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膠州李哥莊鎮姜荷琪、孫坤、葉晨:我和父母共戰“疫” 做最美逆行者

新型冠狀病毒來襲,如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衝散了鼠年春節的喜悅,“隔離”這兩個字也成為今年春節期間最熱的詞。但是在膠州市李哥莊鎮,卻有這樣一群“不聽話”的孩子,他們放棄了“待在家裡就是為國家做貢獻”的安逸,自願隨著父母來到防控疫情的前線,統計摸排信息、值守村莊路口、充當應急人員,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青年人的責任和擔當。

女兒深夜送飯充當“打字員”

連日來,每到深夜十一點,都會有一道靚麗的身影走進李哥莊鎮政府大樓,測溫、登記後,端坐在李哥莊社區居委會的辦公電腦前,彙總統計當天的摸排信息,經常忙到清晨六七點鐘才離開,她就是鎮機關幹部姜維錐的女兒——姜荷琪。姜賀琪本是一名大一新生,正月初三深夜,因父親在抗“疫”一線連續奮戰兩天一宿沒有回家,擔心父親身體狀況的她端著裝滿餃子的飯盒到單位給姜維錐送飯。當她看到父親疲憊不堪、精疲力竭地靠在辦公桌前,右手託著額頭,左手有心無力的在鍵盤上敲敲打打時,連忙走上前探望其身體狀況。“當時爸爸的眼裡充滿血絲,口罩上方的眼袋又厚又黑,很是憔悴,我感覺扎心的疼” 姜荷琪說道。打那天起,她就主動請纓擔任起臨時打字員,為父親分擔些許工作。白天姜維錐進行上門排摸人員信息、彙總形成基礎數據,深夜姜荷琪再將手寫信息予以打印統計,建立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現在,父女倆配合的越來越有默契,工作效率也不斷提升……


青島膠州李哥莊鎮姜荷琪、孫坤、葉晨:我和父母共戰“疫” 做最美逆行者


兒子為父開車客串“駕駛員”

現年22歲的孫坤是北京某單位的工作人員,他的父親是李哥莊鎮新成立的三屯社區居委會主任孫武成,爬樓、敲門、登記、測體溫、千叮嚀萬囑咐“這些天千萬少出門,別串門、別聚會,非得出門要緊戴口罩,過去這陣兒就好了……”成了現年57歲的老孫這段時間的常掛在嘴邊的話。孫坤知道父親不容易,三屯社區居委會共有5740戶居民,且外來人口眾多,摸排難度大,加上父親年齡偏大,孫坤便主動請纓給父親當免費的司機,每天開車拉著父親挨個小區“轉悠”。當問及他為什麼不待在家裡時,孫坤摸了摸後腦勺,憨厚地說,“我是黨員,我想讓老爹把更多的精力用在防疫上,路上的事情我替他留心就行了。”這一句承諾,讓孫坤開始了每天自早晨八點至凌晨兩點的高強度工作。“我年輕,扛得住!比起在防疫最前沿的醫護人員,我做的還不夠!”孫坤笑呵呵地說道。


青島膠州李哥莊鎮姜荷琪、孫坤、葉晨:我和父母共戰“疫” 做最美逆行者


一家三口看好關卡當好“鐵將軍”

在李哥莊鎮冷家莊村進出路第一卡口管控隊中有這樣一個人,他本是從事非遺文物的商人,自正月初二起,不到26歲的他便跟隨父母參與到疫情防控前線,這個人就是葉晨。大年初一,冷家莊村30名黨員群眾就自發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組,組建進出村口管控隊,葉晨和他的父親葉孝波、母親劉春華都是管控隊的成員。他們在村莊的兩個進出通道設置關卡,24小時對進出車輛進行信息登記,對防疫方法進行宣傳,安排村醫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檢測。“我的工作任務並不重,每天早七點至晚10點對村莊進出車輛進行登記,對進出人員進行發熱測量,發放宣傳單、動員村民在春節期間暫時不聚會、不走動,為打贏這次防疫戰助力。”葉晨說道。


青島膠州李哥莊鎮姜荷琪、孫坤、葉晨:我和父母共戰“疫” 做最美逆行者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李哥莊鎮群眾與基層幹部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堅守在抗擊疫情前線,一次次不懈的堅守,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一波波“逆行”的出動,共同構築完善的疫情防控工作網,全力以赴捍衛轄區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金膠州/我愛金膠州/金膠州數字報通訊員:於少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