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家裡最不被愛的孩子,反而最孝順?

讀者說,她和她老公五年多前結婚,去年有了一個寶寶。兩人都在一座城市打工,老公是個程序員,她是美編,收入不高但還算穩定。


她老公一直在外地工作,父母和弟弟生活在老家。


她和老公結婚後才漸漸知道,老公的父母對待他和弟弟簡直是天壤之別。

她老公剛出生的時候,一隻手有點畸形——多長了一根手指,這種畸形在他父母看來是一種“不吉利”的象徵,別的人生了男孩都歡天喜地,他母親卻天天抹眼淚。母親還因為過度抑鬱,完全沒有奶水餵養他。

父母的沮喪當然也就在養育他的時候表露無疑,母親後來到也不再哭了,但怎麼看他都不順眼,一直想生第二個孩子。

他比別的孩子講話晚,而且一緊張說話就結巴。不知道是天生結巴,還是後天環境造成的。所以他不愛說話,開口說話也很慢很慢,以至於小時候常被人誤以為腦子有問題。


直到後來上學,大家才發現他成績特別好。


不過父母后來還是生了另一個兒子,對弟弟基本是溺愛的狀態。他弟弟從小不愛讀書,總惹事生非,可他父母卻從不會批評。

他老公工作後就開始把工資給父母,每月只留下一些必需的生活費。


他弟弟現在都快三十歲了,幾乎沒工作過一天。幾年前結婚,孩子剛一歲就離婚了,女方嫌棄他太懶、太沒出息。

她和老公結婚後一直想存錢買房,可每次存了一點錢就被他父母以各種名義要走,比如家裡房子舊了要裝修,弟弟生了孩子花銷變大,父親生病等等。

她雖然很多抱怨,但也忍住了。畢竟兩人生活還可以,老公對她也不錯。


但兩人小孩出生後,公婆的一些做法就讓她忍無可忍了。

小孩出生以後,她把父母接到身邊來幫忙照看孩子。因為父母搬來,他們不得不租一套比原來大的公寓,租金一下子就貴了很多。考慮到孩子未來上學的事情,她和老公還是下定決心存錢買房,那時老公信誓旦旦的說不會再給家裡很多錢了。


孩子出生不久,她患上了產後抑鬱症,只有把工作辭了在家做一些兼職工作。兩人收入減少了,每月的花銷卻越來越多,有時給孩子買東西都只能省省省。


新房子租了半年後,房東還打算漲租。


現實的情況讓她越來越焦慮,想到原來要不是存款總被老公家人要走,他們幾年前就能首付一套房子了,現在看著越來越高的房價有點欲哭無淚。

更讓她氣憤的事情還在後頭。

有一天她無意中知道,老公半年多前漲了一次工資,而且漲幅還比較大。


但老公從沒對她說過這件事,每個月交給她的錢還是原來那麼多。多出來的錢去哪兒了?


她從沒見過老公買什麼東西,她猜測老公可能又把這些錢給家裡了。

在她逼問下,老公承認了。一年前他弟弟跟人做生意,賠了很多錢,他父母又開始找他“求助”。他每月都先從工資里扣一部分給爸媽,然後再拿回家……

她完全理解不了老公對父母的“忠心耿耿”,明明老公就是家裡最受委屈的孩子,但老公卻一直對父母不計後果地付出,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家庭。


其實這個讀者描述的情況在很多家庭都存在,只是表現未必得那麼明顯。


不少有多子女的家庭,父母分配給子女的愛並不均勻。邏輯上大家可能都會認為,得到最少愛的孩子會對父母最不好,得到父母最多愛的孩子會對父母最好。


但例外隨處可見——那些從小得到父母最多關愛的孩子,在父母最需要的時候往往不會承擔起贍養照顧父母的責任,反而是那些沒有得到父母最多愛的孩子,對父母百依百順。

為什麼會這樣?

根源是這些孩子與父母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不良模式。

為什麼家裡最不被愛的孩子,反而最孝順?


每一個人在小時候都會想辦法獲得父母關注,這是一個人的本能。嬰兒就會用哭泣或者微笑吸引父母關注到他們。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從父母那裡獲得的關注太少,他們會拼命去做一些能夠獲得父母關注的事。

如果父母總不能給到孩子足夠的關愛,孩子會扛起增進父母關係的責任,想辦法做些什麼讓父母“愛”自己一點。

大部分孩子最初會用“討好”這種方式,討好若無效,可能會轉到用問題行為或者疾病吸引父母注意。

雖然不能瞭解到讀者老公和父母的具體相處模式,但從這個妻子的描述看來,他總是希望自己對父母“有用”。


他可能從小在內心裡感覺自己對父母是“沒用的”,不僅沒用,還給父母帶來了深深的痛苦。也許在他成長過程中,當他發現自己對父母“有用”的時候,父母會“愛他”比平時多一點。


很多孩子會為了這多一點的愛,多一點的關注,多一點的稱讚,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畢竟在一個人小的時候,他們能否生存下去都要仰仗父母,父母愛不愛自己,與能不能活下去直接相關。

這個孩子和父母的互動漸漸形成了這樣的模式——他必須讓自己不斷變得對父母有用,才能交換到愛。雖然成年後這種模式對他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危害,他也會出於慣性這麼做。


人類有個壞習慣,不會主動去做那些對自己好的事,只會主動去做那些自己習慣做的事。

如果這個讀者的老公不主動打破這種模式,他的人生將一直處於被勒索的狀態。而他的父母,可能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做法對兒子以及他的家庭傷害很大,因為他們也習慣這樣對他……

我建議她冷靜下來之後和老公好好談談,一定要讓他老公知道:


此時,我和孩子比你的父母更需要你,但你目前只能照顧到一個家庭,你必須做出選擇。你現在供給的人也並不是你的父母,而是你的弟弟,你再持續供給他,他不僅一輩子無法獨立,也會變成我們這個家庭的黑洞,我們的孩子未來可能連正常的教育都沒辦法接受,更別說好的教育。如果你願意選擇我和孩子這個家庭,我們會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家人,而不是隻會向你索取的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