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在30天內超過2003年非典確診人數,意味著什麼?

頭條健康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在30天內超過2003年非典確診人數,意味著什麼?

根據我國疾控中心的數據,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2003年非典確診人數,不是發生在今天,而是發生在2020年1月30日,當天全國確診人數9720例,就已經超出SARS 8098的最終全球發病人數。

到31日,確診病例數就超過了萬例,達11821例;截止2月3日24時的20471例,距離1月30日僅過去4天,病例數就翻了一番有餘。

2002發生的SARS,全球範圍內最終累計確診人數8098人,死亡774人,致死率9.6%。。

而同為新冠疫情的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到目前累計確診僅有2494例,死亡8585例,致死率34.5%。

顯而易見,這次武漢新冠疫情發展比SARS迅猛得多。

對此,答主早在1月21日就做出了明確判斷:

在當日晚些時候更是做出了“這次疫情比SARS猛得不是一點半點”的判斷。

到1月29日,更是做出發病人數幾倍於SARS的預判。

R0準確還是現實的數字準確

評價一種傳染病的傳播性,在醫學上有一個量化指標叫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R0),很多人直譯為“基本再生數”,答主則更喜歡翻譯成傳染比數(basic reproduction ratio,或基本複製比率),指在一個全部沒有接觸過這種疾病的人群中,一個病人能傳染的平均人數。

只要R0>1,就說明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具有發展成流行病的潛力,需要加以控制。

R0越大,說明這種疾病傳染性越強。

比如,傳染性最強的麻疹,R0最好可達18。

目前最常見的傳染病流感,R0被評估為2 。

SARS由於流行時間有限,R0評估存在一個較大範圍差,為2~5之間。

武漢新冠疫情之初,WHO就給出了1.2~2.4的R0估值。

很多人據此堅稱,這次疫情的傳染性低於SARS。

近日,很多機構和研究者也給出了不同的R0估值,數值間存在很大差異。

到目前看,這種評估似乎並不是可靠方法。

不如直接比較一下這次疫情與SARS疫情發展的時間線。

武漢新冠疫情與SARS疫情發展的時間線對比

SARS於2002年發生在人口數據與武漢差不多的廣東,最早的病例出現在12月份,與武漢新冠最早的病例出現時間差不多。

直到203年2月9日,疫情首先引發巨大輿論關注,才得以公諸於眾。

當時病例集中在廣州市及周邊,總共只有100多病例,其中很多是醫護人員。

與此同時,當時的衛生部才關注到事件,並派出專家組抵廣州協助、指導工作。

到2003年2月11日,廣州市召開新聞發佈會首次對外公佈廣州地區疫情,總共發生305例。

直到2003年2月26日,越南河內才報道了首例境外病例。

到2003年3月12日,WHO才向全世界發出未知傳染病警報。

2003年3月15日,WHO正式將之命名為SARS。

反觀武漢新冠疫情,最早的病例也發生在12月份,12月31日我國向WHO通報情況。

2020年1月7日我國分離並確定病原體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WHO將之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 ,並向全球發出疫情警報。

2020年1月11日,武漢首次獲得PCR檢測試劑盒。

2020年1月12日,我國向世界分享了病毒的基因序列。

2020年1月13日,泰國就報告了首例境外病例,是從武漢輸出的病例。

隨後,隨著試劑盒供應的逐步到位,武漢報告的病例數驟增,並逐漸蔓延到武漢周邊地區,全國,乃至全球。

到昨天,2020年2月3日,僅國內累及病例數據超過2萬,而SARS同一時期,疫情還侷限在廣東省出於內部消化階段。

武漢新冠疫情的特徵

相比於SARS,武漢新冠疫情發展迅猛,超出幾乎所有人的預期。

但是,相比於SARS和MERS,重症率和致死率卻是要低不少。

同時,各地報告了大量輕症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

這種情況雖有好的一面,但是,也是一種危險信號。

因為,輕症患者和無症狀感染者更不容易獲得診斷和隔離治療,更容易在人群中進行活動,因而可以成為“沉默的傳染者”,在不知不覺中造成傳播。

這種“沉默的傳染者”的存在給防疫帶來了巨大挑戰。

比如各地出入境體溫檢測對這裡感染者就形同虛設。

因此,如果一種傳染病中大量存在這種“沉默的傳染者”,就容易造成疫情失控。

最近兩天,很多人都在說武漢新冠疫情的危害不及流感。

這種說法並非全無道理。

流感,即使沒有大流行,僅僅是季節性流行,每年在全世界也會造成幾十萬人死亡。

人們似乎並沒有對此感到不安。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流感就是是極少數失控的傳染病之一。

失控,意味著人類拿它沒有多少辦法,幾乎只能任由它肆虐。

而武漢新冠疫情,是一種新出現的傳染病,並且重症率和致死率遠高於流感。

這樣,人們自然對它會產生更多的焦慮和不安,同時也會竭盡全力來進行控制,以期像SARS那樣來消滅它。

因此,像餘承東這樣的說法,是醫學外行的妄言。

當然,各地陸續報告了一些社區感染(沒有密切接觸史我發病)的患者,是一種不好的苗頭。一旦社區感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那麼,疫情也有存在失控的可能。

武漢新冠感染一旦變成一種“新流感”,那麼將是全人類新世紀最深重的災難。

因此,當前的防疫,任何一個地球人都有責任全力以赴。


掙脫枷鎖的囚徒


截至今日零時,全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20438例,死亡病例425例,出院病例632例,疑似病例23214例。短短的30天內,超過2003年非典確診的總人數,而且疫情還在持續,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原本是存在於另一類物種的“寄生蟲”

病毒作為一類獨立的微生物,靠自身無法獨自生存,它必須依附在宿主之中,比如一個細菌、一種生物體或一個細胞。就像“寄生蟲”一樣,脫離生物就無法存活、無法繁殖、沒法複製。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大類病毒,是一種在動物與人類之間傳播的人畜共患病毒,因在電子顯微鏡下它們頭戴“皇冠”,所以將其命名為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2020年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將此次中國武漢檢出的病毒命名為2019-nCoV(2019新型冠狀病毒)。

2019新型冠狀病毒原本寄生在野生動物體內,過著各自安靜的生活。是人類的貪慾及好奇心,打破了彼此的食物鏈,餐桌成為野生動物的“戰場”,病毒從而“移駕”人體身上。

鳩佔鵲巢,誘騙免疫系統,進行自我“傷害”

新型冠狀病毒通過空氣、飛沫、接觸等方式在人際間傳播,病毒通過呼吸道進入肺部細胞內進行自我“繁殖”,在這個過程中病毒不斷進化和變異,生成那種毒性低但傳染性更強的新病毒。病毒並不希望宿主(人體)死掉,而是想長期“共存”。

病毒入侵之後,人體免疫系統啟動,被病毒侵犯的肺部細胞被人體免疫細胞殺害,如果病毒侵犯的肺部細胞越多,被人體免疫細胞消滅的肺部細胞也會增多,導致正常的肺部細胞越來越少。最終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衰竭、肺纖維化等併發症,而人體會因為這些併發症而死亡。

與非典雖屬近親,但又截然不同

非典型性肺炎,又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簡稱SARS,是感染SARS相關的冠狀病毒導致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極強的傳染性與病情快速進展是此病的主要特點。雖然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非典(SARS)病毒同屬於冠狀病毒家族,屬於近親,但基因結構存在差異,正是差異化的存在,新冠肺炎和SARS傳染力和致死率都截然不同。

確診人數超過非典,並非壞事

所以新型肺炎傳染能力比非典強,致死率卻比非典低。導致大量的人會得這種病,但不會有那麼多人列掉。這對病毒來說,這是進化,因為死的人少,潛伏期長,希望達到“永久共存”的目的。因此,人體的症狀相對不明顯,傳播速度更快,使得病的人更多;對人類而言,短時間內死亡的人數少,爭取更多的治療時間。

總結一下:新型肺炎潛伏期長,最多可達14天,在此期間可以感染更多的人;症狀相對不明顯,不一定有發熱等症狀,早期不容易識別,2003年非典檢測體溫可以迅速識別和隔離;致死率,目前的數據顯示4%,SARS高達10%,部分非典患者還來不及把病毒傳染給病人就死掉了,病毒傳染力弱;恰好處於春節期間,人員流動性較大,傳播的速度更廣;


泌尿文醫生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的官方發佈消息,截至2月4日16時23分,全國除港澳臺地區外,共收到報告確診病例為20502例,疑似病例23214例,遠遠超過了非典確診人數。從這一點上來說,說明了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感染人群比2003年非典要多得多,同時也說明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要比SARS要高得多。

為什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更強?其實和新型冠狀病毒致病力相對較弱有關係。因為很多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人,一方面是沒有馬上發病,另一方面即使發病了很多患者病情也比較輕有關係。

由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之後潛伏期在2至14天,因此在1月23日之前,可能有很多在武漢工作、並且已經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人,由於沒有發病,自覺自己是健康的,於是就加入了春節回家的大軍之中。在返程之中,會接觸到大量的人,回家之後也會接觸不少人,從而造成了疫情的擴散,使得感染人數眾多。

另一方面,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致病力較弱,因此很多即使已經發病的患者,由於症狀較輕,和普通感冒的症狀很相似,於是都自覺自己只是感冒了,而沒有求醫,更沒有居家隔離,照樣工作、學習與人接觸,從而造成了病毒感染的擴散。

正是由於這兩點的存在,所謂鍾南山院士等專家才稱新型冠狀病毒比較狡猾。它並不是在一開始就表現出張牙舞爪的樣子,並沒有使人感染後快速發病,症狀明顯,從而使包括專家在內的人在開始的時候對它警惕性不高,沒有做好足夠的防護,因此才造成了感染人群眾多。

最後,最近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更使得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工作難度加大。因為對於無症狀感染者來說,可能無法通過測體溫等手段來及早發現、及早隔離,從而使得這樣的感染者繼續接觸更多的人,使得感染人群擴大。

因此,目前來說最好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方法,就是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做好個人消毒防護。不要自以為自己沒有接觸過有症狀的人自己就是安全的!



先表述一下我的觀點,我認為沒有什麼好恐慌的!也沒有什麼好關聯的!

這就好比你在年輕的時候生過一場重病。然後過了17年後,你又一次生了一場重病,然後你對比各種症狀,各種表現,試圖找出關聯……其實這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今時往日很多環境因素和自身條件已經發生變化!

如果今年2020年我們面對的病毒是SARS,我想結果跟17年前肯定不一樣。如果是17年前面對今天的新冠肺炎病毒,那麼形式也不一樣!

還是那句話,今時往日,今非昔比!很多外在環境和條件已經發生了變化。就算新肺炎確診人數在30天內超過非典確診人數,那又怎麼樣!我們打好當下這場戰役就好了。

再另外多說一嘴,以前的檢測手段未必就檢測除了所有的非典患者,也許很多輕症就痊癒了。跟今天的輕症患者不也如出一轍嗎?

我認為沒有必要過度解讀!


代量食譜


意味該病傳染性極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