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該不該嚴格?

尼木子


<strong>大家好,我是牙文歡。作為一名教育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我認為有心理學家把家庭教育分成民主型、專制型、溺愛型、放任型四種,大量研究表明,民主型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最為有利。<strong>

其次怎樣才算是民主型的教養方式?民主是指一切都聽孩子的嗎?不是,那是溺愛型。什麼都家長說了算簡單粗暴的是專制型。什麼都不管隨他去吧的是放任型。民主型的教養方式通俗的說就是跟孩子商量著來,共同定規矩雙方有約束。

最後民主型教養方式的好處在於,它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主性和責任意識,讓孩子逐漸學會自己負責自己承擔後果,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問題。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教育相關的文章,謝謝!


牙文歡


看到這個標題,鄙人屁股上積年的舊疤還在隱隱作痛。

沒錯,我就是被嚴厲教育長大的孩子。小時候,不管是考試掛了紅燈、在學校和人打架(不用懷疑,女孩也打架),還是新穿的衣服上弄了一點泥,爸媽都會來一次驚天動地的男女混合雙打,和一次耳提面命的思想教育......

起初我還會嚎兩嗓子以示反抗。時間久了,我練就了一副共產黨員面對刑具視死如歸的模樣,以我自巍然不動的架勢,接受來自爸媽的狂風暴雨。

直到我長大成人,我才將這種心路歷程總結下來,用血淚跟各位家長分(qing)享(su)下,嚴厲教育孩子有如下幾個階段:

1、屈服階段

此時孩子屈服,可能並不是因為覺得家長對,而是求生欲使然,畢竟誰也不想捱打不是。

2、懷疑階段


當孩子犯了一點小錯還是被嚴厲教育,孩子內心就會氣憤、沮喪,反抗的種子就此埋下。

3、反抗階段

當氣憤、沮喪到達孩子能承受的極致,孩子便開始了反抗。而孩子的反抗,可能就是朝家長期待的反方向做。

其實這種心路歷程也不難理解,被嚴厲教育多了,產生免疫力了而已。所謂的嚴厲教育,其實就是著名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舒爾所說的權威法教育。

這個頭銜好長的莫娜舒爾曾說過,權威法教育孩子只能在短期內有效,時間長了,孩子即便改變,也只是表面改變。

而且此法會產生危害,比如阻礙孩子培養共情的能力,還有可能會讓孩子在其他的地方去找控制感,甚至會變得富於攻擊性。我想想當年被我打過的小夥伴哀怨的小眼神。嗯......這鍋得給爸媽。

那麼當你想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怎麼辦呢?莫娜舒爾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一書中就提到了一個灰常好的教育方法:解決問題法。

總結起來就如下幾步:

1、談談情

孩子的思維方式與成人有很大的差別,家長可能很難單從行為去判斷孩子的喜憂與動機。所以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從高興、傷心、生氣、害怕、驕傲和沮喪這幾個情感字入手。讓孩子們說說他們高興、害怕的事,你會有個全新的視角。

2、換位思考

當你做了第一步,瞭解孩子的想法後,不妨和孩子說說,什麼樣的事情,會讓你有和孩子一樣的情緒。這樣你來我往的談話模式,孩子會更喜歡。而且,還會讓孩子認識到不同的人對待事情的態度是不一樣的,讓其有“共情”的能力。

3、引導孩子做決定

基於以上兩點,相信家長們不用命令,孩子也會做出正確的決定啦。



馮塵





我是三個孩子的爸爸,現在我簡單分享下教育小孩子方法!我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工人,生活所逼導致在深圳打工!平時很少在家裡,那小孩我都是怎樣教育的呢?逢年過節我都回家看下小孩。你說現在孩子不多,你不好好教育真的不行!三個小孩其它兩個都比較聽話。數最難教育的還是這個小兒子真是傷透了腦筋!不大不小,打也打不得,經常耍小心眼!最後還是我把他降住了。這個小孩子,他的心機很重。記得上次的時候我哄他的時候,跟他說您不聽話乾脆就別讀書了。我買兩個牛回家,您跟跟爺爺一人放一個。小孩子都是哄大的,打又打不的,說話難溝通!所以呢不得不用這辦法來調解他的心態,說實在的這一套真管用,就把他收實了!週末我經常打電話回家。跟它們聊QQ聊微信,三個都把作業的圖片發到手機上給我看,那咱是農民工,只能這樣來教育子女!跟進生活還有學習。每年到這個暑假的時候都帶它們來深圳這邊玩,這樣生活,學習,教育三不擔誤!我們出門在外累死累活為誰呢?還不是為了子女,在掙錢的同時也別忽略小孩子,要多多關心,愛護,開導它們!如果一味想著賺錢子女都沒教育好。你掙再多的錢又有什麼用?

朋友們,千萬別忽略了對小孩子的教育。從小就嬌生慣養,手兒都不溼水,細時偷針,大時偷金!農村人常講疼噥害噥就是這理!教育小孩要從小教起,細時不教到大了更難教了,各位朋友們多抽一點時間來好好教育自己子女,別光顧著掙錢,錢是掙不完的,好好考慮吧!


清湖仔HKL


很多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不是極左就是極右。當一個人用輕鬆的方式教育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他就會說用嚴厲的方法對孩子好,因為我用輕鬆,遵照孩子感受的方式,現在孩子出問題了。那麼就證明快樂教育是不對的,所以對孩子要打罵要嚴厲。

現在很多人還這麼說,感謝我爸爸媽媽過去對我嚴厲,打我罵我。甚至還有人這樣說,感謝我老師當時把我鼻子都打出血,老師都是為我好,否則我今天不成材。我知道這種人都是被打傻了,他們變成逆來順受,他忘了自己被打的時候自己的羞恥感,幾年或者終生都忘不了,有一本書叫身體不會忘記,我們在身體和心裡面所受的創傷,在我們心裡會落下永久的烙印。

所以他當時一定是非常痛苦的,可是隨著她長大,他自己為人父母的時候,一個被害者一定會變成一個加害者。那麼它又變成和父母一樣,來對自己的孩子打罵嚴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很少有人能夠獨立思考,他在什麼家庭長大,他只能學什麼樣的爸爸媽媽。別的媽媽的教育方式他學不會,他只能用簡單的方式打罵,如果在過去那種方式還是可以的。沒有造成孩子大的心理問題,至少認為打罵孩子的父母心裡扭曲而已。不至於造成心理疾病,可是今天的孩子和過去的孩子是不一樣的,過去是家家如此,很少有照顧到孩子的父母。每個家庭都是那麼過來的,所以孩子能夠理解自己的父母,因為他看到別人的父母對別人家的孩子也是這樣的。

今天不一樣在90%以上的父母會尊重孩子,會溫柔的和孩子說話,會平等的對待孩子。如果你家孩子是被嚴厲打罵出來的,當他接觸到別人家的孩子的時候,他看到別人家的父母那麼關心孩子,含情脈脈的對孩子說話。有對比就有傷害,他看到了一定會反思,他就會發現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特別不好。所以他就會心生怨恨,然後自然就會叛逆,當然有一個孩子不會叛逆,那你完全不會拍你的孩子就通過心理疾病反映出來。他們會出現抑鬱,強迫等心理疾病。

如果把世界上很難做的事情進行排列,我要把教育孩子會排在第1位。因為很多爸爸媽媽在外面能領導幾百人幾千人,能幹成幾億的事業,可是就是在教育孩子上,完全失敗。孩子根本瞧不起這個爸爸媽媽,有的孩子會叛逆,有的孩子會出現心理疾病。

有的教授可以帶出來很多博士生,有的老師會桃李滿天下,可是他們在自己的孩子問題上都會出問題。所以古人總會把自己的孩子放到別人那裡教育,別人打孩子,孩子記恨的是老師。如果自己打孩子,孩子記恨的是父母,那麼這就完全破壞了自己的親子關係。親情關係被破壞,別說我們要去指導教育孩子,我們想上他跟前,他都會離我們很遠。

孩子不是不能打,當孩子真正犯錯的時候我們可以打,但是不要把打孩子變成發洩自己情緒的一個方式。在我諮詢中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很多父母打罵孩子,過後自己還內疚,回去給孩子道歉。可是沒過三天又開始的孩子,然後再道歉。這樣孩子會覺得父母沒有原則很無奈,所以沒有原則性的父母很難教育出一個有原則性的孩子。這樣的父母就很難培養一個有自我思想的孩子,因為他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思想混亂,不知道自己什麼是對錯,一切看自己爸爸媽媽的心情。

所以很多父母是不成熟的,他們不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做事總是極左極右,還忘了中間還有一條路。古人總說中庸之道,這個不是說的,是要我們生活中去做去實行。父母不偏執,孩子就不會固執。有問題的孩子一定有個問題的父母,因為她是完全學你兒長大的。

不在於父母怎樣管孩子,而在於父母怎麼樣覺醒,否則自己雖然當上父母,可是自己的內心還是孩子,不成熟的自己怎麼能當好父母呢,所以根源是讓自己成熟起來,我們才會引領孩子。而不是靠嚴厲壓抑孩子,壓抑多大反抗就會多大,疏導交流才是唯一的方式。尊重自己,尊重孩子,這樣的家庭才會和諧開心快樂。





三清心理感悟


個人認為,嚴厲不如有原則。

看過一句話非常認同,家庭最好的風水是父親的大格局,母親的好情緒。以前看清宮劇有個鏡頭尤其印象深刻,格格任性不肯做一件事,嬤嬤跪在旁邊鍥而不捨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請格格做什麼,直到格格做正確了為止。當時就感慨要是我們自己的孩子這麼任性說了三遍不聽早就大耳光子伺候了。或者有的母親會不耐煩說隨便你吧你高興不再吵鬧就行。大耳光子伺候的孩子以後難免畏畏縮縮不敢堅持自己的意見,向疾言厲色妥協低頭。隨之任之的孩子也許會變成說一不二想要的不擇手段也要得到不管是否傷害到別人。一直被嚴厲教育的孩子性情是否會壓抑,頂真,愛計較,心理是否會足夠強大?這些也沒有跟蹤調查的大數據,只能看每位父母自己的想法了。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始終如一,而且要讓孩子明白:父母對他的愛是不變的,不管他有哪些缺點,不管他做了什麼事,不管他犯了什麼錯誤,爸爸媽媽都會永遠愛他!

當然無條件的愛並不等於無原則的溺愛和縱容。母愛無邊,媽媽不厭其煩地保證“我永遠愛你讓孩子的內心慢慢積累了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母愛有度,每一個“我愛你”之後的轉折“可是”,都是在提醒孩子對你這樣做會引起什麼後果,你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你要為自己的錯誤和過失承擔後果,你要儘可能想辦法恢復或彌補,這就是“有原則”

我是在家裡的黑板上寫著溫和,善良,謙恭,禮讓,節儉。每當孩子有爭執做錯事我首先讓他們讀幾遍再來談問題。

半睡半醒所答,也不知道是否答非所問了😢


日月明光2012


我是一名教師。來談談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

如今的家庭教育,越來越走向於專業化的教育。我為題主中的媽媽點贊。對於教育,它本身就有一個“教”和“育”的要求。這個“育”現在已經做到極致了,可以說沒什麼挑剔的。但是這個“教”,真需要家長拿出來嚴格的態度。

孩子在小學階段,需要家長配合的幾種“嚴格”。

一、“童蒙養正”,需要父母給“正”的態度。

我個人的建議是,家長最好能召開一個“家長會”,建立“家庭規矩”。即,凡是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的人,包括父母、隔代人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坐到一起,由主張者,提出教育孩子的觀念來。

先讓大家統一一下認識,該糾正的必須要糾正,該鼓勵的也要鼓勵。絕不能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能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就一起硬起心腸來。否則,在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其他人就避開。一旦需要對孩子“嚴格”教育時,孩子看到沒人幫他,自然就會遵守這個家庭的規矩來。

建立家庭規矩,是“童蒙養正”的第一階段。

二、“童蒙求我,非我求童蒙”,家長才是孩子成長的依靠。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個老師,豈能不懂點教育呢!最重要的教育,其實是家長的素養。在孩子成長階段,特別是在小學時,最重要的素養,就是陪孩子。這個陪是專心的陪,不摻任何溜號的陪。

比如,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應該有一個人陪同。看著孩子去寫每一個字。必須要完成學習任務,才能去做另外一件事。這個過程其實不長,如果能堅持兩三個月,就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階段。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就不會貪玩,磨蹭,墨跡。會保質保量、有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任務。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一步都需要家長的陪同,這就是孩子在“求”家長的階段。每一步都離不開家長的指導。家長務必要弄懂這個關係。絕不能以“孩子快樂不快樂,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做為養育孩子的指導方針。家長要多多利用孩子的“求”家長的階段,為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與教育觀。

三、“蒙之專注,全在於父母”。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總碰到剛上小學的家長在唸叨,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如何的墨跡,通常是一邊寫作業,一邊做其他的事。家長嚇一下,馬上收心好好寫,時間不長,又故態重演。一個小學生作業,通常寫到了九十點鐘,甚至十一二點鐘。其實,孩子的問題根源,還是在父母身上,家長不知道罷了。

正確的做法是,在寫作業之前,有必要跟孩子強調一下。必須要完成作業才能做其他的事。這一過程,不能因任何事情中斷。比如:上廁所、喝水、吃東西、看電視、玩手機、看故事書等等。一切其他的事,都要在寫完作業才可以做。

這一過程,需要有一個人能夠全程陪同。看著孩子去寫一筆一字。如果有字跡潦草、錯字錯題的時候,能立即更正過來。孩子看到家長的態度,自然就會書寫端正。免得被罰!

這一“童蒙”教育,也許會有很多的家長不認同,認為孩子小,不懂事,沒必要搞的大人身心俱疲;但是認同的家長,只需要一段時間的堅持,養成孩子端正的學習好習慣,這個好習慣,會陪隨孩子終身的。時間越久,威力越大。

要說明的是,以上幾種嚴格,最晚在孩子上初二之前的任何階段開始,都來得及。如果到初二還在對孩子的學習放羊管理。那麼一旦孩子的學習已經兩極分化,那麼就再無回天之力,悔之晚矣!

我是世紀晨陽,點擊關注我,看文章和問答有關教育的話題,歡迎大家關注與評論,我將及時與您交流。


世紀晨陽



Qsir7


謝謝!該不該嚴厲教育孩子!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的看帶,要有真對性的。…如果孩子學上了不良的壞風氣,如聚集鬥歐,吸毒,等等,就該嚴厲教育了,不然孩子回走向不歸之路,當然了也不可能是絕對的,但犯罪率是極高的,不嚴厲教育孩子,會後悔莫極的。…嚴厲教育要跟椐不同程度,進行真對性的教育,切不可肓目的一刀切式的嚴厲教育。不然孩子會更判逆,也就達不到嚴厲教育之目地。要多與孩子溝通,遠離不良的壞環境,不與社會上的不良人只接觸。多講些勤勞,助人為樂,英雄的故事。或有目標的帶孩子去觀看一些有益的公共講做等等。總之對孩子要多瞭解,發現不良的壞習慣,一定要嚴厲教育,切不可忍讓,灬希望孩子通過嚴厲教育,改掉不良習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開心_73258937


第一,何為嚴厲?孩子不聽話咋辦?使用棍棒嘛?又換言之,何為不聽話?不按著父母指令行事,就是不聽話嘛?就該打,對不對?好,即使該打,怎麼打?打哪?打幾下?哦,讀者可能會說,這還用問,智商有問題吧?當然是父母說了算,孩子是我的,父母想打哪就打哪,想打幾下就幾下。家長不能做沒有原則、沒有規矩的家長,家長和孩子思想不在一個頻道,相當於火車的兩條鐵軌,沒有交集,彼此是不懂對方的,只是父母處於高位,處於指揮領導位置,不能家長認為錯就打,生氣心情不好就多打幾下,孩子成了家長的出氣筒。

第二,如何嚴厲?我覺得嚴厲要按照規則行事,父母不是法官,即使法官行使權利也有法律規則,所以同意嚴厲教子的家長,建議先制定規則,比如:夜不歸宿手杖20下,偷錢打屁股30下,等等。先制定家規,在家規的範圍內,實施嚴厲管理。君子犯法與民同罪,家規是對所有家人的約束,不能只針對孩子,要家人平等待遇,每個人指責任務不同,權利義務不同,約束範圍不同,懲罰方式不同。比如,玩手機的問題,孩子貪玩咋辦?父母總玩咋辦?因為手機問題,家長和孩子發生衝突,導致孩子輕生的少嗎?總之,先有規則,才有執行的松與嚴。

第三,合適的教育。現在的孩子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從小家長、長輩捧在手心裡養著,大棚裡的花朵,經不住風雨,你可以打打試試?離家出走、實施自虐等問題讓家長後悔一生。不管是孩子出現什麼問題,都要冷靜處理,先處理問題,再一起分析原因,分析利弊,要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對問題,孩子出生是一張白紙,難道孩子出現問題不是家長早期教育的失敗嘛?作為父母,和孩子相伴成長是最高境界,時代的呼喚,現代父母需要學習,認真學習,真正做到言傳身教,相伴成長。



培英親子學堂


教育孩子的問題是個大問題,尤其放在現在孩子是家裡的寶貝,捨不得打捨不得罵,小時候還可以,覺得孩子特別可愛,但是稍微大一點以後你就會發現孩子無法無天,驕縱過度,這是困擾許多家長難題,對此,我就來說一下我的一些觀點。

對待孩子該不該嚴厲一些,答案是肯定的,不論是男孩女孩,只要到了他們應該懂得道理的年紀就不能太放縱,古代講究棍棒底下出孝子,放在現在是一個道理,但是畢竟現代社會,打孩子不再是一個良好的選擇。說到嚴厲,很多家長就會問嚴厲到什麼程度叫做嚴厲。



舉一個簡單點的例子,現在的許多孩子當到了一定年齡就會要東西,只要是覺得好的,她不管有用沒用是不是他的他就會哭著喊著要,前段時間不是還有一個在車站裡抱著人家小姐姐的佩奇書包不撒手的小孩子嗎,對於這種情況我的覺得你必須給孩子立規矩,比如說每個星期只能買一件喜歡的東西,如果多買了就要付出代價,比如幫家裡打掃衛生,給父母捶背等等,如果孩子哭起來沒完,那就讓他哭,你就守在他面前,等他哭完了哭累了在告訴他,孩子,這些規矩你必須遵守,也不打也不罵,多經歷幾次,他就會知道我哭我鬧是沒有用的,到頭來難受的還是自己。



孩子的道理誰來教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言出必行是父母需要做到的,如果實在做不到就不要承諾,實在有事也要清楚的告訴孩子會補償。另外,再小的孩子也要給她制定一些目標,比如說你想帶孩子出去玩,那就提前告訴他,你得先背一首詩或者學習一些東西,做好了咱們就去做不好就不去,讓孩子有目標。


另外就是有些孩子亂丟東西,這就需要你嚴厲的告訴他應該怎麼做,讓他把東西放好,如果不做,會接受什麼樣的懲罰,同時取消他的一些福利,只要孩子能記事,那麼他就會慢慢知道這個習慣關係到我的福利,從而培養孩子的良好的習慣。

對待孩子,嚴厲是必須的,但是方法更要得當,不能簡單粗暴的一頓打罰,而必須是細心耐心的慢慢培養孩子習慣,讓他慢慢的懂得道理。

如果想了解教育孩子的更多方法,請關注我,我會持續解答關於孩子教育問題的一些簡單實用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