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米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畫師2236


我們中國地大物博,中國的南北方文化差異是比較大的,甚至飲食文化上面存在的差異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覺得不可思議,對於北方人來說,他們是比較喜歡吃麵食的,但是南方人更加偏向於大米,我們中國是擁有著幾千年文化的一個古國,在這樣的一個古國裡邊各種各樣的文化都是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也是出類拔萃,在我們中國不僅有8大菜系,滿漢全席,甚至每一個地方也是有著地方代表性的特色菜品。

但是說到我們中國的主食大米和麵食也是少不了的,並且在大米在我們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美味,我們中國土地這麼廣大,所以這麼大的土地上種出來的大米的地方也是特別多,雖然說南方是屬於大米消耗量特別大的一個地區,但是實際上對於北方的大米和南方的大米的口感也是不大相同的。到底哪個地方的大米好吃呢?最近網友在網上紛紛開始爭論。在我們國家東北大米是特別出名的一種大米,而且在這幾年每逢逢年過節的時候有很多家庭的禮品都是東北大米,可是為什麼不是南方的大米呢?難道南方的大米沒有北方的大米好吃嗎?其實也並不是如此,我們特意請教了賣大米的老闆才知道他們兩個的區別。為什麼東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好吃?聽米店老闆說完,才恍然大悟!

首先口感方面但差異是比較大的,東北產出來的大米個頭特別飽滿,吃上去的感覺非常軟糯,而且還帶有一股特別香甜的味道,如果再搭配上一頓可口的菜品,真的是相當完美的一頓飯一樣,但是這正是因為東北的土地特別肥沃,所以才會產出這麼優質的大米,對於南方的大米也主要是秈米,它的口感沒有東北大米那麼有粘性,蒸出來的大米更加鬆散,但是實際上吃起來的口感更加脆一點,所以對於很多人也就認為南方的大米是沒有東北大米好吃。

在我們平常生活中經常聽到南方的主食之一就是大米,但是也並沒有聽說過到底哪一個地方的大米最好吃,其實在之前的話南方很多地區都是有出產大米的,可是吃起來也是沒有任何美味的味道。其實對於中國的每個地方人來說,也是有著他們當地的特色飲食習慣,但是也是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同,所以對於這些北方大米和南方大米也並不能夠一概而論,只是說根據自己口感的選擇,相應合適的大米就可以不知道你們覺得北方的大米好吃還是南方的大米好吃呢?







瓊大小姐yy


先亮觀點:東北大米就是好吃。

再來說說我個人的體驗:第一次覺得我們東北大米好吃,是跟著孩子他爸去他老家探親。

那時候沒出過遠門,媒體資訊也不像現在這樣發達,在我的簡單想法裡,大米不都是一樣的嗎?

然而一到地方,我就有點懵了,那個時候是五月份左右,我們這邊還很冷,他家那邊的柏油路面都已經要曬化了,上午八九點鐘,大大的太陽烤得你根本不能出去上街。當時孩子的爺爺還在,他給我們買了當把的小吃醪糟(類似酒糟的早餐食品),當時喝一口,就放棄了(沒吃過,感覺不對口),後來就去街裡買了點大米,沒想到煮出來,也跟我們這邊的米不一樣,說不出來什麼感覺,孩子的爺爺說,他們愛吃麵食,大米在這邊沒什麼市場。(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你看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再說說去年五月份我們去山海關那邊,才出關,到那邊在遊客中心吃了幾頓飯,那裡的大米也跟我們這兒口感不一樣。

十月份,我隨徒步隊去參加紅海灘徒步走活動,回來時,我們很多人買了新磨的大米,回來煮粥吃,美滋滋,特別好吃,大夥直說,買少了。

我們這裡也是出了名的盛產大米,反正,在我的眼裡,我們這兒的大米,你就吃吧,就酸菜豬肉燉粉條、就小雞燉蘑菇,哪怕是抹點蜜、放點醬油拌著吃,都讓你口口留香。

當然,咱東北大米好吃,主要還是山水好。好山好景好地方,種出的農作物也不一般。

若不信,來試試,可以解鎖大米的更多吃法喲。




紅姐來自鳳城


1.東北人肯定是覺得東北大米最好吃,南方部分朋友也覺得東北大米好吃,但是有少數朋友覺得東北大米太油膩,米飯粘牙彈性有點大,不習慣吃東北大米。東北獨有的黑土地種植出全國最好的大米,五常大米更是譽滿天下,曾經是清朝獨享的御貢米。

2. 東北較冷,無霜期較短,種植大米歷史不太長,大概一年只產一茬,一年一熟,生長期在140天左右,很很久以前水稻傳統上是南方的作物,黑龍江遼寧吉林都是以玉米、小麥為主要農作物,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玉米地。後來有了雜交水稻,抗寒性能大幅度提升,水稻變成東北重要的作物。

3.東北的氣候條件下4月份是不能直接種植的大米,東北黑龍江這裡種植水稻都是先用大棚播種,育出幼苗之後要等到適合自然生長的時候,移植到水田當中,東北遼河松花江黑龍江等地水域豐富,非常適合種植大米,水稻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中國東北三省都是粳稻,適合種植的水稻品種有:吉粳、豐優301、吉開318、9934、430、五優稻等。北方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五常大米其實就是稻花香2號水稻。

黃河以北大部分都是粳稻,長江以南大部分是秈稻,秈稻米粘性較差、粒型長而窄;粳稻米性粘、米粒短而圓。優良的品種加上東北肥沃的黑土地、優質的水源、高溫差讓大米更香更甜。大米評測指標還包括蛋白質、鏈澱粉、新鮮度、硬度、彈性等一系列指標。

為什麼東北大米好吃?主要三大原因:品種、水土、氣候。

第一點:水稻品種要好,比如秋田小町、長粒香、稻花香,越光、龍稻18等等。。

第二點:成熟期晝夜溫差大,這樣會讓支鏈澱粉含量高,東北大部分地區都滿足這個要素。

第三點:水土原因,土地有機物質要豐富,各種礦物質也豐富,黑土地出產的農作物要明顯好吃,世界五大黑土地就在東北吉林黑龍江。灌溉水質要好,比如長白山周邊百公里的大米都不錯,鏡泊湖周邊大米也不錯,著名桓仁大米和延吉大米的水源都是來自長白山。最好的米都是來自河流的中下游,河水的沖刷為土地帶來大量的營養物質。優質東北大米的地理標識產地很多:五常大米、延吉大米、響水大米、桓仁大米、盤錦大米、營口大米、舒蘭大米、東港柳林大米等等,他們有一個特點都是號稱貢米,因為當年大米產量小,好吃的大米產量也不高。


慕名花開


這個絕對可以肯定的,東北大米不管是煮粥還是煮飯都特別的好吃,口感甜香軟粘,煮出來的飯都是光亮泛油光的一點兒不誇張。

東北大米是粳米,主要種植於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的廣大平原地區,種植在極其肥沃的黑土地中,吸收了足夠的氮、磷、鉀等多種礦物元素,陽光雨露充足,又有純淨無汙染的灌溉用水,生長週期一般五個月左右。獨特地域優勢,保證了東北大米、吉林大米獨有的高品質。據農業部門不完全統計,東北稻區水稻常年種植面積500萬公頃以上想想都是好地方出好米。

東北三省的糧食基地至今仍發揮糧食安全的半壁江山在我國糧食安全儲備佔有重要地位。為開闢黑土地大力開展農業的同志們致敬。


樂樂chang


東北的大米主要是一年一季,光合作用時間長,比南方的大米口感好,但是東北的大米也是分地區的並不是所有的大米都一樣。比如遼寧盤錦大米或者錦州大米出名,其實最出名的大米還是屬黑龍江省的五常的大米最貴,而且一般的百姓是不會購買的,哪種大米吃起來確清淡略甜、綿軟略黏、芳香爽口,幾乎都是五斤或者十斤裝的。




倔犟的東北虎


你這提問是懷疑東北大米有那麼好吃嗎?東北大米當然比南方米好吃的多,不需要有任何疑問。東北寒地黑土,土埌肥沃,一年一茬莊稼,生長期長,水稻品種好,無病蟲害。各地用戶愛吃東北米,喜歡吃東北米,東北最優質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縣正宗石板響水大米一直是國宴專用米。哈爾濱五常大米,打入全國各地,正因為五常大米是品牌,有許多商販,把純五常大米搞亂了,包裝袋是五常大米,實質亂摻乎的外地大米冒允五常米,把五常大米品牌給坑了。為什麼有的買五常米,反映說也不怎麼好吃啊,那是因為你吃的是假五常大米。不用說吃黑龍江的品牌大米,只要是黑龍江自流灌而非井灌的所有稻米都比南方米好吃。東北大米好吃不可否認。


福安兩全


是,東北大米主要種植於黑龍江,吉林省,遼寧省廣大平原地區,種植在極其肥沃的黑土地中。吸收了足夠的氮,磷,鉀等多種礦物元素,陽光雨露充足,又有純淨無汙染的灌溉用水,生長週期一般五個月左右,獨特的地域優勢,保證了東北大米,吉林大米,遼寧大米獨有的高品質。

東北大米軟,糯,香飽腹感強,是我們餐桌上的首選,也是最佳的綠色食品。


風雨蕭蕭


東北大米產地主要位於黑龍江的尚志、五常、肇東等地,生長週期在180天左右,為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陽光雨露充足,又種植在極肥沃的黑土壤中,富含豐富氮、磷、鉀等多種礦物元素,極其符合稻米生長的要求,以純淨無汙染的河水或井水灌溉,獨特地域優勢,保證了大米獨有的品質。



小郴


大米是中國家庭的主食之一,一般對於南方家庭來說,都比較喜歡吃米。而北方的大多數家庭都比較喜歡吃麵食,但是在北方的東北地區種水稻的比較多,他們那裡也比較喜歡吃大米。其實南方的浙江大米和北方的東北大米在口感上差別還是很大的,這兩種大米,相對而言北方的東北大米更好吃一些。

南北方大米在口感的差異,是與南北方水稻的生長環境有關的。對於浙江地區的大米而言,這裡的水稻生長溫度比較高水分比較大,南方地區的晝夜溫差比較小,所以大米粒所含的澱粉就比較多,同時這些澱粉都是一些直鏈澱粉,造成大米的口感不是很好有些發硬。

對於東北大米而言,東北地區氣溫比較低寒冷,大米一般都是一年一熟,生產週期比較長。所以大米里的澱粉含量就比較少,大米口感比較好。東北大米吃起來,非常的香而且有嚼勁。不像南方大米,吃到嘴裡面很硬,就像嚼到石頭一樣,非常不好吃。

南方地區的浙江大米以及北方地區的東北大米,在口感上差別很大的,但是他們作為主食養育了一個地方的人。對於生活在那裡的人們來說,他們可能習慣了當地大米的口感,可能會覺得當地的米更好吃。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南方的大米也會越來越好吃的。






懶人蛋糕


我國種植的大米主要分為秈米、粳米和糯米三類。

<

早在七千多年前,我國已經開始種植水稻。南方種植早,種植的種類為秈米,一年兩熟或三熟,粘性差,出飯率低,米飯吃起來也比較硬,適合做米粉、米糕。

糯米特點比較突出,黏度極高,所以不太合適當主食,往往用來製作軟糯的湯圓、香粘的粽子等。

而東北種的是粳米,一年一熟,米粒飽滿、粘性大,出飯率高,口感厚實。既能成全米粥的香濃順滑,又能烹出米飯的軟糯油潤。

東北大米為什麼好吃?

1、地處世界黃金水稻帶

世界公認的黃金水稻帶,位於北緯40-45°之間,有緯度高、光照足、無霜期短,晝夜溫差大等特點。而東北平原正好在這個黃金水稻帶上。

東北有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東北地區水稻生長期長,陽光充足,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籽粒灌漿時間長而充分。

在水稻種植期間,我國東北地區白天溫度高,晚上溫度低,平均溫度在 21℃到 22℃,最適合水稻的生長。而南方地區均溫都是 30℃以上。

2、“膏腴”般肥沃的黑土

一顆大米66%的營養都在胚芽裡,市場上提供的大米絕大多數都是精白米,約摸只有5%的營養。沒有胚芽的大米,就是澱粉,只是填飽肚子而已。而最好胚芽米的原料唯有東北稻穀質優。

(大米尖頭的小點,就是大米胚芽)

這一切源於東北的寒地黑土。東北的黑土地堪稱“膏腴”,富含豐富的氮、磷、鉀等多種礦物元素,土地肥沃,養分充足,可以說是“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

東北平原與烏克蘭平原、密西西比河流域所在的美國大平原、南美洲的潘帕斯草原並稱為“世界四大黑土分佈區”,這些地區無一例外都是“大糧倉”,深刻影響著所在國乃至全球糧食的產量和市場價格。

3、好山好水成就東北大米

東北地區水系極為發達,七大河流加上大大小小上千條小河岔子,地表水資源極為豐富,而且汙染少。水繞山環,沃野千里是東北地區地面結構的基本特徵。

在這裡生長的大米,用雪水、河水、和山泉水灌溉稻田,採用古法種植,手工除草,種出來的大米顆粒飽滿,質地堅硬,色澤清白透明,口感香甜,柔軟而有彈性。就是幹吃白飯也能吃下好幾碗。

4、一年一熟賞味期

大米要想好吃,一般都具有低產的特點。因為東北天氣寒冷,冬天水稻難以存活,所以東北的大米一年只種一季。一年一熟,造就了它生長週期長,根部吸收養分的時間也長,所以顆粒飽滿,營養更為豐富,口感也更好。

而且低溫的天氣讓病蟲害沒有發作的空間,更加利於大米的健康生長。有經驗的米農說,經霜打過的稻米口感更好,所以東北大米大多到九月中下旬才開始收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