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5個月去讀一年級會不會小了?

韋倩314


1、首先,請家長務必瞭解小學入學年齡的新規:

小學入學年齡放寬到6週歲滿了,6歲5個月已經具備了入讀資格。

小學入學年齡新規: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明確表示,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規定和實際情況統籌確定。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將不再限於8月31日,而是如果該家庭在學校有學位,可以適當放寬入學年齡,但是必須截至入學當年12月31日之前年滿6週歲。

2、其次,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具體情況具體辦。

從普遍的孩子身心發展情況而言,女孩子6歲左右讀小學一年級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而男孩子相較於女孩子發育要慢些、懂事兒晚些,所以,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家長會讓孩子7歲左右再上一年級,這樣多給孩子一點準備的時間,這樣進入一年級才不至於懵懵懂懂的。

3、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主體在於孩子自身身心發展的情況,尊重孩子的意願。

我們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需求和發展,在孩子上小學一年級之前,要從各方面提前做好就讀的準備。讓孩子接納上小學的事實和要求,這個非常重要。


馨心我馨


不會小啊。只要年齡合適,完全可以送去讀一年級了。

我家鄰居的女兒,6歲一個月上的幼兒園。

是的,她的年齡正好趕上入園。

小女孩很厲害,在2歲多上託班的時候,生活就已經能自理了。

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鋼琴,書寫,小小主持人,各種興趣班裡穿梭

現在上小學適應能力也很強。

成績在班裡一直是靠前的。


我覺得年齡都不是問題,

關鍵是他能不能上一年級。取決於他是否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衣服會不會自己脫,

書包會不會自己整理,

知不知道上一年級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和幼兒園有什麼區別等等。


當然,孩子小的話,也有一些方面的擔憂

比如說,無論是理解能力還是適應能力都比其他年級大的孩子可能稍微差一些,

這就需要家長的多多引導和付出。

總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保駕護航。


老徐說事999



《義務教育法》第十一條 規定:凡年滿六週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週歲。

6歲5個月可以去讀小學一年級了。我家孩子也是剛滿六週歲就去讀了。還讀得挺開心的,因此,家長不用太擔心。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在幼兒園的綜合情況來判斷: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身體協調能力、自我約束力以及生活基本自理能力等,如果孩子綜合情況跟其他同齡孩子差不多,那就可以放心地讓孩子去上學。


孩子在上小學前一般都已經上過幾年的幼兒園,早已適應了學校的集體生活,而且在學校又有那麼多孩子在一起,孩子在新學校又能見到好多新朋友,如果孩子的班級剛好又有幾個幼兒園的同學,那就再好不過了。

記得我孩子剛去上一年級時,我也擔心孩子會不會不適應學校的新環境,會不會坐不住等等,但其實孩子的適應能力還是很強的,往往都是我們大人太過焦慮了。我記得我孩子第一天上學,放學出來後很開心,一直跟我講今天上學的事,說他班上有三個同學是他幼兒園的同班同學,他又認識了幾個新同學,今天老師表揚他了,嘰嘰喳喳講個不停。看著孩子開心的樣子,我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我家孩子雖然剛過6週歲就去上一年級,在班上年齡比大部分同學小一些,但他學習一直都很好,因此,我認為,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一下,如果跟同齡人相差無幾,可以放心讓孩子去上一年級。


林說教育


六歲5個月去讀一年級會不會小了?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你是完全可以放心的讓他去上一年級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謹代表我個人的觀點。

一,在我們這裡,上小學一年級的,必須是年滿六週歲以上的孩子,才能上學的。這就是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心理上和智力上已經完全可以接受正規的學習教育了。既然有這樣的規定,那它就有一定的科學合理的根據。

二,人家的孩子都在這個年齡段上學了,你要感覺孩子還小,有心理負擔心,怕孩子受氣負,這是每一個作父母的正常心理。孩子大了,就要逐步進入社會的。這個時候父母的教育已經不能適應孩子發展的需要了。必須要接受正規的專業的教育。孩子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小孩。就是作父母的到了80歲,孩子在父母的心裡還是孩子的。你這個時候就要放手,讓孩子進入學校。在同年齡段的群體之間,鍛鍊他的環境適應能力。為將來生活打好基礎。

三,作為父母的你,過於保護孩子,看起來是對孩子的愛護。實際上是不利於孩子正常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成長的。比如現在社會上,巨嬰現象的發生,都是因為做父母的過分溺愛造成的。我們應該學習一下猶太人,對孩子學習的教育方法,從小就教育孩子,有一天父母不在了,房屋財產都毀了,只要大腦在就可以了,因為大腦是一切智慧的源泉。

現在有一種比較流形的說法,世界財富看美國,美國的財富要看猶太人的。

我只能幫到這些了,9月份就要到開學季了,抓緊給孩子報名吧!不要耽誤孩子的成長。

謝謝你。


以然陽光


<strong>我是小學老師,現在正在教二年級的孩子,我來給這位友友談談這個問題。

根據2006年6月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凡年滿六週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週歲。這是國家的規定。


我國兒童上學年齡要比其他一些國家晚一年,是因為漢字與字母相比,對兒童的視知覺能力、手的精細肌肉能力、眼手協調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從教學實踐來看,6歲左右兒童身心發展特點也決定了這是最適宜的入學年齡。從孩子成長的規律看,6歲和5歲孩子相比,其心智發育的差距很大,年滿6歲的孩子能全面理解老師逐漸複雜而完整的語言表達,注意力、記憶力也進一步發展,同時,孩子身體發育相對穩定,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以及交往能力,能做到基本的自律自控。如果孩子5歲時就上學,由於大腦發育不夠成熟,在培養社會實踐能力和創造力方面容易出現障礙,也容易造成自卑、自閉等心理問題。

既然國家規定孩子可以在6週歲入學,題主所說的孩子6歲5個月滿可以入學了。對於題主的擔心也表示理解,多大的孩子在父母的眼裡都是小孩子,可是孩子終歸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去走屬於他自己的人生路。

去年我接收的就是一年級的孩子,雖然孩子們都經歷了三年的幼兒園的生涯,可是當家長放下孩子要離開的時候,有的孩子立馬眼淚汪汪的,有點不願意家長離開,當家長承諾在放學的時候,第一個來接孩子,孩子也就接受,慢慢放手准許家長離開。

可是有的孩子,做不到這點。其中一個男孩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當孩子的奶奶剛走出教室,孩子就哇哇哭著,從教室裡跑出去追奶奶,我和語文老師趕緊追出去,可是他追上奶奶,緊緊抱住奶奶,雙手不撒,邊哭邊喊“奶奶不走,我怕!”我們要接過孩子,拉他進教室,他突然躺倒在地上,不起來,哭的嗷嗷的。我們也弄不動他。這時體育老師來了,男老師,個子高大,用手一拎就把孩子拎起來了,說我看你在撒賴,孩子愣愣的看著體育老師,也不敢哭了。奶奶趁機走掉,孩子想追,但是也有點膽小,最終沒有說話,也沒在哭,乖乖的跟我進教室了,我怕體育老師會嚇到孩子,就對他進行安撫和表揚,這樣他也就慢慢安靜下來,然後融入到其他孩子當中了。

在不遠的9月份,就又會有一批小孩子告別幼兒園走進小學了,那麼準一年級的家長是既希望那天早點到來,又擔心孩子因為小,而趕不上其他小朋友!到底該怎麼幫助孩子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準備呢?

首先要恭喜孩子現在的身份由幼兒園的小朋友轉化為一年級小學生了,寶寶長大了呢!

不要依然像過去那樣的標準來對待孩子了,因為從現在開始,孩子已經真正的踏上了他的學業的征途了。將來走的怎麼樣, 開始的幾步很關鍵。

家長切忌在日常中,孩子不聽話或者故意搗亂時,用老師來嚇唬他。

有的家長在管束不了自己的調皮孩子時,就會說,你再不聽話,等著去了學校,老師會打你!在幼小的孩子的眼裡,家長就是個龐然大物,可是家長這個龐然大物居然也怕老師,所以老師一定是一個叫人感覺很害怕的妖怪般的存在。

小學生大多害怕老師,和家長經常灌輸思想也已有關係,家長要給孩子樹立這樣的信念,老師就是和家長一樣的關心愛護自己的人,教孩子對老師產生親近的感覺,可以尊敬老師,而不是害怕,這樣也會叫孩子對上學產生期待,而不是對老師和學校產生莫名的恐懼感。

在幼兒園大班的後期就開始鍛鍊孩子的自己動手的能力

現在每個家庭好幾位家長圍著一個寶寶,哪個寶寶不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好好配合家長吃飯的寶寶都是家長感覺非常滿意的孩子。

其實這樣溺愛孩子,終究會害了孩子的。動手即動腦。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比如整理書包,自己用轉筆刀削鉛筆,洗自己的小手絹,小襪子等其他小衣物。明確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依賴別人。學習也是他自己的事情,不要指望家長過度的幫助自己。

合理調整孩子的睡眠時間,按時就寢,按時起床。

孩子們的必須保證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有的小孩子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床,在幼兒園起不來就可以請假不去了,可是上了小學就不可以這麼任性了。必須培養孩子按時休息的好習慣。

在孩子入學前,帶孩子去學校參觀,給孩子描述在這裡生活學習是件多麼快樂的事。

我們學校下週就會迎來一批幼兒園的寶寶們和家長一起來參觀學校。這樣孩子就不會對因為學校陌生而產生恐懼。並且看到學哥學姐們跟自己不一樣的學習和生活!我校的足球俱樂部吸引了很多的孩子,他們都想早點來上學參與其中!不管因為什麼,喜歡來學校就是成功的!

結語:

只要到了法定的年齡,沒有特殊情況,家長們請放心的送孩子入學吧!

最該引起家長朋友們注意的是,孩子入學後,如何幫助孩子平穩的由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才是關鍵!家長既不能袖手旁觀,也不能大包大攬,全權負責孩子的一切!孩子年齡小不是主要原因,是家長覺得他小,你要不放手,他永遠都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學會放手,慢慢成長起來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家長,因為你也變得成熟了。

手機前的友友們覺得我說的對嗎?如果覺得對就點個贊吧!如果有啥不同的意見或者建議,請友友們留言分享!期待大家踴躍發言!


淺淺的教育


我家六歲過了幾天就上了一年級呀,8月28號的生日,現在一年級也快結束了呀,一切都好


家有倆娃兒1987


不小。我記得咱們國家制定的《義務教育法》有一條是這樣規定的:凡年滿六週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週歲。所以說,6歲5個月上一年級,正好。


趙老師是超級奶爸


可能相對於班裡其他的孩子來說顯得確實是小了一些,但是大可不必焦慮,還有比這個年齡還小的孩子呢,我同事的孩子就是6歲2個月上的小學,沒有任何問題,無論是學習還是和小朋友們想處都沒有任何劣勢。所以,只要孩子沒什麼牴觸的,做家長的大可放心。而且,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幾個月甚至一歲的年齡差距會越來越模糊,基本上沒什麼分別的。


靈溪講座


我兒子5月底生日的,讀幼兒園是滿3週歲就去了,今年下半年也是去讀一年級了,我覺得蠻好的,六週歲多幾個月,不小了,起碼經過幼兒園,自己能幹能學的都有學習,他們班裡也有很多7週歲的,我們的自理能力,學習能力、自律性並不比他們差


落涵


不小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