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紅薯高產不用水,種紅薯真的不用澆水嗎?

棒奔霸


農村老人說,紅薯要想獲得高產不用水,但事實上任何作物的生長是離不開水,所以說種植紅薯不用水,就想獲得高產是不太可能的。那麼農村老輩的話是不是就完全不對呢?沒有任何的意義呢?

其實,不然。既然這句話能夠這樣的傳出去,且一直流傳著,那麼肯定有這句話的意義所在。我覺得農村老輩的話還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的。他們的話,告訴我們一點紅薯作物耐旱性比較強,不太喜水。也就是說,在紅薯種植的時候,不要過多的澆水。


在農村,種植的紅薯雖然大家管理不多,但是在遇到了連續的晴天的時候,也是需要進行抗旱的。有一件事,我記得比較清楚,是去年夏天的時候,家裡種植的紅薯比較多,恰逢那段時間天氣比較好,一直沒有下雨,但是菜園子的紅薯苗都被曬萎蔫了。當時,老爸讓我記得給紅薯苗澆水。因為紅薯苗基本封田了,所以當時澆水的時候,我是直接拿起水管就往紅薯地衝水。


澆了快三分之一的時候,我發現地裡的紅薯苗萎蔫的厲害了,整個葉子都耷拉著。當時,自己並沒有反應過來,還是老爸來看到以後,連忙要我停止澆水。後來被老爸責罵了,才知道當時自己只顧著想幹完了去看電視,忘記時間還比較早,地溫比較高,導致澆下去的水,快速蒸發成水蒸氣,蒸煮了地面的紅薯藤。

後來那塊紅薯苗雖然緩了過來,但是產量比較差。後面的紅薯苗在快天黑了以後,才澆完水。但是最終收穫的紅薯也很多,很好,所以澆水也分情況。


這裡其實要說的是,紅薯雖然耐旱,但是不能說明它缺水就可以生長的非常的好。不過,紅薯在生長的時候,一般土壤溼度保持在40-50%左右就可以。土壤溼度過高,不利於紅薯膨大,過旱也不利於紅薯生長。保持適宜的水份,才能讓紅薯獲得高產。


著迷大鄉村


農村老人說紅薯高產不用水,種紅薯真的不用澆水嗎?大家好我是農村農民萬歲,老人說紅薯高產不用水並且紅薯高產非常正確,但是隻舍用在我的回憶,也就是一九九o年以前,種植的紅薯不用澆水,不但紅薯高產,而且又甜又面,農村大部分每年都以吃紅薯為主,小夥伴們都是吃的白白胖胖,黑胡吞吞也不生病健健康康。


在我們大中原河南,種植紅薯都是麥茬種植,把紅薯頭壓在地裡後,過幾天農民大爺都會面朝黃土背朝天到地裡發草,隨手把麥茬整出來,隨後把麥茬揹回家燒火做飯用,等紅曹映快普滿地的時候,在一次進地翻映,把紅薯映全部蓋在了紅薯根部,紅薯映得到了陽光的照射,紅薯得到了地墒的保護而不分散,紅薯接的是又大又多又好吃。

現在種植紅薯不澆水等於白忙夥,麥茬一尺多高,還得打除草劑,又不翻紅薯映啦,到時候還得給紅薯打增長素,現在的紅薯都不是自然生長的,最少要想紅薯有個好收成,最少澆兩次水才有保漳,謝謝!



農民萬歲


紅薯生長靠太陽,想要豐收水肥長。我們當地種紅薯的口頭禪。種紅薯的三要素:太陽 水 肥料。太陽隨著自然走,水肥可以控制,壟起土地種紅薯,就是區間有效的控制紅薯用水量,旱天澆澆水,澇季便於排水。



歡迎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三農的高度】,一起探討更多關於鄉村的事兒。


當年我村裡家家戶戶種紅薯,人吃、餵豬、下粉條,大家乾的熱火朝天。家家戶戶都養殖豬,家家戶戶都下粉條。養殖的豬滿村跑,豬跑去誰家地裡吃莊稼了,會被主家找到家裡討說法……後來開始圈養豬,餵食剩飯剩菜和紅薯渣。到了下粉條的季節,我經常在下粉條鍋灶裡燒紅薯吃,白心紅薯做紅薯粉,紅心紅薯燒熟了吃,清香可口……!村裡村外的樹上,扯上繩子晾曬粉條……!忙碌完到初冬時節,村裡人開始套上毛驢車,去不出產紅薯粉條的地方換糧食或者賣。算是靠點技術活賺點錢……。



所以當年村裡人們種植紅薯都很有經驗。想方設法讓紅薯獲得高產,當年都是用大量的農家肥做底肥,尿素做追肥。後來有了複合肥 氮磷鉀肥,劃分的越來越細越具體……!以前下雨紅薯長茂秧了,村民都是剪紅薯藤回家餵豬喂牛喂家禽家畜,或者直接翻紅薯藤,控制紅薯秧過旺的生長。後來有了茁壯素,葉面肥……,真是:農家活不用學,人家咋做我咋做。對於紅薯這種根莖膨脹塊農作物,必須有機肥和鉀肥底肥足。下雨的潮溼季節,有草木灰的可以撒到紅薯地裡,吸溼殺菌,增加紅薯生長土壤的有機營養成分。


種植紅薯離不開農民的日常管理和辛勤勞作,想獲得紅薯的豐產豐收:必須根據當地的土質,選擇最適合的品種來種植;根據當地的氣候雨水來管理,乾旱地區需要根據紅薯地裡墒情澆水,多雨地區需要注意放澇減排,少澆水。紅薯雖然喜幹不喜溼的農作物,但是也要有個“度”。只有根據當地的各種具體情況來種植管理紅薯,才能獲得高產。不能一概而論說紅薯不澆水,才能獲得高產豐收。


三農的高度


這個問題有點不現實吧,紅薯雖然說是一種耐旱的農作物,但是並不一定說其整個生長髮育週期內就不需要澆水。紅薯想要高產和好比較好的商品價值就一定在在田間管理上下功夫,並且還要科學合理的澆水施肥。紅薯在這幾個生長髮育階段是需要澆水施肥的:

在苗期的時候如果說天氣比較乾旱,即便在犁地的時候澆了一遍“跑馬水”,但是面對持續的高溫乾旱我想剛栽種的紅薯苗的成活率依然不會太高。今年我種植的蒜茬紅薯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況,栽種紅薯苗以後連續十幾天的高溫天直接導致了我種植的紅薯成活率不到一半。所以在收麥子的時候我和媳婦又補種了一遍紅薯。

在紅薯膨大期的時候也是紅薯需要肥料和水份比較多的時候,如果說太乾旱的話會直接影響紅薯塊莖的膨大。同時也會造成紅薯塊莖上出現裂紋的情況,這樣的話紅薯的商品價值就會大打折扣。這個時間點澆水也要選擇小水澆或者直接用噴灌帶澆水。澆過水以後也要及時的翻紅薯秧子,防止紅薯秧子由於土壤潮溼而滋生太多的鬚根扎入地裡跟主根搶營養。


豫東小農


紅薯種植,澆不澆水,得看土壤環境跟氣候條件,通常情況下,北方多沙地且氣候乾旱,農作物需水量較高,而南方多泥地且氣候多雨。

筆者家鄉,地處雲貴高原東部山區,種植紅薯從來沒澆水,一是屬於山地,澆水不便;二是雨季較長。就算是日常的乾旱,也不會影響紅薯的生長,除非大旱,土地開裂,人畜飲水都困難的情況下,紅薯可能會絕收,其他情況下,都沒見過莊稼澆水的。

紅薯是廣泛種植的一種農作物,產量高,在筆者家鄉,大多用來餵豬,跟玉米、土豆是豬的主要食物。紅薯較為抗旱抗澇,一般在5月中旬開始種植,種植時挖溝,把紅薯苗水平或斜插在溝裡,苗上一把泥,踩緊即可,成活後再施肥附土。

想要紅薯高產,水肥管理很關鍵,紅薯生長所需水分在60%-70%,剛栽種的紅薯苗,長苗時最高需求水分在60%-80%,水分缺失,會影響到紅薯的高產。但是在我們南方,5-6月,是每年雨季最大的時候,而5月中旬到6月下旬,都是紅薯種植的最佳時期,這時候土壤含水量較高,甚至低窪地方還會澇,紅薯栽種後,成活好,生長快,就算是到8月份溫度最高的時候,紅薯也能通過前期生長及土壤層所含水分滿足生長,通常情況下都會高產。

紅薯高產水分只是其中的影響因素之一,良好的光照及肥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種過紅薯的都知道,當紅薯苗長到封林時(葉子長起來後看不到地裡的土)就要進行翻藤,使植株間有充足的光照,塊根才會快速生長,從而高產,所以,任何一樣農作物想要高產,不僅僅是水分的原因,涉及到多方面的管理。

紅薯是最容易種植成活的農作物,種植時間剛好是雨季,所以需水量不是很多,就算不用澆水,也能很好的成活,除非遇到大旱,加上後期的施肥、翻藤,紅薯一般都會高產。朋友們,你的家鄉種植紅薯澆水嗎?其他農作物也澆水嗎?


下壩毛哥


農村老人們常說高產紅薯不用水?難道一點水都不用嗎?還是另有講究?

農村裡一般種植紅薯的時候都在4至5月份,剛收割的油麥小麥田翻耕整理後,也可以進行紅薯苗的扦插和種植。這時候的溫度水分都比較適合紅薯苗期的生長髮育。

那高產的紅薯種植真的像農村有經驗的老農們說的那樣,“不用水”嗎?

種過的都知道紅薯是一種旱地喜溫作物,但絕不是說紅薯種植不需要水,而且大家都知道哪一樣大田作物生長髮育不需要水分?紅薯自然也是,而老農們常說高產紅薯“不用水”只是相對其它作物而言,並不是真的說紅薯不要水,相反,想要高產還得對水分的講究比較嚴格。

一、栽秧緩苗期

這個階段大部分人都認為栽後灌溝或在雨後栽秧,雖然可以達到較好的成活率,但也限制了紅薯生長,土壤墒情過大溫度低透氣少,紅薯根系發育慢,整體會出現長時間不旺現象。可以適當採用窩澆法,省水還促苗。



二、分枝出葉期

這個時候植株還比較小,對水分要求還不是太大,保持土壤見幹見溼就行,過分乾旱會影響其發育的,滴灌的方法就很適合。


三、莖葉旺盛期

這無疑是最耗水的時候了,要保證生長出來的莖葉擁有充足的水分積累營養,但這個時期的降水量也比較多,不需要人為的過分澆灌,保證旱天澆,雨天排,防止徒長就行。

四、塊根膨大期

這時候主要是地底下的活動較多了,想要紅薯高產,塊莖的生長髮育可是非常必要的。只要保證田裡有點水分,塊莖就能生長,據調查資料顯示,只要地區的降雨量不低於200毫米,就可以較大面積的種植紅薯,只需要在乾旱的時候保證水分就行。




綜上所述,紅薯種植的全生育期內,大水老天給,小水人為補,算起來確實高產“不用水”,比較適合大部分地區種植。

如果大家滿意我的回答,還請幫忙點下右上角的關注吧!我會持續為大家分享三農知識的!


冒藍火的小農民


農村老人說紅薯高產不用澆水,種紅薯真的不用澆水嗎?

紅薯,也叫地瓜,屬於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它是我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食物了,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種植一些來食用。紅薯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澱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等物質,因此又被人們成為長壽食品。

紅薯對水分的需求。紅薯屬於耐旱的作物,水分過多不利於產量的提高,它特別怕積水,特別是結薯後的積水會對產量產生很大的影響,其次乾溼不定的生長環境會造成紅薯根內在生長速度不一樣,很容易造成紅薯表皮開裂的現象。

紅薯怕澇又怕旱,管理是比較麻煩的,因此人們常說一句話“幹長柴根,溼長鬚根,不幹不溼長塊根”,這句話很形象具體地說明了紅薯對水分的需求,既不能太乾,也不能太溼,所以我們澆水一定要合理,儘量保持穩定的乾溼環境。

紅薯種苗出土前一般不澆水,可以利用高溫催芽,如果苗床溫度過高,土壤過幹,最好用噴霧器在苗床上噴霧。當然出苗後,要特別關注苗床的溫度和溼度,發白時需要及時澆水,土壤過幹可以用肥料和水攪拌,撒施促進種苗生長。



紅薯栽種成活後,可以追施一次沼液或者稀釋的糞水,作為提苗肥,施肥後進行人工鋤草和培土。紅薯栽種三十到四十天,需水量開始增大,如果遇到乾旱天氣,需要及時澆水,可以採用溝灌或者澆灌,比較容易控制澆水量。


總之,紅薯高產不是不需要澆水,而是不能澆水太多。紅薯最害怕積水,澇災,雨天應該及時排水,積水會形成薯苗徒長,造成只長鬚根不長肉根的現象。我是小李,關注農業,支持農村,愛護農民。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農業信息,歡迎關注我。


小李說農事


在六七十年代,紅薯是人們曾經的救命糧。我們這裡也是一樣的,在六七十年代,我們這裡的土地鹽化嚴重,在我們這裡的土地上,除了紅薯能種植,其他什麼都種不成。因此,在那個年代,紅薯就成為了我們的救命糧,在我們村凡是超過45歲的,都知道紅薯該怎麼種植。


在紅薯的澆水管理方面,我們這裡也有紅薯越旱越高產的說法。那麼這樣的說法到底對不對呢?人們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前幾天的在菜園割麥子的時候,看到我本家的一個堂哥在種植紅薯。不太忙的時候,我就和他聊起了種植紅薯的話題。一說起種紅薯,我的這個一向不愛說話的堂哥話就多了起來,和我講起了他們種植紅薯的故事。

還記得剛開始推廣種植紅薯的時候,人們在紅薯的管理上非常的勤快認真,澆水和施肥一樣都不落下。第一年種植的時候,紅薯的秧子長得很旺、很喜人,人沒看到紅薯長勢這麼好心裡想,今年一定不會再捱餓了。誰知道等到紅薯收穫的時候都傻眼了,土壤裡只有稀稀拉拉的很少的紅薯。在那一年,紅薯秧子成了人們的主食。後來人們才知道,那是由於在紅薯封壟之前施肥和澆水太多了。第二年的時候只是在扦插的時候澆了水,然後在結薯前就沒有這麼澆水,反而紅薯的產量提高了不少。後來人們就總結出來了,紅薯越乾旱產量就越高的經驗。紅薯越乾旱產量就越高,這樣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並不完全對。

紅薯種植水分過多,會有一些“負作用”。紅薯是喜水怕澇的農作物。在紅薯封壟之前,充足的水分容易導致紅薯的旺長,會導致紅薯光長秧子不結薯。在這個時期,如果水分過於充足,還容易使紅薯出現漚根現象。在紅薯的膨大後期,過於充足的水分還會影響紅薯的口感。如果久旱後遇到大雨或暴雨,還會導致紅薯出現開裂現象。

在種植紅薯的過程當中,土壤過於乾旱同樣會影響紅薯的產量。俗話說得好,“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這個道理是眾所周知的。另外,土壤中的營養元素只有在水中變成離子狀態,才能夠被農作物的根系吸收。在我們這裡還有,“施肥不澆水,莊家撅著嘴”這樣的說法。

那麼我們在種植紅薯的時候應該怎樣澆水呢?

其實紅薯地澆水非常簡單,剛扦插的時候澆水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這個時期的紅薯還沒有生根,前期生長所需要的水分都來自於它的母體。因此在這個時候,土壤中的墒情一定要好。當紅薯緩苗結束後,就需要保持小水勤澆的原則,土壤的溼度保持在60%就可以了。另外還需要注意,土壤中的溼度不能夠忽高忽低。土壤中水分的突然變化,所以導致紅薯出現開裂現象。

綜上所述,雖然適當的乾旱有利於紅薯的高產,但是並不是說在紅薯的種植過程當中就不用澆水。在種植紅薯的時候,一定要根據紅薯的需水規律來給紅薯澆水,才能夠保證種植出來的紅薯優質高產。


賣柚子的小夥子


我是農夫,我來回答!

在其他地方種植紅薯有沒有澆水農夫不是很清楚,在農夫的家鄉這邊種植紅薯,基本上沒有人澆水的!就算是遇到乾旱的年份了,也沒人去給紅薯澆水的!因為我們這裡的條件不允許,全部都是山林地,在山上是沒有水源的,紅薯的產量如何,就全靠天意了!但是基本上產量不太低的!這是為什麼呢?紅薯高產是不是真不需要澆水呢?

答案當然不是的,紅薯如果真的想要高產,科學的水肥管理是關鍵!我們這裡的紅薯都一般是在清明以後栽種,而且是在下雨過後移栽的紅薯苗,如此一來成活率比較高!而一些比較講究的人在移栽紅薯苗以後,還會立即澆一遍水!用農諺來說就是“一顆紅薯一碗水,紅薯結了一大堆”!這樣有利於紅薯的緩苗!

而在後期基本不需要怎麼澆水了的!一方面是紅薯栽種的時候是清明以後,這個期間雨水很多了,有利於紅薯苗的生長!二來是紅薯苗的生長很快,用不了多久就會覆蓋土地了,這樣只要下雨了土地溼潤了,那就會因為太陽難以照射,所以土壤保持溼潤潮溼的!還有第三個方面的原因,紅薯的藤蔓跟發達,它會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能力很強,自身需水量並不大!如果澆水過多,反而容易導致紅薯藤蔓旺長,這樣也就出現了只長藤蔓不長紅薯的情況了!也是因為這幾個方面的原因,所以有些人才說紅薯不澆水也可以高產!

其實這也並不是說紅薯種植完全不需要澆水,只是說這樣作物需水不多,容易種植。即便不澆水,遇到風調雨順的年份,一樣可以高產!畢竟紅薯的產量很好,也容易種植!所以有些人這樣說,也是為了鼓勵大家種植紅薯!在你的家鄉種植紅薯,會澆水嗎?


農夫也瘋狂


種紅薯很高產很多人都知道,我們過去生活口糧中紅薯佔的比例相當大,可以說一日三餐離了紅薯很多人就會捱餓了。紅薯不僅僅解決人的溫飽,農家人餵養畜禽也是靠紅薯,比如豬雞鴨等等。紅薯在過去生活困難的年代,就是農民的主糧,支撐著農民走過了那些艱難的歲月。

紅薯確實很高產,對於生長條件要求並不嚴苛,無論肥沃還是瘦瘠,無論黃泥還是沙壤,紅薯都能非常高產,而且對肥力的要求也不是太高。

我們村裡種紅薯時節大都在農曆二月二過後,用一塊自留地,撤上一層農家肥,土翻過來整得細細的,然後用鋤每隔25公分打溝,約7-8公分深。把選出來個大飽滿無病害的紅薯作為種子,一頭朝上一頭朝下站立在溝沿,並潑上農家茅廁裡糞水。安裝完畢後,再打第二條溝,打出的土翻過去覆蓋在第一輪已經安裝好紅薯,並澆好糞水的溝裡,已掩蓋住紅薯為宜,直到播種完為止。

紅薯苗出土之後,如果雨水較多,長勢也非常快,一般不用再施肥。到農曆四月底或五月初,苗勢非常旺,只要麥地收割,薯壟已做好,待雨天薯壟溼透就可以用剪刀剪下薯藤進行扦插。

我們採取的是套種,麥行三尺,玉米行二尺(也有其它尺寸)。收麥之後就起壟栽薯苗,有起獨壟的也有起雙壟的,總扦插苗數相當。一般不會另行施用底肥,主要還是用原來種麥時地裡的剩餘肥力,有些人會在起壟時撒施一些草木灰。

薯苗成活之後,只要前期長勢正常,直到陽曆10月或11月收挖紅薯時不會再施肥或澆水。只是生長期間會翻藤鋤草,讓紅薯藤的肥力不被野草搶走。如果確實薯藤長勢不好,可酌情在雨天直接畝地撒施尿素5-10斤。

總之,種植莊稼覺得最不費心的就是紅薯,只是育苗時施肥澆水,一旦扦插之後,就不再施肥澆水了。雖然採挖和搬運紅薯有點辛苦,但對於解決人的口糧和畜禽飼料來源卻是功莫大焉!當然,我們屬於南方,雨水充足,但灌溉卻不方便,也許有些乾旱地方需要澆水也未可知。如果種植方式不同歡迎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