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畢業生不願意去做銷售,甚至感到丟人?

今語今說


感性與理性、經歷與閱歷等等多重作用下,每個人的選擇自然是不同的。當然這無關乎對錯,每個人對於自己的選擇負責就好。任何人無法拿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其他人選擇的對錯好壞。

01、有些人本身不適合、不擅長與人交流

人貴有自知之明就好。有些朋友並不適合、擅長、喜愛與人交流。當然了,與朋友、同事、家人等等交流沒任何問題。老鬼這裡談的是每天面對陌生的的客戶、顧客類型的人群進行交流溝通。每個人的性格特點、思維方式等等不同,人家自己知道自己不適合幹這行,很正常的。

02、不願意去承受那樣的風險,也沒必要去承受那樣的高壓、挫折

銷售本來就是個高收入與高風險並存的職業。即使在同一個企業中,銷售高手與普通銷售人員的薪酬收入可能差異非常大。並非只要做銷售,一定多掙錢。太多太多銷售人員掙扎在生存的階段,也有太多銷售人員業績平平,只能算是有一份“差不多”的工作而已,與高收入不沾邊。

不僅風險大,而已所要承受的壓力也是很多其他工作崗位所沒有的。每天面對無數次的拒絕,是銷售人員每天的工作常態。這並非所有人都能夠面對、願意面對的。

對於一些朋友而言,沒必要去承受這種風險,去面對這種壓力。別說什麼敢於面對風險、挑戰壓力才是好樣的。我沒必要、也不想這個樣子,完全可以啊!

03、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選擇是不同的,職業觀是不同的,每個人對於價值的理解也是不同的。這無關對錯,而是每個人本來就擁有的權利。

例如,並非敢於冒險就的人就比穩穩當當的人多牛。並非只有創業當老闆才是有面子,才是有志向。我有我的生活方式選擇、價值觀偏好。

04、我在其他工作上也能獲得我想要的,憑什麼非要做銷售?

本來這個社會、職場中工作崗位就不計其數,很多崗位,如果通過努力照樣可以獲得自己期望的需求、目標。為什麼非要做銷售呢?

任何的工作崗位,幾乎都有其職業生涯發展的上升通道或者產生更大價值或者更多回報的渠道、方法。或許在起步階段,銷售工作做好了,收入會高一些,但是其他崗位的收入,也可能非常不錯啊!

例如,一個車間主任的收入,不低的!一個企業的財務經理、總監的收入,也是不低的!再例如,研發類科室的主力核心成員以及負責人,待遇也很豐厚哦!

所以,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就好。

05、希望自己發揮大學時所學專業的力量,很好的選擇啊!

太多人苦於自己大學畢業之後找不到對口的、符合自己專業的工作了!如果自己有幸找到了與自己大學所學專業相吻合的專業,自己也非常喜歡,那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則另當別論。此時,確實很多朋友因為專業性工作未能找到,其他專業技術領域自己不擅長,從事銷售也未嘗不可。

機遇、時機等等因素,還是要正視的。

06、別認為只有大學時專業能力差的人才幹銷售!這是對銷售工作嚴重的誤解!

別以為幹不了專業工作的人,才去選擇銷售!

一方面老鬼承認,確實有一些人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對口工作崗位選擇了從事銷售工作,另一方面大家要清楚:是否喜歡做銷售、是否能夠做好銷售,和大學時專業知識技能的強弱關係不大!這二者之間別做什麼關聯!最重要的是看此人的基礎素質、學歷能力等等是否符合銷售崗位工作而已!

高學歷、上學時學習成績好的人,不見得能做好銷售;而做好銷售的人中,高學歷的也大有人在!

哎呀!其實細摳這個東西,沒什麼意義!掰斥清楚了又能咋地?

07、認為銷售工作丟人或者不丟人,有他們去吧!管他們到底怎麼想的呢!沒什麼意義!

真正丟人的是:幹了很久的銷售,毫無成績、收入可憐,這在某個角度而言可能有點兒丟人。但在其他崗位上乾的不好、窩窩囊囊的,照樣丟人啊!

而那些從事銷售工作收入豐厚的人,你會笑話人家?笑話也無妨!人家可能還笑話你呢!

自己做出的選擇、決定,自己負責就好,其他的都不是重點,也不應該去評價別人職業選擇的對錯、優劣、好壞。更別必要去琢磨別人為什麼要選擇某職業、某行業。因為,這才是真實的、豐富多彩的社會..........


老鬼歸來


一、寒窗苦讀十餘載,一朝做了銷售,心理上過不了

我寒窗苦讀十數年,好不容易熬到畢業,以為正是大展宏圖實現人生價值的時候,卻陰差陽錯去做了銷售。一個月一千多、兩千多的的底薪,有的狠一點的無底薪,全靠提成,有的三千的底薪就已經是“高薪”。這個不是在什麼十八線小城,這是到了現在在一線城市都還普遍存在的銷售的薪資標準。

你說有的銷售底薪五六千、七八千甚至上萬,我告訴你,確實有,但你是畢業生,你想都不要想!

周圍的同學一個個進了氣派亮堂的辦公樓,即便深處格子間依然算是他們在這座城市的一畝三分地。而自己卻整天風裡來雨裡去在外拓客,或者戴著耳機打電話就是一天。你潛意識裡覺得低人一等,心理上怎麼接受?

二、曾經的安逸一去不復返,當下的處境每況愈下

每一個大學生在出社會前無憂無慮,每天在學校裡上課吃喝睡,食堂、圖書館、教學樓三點一線,隔一段時間還能出去唱個K浪一圈,這樣的生活安不安逸?

畢業了進去社會了好日子結束了,開始要一頭扎進職場受氣了。那麼多職業,要是有勇氣選擇了銷售那全是因為銷售有著潛在的工資的無限的上漲空間啊。

一個文員,一個月三千,他怎麼都是三千。一個銷售,底薪兩千,他要是一鳴驚人,月到手兩萬都有可能。但是這是神話故事啊。保險、地產,各行各業裡都有年薪數十萬乃至上百萬的銷售,心動嗎?當然心動!但這有個比例的問題,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再迷信雞湯了。他們不相信小概率事件,而更傾向於普羅大眾的真實寫照。

每一年畢業生的期望薪資都在上漲,銷售底薪雷打不動地低,怎麼滿足日常開銷?

畢業生初入行,還沒摸清門道,勢必要有幾個月的磨鍊才能開單拿提成。這幾個月時間怎麼過?大城市消費高,房價動輒七八萬、十數萬,靠著遠在天邊的大餅,拿著現下的微薄薪酬,怎麼實現在大城市安家的理想?

三、我是來上班的,不是來當孫子的

入了銷售的坑,每天被上級盯著要業績,業績慘淡又要被罵得體無完膚。給錢就是爺的客戶也是傲慢得厲害,話裡有話,字裡行間透著輕蔑。我好賴是大學畢業,你憑什麼看不起我?咱們出來比一比,你除了是甲方你還有什麼可炫耀的?

可是你能說什麼,你要成單,你得忍下來。你知道別人當你是孫子,可是你就是得裝孫子。

以上。


職秀


其實做銷售是最能鍛鍊人的,也是能讓人快速成長的崗位之一。因為銷售能夠鍛鍊人的各種能力,比如溝通能力、工作心態、計劃管理、目標管理、人際關係處理能力等等。先說一個小故事:

2000年我大學畢業,很幸運進入了一家當時全國最強本土廣告公司做媒介銷售,要知道基本溝通能力以及面對陌生人能開口不怯場是做銷售的基本條件,而我並不具備這個能力,在公司兩個月我並沒有起色和改變,在試用期還剩最後一個月的時候,我知道如果我再不做出改變,可能面臨被淘汰,一來是好不容易經歷四輪面試拿到的心儀崗位沒了,二來是這個問題如果不改變可能會影響我一生的職業生涯。於是我給自己下了一個規矩:每天去公眾場合和三十個人搭訕並且堅持聊天五分鐘。我清楚記得就在公司對面的體育館,面對著在網球場旁邊休息的一個四十來歲男士,我花了十分鐘才走到他面前。一個月的堅持真的讓同事和領導對我刮目相看。2003年我開始給別人做分享做培訓,面對客戶的老闆董事長我可以做到侃侃而談,在幾百人的會場不斷和陌生人聊天和交換名片拓展新客戶。而這個就是因為做了銷售,我逼著自己做出的改變,而這個改變讓我有了更多的職業選擇和更寬闊的職場空間。

做銷售其實是一個非常高級的工作,也是一個對綜合素質要求非常非常高的崗位,很多人不願意做無非幾個原因:

第一:覺得銷售是求別人的工作,需要低聲下氣遭遇白眼。這是個錯誤的認知,銷售的高階是顧問式銷售,在自己所銷售產品的領域就是專家,是給客戶出謀劃策做顧問的,在客戶眼裡是專家而不是業務乞討者。所以認為銷售丟人的只是自我認可程度有問題,和銷售這個崗位沒關係。

第二:受不了前期的苦,因為需要接觸大量客戶,前期沒有經驗,所以成交率非常低,很多人熬不過這個瓶頸期,所以不願意做銷售。

當然銷售是需要天賦和基因的,最重要的就是對銷售工作的認同感,如果沒有這種認同感,基本上很難成長為一個好的銷售。





光頭的職場大叔


做銷售不是學歷越高就越能出好成績的。

在銷售筆試時成績學歷越高越容易通過。

在銷售面試時(最後一關)大學學歷越高越容易被招聘老闆pas下來。

這是為什麼呢?

談談我自己的經歷吧。

記得那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那時市醫藥公司招聘銷售業務員。



我只記得面試的情況,當面試的那一天我們有十幾個人接到通知,在人事部算通過了,辦公室主任要求我們到董事長辦公室讓董事長了解認識一下,算確認最後一關吧。

我是民辦中專中西醫結合專業。

有三個人是大專醫科畢業。

有七、八個人是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的。


後來錄取兩個人一個是我,另一個是大專醫科的學生。(最低學歷的我倆人被錄取了)。

我想做銷售其實就是抗壓能力強些就行吧,對於專業技術要求不高、讓學習成績好、高學歷的人到更需要的關健崗位去發揮專業工作。

我還到另一家省級中國馳名商標的龍頭企業上班,在銷售人員中、有初中畢業的、高中畢業的、大專畢業的、本科畢業的同事,在全國各地負責各自的市場區域,在年底銷售業績彙總中看到的成績並不見得本科畢業的同事銷售成績高於初中畢業的同事,有個別初中文化的銷售人員成績比本科學歷的人高很多。


武夷山獨行俠


其實不止是畢業生,就是工作若干年的人,也很多不原意去做銷售的。


因為銷售累,少尊嚴,能成為賺多錢的那部分難。

1,銷售累。

銷售對“勤快”要求很高,不論是電話銷售還是地推銷售,都會領到多少拜訪量,電話量的指標。指標的設定,一般都是需要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比如要求電話量的公司,會要求一天幾個小時的電話時長;地推銷售的公司,會要求一天多少家客戶的拜訪量。在開發客戶的過程中,要勤於嘗試這個客戶能夠被打動的點,是產品過硬,還是公司名氣,是要表現堅忍不拔,還是要表現聰明伶俐,都要揣摩推測,逐一驗證,找到可以突破的銷售窗口。


2,少尊嚴。

工作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但是銷售的工作並不是特別讓從業者覺得有尊嚴。不僅是銷售招聘時門檻低,而且客戶對銷售也不尊重。我曾經聽一個銷售分享他從業時期的一段經歷。他賣的是機器設備,客戶對象是工廠。他又一次去了一家偏僻的工廠,廠裡養著狗,他想去和老伴談談機器設備,老闆不想跟他談,還放廠子裡的狗去咬他。幸好他及時跑了出來,才沒受到傷害。


3,想成為掙到多錢的那部分銷售很難。

銷售收入上不封頂,銷售離CEO最近,銷售最容易積累創業資本。可是這些都是針對二八規律中20%那部分人的。如果是80%那部分的人,可能只能拿底薪,有勝於無的一點獎金,甚至是被淘汰。


但是,如果是手上沒牌,沒學歷沒資金沒經驗,只有一顆願意做銷售想賺錢的心加上不怕被拒絕的心態,銷售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織碼開門


畢業生不願意去做銷售,甚至感到丟人,我本人認為有以下這麼幾點原因:

一、低底薪

“底薪+提成”模式,是國內很多企業銷售部比較常用的工資結構。底薪通常也定比較低,可能只與城市最低工資水平持平,定的太高,壓力不大,狼性就可能不足,底薪低,至少有巨大壓力去逼迫自己拓展業務,做不好,就自然淘汰,這是企業很正常的策略。做銷售,就得有狼性。我之前有一個在上海做業務的朋友,他說跟同事合租,每個月底薪很低,基本花在房租、交通費、手機費、飲食等,非常緊張,有時還要從家裡拿錢,所以,只能逼著自己去跑客戶,充分利用時間展業,他說剛開始沒有客戶,晚上12點還在跑客戶,就是為了儘快解決生存問題。我之前還有一個同事,底薪低,要出差談合作,自己沒錢,就找財務借錢,被拒絕,說真的,我當時看到那個場景,心裡不是很得勁,我直接就回頭看了一下他,私下QQ發了個信息,要不我借你點,他說不用,自己會想辦法,不行再說。可以想象,剛開始做業務其實是比較考驗人的。

二、要吃苦

銷售,本來就是高苦逼,高收益的工種,這是對等的。現在很多企業的老闆其實最初都是做銷售出身,都是被逼的,才成就了一身“才華”(渠道、人脈資源、捕捉市場機會、膽量、魄力、吃苦耐勞等),但最初都是很苦逼的。曾經有人把銷售員的工作概括為“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生動形象地描繪了銷售人員為達成業績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更難的是,大熱天、大雨天、大雪天、大風天.....,沒日沒夜,都要在外面奔波,沒有堅硬的骨頭和意志,是很難堅持下來。所以,想要在銷售領域成功的,這個過程是必須要去經歷的,沒有這個過程,沒有這個付出根本不可能達到。可是很多人一聽一想,就怕,寧願找個輕鬆的活做做。

三、怕求人

銷售,很多人會認為是求人幫忙,求人施捨機會,求人給面子,所以,可能本身就不太願意幹求人的活。中國以前是農業為主的社會,小農經濟,都是自給自足,一家人吃飽就行,沒什麼事,基本沒有必要去求人,除非迫不得已才會找人幫忙。這是我們傳統教育中強加給人的思想。像銷售這種工作是工業化之後,或者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才慢慢普及的工作,由於人的思想上沒有那麼快轉變過來,會想當然認為,銷售就是在求人,而不是為客戶提供服務,提供價值。

四、怕被拒

正因為我們很多人把銷售工作被當成去求人,這與客戶之間本身就不是對等關係,所以,最怕的就是被拒絕,會感覺自己很丟人,好像很沒有用,會有巨大受挫感,而沒有真正去理解銷售的本質。

五、選擇多

“條條大路通羅馬”,“何必單戀一枝花”,這世界上,有那麼多工作可幹,為什麼要選擇做銷售,不是自己自討苦吃嗎?也正是因為選擇多,才會說不願意,覺得不好做。如果只有“華山一條路”,你看他幹不幹,很多人選擇做銷售,可能真的是被逼的沒得選擇,才去做的。大家可以看看從事銷售工作,大部分的學歷層次都不是很高,最初都是逼得沒路可走,除非那個高逼格的公司有特別要求的。大家有時間可以看看《當幸福來敲門》這部感人的電影,這是本問答題最好的答案。

六、沒看懂

其實銷售工作是很有前景,如果運氣好,選擇一個好的銷售“賽道”,那可能會比很多其他工種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和賺錢機會,像2000年之後做房產銷售的,據說很多人賺的時盆滿缽滿。我得觀點,所謂的“市場經濟”,靠近市場,才有經濟,遠離市場,肯定是越遠錢越少,那誰靠得最近,那肯定是銷售人員。我今天下半年還勸我得一個親戚孩子去做銷售,他原來是大學生村官,錢賺的少,生活壓力很大,但人的綜合能力很不多,來諮詢我怎麼選,我說選擇你大學所學醫藥專業的知名藥企,去做銷售代表,後面去了一家江蘇的上市藥企,前幾天還跟我聊說,現在感覺還不錯,慢慢適應,也比以前開闊了眼界。做銷售,除了賺錢,還有很多隱性的價值,人脈、渠道、市場機會、磨鍊意志、鍛鍊口才、跟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打交道,開拓視野,這些都是未來創業或者往更高層次發展的基礎,這是很多新人看不到,也看不懂的價值點。

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現在的畢業生,90後、00後,家庭條件都不錯,也不太願意去幹這麼辛苦的工作;再比如,做業務經常被拒絕,這是常見的情形,所以,一說做業務,就能想到被拒的場景,就會覺得這是苦逼活,這是大家的思維成見,導致大家一說銷售,就覺得低人一等。我覺得最為關鍵還是缺乏引導和教育,真正有過職場經歷,有過創業經歷,或者有明確職業發展規劃的人,都會建議去做銷售,因為這是最有發展機會的工作。

所以,對應屆畢業生來說,做這樣的選擇,很正常,但最關鍵的還是要引導,任何工作其實都是在銷售,我們每天都在做銷售,都在談“客戶”(內部客戶)、每天都在商談業務,只是我們沒有感覺。如果掌握了很強的銷售能力,我相信很多工作、生活的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最後,推薦一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大家有時間可以看看這部感人的電影,我認為這是本問答題的最好答案。


相伴職場的Jack


因為做銷售,看上去很低端又很辛苦!

請記住我說的是“看上去”,並不代表一定是事實。因為在大家的印象當中,做銷售的,經常滿地跑或者低聲下氣的,這說明誤會很深。

這與我們日常的固有印象和思維定勢有關。

因為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會經常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銷售,電話廣告轟炸,房產中介,推銷信用卡,賣面膜,服裝銷售員,超市營業員……你問誰沒有碰到這幾樣?有時感到不勝其煩。但恰恰這些都是做銷售的,很容易在人們的印象當中形成固有形象,感覺死纏爛打,不那麼體面,所以比較排斥銷售!

其實同是做銷售,行業差別是很大的,每個銷售擁有的客戶資源,以及需要具備的難度,也有著極大的差別。

有的行業做銷售,就是需要跑斷腿,很辛苦,尤其很多做地推的,就是這種類型。有的行業做銷售顧問,看上去就給人感覺高端一些,比如說做軟件銷售,做教育推廣。有些高端銷售,成天開著奔馳寶馬,到處跑優質客戶,牛的不行。

所以不能看不起銷售,任何工作,在底層上都不太上得了檯面,一旦做到一定的層次,還是很強的。

現在是一個商業社會,誰賺的錢多,誰就有話語權,而銷售是能夠多賺錢的最好職業,就看你願不願意挑戰,賺錢的慾望足不足!

很多大學生看不起做銷售,要麼是因為面子作祟,要麼是眼高手低,要麼就是實在覺得自己不適合。

不管什麼情況,都不能強求,畢竟是雙向選擇,每個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好!

喻派職言,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智聯招聘HR公會、linkdin(領英)、《CHO首席人才官》(雜誌書)、三茅人力資源網、第一資源等多家媒體專欄作者,文章曾被300多家公眾號轉載,曾在傳統報刊媒體上發表文章數十篇,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書。

喻派職言


每一個應屆畢業生,都瞧不起銷售的工作,認為銷售的門檻太低,都是伺候人的工作,社會地位也不高。

而每一個工作10年或者是人到中年,但沒有做銷售的人,幾乎也都在感慨為什麼當年畢業的時候不去選擇銷售的工作,不然今天就不會這樣碌碌無為了。

沒有工作經驗的人看不起銷售,而有工作經驗的人才會真正認識到銷售的價值,這就是一個很矛盾的存在。

在沒有社會經驗的畢業生面前,他們所理解的銷售,就是一個靠嘴皮子賣東西的崗位,並不需要任何的專業性,也不會有很大的發展,銷售於他們只不過是一個很低端的崗位,這也是跟每個人的眼界大小所決定的。

因為在我們沒有接觸真正的職場之前,我們看到的銷售都是一些比較普通門檻也非常低的崗位,比如超市的促銷員,百貨公司的營業員,手機專櫃的導購……這些崗位通常不需要太高的要求,一般的初中畢業生或者是高中畢業生經過培訓都可以勝任。

另外一個方面,很多企業在招收銷售人才的時候也確實並不看重學歷,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同時做銷售會非常的辛苦,非常的累。

因此辛辛苦苦讀了大學的畢業生,在面對這樣的一個崗位的時候,內心自然是不會接受的,他們還沉浸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氛圍之中。學歷越高,學校越好的畢業生,越不會去選擇銷售的崗位。

而對於已經工作的人員來說,才能真正體會到銷售的價值。

第一,做銷售來錢非常的快。在這樣一個人人都想賺錢的時代,能夠賺錢越多的崗位越受大家的青睞,而銷售自然是一個公司裡面來錢最快的。

第二,銷售是很容易出業績的崗位。銷售是快速瞭解公司業務性質的崗位,一個業績優秀的銷售,可能是公司裡晉升最快的崗位,因此很多公司的老總是銷售出身,這是有跡可循的。

第三,銷售的工作轉換可能性非常的高。基本上每一個公司都需要銷售,而每一個人通過銷售崗位的鍛鍊,個人的能力在極大的提升之後,去哪一家公司做銷售都是可以的。

第四,銷售能積累豐富的人脈資源。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發展是離不開豐富的人脈資源的,而銷售是最快讓自己獲取到優質人脈資源的崗位,做銷售等於為自己免費獲取一大批可用的人脈資源。

第五,銷售是能訓練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崗位。一個好的銷售不僅僅有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還要有很好的同理心,心理觀察能力,總之是一個需要綜合素質很豐富的崗位,做久了一定有超越其他崗位的綜合素質。

而這些,作為一個還沒有社會經驗的畢業生是體會不到的,畢業生們只能基於自己所認知的世界來選擇崗位。

而過來人們,也是基於自己這麼多年的經歷來反向思考得出來的經驗總結,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經常會強調讓一些畢業生經常喝有工作經驗的職場人士做交流的原因,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視野變得更加的開闊,在職業的選擇上更加的成熟和穩重。

我是春風HR,你身邊的人力專家,瞭解更多人力資源和職場信息,歡迎關注本號。

春風HR


說到底,就是放不開“面子”的問題。

都知道,做銷售有關鍵的一點必須是要厚臉皮,臉皮厚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做的。另外很重要的一點,銷售除了對產品要收入瞭解外,還有一點,就是跟人打交道的過程。尤其在中國,更是人情世故的把握。

針對做銷售的人,這裡我分析下那些畢業生不想去做銷售的原因。

1、剛畢業沒有學到技術的,沒有一技之長,只能被逼著從銷售做起。因為說話是每個人天生就自帶的,但是會說話確實要鍛鍊學習出來的。在學校的環境沒有太多的人情世故,社會沒那麼複雜,一想到做銷售,又要出差,又要風吹日曬,又要請飯喝酒。所以更多的學生不願意經理這些。

2、做銷售的職業,給到畢業生一種不穩定的收入。這是大部分人的心裡反饋,除了那些喜歡接受挑戰的。在誰會工作久了,就會發現,那些做銷售的,更多都有喜歡挑戰的心態,所以會更活潑。

3、周邊環境的影響。我相信很多畢業生在畢業面臨找工作時,身邊朋友親戚都會建議不要去做銷售,在他們看來,銷售職位不體面,更多的是讓去政府單位,穩定的國企等等。

以上就是我對問題一點個人瞭解,希望有幫助。

做有價值的自媒體輸出!




有價值自媒體


做銷售丟人?我還真的沒感覺到,我覺得最丟人的是口袋裡空空!大學生畢業不願意做銷售是很正常的,性格都不一樣,大部分人夢想著畢業了能找一份體面工作,這是他不願意做銷售的原因,還有就是銷售可不是大家想的是個人就能做的了的,我猜測你說的丟人的銷售可能指的是大街上發傳單的塞名片的銷售員,其實他們才是了不起的人,首先,鍛鍊一個人的意志力,嚐到了賺錢的難度和人間的各種臉色,只要能堅持下來的,你的抗打擊能力是非常強的(指的是面對拒絕的壓力),對你的經歷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

大家可能看到了現在有好多綜藝節目,學校實習,會增加這種社會體驗課,原因就是他能很好的體驗到與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溝通技巧,對提高你的心智有很好的幫助,至於說丟人還是不丟人,那是個人的觀點,我是持反對態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