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蘇軍士兵為什麼不佩戴備用子彈袋?

鄒城舞動你我的人生6D


二戰時期,各參與國軍隊步兵都有自身的裝備體系,作為參戰人數最多的蘇軍也如此,網絡上某些推文說由於蘇聯士兵所能分發的子彈非常少,平均三個士兵只有一把槍械,子彈每個人只有5發,蘇聯士兵並沒有裝備子彈袋,因為沒有多餘的子彈,所以子彈袋多此一舉。

實際上,這種說法純屬扯淡,是對蘇軍步兵裝備體系缺乏認知的瞎說,戰時的蘇軍也有單兵裝具體系,其中就包括裝步槍彈的彈藥袋、裝RGD-33手榴彈的包裹等,很難設想一個士兵只是背了一把槍就上戰場,卻沒有盛放子彈的裝具,儘管子彈可以放在口袋內,但不是十分方便,畢竟正規軍不是游擊隊。

蘇軍步槍兵裝備有M-35式棕皮腰帶,上面掛有棕色皮製的M-37式步槍彈藥包,腰帶上有數只這樣的彈藥包,約攜帶60發步槍子彈,與同期德軍步兵所攜子彈大致相當。

此外,比較老舊的M-1917式彈藥包,此時也經常被使用;另外,還有一種帆布制的步槍彈藥背囊,是背在左肩頭上的;而像自動槍手,則配備一個較大帆布彈藥包,內置波波沙-41用的71發彈鼓,或者是波波沙-43用的35發彈匣等供彈具。

當然,在實際的戰場上,由於後勤補給方面的原因,確實有許多士兵並未裝備子彈袋,操起一把5發彈倉供彈的莫辛·納甘手動步槍,或手持波波沙41/43自動槍,背上一個雜物包就上前線作戰了,似乎給外界留下了蘇軍沒有配子彈藥袋的印象。

蘇軍士兵用來攜帶零碎物品的雜物包,或稱背囊或稱攜行具,實際上是個式樣簡單的卡其布或細帆布口袋,大概從1939年7月開始採用,稱M-39式帆布揹包。

袋口穿有細繩,以便裝滿東西后可以把袋口紮起來,袋身有環扣以連接揹帶,行進時用手拎著繩頭或將背囊背在背上。

袋內裝有被塗成土黃色的飯盒,換洗的衣物、盥洗用具和私人物品,有時還存放備用乾糧和罐頭,需要時鋼盔也可以放進袋中攜行,當然,必要時也能存放子彈。

從1942年起,由於皮革供應緊張,包括武裝帶和手槍套在內的大部分裝具改用廉價的帆布和人造革來製作,由於單純的人造革製品在嚴寒氣候中容易損壞,所以人造革總是和皮革、帆布等材料搭配使用。


國平軍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則上,蘇軍士兵很多沒有備用子彈袋,因為沒有必要備用。

這要分情況來看。

早期蘇軍步兵主要使用莫辛納甘步槍。這種手拉步槍射速較慢,並不需要太多的子彈。

正常來說,一場戰鬥,普通士兵開槍最多也就一二十發子彈,一般也就幾發而已。

所以,蘇軍士兵往往也就攜帶幾十發子彈,一個揹包就足夠了,沒有必要還有什麼備用子彈袋。

蘇軍士兵當時普遍有一種皮製的彈夾包,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手機包一樣,就掛在腰帶上。這種彈夾包使用非常方便,直接打開就可以拿出彈夾,填入步槍即可,比子彈袋方便的多。

最常見的是M1937彈夾包,一個包可以裝4個彈夾(每個彈夾5發子彈)。

所以,我們看電影電視,作戰的蘇軍根本沒有子彈袋,因為他們有了彈夾包就足夠了。

而且說難聽的,普通蘇軍士兵在戰爭初期和中期,存活時間很多,活過半年1年的都不多,在斯大林格勒乾脆就24小時。

這種情況下,能夠有機會打光這20發子彈已經不容易了。

就算給你一二百發子彈的大彈袋,蘇軍士兵也沒有時間射光。


同時,蘇軍也配有一種備用帆布彈藥包,是帆布做的,一般背在背後,放備用子彈的。

所以,我們從正面是看不到的。

只有到了中後期,隨著蘇軍逐步勝利,而且半自動步槍的大量裝備,蘇軍才開始需要大量的備用子彈。

裝這種子彈,除了彈夾包和備用帆布彈藥包以外,還需要我們常見的子彈袋了。

這種帆布子彈袋是斜背在肩膀上的,橫跨在胸前。

但這種子彈袋不多,所以我們認為蘇軍沒有備用子彈袋,其實不是這樣。

他們後背還揹著帆布彈藥包呢


薩沙


蘇軍在二戰時期的主力步槍是莫辛-納甘步槍,該槍支的裝彈量僅為5發子彈,雖然拉栓式步槍射速較慢,但在高強度的對抗中,5發子彈是肯定不夠用的,不攜帶子彈袋簡直就是去送死。

(蘇聯的莫辛-納甘步槍,以及蘇軍的制式彈匣包)

二戰時蘇軍士兵上前線肯定是要多帶一些子彈的,至於子彈放哪?自然是放在子彈袋中。

二戰時期的子彈袋也可以叫做“彈匣袋”或者是“彈匣包”,各國之間的子彈袋或彈匣袋的樣式都略有不同,在大家的傳統印象中,子彈袋或彈匣袋應該是斜揹著身上的。

(抗戰時中國軍人身上的子彈袋)

但是歐美國家的子彈袋或彈匣袋與我國的樣式略有不同。

(二戰時美軍的子彈袋)

由於各國的子彈袋或彈匣袋長相略有不同,導致許多人不認識蘇軍的子彈袋,誤認為蘇軍士兵上前線不帶子彈袋,其實這是天大的誤會,二戰時的蘇軍士兵肯定是隨身攜帶子彈袋的。

(二戰時蘇軍的子彈袋,這裡直接放著彈匣,可以及時補充彈藥)

(這是二戰蘇軍士兵的裝備圖,士兵們都是隨身攜帶子彈袋,而機槍手也額外帶著一個大彈鼓)

所以說蘇軍士兵不帶子彈袋是不可能的,除非是緊急情況下忘記攜帶,否則肯定是要隨身掛著的。而且不僅是蘇軍,所有國家的士兵都要帶著子彈袋。

除了子彈袋這個誤會以外,很多人還認為蘇軍士兵不愛戴頭盔,甚至有老兵勸說新兵扔掉頭盔,這個誤會就更大了。

早在古代人們就已經認識到頭盔的重要性,古代的高級將領和精銳部隊都是配備有頭盔的,這可以大大提高士兵的防禦能力,畢竟只要頭部一受傷,即便是不死也失去戰鬥力了。

而進入火器時代後,冷兵器時代的鎧甲漸漸地被全部淘汰,但頭盔卻得以保留下來,今天更是成為士兵的必備護具,可見頭盔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

蘇聯其實很早就在軍隊中配備頭盔,到蘇德二戰爆發前夕蘇聯的大部分軍隊都已經配備頭盔,蘇軍士兵對於頭盔重要性的認知也很到位,不存在扔掉頭盔往前衝的情況。

(在1939年的諾門罕戰役中,蘇軍士兵都是帶著頭盔的)

產生這個誤會的主要原因是許多老照片上的蘇軍士兵都不戴頭盔,但這並非是蘇軍士兵不愛戴頭盔,而是沒頭盔可戴。

由於在戰爭初期蘇軍一路慘敗,許多軍用物資被德軍繳獲,而西部大片工業區也淪陷於敵手,再加上後來擴軍速度極快,導致蘇聯鋼盔的產能跟不上需求,因此許多新兵被送往前線時壓根沒有頭盔可戴,只能帶著帽子上戰場,使得蘇軍傷亡數量遠超德軍。

不過到了戰爭後期,隨著美國的大力援助和逐漸收復失地,蘇聯的工業生產慢慢得到恢復,鋼盔的產量也上來了,所以到二戰後期蘇軍士兵基本上都有頭盔可戴了。


千佛山車神


蘇軍不佩戴子彈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打仗不配子彈袋,那子彈放哪?放口袋裡不成?還是塞在靴子裡?其實關於二戰蘇軍的梗不少,有什麼“蘇軍老兵勸新兵別戴鋼盔”的梗,這其實就是扯淡,蘇軍把繳獲德軍的鋼盔都戴上了,別說自己的了。子彈袋這個,也是一樣的,都是以訛傳訛,憑藉個別幾張照片假想出來的梗。

蘇軍一個步兵的裝備裡面,就包含子彈袋的,就在腰間。戰爭時期的蘇軍單兵裝備裡面就有兩個雙聯的M37子彈包,皮革製成的。蘇聯就算再窮,這東西也能拿得出來。至於網上一些文章裡說的,蘇軍子彈不夠,兩個人一支槍,一個人拿槍,一個人拿一個彈夾的子彈,這幾乎就是不可能,或者是極少數情況下才有的一種情況。蘇聯缺子彈麼?

另外,波波沙衝鋒槍那個大彈鼓,也是有袋子裝的,波波沙衝鋒槍的衝鋒槍手,一般有一個到兩個備用彈鼓放在身上,有個專門的大布袋子就在旁邊。其實兩個彈鼓就差不多夠用了,150發左右的子彈,能打光還能活下來的都是大神。

蘇軍再窮,也不至於缺槍缺彈,更不至於每個士兵拿五發子彈就上戰場了。五發子彈,交火的時候很快就打沒了,剩下的子彈你去哪弄?下面回答裡有個作者講的,蘇軍士兵子彈和敵軍通用,我不知道莫辛納甘的7.62*54mm子彈和德軍KAR.98K的7.92*57mm子彈是怎麼通用的。

只有那極個別的幾張照片裡,你看蘇軍士兵身上沒子彈袋,要麼是情況特殊,新來的動員兵還沒來得及配發,要麼是情況緊急,抄槍就上了,再不就是你沒看見,沒子彈袋的情況,根本不可能。


軍武文齋


二戰期間,各參戰國的子彈消耗量巨大。據統計,平均每消耗2萬發子彈才能消滅一個敵人,美國在二戰期間消耗了400多億發子彈,佔據首榜,而蘇聯消耗的子彈數量也非常大,達170億發。當時各國為保證士兵在作戰中的彈藥供應,單兵大多裝備了子彈袋等,蘇聯也不例外。

在蘇德戰爭前期,蘇軍損失慘重,蘇聯大片領土淪陷,工業區也遭到破壞。但蘇軍即使在大潰退時,也很少出現彈藥匱乏的情況。不過很多士兵在進攻作戰時為了減輕負重,往往不會隨身攜帶很多子彈,所以一些士兵沒有帶子彈袋也不奇怪。在很多影視劇中,蘇軍直接身個小揹包,手拎武器上一線,這就給外界留下蘇軍士兵沒配子彈袋的印象。

蘇軍在二戰爆發前習慣了和平安逸,開戰後被德軍的閃電戰打得回不過神來。後來蘇聯官兵在戰場上慢慢成長,作戰水平和軍心士氣提升。不過戰爭還是打得很艱難,蘇軍不得不用人命來抵禦德軍進攻,戰役最殘酷時,普通的蘇軍士兵根本活不了多久,甚至沒開一槍就陣亡。

在蘇德戰場,槍械的作用並不是決定性的,除了機槍班組要攜帶大量子彈外,其他兵種攜帶子彈的數量並不是很多。而且蘇聯一開始是在本土作戰、被動防禦,各地有很多物資補給點,幾乎可以隨取隨用,一些蘇軍士兵因而不願意隨時揹負沉重的子彈袋。


兵說


在電影《兵臨城下》中,好多衝鋒的蘇軍兩三個人合用一把步槍,每人分發3-5顆子彈,身上不佩戴子彈袋。這一場景是蘇聯在德軍閃電戰造成的影響,蘇軍步兵在戰場上的生存時間太短了,所以才出現這種情況。其實蘇軍的標配中是有子彈袋的。(《兵臨城下》劇照)

德軍閃擊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實施。

1941年6月22日凌晨3:45分,德軍閃擊蘇聯。大約320萬的德軍聯合其他國家的93萬部隊進攻蘇聯,前三天蘇聯損失飛機3922架,到年底是蘇軍傷亡超過400萬,大量的軍事物質被繳獲。德軍的兵峰直抵莫斯科。

軍事工業也來不及製造更多的武器彈藥,當時蘇軍一般部隊士兵配發的子彈是5發,精銳部隊步兵是10-20顆子彈臨時招募的部隊一般是兩個人5發子彈兩三個人合用一把步槍,子彈袋這種可有可無的裝配,在衝鋒作戰時基本都捨棄了,尤其是臨時招募的士兵。到了戰爭後期,蘇聯軍隊的步兵每個人配發幾十發子彈,已經大大改善了。

像斯大林格勒這樣殘酷的戰役,衝鋒時三個人一把槍,一個人3-5發子彈。士兵陣亡的時間太短,主要是為了消耗德軍,阻止德軍的攻勢,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這樣做了。(二戰蘇軍步兵標配復原圖)

美英加三國援助蘇聯。

德軍的閃擊作戰,也震驚了西方的美英加等國,如果任由德軍消滅蘇聯,下一個對付的就是他們了,為了制衡德國的極度擴張,美國、英國、加拿大迅速決定援助蘇聯。

1941年6月22日到1945年戰爭結束,蘇聯共獲得17781735噸援助物資,其中94%是美國提供的援助。我們看一下具體有哪些物資:

這使得蘇聯軍事工業,軍事運輸業、軍火生產等迅速恢復發展起來,供應源源不斷,改變了戰爭初期的頹勢。

二戰時期蘇軍步兵大量配置波波沙衝鋒槍

PPSh41衝鋒槍,又稱波波沙衝鋒槍。顧名思義,這種槍是1941年設計完成,並且裝配到蘇聯一線部隊,到1942年才開始大量生產,到四十年代末期,一共生產了600多萬支。

波波沙衝鋒槍使用71發彈鼓,減少了士兵換彈夾的頻率。它使用的子彈是仿造的毛瑟手槍彈,兩者相差僅僅0.01毫米,兩者可以通用,並且短距離子彈的殺傷力大於當時德國的衝鋒槍。

據統計,二戰時期蘇聯軍隊共消耗約170億發子彈,德國軍隊共消耗210億發子彈,美軍消耗80億發子彈,生產了414億發子彈,大部分給了同盟國軍隊。

我們中國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消耗了17.1億發子彈,共產黨軍隊消耗了2000萬發子彈。


穿越再現彼岸


根據公開數據,蘇聯在二戰期間使用子彈數量約為170億發,而德國為213億發,美國為400億發。相比其他巨頭而言,蘇聯使用的子彈數量是相對較少的,在總數少的情況下,蘇聯士兵能分發到的子彈自然就少了。

蘇聯工業區遭到德軍破壞

蘇聯士兵有時並不是不想攜帶備用子彈袋,而是沒有多餘的子彈可以攜帶。蘇軍在蘇德戰爭中死亡681.7萬,被俘或者失蹤445.6萬人。希特勒突襲蘇聯後,在前期戰果頗豐,僅在1941年蘇軍戰死80萬人,俘虜或失蹤234萬人。很多武器裝備因此被德軍繳獲,蘇軍甚至在最艱難的時候3個士兵共用一把武器,更不要說有備用子彈了。

蘇軍在與德軍發生衝突最慘烈的地方是在蘇聯境內,蘇聯的工業設備雖然在爆發戰爭前後陸續地搬遷,但是因為工業地帶比較集中,很容易就被德軍炸燬。列寧格勒工業區和莫斯科工業區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蘇軍在面臨如此大失血時,軍需供給不能很快恢復,而且產能也不可能擴大。
如果沒有英國和美國的雪中送炭,蘇聯很可能撐不住德軍的猛烈攻勢。

德軍的閃電戰所致

古德里安曾經說過:“我沒時間俘虜你們,請你們放下武器,離開道路,免得擋道。”

雖然德軍的軍事部署千變萬化,但是其戰術還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有閃電戰的影子。閃電戰是用時間換取空間,不斷推進對方的後方切割合圍,根本無暇打掃戰場。很多蘇軍在德軍的裝甲部隊的火力下,還沒打完子彈就已經陣亡。其餘的蘇軍戰友在子彈快要用完的時候,可以在陣地上就地取材,把沒耗盡子彈的槍械直接拿過來使用更快。

別的途徑補充子彈

二戰期間,各國的士兵除了機槍手,隨身攜帶的子彈本來就很少。德國一個士兵只帶60發子彈,美國80發,日本200發。這和我們的刻板印象可能會有顛覆,因為士兵在上戰場時儘量減少負重更能發揮作戰能力。

而蘇聯步兵在二戰期間的主要武器是波波沙衝鋒槍,據統計蘇聯的兵工廠在二戰期間為蘇聯紅軍總共生產了600多萬支該武器。波波沙衝鋒槍採用的是彈鼓設計,容彈量71發,比普通的槍械裝彈量更高。子彈都放到彈鼓了,因重量問題,蘇軍可攜帶的備用子彈袋肯定會因此而減少。

各國在二戰期間會設置類似古代驛站的補給站,後勤補給人員把子彈裝在箱子裡,給前線的戰士運送。士兵一般不會隨身攜帶沉重的子彈上戰場,而是等待後勤補給員補血,這也是各司其職的表現。


梓蕤


行軍打仗最講究的是裝備問題,一支裝備精良的士兵往往比裝備落後的敵人佔有優勢,所以各個朝代的軍事首領都願意花費巨資給自己的士兵配備優良裝備,這方面他們顯得很豪爽一點都不吝嗇,因為關乎成敗存亡問題,不過在二戰時期的蘇聯士兵就沒有配備子彈袋,這是因為軍資不足還是其他原因呢?

很多人覺得當初若不是蘇聯奮力打退德國納粹,重挫希特勒的野心,估計如今的世界歷史要就改寫。因為當時斯大林為了在二戰中打敗德國軍隊幾乎全國草木皆兵,把所有資源勞力都壓上了,因此也不可能會在給配備子彈袋上有所計較。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士兵沒有子彈袋呢?

首先是蘇聯軍隊很早就創立有獨立的單兵裝具系統,當中已包括步槍、彈匣、子彈袋等裝備,後來單兵裝具出現了改動,一戰發生後,各國士兵配置上了大量新單兵裝具,直到二戰爆發,又大部分採用了各種制式裝具系統,雖然就連子彈袋也包含在內了,不僅僅只帶一個子彈袋而已。

蘇聯軍隊的眾多兵裝具各不相同,步兵的裝具可以配備2個彈藥包,而機槍手則只能裝得下一個大型彈藥包而已,因為裡面還要擺放衝鋒槍架、大型彈夾等設備。另外由於補給部隊效率高以及考慮到重量問題,在很多時候蘇聯士兵上前線都是挑選一些必要裝備跟一把槍向前衝了,至於彈藥包這種重東西往往很多士兵都不會選擇攜帶。為此久而久之別人就誤以為是蘇聯軍隊沒給配備子彈袋。

據當二戰數據顯示,蘇方這一場戰爭打下來大概共消耗了170億顆子彈,美軍則消耗達400億枚,德國軍隊是213億枚,可見三大強國之間蘇聯子彈消耗量是最少,美國消耗最多。根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蘇方士兵所配發的子彈並不多,所以士兵們就無必要去佩戴子彈袋了。

特別是蘇聯的遠程戰役比較少,不像美國跟德國需要長途跋涉翻山越嶺來打仗,由於美德軍隊補給點較遠,士兵平時都需要攜帶更多的彈藥,此時子彈袋就是必不可少的東西,而蘇方大多是在自家門口作戰,後方補給點給力子彈補給快速,因此士兵對子彈袋的需求並不大。

不過蘇聯士兵有時候真想配一個子彈袋也是挺尷尬的,其問題出在所派發的子彈較少,據數據顯示在蘇德戰役裡,蘇方有681萬人因戰爭死亡,被抓或失蹤者445萬人,當初德國元首突然下令開戰,使得戰爭前期蘇軍大敗,這導致蘇聯大批槍械子彈被德軍搜走,形成蘇方後方供給緊張,這時為應對困境,往往幾個蘇聯士兵共用一把步槍,而子彈的派發更是大幅減少。

二戰時,蘇方槍械工廠共生產出六百萬支波波式衝鋒槍,其主要分配給了步兵,該款波波衝鋒槍設計容彈數為71發,略高多普通彈匣數量,由於此槍較重,為了減輕負擔,所以士兵在衝鋒時很少把備用子彈帶在身上更別談多掛一個子彈袋了。

其實二戰過程中,軍方不斷吸收經驗跟改進,往往在每個戰場佈置有彈藥補給點,後勤部隊負責把彈藥裝填在箱子中,及時跑著炮火運輸給作戰的士兵,這樣一來就能有效減低士兵的身體負重,使得他們的體能消耗減少,起到促進戰爭勝利的作用,如果那個士兵沒子彈了一般轉身就能摸到早準備好的彈藥箱,這樣就不必掛著滿滿一子彈袋作戰了。

貓眼觀史


子彈袋這個裝備是二戰時期士兵所佩戴的一個重裝子彈的一個工具,不過隨著後續軍裝的進步還有槍械的進步,子彈袋現在已經被淘汰換成子彈包或者說直接卡在腰上的那種子彈夾。

在有關於抗日系列的電視劇中,日本兵還有我國軍隊的胸前都會快的有一個類似於小布包的東西,我國軍隊習慣將其稱之為彈帶或者子彈包。

不過現存的蘇二戰蘇聯軍隊的照片中好像並沒有配備子彈袋這樣一個裝備。

那麼是蘇聯士兵不配備子彈袋嗎?

之前有網友表示,蘇聯之所以不配備子彈袋,是因為蘇聯所用的槍支為莫辛納甘步槍。

這是一種傳統的拉栓式步槍,拉栓步槍的一個特點就是裝填子彈比較慢,射速比較慢,所以單位時間內使用的子彈的量就少一點。

一場戰役中一個士兵可能打不了多少子彈,所以將子彈裝兜裡就行了,其實這樣的一個觀點是不對的。

因為蘇聯在對抗日軍還有德軍的時候,每一場戰役中射彈量還是比較高的,只是靠兜裡裝一點肯定不方便,也不符合標準,其實蘇聯士兵也是有裝子彈的裝備的。

與其他國家士兵不同的是蘇聯確實沒有子彈袋,他們重裝子彈用的是子彈包,子彈包是有皮革製成的。

而子彈包的規格大小剛好適合放當時他們所用步槍的子彈,而且這個子彈包也能夠裝上數十發的子彈,結合著射速比較慢的拉栓式的莫辛納甘步槍,若是常規的規模戰役中已經足夠用了。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有時候蘇軍在戰場上的存活時間並不是很長。比如在莫斯科保衛戰的時候,蘇軍完全是通過人肉堆積的方式攔住德軍的進攻。

當時蘇軍上前線的時候可能打不完三四十發子彈就會犧牲,所以子彈袋裝的太多隻會是一種資源消耗,因此一個子彈包所裝的子彈量已經夠一場普通戰役使用。

倘若是大規模的持久對抗戰,那麼他們其實也是會有子彈袋的,子彈包只是用於平時常規的戰爭之中。

蘇軍的子彈袋和其他國家有所不同,其他的國家都是斜挎到胸前,看起來像一條帶子一樣,蘇軍則是一個小揹包或類似於一個小挎包。

而且蘇軍所使用的這個挎包是多用性的,除了可以多裝一些常規的步槍子彈之外,還可以裝蘇聯所研製出來的波波沙衝鋒槍的彈夾,波波沙衝鋒槍的彈夾與其他的彈夾不通,是圓盤式的,也有一些老兵稱之為大盤子機槍。

因此來說,蘇聯人確實沒有向日軍還有中國軍隊所背的那種子彈袋,不過他們確實有成子彈的裝備,並非像網上一些謠傳說將子彈裝在褲兜裡,這也不太現實。

只不過蘇聯軍隊的制服裝裝子彈的方式與其他國家不一樣罷了。

或許在蘇聯軍隊的眼中,他們還好奇為什麼其他的國家不用皮夾裝子彈,為啥要用子彈袋呢?


夏目歷史君


在答題前先說明此提問是不夠嚴謹的。並不是二戰中所有的蘇軍士兵都不佩戴備用子彈袋的,這種情況是存在的,但不能代表普遍現象。

只是在影視中為了表現二戰中蘇軍的慘烈狀況,在戰士們還來不及將子彈打光的情況下就倒下,所以不用佩戴備用子彈袋。

在蘇軍的單兵裝具體系中,是有彈藥袋的。這也是一個常識問題,如果戰士上戰場,沒有子彈補充,那槍不就成了擺設嗎?

蘇軍步槍兵裝備有M-35式棕皮腰帶,上面掛有棕色皮製的M-37式步槍彈藥袋,腰帶上有數只這樣的彈藥袋,約攜帶60發步槍子彈,與同期德軍步兵所攜子彈大致相當。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戰士不佩戴備用子彈袋的情況?

蘇軍的工業區遭到德軍破壞。蘇軍的軍需補給處於癱瘓狀態,當時已經沒有多餘的子彈可以配備,所以子彈袋失去作用了。

僅在1941年,蘇軍就損失80多萬人,俘虜和失蹤人口達200多萬。大部分的武器彈藥被德軍繳獲,最困難的時候,蘇軍連每個士兵配備槍都做不到,更何況子彈能有多餘的嗎?


德軍的閃電戰就是用時間換取空間,不斷的推進對方的後方切割合圍。在這種強力壓制下,蘇軍的損失更替非常快,就算攜帶子彈袋也來不及使用。

要不是德軍已經威脅到英美的利益。英美對蘇軍進行雪中送炭似的援助,蘇聯也無法扭轉戰局。

當時場面的確慘烈。蘇軍士兵就像被割韭菜一般倒下一片,後面的士兵在補上。在這種情況下,後面的士兵可以用前面倒下士兵的槍和彈藥。

還有就是,二戰期間蘇軍主要武器為波波沙衝鋒槍。這種槍械的容彈量比一般槍械要高,他們的子彈袋才能裝60發子彈,而此槍的容彈量為70發,所以在考慮到士兵的負重問題,所以備用子彈肯定會減少。

蘇軍在戰場上的物資供給是有專門人員的。他們把彈藥裝在箱子裡,會給前線的戰士運送補給,這樣一來戰士們也不用攜帶太多的子彈了。


綜合以上因素,蘇軍才會出現不攜帶備用子彈袋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