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創始人是誰?

王法友298


道教大概是不存在創始人這這種說法的,因為道教不是一個像基督教、伊斯蘭教那種亞伯拉罕諸教(一神教)一般追求唯一性的宗教。道教的產生和演化過程,充滿了中華文明多元化的特點。

道教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道教的起源最早可以追述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方仙道,一個崇拜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宗教形式,這些人的宗教宗旨是追求長生不老,得道成仙、濟世救人等等。

方仙道並不是一個宗教,而是一群求長生的修真者結合神仙學說及方術與道家、以及鄒衍的陰陽五行說所形成的一種認知世界的方法。鄒衍可能做夢也沒想到,他的陰陽五行說本來是用來解釋事物運行規律的,最後卻為修仙事業做出了理論指導......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宗教源流,但此時的它還不是宗教,更像是一群無門無派的修真者,他們沒有什麼組織,就那麼三五個人聚起來練練丹,或者尋尋仙人。相傳,那時候這些從事尋仙修仙事業的方士們,有一本著作《道經》,而這本《道經》已經失傳,只有《古文尚書·大禹謨》中記載著十六個字: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可不是老子的道德經喲。

老子的道家到了戰國時期,在齊國稷下學宮產生了一個新的學派,即黃老學派,他們尊黃帝和老子為始祖,積極參與政治,講求順其自然,與民生息的政治理念,早秦尚法家暴政後的西漢初年,黃老之術得到當時統治者的青睞,再後來到了漢武帝時期,因為國家秩序以及恢復,實力增強,黃老之術便顯得不合時宜,需要一種唯一的且維護統治階級的學說,於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黃老學說自此頹敗,離開了政治舞臺。

這些崇尚黃老之學的人,在東漢時期跟春秋戰國以來偷偷發展的神仙道的讖緯之說相結合,就演變為自然長生之道,也就是我們修仙不用去到海外仙山盲目地求仙了,實際上我們人人都能自然修道,得證長生呀。

這樣一來,兩個本來沒有什麼交集的流派,集合在一起爆發了驚人的能量,產生了最初道教流派,即黃老道,老子開始被神化,成為了崇高的最高神靈。

而在東漢末年爆發的黃巾起義,張角所創立的太平道,就是黃老道在民間傳播所帶來的影響。太平道信奉黃帝和老子,認為黃帝時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類最美好的事情。儘管太平道不能算是一個有信仰的宗教流派,更像是一個政治宣傳組織,但就其信奉的內容來看,跟黃老道還是比較接近的。

而在東漢順帝時期,太學生張道陵沉迷黃老道,七歲就能通道德經及河洛圖諱之書。後來棄官學道,創立了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也被稱之為天師道,這應該是道教歷史上第一個教團組織。

這就好像之前大家都是散修,跟搞學術一樣,有時間互相拜訪,相互印證,其他時候都是在家各自修行,而張道陵同志估計是覺得修仙的事情,怎麼能夠沒有組織呢,於是創立了山門,開始了大規模授業傳教。

到了魏晉時期,由於門閥政治,南北分裂的動亂,道家思想成為了士大夫的精神寄託,由此產生了玄學,但是這個玄學不是宗教概念,而是哲學概念,但並不是黃老之學,而是老莊,重新闡述了老莊的自然之道,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魏晉風度,就是這麼個意思。

而這時候的底層社會沒有玄學那麼高大上,前面說到的走上神仙之路的黃老道,又開始不斷的分化,並且形成了第一個教團組織正一道,到了此時,分化為了士族丹鼎道教和民間符水道教。茅山道的葛洪將道教神仙方術與儒家綱常名教相結合,構建了一套長生成仙的體系,為士族丹鼎教奠定了理論基礎。

道教這個概念,在歷史上是極其模糊的,因為沒有誰站出來說我要組織一個教會,這個教會叫“道教”。大家都在用“道”,實際上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搞宗教信仰。無論是最初的神仙道、還是黃老道,以及張道陵的正一道,後來魏晉時期的上清派茅山宗,他們一開始並不是為了發展信眾,搞宗教組織,而是受益於神仙之術與中國道家、儒家、以及其他諸子學說的哲學觀念影響,來追求長生而已。

說到底,最初的時候,這些修真者,並不是像基督教、伊斯蘭教那樣在世俗中確立一個神,然後通過神賦予宗教領袖來發展信眾,並解釋教義。道家的前輩們都是一些真正的修仙者,他們不問名利,不求信徒,只願意刻苦鑽研長生,為此結合了很多哲學理論,勢必要破解長生不死的秘密。

所以,道教真的十分複雜,它是一個相當獨特的宗教,起碼在佛教傳進來之前,道教的道士們是不怎麼發展信徒的,也不在意這些,他們還是比較踏實地追求修道成仙這個事情。道教真正成為一個宗教,大概還是從它的競爭對手佛教傳進來後,才開始形成的。

而它的發展歷程,並不是如耶穌基督、或者默罕默德那樣,突然之間橫空出世,要自己在原有信仰的基礎上搞一套宗教信仰出來,而是散修們三三倆倆,在修仙之路上的不斷總結前進,很難講得清誰才是祖師爺。

即便是道士們公認的祖師爺老子,估計他也不會認為自己的哲學研究會是宗教神學,明明是有點唯物主義傾向的自然哲學啊,只是有那麼點神秘主義的問題而已,故此,說老子是道教創始人也是不恰當的,他本人沒有搞過一條教義,也沒有修過仙呀。


以上個人見解,閱讀如有不適之處,希望立即停止,勿要作妖評論。


江畔初見月


道教的創始人,是道教教祖張道陵天師

道教有三位祖師,分別是“道教始祖黃帝,道教教祖老子,道教教祖張道陵。”其中:道教教祖張道陵,便是開創道教的祖師爺,也正因為“張道陵天師”開創道教,所以被稱為“教祖”。

東漢光武帝十年(公園34年),張道陵天師開創道教第一個教派“五斗米道”,從此道家學術,正式成為教派,也是從“五斗米道”立教之後,才有了道士的名稱,在此之前,所有學習道家學術之人,都成為方士,術士,學士,隱士,等。在教祖張道陵開宗立派之後,才統一叫做道士,道長。

之前有一部電視劇叫做《張天師傳奇》,是根據東漢時期,張道陵天師的事蹟改編而成,演繹著張道陵天師,是如何從小道士一步一步成長為張天師,然後開宗立派。

至今為止教祖張道陵天師,留下的正一派,“五斗米道”依然是道教第一大門派,站在“五斗米道”的後人在江西省,鷹潭市,上清鎮,“龍虎山天師府”聚集,這些人以張道陵天師的後人,現代天師“張金濤”為首,從事道教活動,當年的第一個道教門派,在道教,乃至整個宗教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和不可撼動的地位。

綜上所述:道教的創始人,是道教教祖“張道陵天師”。

道士三成與您分享!


道士三成


道教的創始人,現在公認是張道陵。梁興揚道長認為是黃帝,但個人認為雖然道教思想可以追溯到黃帝,但不能說黃帝就是創始人吧?實際上,中國文明沒有斷裂,那麼無論哪種思想都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時期,那麼是不是可以說儒家的創始人也是黃帝?何況,道家相比五帝更加推崇三皇,那麼是不是可以說伏羲就是創始人?其實,伏羲、黃帝這些人物更多是生活在傳說中,他們做了什麼無非是後人託古的塑造而已。

說起來,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其實也可以考證一下。道教在東漢產生,雖然一般都說是張道陵,但實際上張道陵生平事蹟不詳。道教真正發揚光大的,一是黃巾道的張角,一是五斗米道的張魯。這兩個人物大家都很熟悉。雖然張魯號稱張道陵是他的祖父,但呂思勉先生認為五斗米道原來是張修創立,教徒張魯殺了張修篡位,才聲稱是他祖父張道陵所創。而黃巾道也應該是和五斗米道平行的教派,並非來源於五斗米教。

所以說,道家的創始人很難說具體是誰了,只能說五斗米教可能由張修或張道陵創立,而黃巾道則由張角創立。


林屋公子


吾也來說道說道:

道,是由老子立論、辯論、定論的,併成為千古絕唱名著«道德經»。可以這樣說:沒有«道德經»,就沒有道家,更沒有道教,到家創始人是誰?不言自明,還需要問嗎!

老子天下第一,是中國文化的“封神榜”,中國文化人的最高榮譽,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化人的共同認同。諸子百家,首推老子,老子就是第一,就是“老大”,孔夫子第二,故為“孔老二”。道法自然,老子所著«道德經»,屬於自然科學範疇,有了自然,而後有人文。

老子,本無姓無名,並不是姓李名耳,而是“理耳”。道,就是“理”,«道德經»:“理耳”,如用白話文和平常話說,可以這樣解釋了:«道德經»:“理兒”,就是講道理的。理與李同音,後來人,特別是李姓家族,就把李理混用,混為一談,奉老子為李姓始祖,便由此李理不分,老子由此便“姓李”了。


羅無聲永不落幕名博彙


在回答正題前,先區分下道家千絲道教。〇道家:是先秦時期(春秋)的一個思想派別。以老子,莊子為主要代表。道家思想崇尚自然(道法自然),有樸素的自然辯證法和無神論的傾向。〇道教:東漢末年,張角成立太平道,張道陵成立了五斗米道。此為道教之雛形。此後,太平道消失,五斗米道更名為天師道(正一道)。所以,做為教派組織,應為張道陵創立,到南北朝時期盛興起來。道教主張燒丹鍊汞,畫符鎮邪。後來道教徒稱張道陵為天師。為了擴大影響,道教又奉老子為教祖,尊稱為“太上老君"。這就使不少人認為老子是創始人,其實,老子的道家與道教根本就是兩家,決不能混為一談。


張永科38


首先要清楚:道、道家、道教是不同的;

道——是不用創的,一直有;

道家——遠古,中古,近古有很多代表道家的人物如:伏羲,廣成子,黃帝,姜子牙……有數不盡的高人;

道教——是東漢的張道陵創的五斗米教是中國最早的道教門派!


大象無形848


道教跟修士文化的起源,不是一回事!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張天師,是真正的道教創世人!

雖創立了道教,但是並不居功自傲,而且奉三清祖師為始祖!

三清祖師,是當年的三個修行流派,但是他們這三個流派是一盤散沙,而且相互攻擊與詆譭!當然,攻擊與詆譭是底下那些不懂事人做的,上層人物也不管理,是當時三大流派最大的弊病!

放任弟子,把世間弄的烏煙瘴氣,還坑害百姓!張道陵就看見了這種現象,所以才把三大主流的力量抽出來,去監管那些歪門邪道!

所以,真正的道教,是以正法為核心的宗教協會!自從道教成立以後,歪門邪道盡數被清空,還了百姓一個明朗的天空,也給了修士的一個清淨的修行環境!

然而,最讓人感到難過的是,道教竟然有很多人,不承認張道陵張天師的豐功偉績,反而一會說道教是這個創立的是那個創立的,簡直是一派胡言!

沒有張道陵把道教穩固,中國修士文化早斷沒了!所以這最大的功臣,至今都沒有登上中國道教的供奉之位,這叫什麼?

所以我對現代道教不感冒,也就是因為這個!


大耳廚師


〇道家為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誕生的諸子百家思想學派之一,道教是產生東漢時期的中國本土的宗教。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〇道家學說(黃老之學)為道教的建立以思想啟迪和靈感。道教假託黃帝丶老子之名以增強宗教的權威性及號召力(如基督教借上帝之權威,伊斯蘭教借真主之名,佛教以佛祖為尊)。

〇道教尊黃帝為道教始祖丶尊老子為道教道祖丶尊張道陵為道教教主。道教的創始人是張道陵。

〇任何宗教的創立丶演化丶發展都有一個歷史過程。如基督教由猶太教演化而來,猶太教源於兩河流域更古老的原始宗教。佛教借鑑於古老的婆羅門教及對其的改良。道教的發展亦是如此。


趙凡丁201


先說答案

現在很多道士非要說道教的創始人是伏羲,是黃帝,實際上,伏羲之道和現在的道教是完全不一樣的。

道教的創始人是張道陵。

<strong>

道教的起源

華夏思想文化的核心,是錨定於天地的道易思維。

華夏思想文化的起源,是伏羲。

伏羲之後,華夏漸漸總結出了天地大道的奧秘。

這就是包羅萬象的長生之道。

以道理身可以盡享天年,以道理家,可以子孫綿延;

以道理業,可以事業興旺;

以道理國,可以繁榮昌盛;

以道理天下,可以天下太平。

所謂長治久安,把身體當成天下,把天下當成身體,道理都是一樣的。

隨後,黃帝垂裳治天下,設立了後世幾千年,基本的農業文明形式和社會文化制度。

周公完善並鞏固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到了西周末年,人口太多,土地太少,為了爭奪稀缺的土地,諸侯國只有把社會資源都用在軍備上。周王室的土地,因為分封宗室,導致越來越少,地少了,收入就會少,王師的軍備逐漸落後與諸侯國。

犬戎之亂,和周桓王與鄭莊公之戰後,周王室的王師精銳盡失,一蹶不振。

失去了中央的武力鉗制,也喪失了禮樂這種倫理約束,道與世兩相喪,聖人不僅不能平天下,連存身都難。

從春秋爭霸戰爭,一直髮展到戰國的滅國戰爭。

文化上,王子朝奔楚,國家官學下移庶民,道裂為百,天下大亂。

天運之善和禮運之善,都被惡人突破,華夏不得不以國家暴力機器為錨的強制性法律制度來約束人們,秦朝以強力摧枯拉朽的蕩平了六國,終於實現了天下大一統,商鞅、韓非子、秦始皇設計的大一統中央集權帝國制度,奠定了幾千年來依然行之有效的治國的基本的框架。

但是,秦朝卻短短的十幾年,二世而亡。中國的智識階層開始反思。認為秦國的政治思想,太過於殘暴和霸道。法家的思想,沒有人性和人情味,也沒有仁義。

他們認為,應該是華夏的文化道統出現了問題,於是開始出現了一次文化溯源運動。黃老之學,一度成為了西漢正統。

到了武帝時期,大一統帝國,又必須得配一套王霸思想,這時候董仲舒應運而生,創立了漢儒。

神學化的漢儒,讖緯之學成了國家顯學,裝神弄鬼的那一套,最終把整個國家的祭祀體系和官學體系,都折磨的千瘡百孔。這時候張道陵應運而出創立了天師道,來化解讖緯之害,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道教的起源。

東漢產生的以人為天的天師道的天師,和以天為天的岐伯老子這樣的天師,是不一樣的。本質上,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道教,它是人之道,非天之道,是人之教,非天之教,它是張天師家學的傳承。

以一家之學立教,這是華夏曆史上開先河的第一次。

天師道的產生,有幾個大背景,一是漢室式微,官學失守。二是張良家族家學淵源。第三是民間私學並起。張良家族的家學有多興盛呢?張道陵七歲的時候,就可以熟讀《道德經》,參透河圖洛書。要知道,這些書在漢朝,並非官方教育的必讀經典。

今天我們所理解的這個道教的根和源頭,是漢儒,而不是老莊,它只是披著黃老莊之道的外衣,行漢儒讖緯之實。

漢儒中,孔子為素王,所以在道教中,也如法炮製,老子就變成了太上老君,都被神格化了。

進一步,結合了民間的一些俗學雜學私學傳說,天師道又演繹出來了一套神仙體系。

隨後,本出於天師道的魏華存,另立門戶,創立了道教上清派。

至於道教什麼外丹修煉,內丹術,文始派,少陽北宗全真教,少陽南宗張伯瑞、白玉蟾,內丹中派黃元吉,鍾呂派,以及他們之間複雜的關係,和本題無關,就不多說了。


平凡2850



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的宗教,是在中國古代宗教基礎上,沿用神仙方術、黃老思想等一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漸形成的,道教大致產生於東漢中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兩大派系。

五斗米道是天師道的前身,其創建者是張陵。江蘇省豐縣人,精通五經。於141年,創作了道書,自稱“太清玄元”,以符水、咒法為人治病,創立了“五斗米道”。因為入道者必須繳納五斗米作為酬謝,所以被被稱為“五斗米道”。


後來五斗米道勢力在漢中發展迅猛,聲勢浩大,但是黃巾起義失敗後,領導人被殺,後來由張陵的孫子張魯領導,五斗米道勢力達到了鼎盛。

幾乎在張陵創立五斗米道同時,在河北一帶民間也有個人在傳道,他就是張角,兩人一南一北,一文一武,不過結局卻不同。


張角利用《太平經》中的宗教觀念和社會政治思想,創立了一支龐大的宗教組織,以此為基礎發動了黃巾起義,由於起義倉促,教徒又沒有經過訓練,沒過多久張角就死了,太平道就這樣漸漸散亡。

黃巾起義利用道教組織發動了大規模農民起義,這標誌著道教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可見道教並非是單一某個人創立,它是政治鬥爭的產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