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在社區|川沙來了“神祕人”“眼鏡俠”

在川沙的里弄小區,最近有一批“神秘人”“眼鏡俠”,戴著口罩、眼鏡和手套,三三兩兩走進一幢幢樓道門洞,他們是誰?想要幹什麼?

抗疫在社區|川沙來了“神秘人”“眼鏡俠”

圖說:“神秘人”“眼鏡俠”走進川沙居民區。川沙新鎮 供圖

<strong>神秘人是誰?

這幾天,有一些人穿著代替防護服的一次性雨衣,佩戴著工作證和預約登記的二維碼,走進居民樓道;她們有的胸前戴著或手拿著一個說明板,上面寫著:“您好!我們是XX居委的工作人員,現在為您送口罩上門,為避免交叉傳播,我們減少接觸和對話”。

原來她們是沙田、曙光、黃樓、明珠等居委的社工和機關幹部,為首批預約登記的居村民送去口罩。其中,華盛居民區人手不夠,居委幹部的家屬也自告奮勇來幫忙。

妙港居民區是一個覆蓋2677戶、戶籍人口2003人、外來人口3115人的“超大”居委,面對人口眾多、情況複雜的現狀,在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褚春蘭的帶領下,全面徹底排摸重點地區人員。為做好居家留觀人員服務,還建立了由“居委書記主任+居委衛生幹部+留觀家庭代表+社區衛生中心醫生+物業經理”的微信群。每天實時查詢體溫、需求等動態信息,提供送菜、溫度計、快遞等上門服務,確保留觀人員“安心”。

在口罩預約登記中,對於仍然在外地尚未回滬的少數居民,居委通過電話登記給予“預留”,並藉此機會宣傳上海防控政策,確保相關人員一旦回滬,遵守有關隔離觀察等規定。

<strong>四面出入的農村怎麼防控?

居委工作量大,但多數小區有圍牆,有門衛保安,利於防控。對於四面出入的農村來說,如何防控?七灶村在農村隊組黨建實踐中採取了“小三長”(即由小隊長、黨員骨幹組成的“小宅長”“小河長”“小路長”),這些“小三長”在村黨總支書記朱慶華的帶領下,面對近千名外來人員即將回滬的形勢,走村入戶宣傳政策,並送口罩上門,確保重點地區來滬人員及時掌握信息和採取措施。對於村內9家企業則加強宣傳,確保在規定日期前不許開工。

連民村是鄉村振興示範村,去年榮獲“全國美麗休閒鄉村”的稱號,民宿經濟是該村的一大亮點。疫情發生以來,村黨總支書記姚翠萍帶著村兩委班子,首先對村內的13家民宿進行了全面排查,要求立即關停,停止接待,民宿業主們也主動配合工作,共同築牢防控之牆。

春節期間是村民辦喜事的高峰期,有6戶村民已經張羅得差不多了,同時也是村黨總支副書記沈惠蘭女兒出嫁的日子。原本沈惠蘭的親家按照農村習俗要宴請60桌親戚朋友,後來全部取消。其他村民紛紛效仿,主動簡辦或推遲。正如一個群眾說的,“村居幹部怎樣做,老百姓會跟上”!

新民晚報記者 宋寧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