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500米的地方待四個月會對身體有什麼危害?怎麼防止高原反應?

爾態


最大的危害就是適應了高海拔的環境,回來低海拔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醉氧。適應高海拔需要從低海拔緩慢上升。

我今年五一高速免費的時候自駕去的西藏,在去之前我很擔心我自己的身體沒辦法適應高海拔的地方,因為我是一個體質比較差的人,可以說是體弱多病的狀態。在去之前我做了很多攻略,最後也不懂有沒有用,反正就是出發了,去到貴州那邊的時候海拔才1300多,我就開始時刻注意海拔的變化,但是直到我去到康定,也沒有出現高反的任何不適。大家都知道,康定過去是折多山,海拔4300米,因為擔心自己沒有辦法適應高海拔的地方,所以我離折多塘還有十幾公里的時候就停下來休息了,在那裡海拔是3100,感覺到動作大點都有點喘,所以我就休息了幾個小時再慢慢的往前走。到了折多塘的時候,海拔是3500左右,我沒有再繼續往前,此時的我也同樣沒有太大的高反症狀,但是為了能更好的適應我直接在那邊露營了一個晚上,也該還被好多網友說我這個膽子還是回去吧,哈哈。

第二天我直接翻越折多山,到埡口的時候竟然一點事也沒有,反而看到好多人都吐了,心裡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樣開心。

隨後的路上我依然是這樣慢慢的走,遇到海拔實在是太高的地方我就提前休息好再走,出現高反的時候是在海拔3900的塔公寺,那天晚上導航坑了我一把,天黑了看不清路單人床車自駕畢竟會緊張怕迷路,所以就高反了。

總得來說,高原氧氣比較少,緩慢的給自己一個適應的過程,期間儘量少運動保持平和的心態減少氧氣消耗基本上能適應的。適應了高反後如果一下子回來到平原地區就有可能會因為身體不適應而醉氧。

我是西部小李子,自駕西藏的視頻持續更新,感興趣的朋友不要忘了關注我哦。感謝支持🙏🙏🙏🙏🙏🙏





西部小李子


不請自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2011年摩旅西藏的體驗,不到之處請大家指正。我身體素質算不上特別好,家人強烈反對,但拗不過我對西藏的嚮往,沒辦法說服我不去,出發之前愛人特地給我輸液了人體白蛋白以提高我的免疫力!事實證明這是行之有效的,一路上我只是在巴塘晚上睡覺和翻越米拉山時有高原反應,其它都是沒有任何感覺,包括回來走青藏線過唐古拉山口海拔5000多沒感覺,應該是身體適應了這個海拔高度了!關於在藏區高海拔地區待上幾個月我沒有經驗,但是我分享一下我的高中數學老師的事情,他當年作為援疆人員在西藏教了幾年書,代價就是換來一身高原病!肺氣腫,哮喘伴隨他的一生!內地人去高海拔地區長期生活還是很難適應的,如非必要不建議這麼做,當然現在醫學科技昌明,條件好了,對付高原病也許有了更好的辦法!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教!


酷睿賊老爹


心肺會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