廠價的高低,對超出他們權限範圍的要求,他們根本無法答服。在他們管轄的區域內,每一層的客戶,所能享受的價格那是早以界定的,沒有高層的同意,誰敢給你輕易調價?

市場是廠家的命根子,維護市場的穩定,是廠家至高無上的準則,所以,既便農戶找到廠家的董事長,也不過是混頓飯,然後被打發到銷售部,如此,一層一層,最終打發回主管業務員哪裡了事。

或許,能降一點,但放心,那不是廠家的主意,而是銷售部門私下勾結,套了廠家的利而已,而這種事,最害怕的就是經銷商的舉報了,除非,你連經銷商也買通了,但,可能嗎?

所以,我們要理智地看待廠家,不要以為就憑几個幾十個的團隊購買力就想動搖廠家的價格體系。作為農民,應當關心的,不僅僅是價格因素,更應該關心的是,質量因素。





一尺深雪


可以,這也是一種渠道方式。不贊同也不反對。

前幾年在一個複合肥企業中做銷售,當時也有區域這樣來操作。投入大量的人員,車輛去走街串巷,拉人,請客吃飯,參觀廠區,然後訂貨。。。請注意:現在是一切向錢看的時代,無利不起早的時候。

工廠投入人員、車輛,請客,吃飯是不是需要費用???在村裡找聯絡人,聯絡人是不是需要提成?一個公司比如一包給五塊錢提成吧,那別的公司給十塊,十五塊,這個聯絡人不幹,總有別人幹吧??

叫我做這樣聯絡人,我是不做的。大廠家產品,質量可靠,但是並不一定所謂的渠道減少了價格就能很便宜,到最後人還說你轉多少賺多少似的。

小公司的提成高,所要承擔的風險也高,出問題怎麼辦?

農資行業,總歸是一個技術型跟服務型的行業,不是靠我東西多便宜,就能大量賣貨。進口產品,價格同樣高高的,但是真正理性種植戶,就是認同,願意買單。

我也走訪過很多的零售店,越是以技術為主,銷售的都是大品牌,價格偏高點的,生意越長久,生意越興旺。

越是到處找便宜廠家貨源,把心思用在如何短時間內賺大錢上面的,生意越不行,而且好多這樣的零售店做的不好,就開車帶著走鄉串巷去零售,趕集的,生意都偏向于越來越清淡。。

所以堅定的學好田間地頭的植保技術,瞭解相關病蟲害防治方法,用技術來帶動銷路。。。這才是農資零售商的生存之道


左弦911


大家好,我是山城老梁,如果說廠家吧肥料直接跳過中間商賣給村民,單一這件事肯定是好的,作為村民肯定是想低價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減少成本來獲得最大化的收益。

雖然這樣是好事,但是要真正的落實下來是有很多困難的,生產廠家是需要足夠大的市場,也就是說代理商和零售商,這樣廠家只需要把產品供應給對應的代理商就可以了,省時省力,如果廠家每家每戶問,你要多少他要多少登記,這樣滿世界跑費時費力,會需要大量的人工,也許算下來可能還比零售商的價格高。

又或者像標題裡說的,某個人領頭去和廠家進行對接,這個辦法是好,廠家也不麻煩,但是這個事誰願意去跑呢,比較又不是就自己買,批量購買的話就存在運輸環節,多了環節肯定會產生運輸費用,只要和錢掛鉤了,就不好說別人會以為你多報費用或者你吃了什麼回扣等,所謂人多嘴雜閒話就多了,也算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所以說這個思路執行起來沒得那麼容易的,我覺得跳過零售商去和代理商談團購還比較容易點。大家覺得呢?


山城老梁


如果砍掉中間代理商和終端商,將化肥直接賣給農戶,那麼作為農戶來說,肯定是最受益的,這樣的好事農戶舉雙手贊成。

雖然農戶具體分不清肥料的質量好壞,也不知道含量的多少,但是農戶的經驗可以看出肥料的好壞的。如果廠家能夠將信用建立在農戶上,真真正正的保持著為農民服務,做到無欺詐誠信對待農戶的話,我想農戶們是願意去團購的。畢竟農戶心中都有筆賬,這樣實惠又利己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你說是吧。


平靜珍惜


化肥不同別的商品,團購不可能辦到,因為每個農戶的地力不一樣,他們對化肥標準的耍求也不同,再一個,出現質量問題誰來負責,農戶有時資金不夠,團購能賒銷嗎。

在農村,有的廠家試過了團購。最後都己失敗告終啦








董彥民453


這麼弱智的提議居然能獲得那麼多人的支持,哎,頭條上網友的智商堪憂啊!

也許這個提議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不具備任何可行性。為什麼這麼說呢,按樓主的建議取消所有中間環節,然後大規模組織團購,那我想問你,所謂的大規模團有多大規模?你們鄰里三五家?你們村三五百家?還是你們大隊那幾千家?亦或者更大規模團購?首先誰來組織這個所謂的團購?需要多少人才能組織你希望的團購規模?如何協調不同農戶不同的需求?其次誰來尋找供貨商並保證團購的農藥化肥的質量?當你這些都做的非常完美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你乾的就是你要取代的那些所謂的中間商的活。既然你要乾的活已經有人幹了,而且乾的並不比你差,那麼你的提議就沒有了必要性和可執行性。澳大利亞的鐵礦石被集中起來用幾十萬噸級的巨輪拉到中國,然後用火車分發到各個鍊鋼廠,如果每一個鍊鋼廠都用巨輪去澳大利亞拉鐵礦石你認為划算嗎?


用戶94162287682


如果真的是這樣,對於農戶來說,那當然好了!

我也願意組織農戶採購!但是必須要講究一些大的前提!



首先,這化肥必須是正品,符合農戶用肥的基本需求!如果往農村直銷假冒偽劣的肥料,那麼這就不好了!我們這就有一種肥,說是基肥,但是曬撒下去,基本看不到效果,除此之外,肥還很重很臭!又沒有什麼效果,被舉報,現在看不到了,不知道是不是被沒收了!如果這樣的肥你想要農戶買,那不可能!!!



其次,不能有什麼託運費管理費,等等其他一系列手續費!農戶經常被坑,就是說好的價格,拉到家門口就不一樣的!這又是費那又是費的讓很多農戶心裡不是滋味!所以這種亂七八糟的費用不能胡亂收!

最後,說定下單之後不能坐地漲價比如說,複合肥150元每袋!廠家直銷120口頭價,結果135才肯把肥運到農戶手中,這也是不行的!坐地漲價也讓農戶心裡不是滋味!說好的多少就是多少,要麼你就直接算清楚,講清楚這樣的情況給農戶,這樣農戶有心裡準備願意訂購就訂購!

總結,如果是廠家直銷,為民服務,惠農助農的我們肯定願意採購!農民最看中的就是實惠,所以一定會採購!

如果同意小菜說三農的觀點,幫忙點個贊!👍關注小菜說三農,獲得更多農村、農民、農業知識!


小菜說三農


由衷的敬告廠家,不是你用什麼樣的方式經銷,關鍵是質量,質量,質量。目前為止市場上各種假冒,各種偽劣,各種忽悠層出不窮,捫心自問有哪家從一而終的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的?所以造成農民不相信任何一個廠家一個品牌,只好試探性的今年這家明年那家的購買,甚至於同一種化肥每家都買點,錯覺的認為總能有一家不是假冒偽劣。……


初心耗盡


我寧願出錢讓中間商去辦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