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病毒學家: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華人病毒學家: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华人病毒学家: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pixabay.com


編者按:新冠病毒還會流行多長,是大家很關心的問題。對此,有多篇文章給出不同的預計。例如香港大學醫學院最近認為高峰在4月。還有其他預計。這裡刊登旅美華人醫生盧山的一家之言,供參考。

撰文|盧 山

● ● ●

我是美國麻省大學的教授盧山,除了病毒和疫苗的研究工作,我也是在美國行醫20年的內科醫生,也是美國醫師協會的會士,這讓我能比一般基礎病毒科學家更能理解臨床病例的處理。

10多年前,我的實驗室就做過SARS 病毒的直接工作, 也發表過SARS的研究論文,對冠狀病毒也有較多的瞭解。我也是《新發微生物和感染》(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雜誌的主編,這是國際上專門研究新發傳染病的一個主要學術雜誌。希望我的意見能幫到大家。以下我以問答的方式來解答下當下一些熱點問題。

华人病毒学家: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問:如何看待目前疫情發展?

答:基本認識沒有改變——這個病毒易傳染,臨床症狀和死亡率沒有像 SARS 那樣恐怖。具體的證據是:

• 目前已有很多已經宣佈治癒的病人,在 SARS 時許多人是拖了很長時間,用了大量激素才 慢慢恢復的。


• 在中國湖北以外的大多數地區,有傳染病例,但死亡人數極少。


• 在美國,春節前後,有數萬在華工作的中外人員回到美國。但即使加上今天新的一例,也 就只有 8 例,這是非常好的消息。在下面 1-2 周內,可能還會有一些新病例,但不會太 多。


• 世界上感染國家不少,但至今都沒有死亡病例報道。

現在讓人擔心的是每日新的確診病例還在爬升,總數已經超過上次 SARS 全球感染人數,死亡人數也在上升。但就是這些數據裡面也有一些好的苗頭——累計治癒人數開始超過死亡人數;新增病例每天基本相似,沒有翻倍增長;新增疑似病例曲線開始趨平乃至開始向下。

從數據本身看,下面短期內,新的確診病例很可能會繼續上升,因為疑似病人基數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如果疑似病人數能夠出現拐點,並穩定向下,整個疫情就會有大的轉變。同時下面的死亡率應該繼續下降,因為這個病毒感染早發現、早治療,治療效果就會比較好。原來較早感染的病例發現和治療不夠及時,現在大家都在積極發現疑似病人,診斷和治療都比原來及時,會大大減低死亡率。

所以現在的重點工作還是在湖北,因為那裡被感染和病人數多。但是要害不是這些已被感染的人,而是不要再發生太多的新感染。

湖北控制成功,全國就能勝利。

我們華人病毒學家的建議就是針對控制湖北大面積大規模人群設計的。我們的方案仍然有效。但是如果湖北已經控制成功,那當然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結論是現在是黎明前的黑暗。再堅持幾天,湖北形勢如果有轉機,大局面就會出現改變。

問:什麼是最壞情況,需要做那些準備?

答:疫情整體失控,向全國發展,這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

因為湖北以外其它地區病例少,有充足的人力和資源來對付新病例,最近這段時期各個地區也練了兵,各級醫院和公共衛生機構可以打有準 備之戰。加上春節放假以來,各地自行高度隔離,基本上有隱藏的病例都基本發現和控制了。

如果湖北病例仍然居高不下,而其它地區病例基本控制清除,國家就可以逐步開放其它地區,而繼續嚴格控制隔離湖北,最終也是可以控制疫情的。

也有可能出現這個病毒轉成輕微的感染,在社區人群低度感染,變成流感病毒一樣。這不是希望發生的事情,但是如果發生了,它的危害就不會太大,我們可以改變整體管理方案,但目前不是探討這個方案的時侯,我們還是要努力實現對這個病毒的完全控制。

問:如何看待無症狀感染的問題?

答:首先大家要分清潛伏期和無症狀的不同。許多病毒感染在潛伏期是有傳染性的,然後症狀出現。

現在有報告說完全無症狀,過去沒有症狀,後來也一直沒發病,但有病毒感染。這個數據是從哪裡來的?但是現在大家都從新聞看科學,這不是真正科學。

要知道具體數據,用什麼技術方法證實感染的,每種方法都有一定比例的假陽性,是如何排除的?採集樣本和試驗室檢測有無交叉汙染,數據的可重複性好嗎?這些都是很重要也是很難證明的。

上面這些問題,不是科學人員的過高要求,也不影響疫情的控制和臨床問題。在無症狀人裡能查出病毒,基本上是使用高敏感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如各種 PCR 為基礎的技術。但是如果這個所謂陽性的人沒有任何症狀,也不是在潛伏期,我們從臨床上就可以說這個人沒有病毒血症,也就是說即使體內有病毒,也應該是非常少量,那這個人的傳染性也應該是極低的。這是一個病毒學的基本概念,感染性和病毒體內載量直接相關。

所以,即使有人有無症狀的感染,也不能就說這個人就一定會傳染給別人,實際幾率應該很低。這不是目前主要的問題。

答:許多急性病毒感染都沒有針對性的特效藥。

流感病毒在人群已知的大流行有100多年了,也沒有特效藥。現有的幾個藥都不是效果很好,西方很多國家都基本上不用或不建議用。但是沒有特效藥,不等於沒有治療,這是許多人的錯誤理解。

急性病毒治療需要的主要是支持性治療。

支持性治療包括多個內容,包括液體治療、降溫、糾正電解質紊亂,維護心肝腎功能,和治療其它同時存在的基礎疾病幾個方面。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內容,任何活下來的都是由於在幾方面做的好,而不是所謂特效藥。即使有特效藥,如果沒有這些基本的支持治療,藥效也是很難體現的。

有人會說這些不是很簡單的事嗎?其實還真不是。一個普通的醫生就不如 ICU 病房的醫生做的好,同樣有經驗和沒有經驗的ICU 醫生也會有治療效果的不同。

自從 SARS 以來,中國的 ICU 有了長足的進步,因為他們在治療其它疾病包括各種嚴重流感例如 H7N9 的工作中,對如何使用現代醫學的技術設備和觀念理解上積累了很多經驗。這次也是進一步考驗他們的時候。我相信他們是有這個能力的。

其實美國和其它西方醫療體系也是主要靠支持治療來對付這些沒有特效治療的疾病的。例如,Ebola 病毒在非洲的死亡率高達 50%,2014年美國有兩個護士由於接觸治療當時不知道已感染 Ebola 的 一位非洲病人而感染上Ebola,但兩人不久就被治好恢復正常生活。這些案例證明,一個優秀的醫療管理體系,正確使用以支持性治療為基礎的臨床方案是可以控制和治癒哪怕非常危險的病毒感染。

問:如何看待尋找和開發新藥?

答:開發一個新藥很不容易,不是短期間可以完成的。其實在臨床工作量極大的情況下開展太多的新藥臨床研究是不明智的。這樣會給臨床第一線人員增加很多負擔,用掉寶貴的資源。

但適當在臨床有經驗的主管醫生的建議和協調下,使用一些已被批准在臨床用於別的疾病的藥物,應該支持。

全世界醫生都會開off label 使用的處方,也就是根據自己和同行的經驗,把藥使用在不是原來批准的適應症上。做過藥物開發的都知道,能夠得到一個臨床指徵的批准,需要花時間和費用。一個已批准臨床正式使用的藥物,有非常清楚的療效範圍和副作用數據,這樣就有 助於醫生把這個藥用在其它疾病上,儘管其它疾病不一定是正式被批准的指徵。

這種使用不要干擾正常的基本支持治療。這就是為什麼臨床主管醫生有最大的發言權。同時每一 種藥物都有各自的副作用,如何正確使用也是及其重要的。

答:不要忘記治療病人的其它共生基本疾病。

流感每年很多有關死亡病例,不是單純流感致死的,而是那些有其它基礎疾病的病人會有更高的死亡風險。

同樣,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對基礎身體狀況不好,有慢性病、免疫低下的病人的風險也是比較高的。不管有無特效抗病毒藥物,除了支持性治療以外,加強基礎慢性疾病治療,注意和其它有關專科會診,也對最終疾病預後有重大影響。

問:如何看待國際衛生組織(WHO)宣佈此次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

答:WHO 做出這個決定是在1月30日。他們上午開會還說暫時沒有必要,觀察10 天左右再說,但是當天下午就改變做出了 PHEIC 的決定。這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在美國發現了第一例人傳人的病例,是芝加哥的一對華人夫婦。這是在高度監測的情況下西方親眼目睹下發生的,到那時全美國共 6 例,已有一例人傳人,證實這個病毒是感染性比較強的。

在這種情況下,國際組織必須要給世界人民提個醒。他們發表聲明的時侯是他們的負責人剛從中國回來,見到了中國最高領導人。他反覆強調,中國目前的防控工作非常努力,這個決定不是對中國的擔憂,而是對其它許多低資源的發展中國家有擔心,要他們預先有個準備,萬一有些病例到了他們那裡,他們要有個反應計劃。

問:如何看待美國提高對這一次新致病性冠狀病毒疫情的處理?

答:美國在1月31日宣佈了對入境美國的限制,除了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者及他們的直接家屬,其它任何國家人員如果近期到過中國的,都將不接受入境。

這個決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芝加哥人與人傳染結果的影響。美國人發現這個病毒傳染還是蠻容易的。本來以為有病的人發現了分離治療就可以了,但是現在不對了,還要加強對其他人傳染的控制。當天上午,更改了原來把用美國飛機接回來的200 多人的管理方案,本來隔離3天,就要讓他們回家的,現在改為隔離14天沒事才放出去。下午移民局就宣佈了對入境美國的新限制。

這是美國的基本管理體系,有一個多個部委的綜合分析應急體制,信息判斷準確,根據局勢的發展、反應及時適度,以預防為主,決定作在下一步可能發展的前面。但是這不表明對這個病毒的基本認識發生了變化。和 WHO的決定一樣,就是減少對自己國家和世界的可能影響,是一個預防性的決定,而不是預示流行狀態有了本質性的改變。

华人病毒学家: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