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農村裡面,合村並鎮實行了,你覺得有什麼好處呢?

農人莫小道


誰說農村這不便那不便,但從這段時間來看 ,農村還是有農村的優勢啊。


伏地狂魔愛舔包


說起“合村並鎮”這項舉措早就開始實施了,我們周圍有三個村子就合併到了一起,說到這裡真的是很讓我們羨慕,因為人家幾個村子合併之後,全體村民就都搬到了樓房裡面去住。而沒有合併的村子,要想住樓房,肯定就得自己花錢買,也就是說沒有經濟實力的可能一輩子也住不上樓房。因此,合併村鎮對農民來說還是有許多好處的。


最明顯的就是我之前說的,大家可以不用花費多少錢就能住上樓房,有的人家甚至一分錢都不用花。村居變樓房對於農民來說當然是好事,周圍的生活環境都發生了變化,你在村子裡無論怎麼進行環境衛生整治,還是會有人亂倒垃圾,生活環境不是特別好,而住上樓房之後,周圍的環境都會變好,下樓就有小公園和健身器材,冬天集體供暖不怕冷,夏天也不用擔心院子裡邊有那麼多蚊子哄咬,生活質量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應該是村鎮合併對農民來說最有利的一個方面。


“合村並鎮”是經濟發展的一個表現,可以充分的集約資源發展當地經濟。在我們家周圍這三個合併的村子,過去都是比較偏遠落後的村子,所以很多人就都離開了村莊到城裡去打工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為了節約資源,才將他們進行合併,合併之後不僅為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對於當地的農民來說也得到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處。每年到了年底,合併後的大村,都發很多的村民福利,因為經濟發展了,村子裡面有錢了,農民生活也變好了。

“合村並鎮”有的是合村,有的是並鎮,不管是哪種,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資源。原來三個村子需要三套班子,發三份工資,現在只需要一套班子發一份工資就好了,節約的這些經費雖然不是直接到了老百姓手中,但是我們多多少少也是能沾點光的。

當然合併到一起也是有利有弊,有道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人一下子增多,管理難度肯定也會加大,前期的混亂是不可避免的。另外,樓房對於種地的農民來說,的確也有很多的不便。


靈子


作為一個這幾年一直在農村老家種地的人來說自己曾經親眼目睹了“合村並鎮”的這一現象。我也就實事求是的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留言指證。

合村並鎮是大勢所趨,但是在具體的細節問題的處理上有待商榷。

1)合村並鎮是把小村莊都遷移到比較大的村莊裡面,按照我們這裡的做法就是順著比較寬的好的馬路上合併,搬遷費用和蓋房子的費用又該怎麼樣處理?

比如說前幾年我們心裡在鎮上蓋了很多房子,這樣的房子的宅基地屬於集體的,但是我們老百姓還得自己掏全款購買,自己家的老房子自然還是自己的,所以這樣的合作並鎮就失去了意義。房子從前幾年建設好到現在依然空置在那裡。

2)我們這裡也有比較成功的例子,即在我們隔壁鄉鎮的一個小村莊裡。他們村由於挨著通往縣城的主幹道,所以村裡集體規劃了一片地方都蓋成同樣的二層樓帶小院的模式。等到新的房子蓋好以後集體搬遷,然後再把以前的村子給拆了再搞成可耕地。

合作並鎮對於咱們老百姓的好處:

首先來說人口密度增加了,大家走親訪友的路程縮短了。現在有很多個家戶的加工廠,合村以後大家招人幹活比較方便了。


其次就是通過合村並鎮,土地流轉的進度加快了。

就那我們這裡來說吧,現在最頭疼的就是個家戶的土地分佈比較零星,並且畝數不是太大。雖然說現在機械化收種水平大大提高,但是土地太小不利於機械化的施行。土地流轉的難度大,費用也比較低。合村並鎮以後能夠很好的解決這樣的一個問題。


豫東小農


村鎮合併是大勢所趨,因為年輕人沒人願意在農村,所以以後農村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但是農村各種基礎設施不夠,比方說醫療資源,等,像北方,還有一個取暖問題,現在煤改氣,一冬天取暖費大幾千,沒有幾戶能負擔起,合併後,集中供暖,合併村鎮肯定也會有醫院,養老院,等,而且最主要的,合併後,很大可能民房會建設成商品樓或者小別墅,就不用去花幾代人的錢去城市買房了,而且,中國也需要村鎮合併帶來的經濟增長,就像前幾年城市的拆遷改造一樣,會有就業崗位,等,



北京寧哥


現在農村合村並鎮,已成定局,因為現在農村的屯子裡,已經沒有幾戶人家了,有的都是空村,他們有的在城市安家落戶,有的常年在外邊兒打工,使農村的人口逐漸減少,還出現土地荒蕪情況,因為每人分到一畝三分地,三口人兒也就三畝多地,如果機械化種植,會很麻煩的,如果合村並鎮,土地就可以連片經營,那樣會減少成本的。

現在農村,已經走向合村並鎮的道路,有的農民已經在城市安家落戶,有的農民已經到城市長期的打工,屯子裡的人員逐漸減少。如果把三個村的人,並做一個村子,還能省出大片的土地,機器在這一大片土地上耕種,省去很多種地的成本,這樣就給在外打工人員減輕很多負擔,他們直接把土地承包出去,使承包者能掙到錢的。

合併村莊的農民們,都集中在一個村鎮裡,在這裡建個醫療機關,還有養老院,各大商場商店,都可以健全,如果在這裡想種地的,還可以種自己家的土地,他們以後的生活來源,掙錢的方式,都是不能改變的,只是居住地的改變,如果有能力的農民,這回可以大展拳腳了,因為土地已經連成片了,他們有的會成為一代農場主。

農村合村並鎮後,再也不會出現土地荒蕪的情況,再也沒有種地不掙錢的情況,這就出現了兩種可能,一種是放棄土地,一種是承包土地,這就是農村的發展方向。

以後的農民就跟城市人是一樣,沒有土地,一輩子只靠打工生活,或者經商,或者是建廠子搞事業,還可以給農場主打工。


三農剛子


合村並鎮,可以說是已經有了一個好的發展開頭和好的趨勢,當然這個合村並鎮,也並沒有一下全部展開實行,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不同的想法,有些覺得好,有些覺得不好,是各有說辭。

目前可能在沿海一些的農村和平原一帶的地方實行比較多,畢竟也是得搞一個先行實驗,總結經驗,最後在全國推行。畢竟現在的農村也在飛速的發展,大家都希望便捷化的生活。

合村並鎮在我們老家地區目前還不太明顯,只不過是有另一種方式的合併,那就是建立集中連片的新農村,將一些偏遠地區,交通不便,房屋老舊的人家搬在一起生活居住,改善以前的生活環境,這看起來確實是個很好的事情,但好歸好,依然還是存在諸多的問題。

其實真正的建立合村並鎮模式,好處是大於弊端的,這就來說說個人的見解。

第一:生活更加的便捷化

合村並鎮,就意味著人口密集化生活,其他的服務配套設施也就會相應的進行發展,比如:社區醫院,社區學校,社區超市等等,都可以配套的相應發展起來,讓人們的生活更加整潔,方便。


第二:增加就業率

合村並鎮,就會出現一部分的社區管理崗位,畢竟一起生活的人口增多,就得成立管理組織和服務組織,這樣就會出現一些崗位,正好也可以增加農民的一部分收入。

第三:從土地種解放出來,土地流轉,轉變生產模式

合村並鎮,更有利於土地的轉型化發展,可以進行土地的集中耕作管理,個人入股集體管理,經行招商引資,不僅土地可以入股分紅,而且農民還可以去裡面勞動上班這就等於是一份土地有了兩份收入,不用以前那麼辛苦反而賺取的更多。


第四:有利於國家和政府的管理投資,優化農村資源

合村並鎮,就是為了資源的優化整理集中,包括政府方面的管理和投資也是一樣的,大家生活在一起,方便了投資投入,也方便國家政府的管理,節約和優化了農村的資源。

要說合村並鎮全是好處,也不是太現實,還是存在一定的缺點的。

第一:生活密集,矛盾增多

農村生活習慣的人,都有一個喜歡佔點小便宜的習慣,合村並鎮以後,就會集中各式各樣的人,到時候肯定會有一些人佔一點其他人的地方,小便宜,那就肯定會有矛盾發生。


第二:生活日常環境衛生太麻煩

農村來的人,也不是說我貶低農村人,其實並不是,而且與他們的生活環境有關,就是環境衛生比較差一點,有些人還是那種隨意丟垃圾,隨意吐痰的人,這樣合村並鎮以後,對環境的治理和打掃也是一個問題。

總結

希望合村並鎮的優點和好處越來越多,這樣就會有更多的農民改變以前艱鉅的生活環境,爭取早日過上好日子。


渭水三農人


合村並鎮在2020年是一個推廣實施的重要節點,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第九章中,將全國農村分為了4類: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併類,小農人的家鄉就是搬遷撤併類,由於自然村分佈比較散,管理起來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屬於資源城市,資源的枯竭,合村並鎮已經成為了勢在必行的舉措了,因此在2020年小農人的家鄉一定會大面積實施合村並鎮的,那麼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呢?從小農人的家鄉來看,會有以下好處。

一,節省開支

一個自然村的班組成員少的5個人,多的10多個人,這些人一年的開支可以扶貧至少10戶農村貧困戶,可以切切實實的解決很多實際問題,如果合村並鎮之後,集中管理會使得社會資源大大減少,使得資金用在刀刃上,用在能改善農民的生活上,所以節省開支算是合村並鎮的一大好處。

二,改善住房條件、保護環境

小農人的家鄉是東北的邊陲城市,這裡的取暖基本都是靠煤炭,小的時候早晨5點左右,晚上五點左右,這兩個時間點在村裡,你就會看見黑煙繚繞,猶如進了暗黑谷,特別的瘮人,而且刺鼻的煤煙味著實讓人受不了,但為了取暖,不得不忍受了,如果實行合村並鎮,那麼就會從根本上改善農村的居住環境,農民可以住上樓房,農民可以享受集中供熱的便利,這應該是一個切切實實的民生好處了。

三,改善農民的經濟條件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生意,如果實行合村並鎮,那麼就會使得幾個自然村合併成一個行政村,在這個大社區裡,人口集中,資源整合,特別適合做一些小買賣來提高生活水平,以前做生意要走村串鎮,現在大大節省了時間和成本,只需在家門口就可以把生意做,交通的便利,農民的收入增加,這也是合村並鎮的一大民計好處了。

合村並鎮可能不適用每一個農村,但對於一些相對落後、資源枯竭、勞動力短缺、耕地較少的農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決策,在這個政策落實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矛盾,畢竟合村並鎮是資源形式,但如果有好處,還是希望廣大農民朋友嘗試下,因為小農人這合村並鎮之後確實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布衣小農人


我們村肯定不會合村並鎮,因為我們村建設如同世外桃源,有漂亮寬敞的瓦房,還有乾淨整潔的街道,村周圍都是美麗公園。

從前幾年就聽說合村並鎮,而且我們這裡也有部分鄉鎮實行了合村方案,並不是想象中那麼美好,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還不如待在原來的老房子裡。

合村並鎮並不是給農民們在城市裡買樓房,讓大家變成城市居民,只不過是幾個村子合併在規定的地方,那裡建好了樓房讓農民去居住,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合村並鎮的光鮮亮麗一面,認為農民們有機會住在樓房裡,那是莫大的幸福,殊不知真正合村並鎮後,去那裡居住的都是四十多歲以上的農村老人們。

我婆家舅媽有幸也因為這樣的政策搬進了樓房裡,這讓原來住在三間瓦房裡的舅媽很是開心,舅媽搬遷到了鎮上統一蓋好的樓房以後,住在了四層高的樓房裡,開始對樓房裡的裝修進行了改造,原來沒有土炕的臥室裡被建上了炕,甚至還有了土鍋灶。

那些搬進樓房住的上了年紀的農民們已經習慣了睡土炕,而且是燒的熱乎乎的土炕,因此他們需要在樓房裡建土炕,還要燒火,於是樓道里就得有堆積的柴草,弄得還不如原來不合並時乾淨整潔,老人們覺得不如單門獨院方便。


以前農村老人們喜歡吃了飯到家門口湊堆說話嘮嗑,可現在上下樓不那麼方便了,最起碼晚上不能嘴巴一抹拉開家門到街上跟鄰居說話了,農民們覺得有些彆扭,種地還得騎電動車回原來村子裡種,再也沒有家門口的小菜園可以種菜了。

這些都是合村並鎮之後上了年紀的農民不方便之處,而農村年輕人結婚後還是去城市住,雖說合村並鎮也是住樓房,但還是農村,根本不是年輕人的選擇。

而七八十歲的農村老人們住樓後更不方便,比如我那個舅媽,有一次下樓買菜,原本很胖的身體突然踏了空,從樓梯臺階上滾了下來,這下倒好,把腰給摔錯位了,於是在家躺了有好幾個月,家裡親戚去看她時,她抹著眼淚說不如原來自己舊房子裡住著自在。

合村並鎮有人覺得很好,能夠像城裡人那樣住樓房了,但上了年紀的農民們並不喜歡這樣的合村,他們覺得在村裡有棟自己的房子,舊點無所謂,住著舒服最關鍵,出了門就是小菜園,可以種喜歡吃的小菜,還能坐街頭曬太陽,或者夏天在大樹下乘涼,那才是農民們喜歡的生活。

總之很多事情都是利弊共半,有好處也有壞處,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


悠然見東山


假如農村裡面合村並鎮,這雖然是一個趨勢,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農村都會合並,而是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性的合併。

記得去年很多官媒都出來闢謠,被網絡炒的沸沸揚揚的合村並鎮究竟是怎麼回事?就是保留絕大多數的自然村莊,農民依然可以種地和打工,還是可以住在依山傍水的農村。而所謂的合村並鎮,只是針對偏遠、常居村民稀少和自然環境可能存在隱患的山區農村,將裡面的村民有計劃性、有組織性的統一搬遷到規劃建設好的安置小區,眾多這樣的村落遷到一起,重新成為一個新的小鎮。



合村並鎮的好處體現在多方面,它是一種新型的嘗試。原來的農民也由此過上了類似原來城鎮居民的生活,可以享受到更好的社會福利和保障。最為明顯的就是,並鎮以後有了比較便利的社會公共設施與資源,比如公園、公交車和超市;同時在醫療、教育等方面也會更加受益,規劃小區都會有配套的社區醫院和學校,都家人生活都比較便捷;而最重要的就是就業更加便利,農民的子女能夠更加方便就近就業或者去附近的城市工作。


假如實行合村並鎮,農民的土地會怎樣安置呢?這個問題的處理還是比較人性化,有的地方也有可做參考的案例,農民可以保留原有的耕地進行耕種,也可以承包給村集體或合作社,而對有一些自然生態比較好的地方會適當予以補貼進行退耕還林。原有農村土地的商品化轉型,也是增加農民收益的重要措施。村集體的土地通過整合、規劃,進行規模化經營,也有利於提高農村的整體經濟水平。


合村並鎮可能是振興鄉村、促進城鄉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嘗試,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不會是大規模的拆村與搬遷。它的意義重大,集中人口、節約土地,增加農村的商業投資,讓農民的生活更加便利,過上更好的生活。需要明確的是,如果實行合村並鎮,那麼農民是不能再享有原來的宅基地,並且也要慢慢適應農村生活向城鎮生活的節奏。


農紀


說起“合村並鎮”這件事,恐怕不少有能力的農民朋友也是在期盼著。但是對於這件事,國家也是有一定的政策的。合村並鎮已經提出來一定時間了,但實行合村並鎮的村子也是有條件的。

第一是一些空心化嚴重的村莊,村子裡只剩下了一些老年人,而年輕人和中年都出去打工了。這樣一來,不僅老年人的養老成了問題,村子裡也有大量的土地、田地處於閒置狀態。因此,國家將這些村子進行合併,也是有利於更加高效地利用土地。

第二種是自然條件惡劣的村子,或者是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的村子。這些村子的維護成本高,因此政府出資幫助村莊進行搬遷,為的就是減少維護支出,避免村民的財富屢屢遭受損失。

第三種是村子因為商業投資或者是政府政策,需要進行搬遷。這樣的搬遷方式,也是最受村民歡迎的。村子在搬遷之後,村民們都會獲得一筆可觀的賠償或者是安置進對應的小區中。

說起合村並鎮的好處,那可真是不少。

第一點,新社區有完善的基礎設施。農村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而新社區能進行統一配置,能家家戶戶都裝上熱水、寬度、自來水、天然氣等設施,這樣一來村裡人生活也是舒服不少。

第二點,新社區有著配套的醫院、學校等。社區裡的學校、醫院也是能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老人的看病養老問題。

但是,合村並鎮也帶來了不少的問題。

譬如說,村子搬遷之後,村民的土地要怎麼辦?農民住進社區之後,農具又要怎麼放置,還能不能養雞鴨?賠償標準又是怎麼樣的?等等。

但是總體來說,合村並鎮對於農民來說,是一件好事,將大大提升生活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