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神祕的面紗——中國歷史朝貢體系與當代美國等級體系對比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始皇帝為了彰顯自己盛世的威嚴,嚴格的等級秩序被建立了起來。不論是在秦朝的朝廷之上,還是在秦朝的嚴格森嚴的律法之中,都無不體現著始皇帝的無盡威嚴,甚至在對於其他國家的態度上,

始皇帝都要通過朝貢的方式來劃分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等級,由此便形成了與其他各國之間的朝貢體系; 秦朝時期的朝貢體系,只是朝貢體系的一個開端。

自秦朝之後,朝貢體系不斷髮展,甚至在後期形成了一個鼎盛階段,成為了與各鄰國之間相處的一套秩序規範,在某種程度上,維持了一定的世界和平。自冷戰之後,美國獲得了極大的經濟實力,美國憑藉其自身的實力優勢將各國吸收進入他自身的等級秩序之中,形成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等級體系,佔據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甚至有人評價,“美國創立了世界上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朝貢體系”。此番評價雖有所偏頗,但卻不無道理。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中國的朝貢體系與美國等級體系有著諸多類似的地方。無論其目的如何,其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將各國之間的地位階級劃分出來,形成一種自上而下的階級制度。從表面上來看,這兩種階級制度都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但深究其內涵與目的,各自卻有不同的深意<strong>。朝貢體系與等級體系都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其對社會發展有著頗為深遠的影響。對比這兩種體系,深究其內涵,又有諸多不同之處。

揭開神秘的面紗——中國歷史朝貢體系與當代美國等級體系對比

一、 萬物皆有源--揭開發展前提的面紗


1、 兩者都以雄厚的物質軍事基礎為前提

俗話說的好:“經濟實力是一切發展的前提”,這句話放在這兩種等級制度中也不是一個例外。康燦雄曾經說過:“東亞體系最突出的特徵是存在一個佔絕對優勢的國家,這個國家擁有豐富的物質資源,足以征服體系內的所有或絕大部分政治單位”。 無論是中國的朝貢體系,還是美國的等級體系,其發展前提都是擁有絕對的軍事與物質實力。朝貢體系和等級體系都以統治者絕對的物質實力優勢為基礎。

從經濟軍事層面來講。據史料記載,在朝貢體系達到鼎盛之時,朝貢國的數量可謂十分之多,甚至達到了將近百個。並且當時規定,朝貢實行一年三貢。據書中記載,洪武元年二月至十月,高麗國朝貢次數達5次之多,永樂元年至八年,日本前前後後共朝貢9次,其中6次共用貢船38艘。

明末中國國力逐漸衰微,倭寇橫行,據

揭開神秘的面紗——中國歷史朝貢體系與當代美國等級體系對比


2、 朝貢體系封建閉固、等級體系自由開放

探究朝貢體系等級體系的內涵,有絕對的不同。

中國曆代帝王具有重農思想,為了深得民心,輕徭薄賦、獎勵耕織。唐太宗一再下詔:“輕徭薄賦,務在勸農,必望民殷物阜,家給人足”;清康熙十年(1671)諭“民間農桑,令督撫嚴飭有司加意督課,勿誤農時,勿廢桑麻”。在這一封建社會背景下,小農經濟盛行,人民偏安一隅,對世界鮮有全面的認識。由此形成了封建社會,在封建社會之上的朝貢體系也是較為封建的。那個時候,人們對於世界的認識僅限於歐亞大陸,故而思想也較為封建,因此,朝貢體系是較為封建的。

而對比與美國的等級制度,其佔領範圍則十分之廣,其“朝貢”存在於各個地區。貿易自由化的進程被推廣,世界一體化的格局展開,國際經濟貿易共同發展。史料記載,美國的朝貢國存在於西半球,中東、北非,歐洲,東亞、大洋洲。高加索中部和南部亞洲以及非洲,由此可見,其等級體系涉及範圍之廣,也充分說明了其等級體系具有十足的“開放性”。

揭開神秘的面紗——中國歷史朝貢體系與當代美國等級體系對比


二、 面紗背後,是深度內涵的不同

1、 朝貢體系重在“形式”,存在很強的“虛榮性”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秦始皇的“暴政”,這種“暴政”,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一種權利的體現。歷史上的始皇帝是一個聰慧過人,極具威嚴的統領者。他具有過人的膽識與氣魄,也創造了無限的輝煌。“統一六國” 、“車同軌、書同文”等等一系列壯舉都為世人提供了無限的便利。但人不是完美無缺的,秦始皇“帶兵東遊”,秦始皇陵兵馬俑,焚書坑儒等等一系列現象,都表明始皇帝是一個極度愛慕虛榮的人。在此種情況下形成的朝貢體系,具有了一定的“虛榮性”。

探究朝貢的本質,更多的在於“形式”,本質上更多的延明瞭一種上下級的關係,但並不在於物質的多少。據《清會典》記載,冊封儀式- -般遵循如下禮儀程序:“使臣奉詔敕人該國境,國王遣使陪臣恭迎詔敕農亭,行三跪九叩禮。詔敕及頒賜器幣,奉攝於使館。屆宣讀詔敕之期,國王率陪臣等至館,肅迎詔敕升殿。國王率陪臣行三跪九叩禮,興,乃跪受”。在這種禮儀關係中,中國與各國之間形成上下等級關係,但是,中國的朝貢體系更注重禮儀的象徵性,是一種形式上的不平等。而在物質上,中國朝廷對朝貢國的回報賞賜,與物質價值遠遠超過朝貢國的貢品價值,更加體現了其“形式性”與“虛榮性”。

2、 等級體系重在“收益”,存在很強的“物質性”

反觀美國的等級體系,其更加註重實質的收益回報。美國憑藉其自身的實力優勢,享有國際權利與政治一些相關條約的實質主導權。聯合國通過《經濟與社會權利國際公約》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對世界各國的權利和義務實施了相關的規定,相關公約都表明“公約規定所內容應該擴及所有公約內國家,不得有任何的例外”,但

美國卻利用其實質的主導權,形成貿易持續順差,獲得絕對的經濟利益,雖然各國都是在主權平等名義下與美國進行貿易往來,但其形成了對美國市場的高度依賴,在經濟上形成了主從關係,由此,美國獲得了極大的物質利益。所以我們說美國的等級制度體系,是實實在在的“物質”體系。

揭開神秘的面紗——中國歷史朝貢體系與當代美國等級體系對比

三、 塵埃落定,利益花落誰家?探究背後的最終目的


1、 朝貢體系俗有“王道”之稱,具有內向性與和平性質

中國的朝貢體系與美國的等級體系,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維持國家內外的和平穩定,但細究其深意,兩者又略有不同。

北宋開寶九年(976),高麗國王王昭卒,其子伸權領國事,(九月)庚午遣使趙尊禮人貢且請命,十一月宋朝正式給予冊封,“以仙權知高麗國事王為高麗國王”。太平興國七年(982),王治即高麗國王位,“遣侍郎金顯如宋告嗣位,”宋朝冊封以高麗國王。這種冊封實際上是藩屬國對宗主國臣服的一種政治行為。中國在此基礎上一則維護本國的合法統治,二則獲得邊界的穩定。費正清曾經言道,朝貢體系所建立起的等級關係實際上“是一個隔離裝置,一種避免內生於對外關係中的危險的手段,從而避免體系發生動盪。而中國的朝貢體系,相對於美國的等級體系,更加註重維持每個國家邊界內部的相對穩定性,有一定的向內發展與和平的性質,所以歸結為內向性與和平性。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具有大義之舉的興致,頗有一翻將相風度,因而稱之為“王道”。


2、 等級體系俗有“霸道”之稱,具有擴張性與侵略性

美國的等級體系,重點不在於相互之間的形式主義,在於實質的對外經濟利益與軍事利益的侵略。其意在謀求美國在整個世界的完全主導地位,具有十足的擴張性與侵略性。無論是2003年美國不經過聯合國,而對伊拉克發動戰爭,通過反恐之名推翻薩達姆政權,從而限制了購買石油只能使用美元;還是十年之後13年美國越南建立全面的合作伙伴關係,兩國不斷加強軍事合作,配合干擾南海局勢,打擊中國,都體現了美國在這種等級體系之下的無盡侵略性。其真正的目的是謀求更多的經濟安全和其他利益,在這種等級體系之下,不斷對外擴張,為本國的經濟利益而服務。在此種狀況下,我們分析到美國的等級體系,與道德道義,沒有絲毫的關係,其本質在於競爭與侵略,故而我們稱之為“霸道”。

揭開神秘的面紗——中國歷史朝貢體系與當代美國等級體系對比

四、總結

揭開神秘的面紗,探究中國朝貢體系與美國等級體系的對比。由以上分析可知,兩者都有一定的受益點。朝貢體系的受益來得更為輝煌、更為大義;而反觀美國等級體系,其受益則更為直接,更為物質。無論哪者的受益點更多,這兩種體系都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其在歷史的進程中都將有農墨重彩的一筆,歷史從來沒有好壞,其真正的意義,在於記載。


參考文獻:

1、《“天下-朝貢”體系及其世界秩序觀》 莫翔 1979-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宋代朝貢體系研究》 黃純豔 1967-著 商務印書館

3、《朝貢體系的建構與解構》 郝祥滿 1968-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