鄲城:檢驗員胡敏的“近”與“遠”

檢驗員胡敏的“近”與“遠”

鄲城:檢驗員胡敏的“近”與“遠”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巴富強 通訊員孫小明

“第一次給疑似病人採集咽拭子時,說實話,難免有點緊張。病人張大嘴巴,棉籤剛一伸進去,他就乾嘔起來,然後猛烈嗆咳,連續兩次才完成採樣。”胡敏在剛剛結束一例標本採集後說:“現在,我都是下手又快又準,避免病人乾嘔和嗆嗽。”

咽拭子核酸檢測結果,是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採集咽拭子標本時,需要病人摘掉口罩,張大嘴巴,暴露出扁桃體和咽後壁,然後用棉籤伸入病人咽喉部採樣。這時,檢驗人員與病人“近在咫尺”,病人呼出的氣溶膠和噴濺出的飛沫,很可能攜帶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染性。

胡敏是鄲城縣人民醫院檢驗科一名檢驗員。年三十下午,醫院要求檢驗科派專人到發熱門診負責採樣,胡敏找科主任劉濤主動請纓。主任說,你家孩子小,你考慮好再決定。胡敏說:“考慮好了。只要做好防護,不會有事的。退一萬步說,即使被感染了,我年輕,免疫力強,引起重症的幾率也不大。”

咽拭子採集的質量直接關係到病人的確診,為了採集準確,很難保證一米以上的安全距離。加上護目鏡上容易起霧氣,透視率不高,為了看得更清楚,胡敏總是儘量離病人近一點,再近一點。一次採樣時,她向病人靠近,病人卻往後撤。病人說:“你別離我太近,不安全。”聽了這話,胡敏感動得心頭一酸。她說:“沒事的,我穿有防護服,離得遠了看不清楚,萬一採樣不準確就耽誤大事了。”

本該離疑似病人遠一些,胡敏卻要靠近他們;而本該離家人近一些,她卻把他們推得遠遠的。

從初一到初十,每天24小時不能回家,下班後被隔離在附近租賃的專門房間。丈夫來送衣物,原想說幾句關心的話,胡敏一開口就把他的話堵住了:“別進屋,把東西放在門外,離我遠點哦!”為避免交叉感染,她安排丈夫把孩子送到了姥姥家。一家三口,分居三處。

兒子剛五歲,正是依戀媽媽的年齡,一連十天不見,兒子想媽媽,媽媽又何嘗不想兒子?母子只能通過視頻相見。懂事的孩子知道媽媽要去前線去打病毒,雖然不情願卻還是說:“媽媽加油,我愛你,早點回來!”昨天,兒子用稚嫩的筆畫了幾幅畫,他自己說畫的是《金剛葫蘆娃大戰蛇精》。“媽媽,你是金剛葫蘆娃,病毒就是蛇精,你打敗了蛇精就趕緊回來,我想你!”看到這些,胡敏既心酸又欣慰,轉過臉去,禁不住淚水潸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