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有多大?這些國際組織和專家重磅發聲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這場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幾何?中國應如何應對這種影響?引發多方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內的多家國際組織機構負責人紛紛表示:不確定性將是暫時的,對中國經濟有信心。

世界銀行:中國政府有充足的政策空間來應對疫情

當地時間2月3日,世界銀行發文稱,中國政府有充足的政策空間來應對疫情,併為市場注入了相當大規模的流動性,這些舉措有助於緩解疫情對中國經濟增長造成的影響。

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有多大?這些國際組織和專家重磅發聲

世界銀行推特截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對中國經濟展現出的韌性充滿信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3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IMF支持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政府在應對疫情方面採取的措施,包括財政、貨幣和金融領域。她說:“中國經濟繼續展現出極強的韌性,我們對此充滿信心。”4日,格奧爾基耶娃還在社交媒體上傳了一段視頻,用中文說:“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有多大?這些國際組織和專家重磅發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言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不利影響是暫時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言人格里·賴斯表示,疫情對中國經濟的一些不利影響只是暫時的,待疫情緩解後,相關經濟活動恢復正常運行,經濟是可以恢復的。中國經濟體量大,有資源有決心來有效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

外國專家:中國經濟遭受衝擊將是短暫的

在許多外國專家和國際機構人士看來,儘管疫情暴發對中國經濟的衝擊不可避免,但長期影響有限。

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認為,影響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但中國最終將戰勝疫情。

羅奇認為,中國2020年一季度經濟增長將受到顯著影響。為控制疫情而出臺的城(省)際交通限制措施,對供應鏈和零售業造成的衝擊,將在短期內對中國經濟增速產生一定的影響。

但是中國政府特別是央行有許多可供使用的政策工具,目前央行已經向市場提供了流動性支持。當疫情影響降低時,流動性工具將有助於經濟迅速反彈。

在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黃天磊看來,疫情暴發可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暫時性衝擊,但不應誇大其對中國全年經濟增長的影響。“其影響將主要出現在今年第一季度,而對全年增長的影響可能相當有限。”

英國《金融時報》2月3日發表題為《新冠病毒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多大?》的文章,文中援引西班牙對外銀行研究部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夏樂、西班牙對外銀行研究部高級經濟學家董晉越的觀點稱,新型冠狀病毒的廣泛傳播對中國經濟帶來負面衝擊,但只要疫情能在2020年第二季度或在之前就結束,其對於全年經濟衝擊較小。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肯尼思·羅格夫認為,基於過去的類似疫情案例,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危機將被證明是暫時的,經濟影響將得到遏制,“我們可以對此抱有希望。”

美國《巴倫週刊》網站1日發文稱,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負責亞太資產配置的戰略分析師們並沒有改變2020年初對新興市場股市——特別是中國股市有利——的看法。他們的共識是:中國經濟遭受的衝擊將是短暫的——只要疫情得到控制,就不可能使全球經濟脫軌。

延伸閱讀

世界衛生組織疫情數據來了!人們沒理由恐慌

世界衛生組織執行委員會第146屆會議3日在日內瓦世衛組織總部召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會上全面介紹了世衛組織與中方密切溝通配合、大力支持中國政府和人民抗疫努力的情況。

他表示,中方的策略不僅有力,而且有效,就是緊緊抓住疫情中心地區發力。在中國之外,目前僅有23個國家發現一共146例確診病例,這個數字相比其他疫情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人們完全沒有理由恐慌。

譚德塞說,各國應基於事實,科學理性統籌兼顧;防範是必要的,但無需過度反應。

世衛組織不建議各國採取任何旅行或貿易限制措施,呼籲各國應基於證據採取令人信服的措施。各國應同時加大對衛生體系脆弱國家的支持力度,加強病例診療和疫苗研發,澄清不實言論,完善防範手段,增加資源投入,繼續與世衛組織分享信息、知識和專長,團結協作戰勝疫情。

在執委會上,多個國家對中國疫情防控工作及為全球公共衛生事業所作貢獻給予高度評價。

坦桑尼亞參會官員代表非洲區國家對中國政府和人民表達慰問,感謝中國政府採取有力措施努力控制疫情,強調正是由於中方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犧牲,非洲才尚未出現確診病例,下一步非洲國家將繼續加強防範,希望世衛組織和中國提供支持。

德國參會官員讚賞中國政府行動迅速,公開透明,及時分享信息,與世衛組織保持密切合作。

瑞士代表表示中國的防控和診療措施堪稱典範,願意和中國人民一道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巴西、新加坡、以色列、智利、斯里蘭卡、荷蘭、西班牙、緬甸、埃及、挪威、印度尼西亞、加拿大、丹麥、泰國、瑞典、黑山、孟加拉國等均對中國政府採取的措施表示高度讚賞,呼籲國際社會加強合作,攜手戰勝疫情。

國家發改委: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需要強調的是疫情的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連維良說,不少人拿2003年非典對當時經濟的影響來推算此次疫情的影響,但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實力、物質基礎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都是比當時明顯增強的。我們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打贏疫情防控的阻擊戰,我們也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目前的當務之急還是集中精力,讓疫情的拐點儘快到來,儘早恢復生產生活。

網友評論

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有多大?這些國際組織和專家重磅發聲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央視新聞客戶端、新華國際頭條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網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