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人戴口罩,也被歐美人歧視?

在歐美已經出現了新問題,因這次新型肺炎疫情,而歧視中國人/亞洲人。

現在,歐美對於亞洲人戴口罩,完全無法理解,已經開始歧視戴口罩了。

某種程度上,亞洲與西方對於「戴口罩」,有著不同的解讀。

亞洲人戴口罩,也被歐美人歧視?

對「戴口罩」,東西方差異太大了

亞洲人喜歡戴口罩,有多種原因。

部分原因是美容,這股風氣由日本韓國女生帶動,中國人跟進。因為帶了口罩以後,顯得臉小,而且有神秘感,沒有化妝的情況下也可以出門。

亞洲人戴口罩,也被歐美人歧視?

另外,中國部分城市及香港地區,因為曾經歷過2003年薩斯疫情,都願意戴口罩,加強個人衛生。

但是,全球各地對於普通人配戴外科口罩,都相對陌生。而且歐美人一般認知是,有病的人及醫護人員,才需要戴口罩,健康的人根本不需要配帶。

亞洲人戴口罩,也被歐美人歧視?

▲隨著疫情全球擴散,西班牙巴塞羅那,也有白人男子戴上外科口罩。

近日,很多西方國家的專家,以至國際衛生機構,都紛紛表示不建議本身健康的人戴口罩。

世界衛生組織專門發出指引,提醒大眾不當配戴口罩會弄巧反拙,戴口罩,也必須經常保持雙手清潔。

法國衛生部的說法是,「出現冠狀病毒感染病徵的人!才應該配戴口罩!」,呼籲公眾勤洗手,打噴嚏或咳嗽時,用手帕掩住口鼻。

歐美沒有經歷我們的慘痛教訓

除了一般認為「健康的人無需戴口罩」,不少外國人對亞洲人戴口罩的習慣,嗤之以鼻,認為這是大驚小怪,有人更直指戴口罩「看起來相當可笑」。

這些嘲諷和歧視,顯然是漠視了中國和亞洲人對於近些年來疫情的慘痛教訓。中國和香港地區經歷了薩斯病毒,韓國人經歷了中東呼吸綜合徵,亞洲人都在學習經驗教訓。

就以香港地區為例,經過薩斯一疫後,這十幾年來,香港人都培養起一套衛生習慣:生病或進出醫院時都戴上口罩,進食前清潔雙手,聚會聚餐使用公筷,1: 99漂白水清潔家居等。大型商場、兒童遊樂設施、餐廳、公立醫院等,都配備酒精洗手液。

這些「過份緊張」的措施,都是基於當年薩斯痛失300人命的慘痛一頁。經一疫、長一智,香港社區的衛生防範比過去進步了。

亞洲人戴口罩,也被歐美人歧視?

在中國,戴口罩是保護自身之舉,但在法國,戴口罩等同患病,兩種不同的解讀,也引起了誤會和恐慌。

中國、香港及澳門的疫情越見嚴峻,政府及醫學界專家均已呼籲,大眾出外時配戴口罩,以減低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屬於為己為人的公共道德。

外國專家所講的「不建議配戴口罩」,顯然並不適用於本地情況。以目前情況,戴口罩是好事,利己,又不損人,反而有助消滅疫情。

亞洲人戴口罩,也被歐美人歧視?


疫情之下,不應該有種族歧視

過去一週,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等歐美國家,都先後出現確診病例。多個國家都出現搶買口罩潮,超市和藥房的口罩和洗手液,都被一掃而空。

搶賣潮伴隨而來的,還有種族歧視和仇外情緒,有的歐美人,把疫情傳入,歸咎於當地華人。

CTV電視臺記者Peter Akman,在Twitter上傳自拍照,是自己與戴口罩的亞裔髮型師,寫道:「希望我今天得到的只是一個新發型。(而不會從亞洲人哪裡傳染病毒)」

貼文隨即引起大量批評,指責他歧視,記者Peter Akman其後道歉,並刪除了那條「不恰當」的貼文。

亞洲人戴口罩,也被歐美人歧視?

▲記者Peter Akman在Twitter上,發佈自己與戴口罩的亞裔髮型師的自拍照,被轟種族歧視。

美國《福布斯》美籍韓裔記者Sarah Kim,在街上遭到種族歧視,一群男子對她叫道:「看那邊的日本妞,不想染上冠狀病毒的話,就讓她滾蛋!」

亞洲人戴口罩,也被歐美人歧視?

圖片說明:美國《福布斯》美籍韓裔記者Sarah Kim


實際上,歷史上每次美國有流行病,亞裔都會受到種族歧視。在全球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之際,在1894至1911年期間,美國無數報章作出歧視描述,「美國華人會吃老鼠,蝸居於衛生差、過度密集的環境」。

疫情期間,檀香山政府官員,更試過焚燬市內一共佔地38英畝的華人住宅家園。

韓裔記者Sarah Kim說,在美國出現首宗確診冠狀病毒肺炎個案後,對瘟疫的恐懼,產生了排外情緒及行為。

「是適當的防護措施,還是歧視行為,兩者之間需要分清楚。」

亞洲人戴口罩,也被歐美人歧視?

▲2月3日, 日本大阪一家神舍舉行撒豆祈福儀式,大多數民眾都戴上口罩。


附:長期堅持原創不易,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鳴,請大家點贊轉發,支持我繼續創作,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