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同“參戰”城鄉遙相望

□ 本報記者 張海峰

本報通訊員 張曉航

在禹城,有一對戰“疫”夫妻檔,竇龍超是禹城市李屯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妻子邢秀梅是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工作者。

大年初二中午,到岳母家拜年的竇龍超正要吃午飯,接到單位緊急集合開會的通知。“應該與疫情有關,我得馬上去。”他一刻也沒敢耽誤,開車來到單位。“雖然通過新聞大體瞭解了這次疫情,但開過這次會我才意識到有多嚴重。”從這時起,竇龍超就開啟了兩點一線的奔波生活。

李屯鄉地處禹城市西南,是四縣交界之地,人員流動比較複雜。根據鄉里統一安排,竇龍超負責督導檢查各村人員值班、廣播宣傳、消毒防控、出入村登記等工作。每天早8點從單位出發往返於各村,17點碰頭通報情況,從初二開始天天如此。

今年32歲的竇龍超學的是機電專業,但平時喜歡寫東西,去年以來在市以上相關媒體刊發或參與採寫稿件20餘篇。去年9月份李屯鄉被確定為大眾日報第88號基層聯繫點後,竇龍超成為聯繫點聯絡員,2019年12月他獲評大眾日報“基層聯繫點”優秀聯絡員。

在抗擊疫情工作中竇龍超發現,很多群眾對防護知識沒有足夠了解,總覺得病毒離自己很遠。對此,竇龍超編了一組《病毒防控“十要十不要”》順口溜,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快在各個村子流傳起來。

妻子邢秀梅從大年初三開始上班,工作強度和壓力同樣很大,要到一些發熱患者家中為其測量體溫,到各社區開展消毒防疫,上門宣傳病毒防控知識,一天下來忙得顧不上喝水、吃飯。

初七晚上,竇龍超回家取衣物,妻子告訴他,同事閆姐自己一個人住,她想搬到閆姐那住幾天,一方面跟她做個伴,另一方面也避免對家人的傳染風險。“你放心去就行,家裡有爺爺奶奶照顧孩子,我的工作風險比你們低點兒,平時多注意防護,下班也可以照顧孩子。”妻子收拾好東西,要起身時,他有許多話想說,但到嘴邊卻只說出一句:“照顧好自己。”

看著妻子離去的背影,竇龍超心裡升騰起一股責任感:“疫情防控雖然任重道遠,但我相信勝利就在不遠的地方,因為我們背後有強大的黨和國家,有無數逆行的白衣天使,有無數堅守一線的基層工作者。戰勝疫情,一家人團聚的日子也就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