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致信全國大學生成微博熱搜 超長寒假看他們如何“修行”

教育部致信全國大學生成微博熱搜 超長寒假看他們如何“修行”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2月5日訊(全媒體記者 嶽霞 實習生 黃雪娛)“我們期待著在庚子年的春天與大家重逢”,昨日,教育部一封給全國大學生的信,馬上成為微博熱搜,信中倡議大學生做“守護者”,擔使命、保安康;做“修行者”,宅其身、抱道行;做“識途者”,遊必有方。這種最貼合目前大學生寒假“宅生活”的提醒,也成為了大學生假期生活指南,引發熱議。

愛好興趣先行,網絡學課程營造“精緻宅”

湖南省教育廳宣佈全省高等學校2020年春季開學時間不早於2月24日,再加上疫情原因不能出門,最近大學生們迎來了史上最長的“宅男宅女生活”。

“難得有一份完整的時間,當然是在家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啦。”來自長沙理工大學的李同學喜歡烘焙,平時在宿舍裡不能用烤箱,現在待在家她可以天天做美食,“我喜歡看製作美食的vlog,然後自己動手。寒假裡我烤過蛋撻,做過舒芙蕾,還有糖醋排骨、可樂雞翅,現在家裡的伙食都由我負責。”李同學自豪地說。

大學生們在上學時面臨學業的壓力,放假了還可能有實習的任務,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往往缺乏時間去實現,而這次“超長寒假”對大學生而言正好是一個放鬆身心、培養興趣的良好機會。

湖南師範大學的龐同學一直想自學吉他,卻苦於沒有時間。這幾天宅在家,他終於將新買的吉他拆了封。他在網上跟著教程視頻練習,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打電話請教會彈的同學。經過十幾天的練習,他已經能初步彈奏出歌曲《成都》,並將彈唱視頻發佈在朋友圈。

做手賬、刻橡皮章、手工編織毛線衣……手工黨大放異彩,用難得的閒暇時光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也是一大樂事。在西南大學讀書的望城妹子黃迎潔認為做手工很解壓,寒假裡她花了兩天時間用網上購買的材料拼了一幢小屋,“做手工還挺好玩的,拼小屋的那兩天壓根就忘了玩手機。”

“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大學的寒假也是用來趕超的

練字、閱讀專業相關書籍或經典著作、跟著“Keep”(健身APP)鍛鍊身體、每天打卡“扇貝單詞”和“英語流利說”……大學生們從未停下提升自我的腳步。自律的大學生們也深諳這個道理,“超長寒假”作為彎道超車的良好時機,大學生們也忙著在家學習各方面知識,自我提升。

讀大二的張同學要參加今年三月的全國計算機二級考試,這個寒假她每天都在做模擬題庫裡的試題。“每一套操作題我至少要做兩遍,還有理論題需要背誦,所以我這個寒假還是挺忙的。”

一旦復課,找工作也將成為畢業生面臨的最嚴峻問題,也許今年會更困難。除了複習迎考以外,拓展常用技能也是大學生們努力提升的方向。就讀於湖南工商大學中文系的谷同學在寒假期間通過慕課網學習了PS和視頻剪輯技術,“這些其實跟我的專業並不相關,但現在是一個新媒體的時代,這些技能就像那些辦公軟件一樣常用,所以我也想學習一下,拓展知識面。”

高校也對學子們度過充實、高效的寒假生活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湖南師範大學化學與工程學院設置了每日線上打卡任務,四個“一”。每日一動:勞動或室內運動;每日一學:學習新知識或新技能;每日一談:通過電話、微信等線上或線下方式與父母等家人交談;每日一省:一天所做所思所省,並將打卡內容每天在自己的QQ空間分享,直至開學。

宅在家裡無事做,不如一起讀書——記者發現,幾乎每一個高校都給大學生開出了閱讀清單,為了緩解宅家的負面情緒,還開通了心理熱線,總之一句話,“宅”得開心,“宅”亦成長。

責任擔當做“大學生”優秀模板

大學生中有許多異地求學的學子,他們待在家的時間往往很少,而這次的“超長寒假”恰好給同學們創造了一個陪伴家人的絕佳機會。

給家裡門把手消毒,提醒家人多洗手,出門買菜戴口罩……正在益陽南縣老家過寒假的中南大學學子蕭逸軒成了家庭的“健康督查”。他告訴記者,平常在農村,根本沒有注意過這樣的生活細節,特別是爺爺和爸爸,負責外出採買,不習慣戴口罩,也有點捨不得用口罩,怕浪費,他就得一一科普,“我還特意把鍾南山院士教怎麼取口罩的視頻發在家族群裡,每天在家族群裡提醒幾次‘出門戴口罩,回家先洗手’。”

蕭逸軒對教育部的那封信特別有感受,他說每一個大學生深入到祖國的每一個角落,應該成為“文明大使”,不信謠補傳謠,用正確科學的防疫知識管理好家人,“每一位同學都牽繫一個家庭,每一個青年應擔當一份使命,自覺做科學的傳播者、謠言的粉碎者、健康的守護者、家庭的關愛者。每一位同學的平安,每一個家庭的健康,就是平安華夏、健康中國的堅固基石。”蕭逸軒說,這是教育部在信中提出的期盼,也是他正自覺履行的家庭責任。

李女士的兒子在東北師範大學讀書,“平常孩子在外地上大學,只有寒暑假回家,就算回來了也總要出去實習或者旅遊。這幾天,我不上班,孩子也不出門,天天相處在一起,真好。這恐怕是孩子讀大學以來,是跟他相處得最長的一段時間了。”

除了陪伴父母,大學生們在家裡還有一個“隱藏”任務,就是帶娃:有的是照顧二胎弟弟妹妹,有的是帶表弟表妹玩耍,甚至還有一些生活在大家庭裡的大學生需要看護小侄子、侄女。陪爺爺奶奶說說話、幫父母做做家務、帶帶家裡的“熊孩子”……大學生們陪伴家人的行程也安排得滿滿當當。學會如何去愛家人也是大學生成長的必修課之一,學子們應當好好珍惜這次難得的陪伴家人的機會,充分感受親情的溫度。

教育部致信全国大学生成微博热搜 超长寒假看他们如何“修行”

宅久了,各種消磨時間的創意精彩紛呈,湖南師範大學吳小丫同學告訴記者,他們昨天在同學群裡吃了一頓“雲火鍋”。吳小丫說,其實大家都很懷念一起聚會的快樂時光裡,不過雖然被禁足在家,但是比起那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最美逆行者”,我們應該珍惜和感恩,祈願疫情早日消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